专注提供医学课件PPT幻灯片素材下载

网站使用问题请加Q1615251280及时解决,谢谢。

当前位置:首页 > 病理科 > 第三章:非细胞生物—病毒Virus.ppt

第三章:非细胞生物—病毒Virus.ppt

第三章:非细胞生物—病毒Virus.ppt
PPT课件名称:第三章:非细胞生物—病毒Virus.ppt 时 间:2022-05-15 i d:2346 大 小:8.97 MB 贡 献 者:biwool 格 式:.rar 点击下载
注意:ppt文件打包为rar压缩包格式,请用解压缩软件(例如WinRAR)打开,若无法正常下载使用请加客服QQ客服1615251280解决。
第三章:非细胞生物—病毒Virus.ppt

  1张

  标题: 第三章:非细胞生物—病毒Virus

  绪言: 1、人类对病毒的发现和认识过程 2、病毒的危害及利用

  2张

  标题: 一、人类对病毒的发现和认识过程

  发现:1892:俄国病理学家 伊万诺夫斯基(Ivanovsky) 首次发现烟草花叶病的感染因子能通过细菌过滤器。 命名:1898:荷兰 贝哲林克 (Beijerinck) 证实该致病因子可以被乙醇沉淀下来而不失去其感染性,但用培养细菌的方法培养不出来;给这样的病原体起名叫virus。 提取:1935:美国 斯坦莱(Stanley) 从烟草花叶病病叶中提取出了病毒结晶,又证实了结晶中含核酸和蛋白质两种成分,而只有核酸具感染和复制能力,并因此而获得诺贝尔奖。 遗传:1952:Hershey和Chase用同位素实验证实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仅仅是DNA,开创了病毒分子生物学。 1971后:陆续发现了各种亚病毒——类病毒、朊病毒、和拟病毒。

  3张

  SARS

  禽流感

  疯牛病

  (Gp:) 狂犬病

  肝炎

  Virus

  小儿麻痹

  4张

  正文: 凡在核酸和蛋白质两种成分中,只含有其中之一的分子病原体,称为亚病毒。 类病毒 亚病毒 拟病毒 朊病毒

  5张

  标题: 类病毒

  正文: 类病毒(viroid):是目前已知最小的可传染的致病因子,只含有裸露的小分子量RNA. 1971年美国病理学家迪纳(Diener)在马铃薯纺锤形块茎病的植株中发现了比病毒还小的致病性生物,这种致病因子没有蛋白质外壳,仅含有一个分子量很小的单链的、共价闭合的环状RNA分子,称为类病毒(Viroid)。类病毒通常感染高等植物,并整合到植物的细胞核内进行复制,通常通过营养繁殖传播,如寄主植物的嫁接、整枝等,也可通过受感染植株的种子或花粉传播。

  6张

  标题: Ⅰ Viroids

  正文: Viroids are unencapsid -ated, small, circular, single stranded RNAs which replicate auto- nomously when inocu -lated into host plants. Some are pathogenic, but others replicate without eliciting sym -ptoms.

  7张

  标题: Potato Spindle-Tuber Disease Agent

  8张

  标题: 拟病毒

  正文: 拟病毒(virusoid):又称类类病毒,含不具单独侵染性的RNA或DNA分子,包被于病毒衣壳内。 它的侵染对象主要是植物病毒。被侵染的植物病毒被称为辅助病毒,拟病毒必须通过辅助病毒才能复制。单独的辅助病毒或拟病毒都不能使植物受到感染。植物中发现的拟病毒有绒毛烟斑驳病毒、苜蓿暂时性条斑病毒和地下三叶草斑驳病毒。近年来在动物病毒中也发现了拟病毒,例如丁型肝炎病毒,它的“宿主”即辅助病毒是乙型肝炎病毒。

  9张

  标题: 朊病毒

  正文: 1982年普什纳(Prusiner)证明引起羊搔痒病的病原是一种分子量为27KD的蛋白质,他称之为蛋白侵染子(Prion) 或朊病毒,是一类不含核酸的传染性蛋白质分子。目前至少有6种人和动物的疾病与此有关,如库鲁病、疯牛病、羊的搔痒病等.朊病毒能耐热,其侵染性在120~130℃条件下处理4h不失活,能抵抗紫外线和电离辐射,并能抵抗DNA酶和RNA酶的处理。但是,朊病毒对尿素、SDS、苯酚和其他使蛋白变性的化学药剂是敏感的。

  10张

  标题: PrPc & PrPSc

  11张

  标题: TSE Pathology

  12张

  古人云:“近墨者黑”用来描述这一变化还是比较合适的。即一个致病分子先与一个正常分子结合,在致病分子的作用下,正常分子转变为致病分子,然后这两个致病分子分别与两个正常分子结合,再使后者转变为致病分子。周而复始,通过多米诺效应倍增致病。由此可见,致病的基本条件有二,一是具有朊病毒,二是具有朊蛋白。

  13张

  标题: 二、病毒的危害及利用

  正文: 对人及动物的危害 对植物的危害 对微生物的危害 应用

  14张

  标题: 对人及动物的危害

  正文: 对人:导致天花、小儿麻痹、艾滋病、肝炎、库鲁病、埃博拉病、SARS、腮腺炎、狂犬病、流感等。 对动物:口蹄疫、疯牛病、狂犬病、禽流感等。

  小儿麻痹病毒

  流感病毒

  15张

  (Gp:) 元凶果子狸

  正文: SARS:是一种单链RNA病毒,在形态学上与已知人类冠状病毒十分相似,直径约为60~120nm, 有被膜,被膜上有放射状排列的花瓣样或纤毛状突起(刺突),长约20 nm或更长,基底窄,形似王冠,与经典冠状病毒相似,故称为冠状病毒(coronavirus)。

  SARS

  怕我吧!

  16张

  标题: 禽流感病毒

  正文: 禽流感病毒:又称鸡瘟。1955年,证实为甲型流感病毒所致。此后更名为禽流感。近年来爆发的禽流感的元凶是H5N1病毒,一般为圆形,有突出的刺状物含血凝素(H)和神经氨酸酶(N), 是RNA病毒。

  难受呀!救命!

  17张

  标题: 疯牛病

  正文: 疯牛病:又名牛海绵状脑病BSE (bovin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是由朊病毒引起,可使患者脑组织的某些部位出现空洞。1985年4月,在英国首先发现。 逐渐波及世界其他国家。 引发海绵形脑病的物质朊病毒对于加热、紫外线、辐射和许多化学消毒剂有极强的抵抗能力,所以常用的食品加工工艺如烹调、巴氏灭菌法、冷冻、曝晒和腌渍都不能消灭它。

  (Gp:) ??????????????????????????????????????????????????????????????????????????????????????????

  再看我,小心传染你!

  18张

  标题: 狂犬病

  正文: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 。病毒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 。其典型症状为恐水症,又称“恐水病” 。狂犬病直接传染源是犬(超过90%),其次为猫等温血动物 。潜伏期5日至19年或更长。

  (Gp:) 都是宠物惹的祸

  (Gp:) 巴西吸血蝙蝠

  以后别对我太亲密了!

  布什,小心点!

  19张

  正文: (一) 前驱期 :类似感冒症状,对声、光、风等刺激敏感而有喉头紧缩感。在愈合的伤口及其神经支配区有蚁走样感觉。 (二)兴奋期 :恐水为本病的特征,患者虽渴而不敢饮,见水、闻水声、饮水、或仅提及饮水时均可引起咽喉肌严重痉挛。声音嘶哑、吐词不清、呼吸困难。患者交感神经功能亢进,表现为唾液分泌增多出现大量流涎、乱吐唾液,大汗淋漓,心率加快,血压上升。体温升高至38—40℃。 (三)麻痹期 :患者肌肉痉挛停止,进入全身弛缓性瘫痪,患者由安静进入昏迷状态。最后因呼吸、循环衰竭死亡。本病全病程一般不超过6日。

  临床:可分为3期:

  20张

  标题: 狂犬病的预防

  正文: (一) 管理传染源 以犬的管理为主。病死动物应予焚毁或深埋处理 (二) 伤口处理 应尽快挤出污血,用20%肥皂水或0.1%新洁尔灭(季胺类消毒液)反复冲洗至少半小时。季胺类与肥皂水不可合用。冲洗后用70%酒精擦洗及浓碘酒反复涂拭,伤口一般不予缝合或包扎以便排血引流。 (三) 预防接种 细胞培养疫苗或禽胚疫苗。全程5针,在30日内注完。严重咬伤者,疫苗可加用全程10针。

  21张

  22张

  (Gp:) 飘动的红丝带

  23张

  标题: 1982年9月,美国疾病控制中心以“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为这种复杂的疾病命名。即AIDS(艾滋病)

  正文: 1986年7月经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命名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Human Immune Deficiency Virus)”,即艾滋病病毒。

  24张

  (Gp:) 一名儿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的一个艾滋病孤儿院内哭泣

  驻马店地区上蔡县五龙乡高白玉村艾滋儿童

  丈夫每天为妻子上药,病毒已感染全身摄于河南上蔡县后杨村

  正文: 河南睢县某村;时间:2001年11月;老人20多岁的儿子即将因艾滋病而死去。

  患者没钱上医院治疗摄于河南上蔡县后杨村

  上蔡县十里铺村(艾滋病村)?感染了艾滋病的儿童

  上蔡县十里铺村(艾滋病村)???感染者之一

  25张

  正文: 艾滋病之所以猖狂于全球,就在于HIV直接侵犯人体免疫系统,攻击和杀伤的是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最具有进攻性的T4淋巴细胞,使人体发生多种不可治愈的感染和肿瘤,最后导致被感染者死亡的一种严重传染病。

  26张

  正文: 艾滋病病毒一旦进入人体,其反转录酶利用病毒的RNA为模板,反转录出相应的DNA,然后DNA就寄生于T4淋巴细胞内最核心的部位,并与细胞核的遗传物质DNA整合为一体。艾滋病病毒随免疫细胞DNA复制而复制。病毒的繁殖和复制使免疫细胞遭到破坏和毁灭,并放出更多的病毒。新增殖病毒再感染更多的细胞。就这样,病毒一代代地复制、繁殖,免疫细胞不断死亡。

  27张

  标题: 艾滋病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弱,离开人体后,常温下在血液或分泌物内只能生存数小时至数天,在自然条件下则不能存活。高温、干燥以及常用消毒药品都可以杀灭这种病毒。

  28张

  正文: 艾滋病病人及HIV携带者。艾滋病病毒存在于感染者的体液和器官组织内,感染者的血、精液、阴道分泌液、乳汁、伤口渗出液中含有大量艾滋病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泪水、唾液、汗液、尿、粪便等在不混有血液和炎症渗出液的情况下含此种病毒很少,没有传染性。

  29张

  正文: 传播途径: 1、性接触传播 2、血液传播 3、母婴传播

  性病患者、同性恋者、卖淫嫖娼者、静脉吸毒者更容易被艾滋病病毒感染。

  30张

  31张

  (Gp:) 12月30日下午,胡锦涛和其来到北京佑安医院和艾滋病人握手 鼓励患者战胜病魔 。

  (Gp:) 桂希恩,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教授1999年对河南艾滋病村的发现震惊中国,震惊世界。他因此获得“贝利—马丁奖”

  32张

  标题: 对植物的危害

  正文: 植物病毒感染植物后,对植物细胞的影响与动物病毒一样,会打乱植物细胞的正常代谢活动,使植物的生长和发育遭到破坏,从而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据统计,每年由于病毒病的危害,全世界的粮食损失为200亿美元。

  丝瓜花叶病

  马铃薯病毒病

  水稻病毒病

  33张

  正文: 病毒(virus)侵染植物,有的引起病害;有的对寄主基本没有影响,例如许多寄生花卉植物的病毒则为人们所利用。因此,只有侵染植物而又引起明显病害的病毒才是植物病原病毒,有时简称为植物病毒。从引起的病害数量和危害性来看,病毒是仅次于真菌的重要病原物。大田作物和果树、蔬菜上的许多病毒病都是农业生产上的突出问题,如水稻条纹叶枯病、小麦梭条斑花叶病、大麦黄化花叶病、大豆花叶病、油莱病毒病、番茄病毒病、烟草花叶病等。

  34张

  标题: 对微生物的危害

  正文: 噬菌体(细菌或放线菌的病毒): 导致微生物的大量死亡

  35张

  标题: 病毒的应用

  正文: 培育植物新品种:早在十八世纪人们就利用病毒感染引起的植物叶和花的变色,创造新的花卉品种,如荷兰的郁金香杂色花变种、日本的卫矛叶变色品种、印度的杂色锦麻和中国的“绿菊”. 以菌治病:用噬菌体防治动物的痢疾杆菌、耐药性的绿脓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取得优于药物的治疗效果;用于植物病害的防治。近年来报道了用真菌病毒双链RNA防治板栗疫病;我国病毒学家田波等成功地用卫星RNA防治黄瓜花叶病毒引起的病害。 以菌制菌:藻类病毒可清除藻对水面的污染,试验证明污染水源的藻类,施用LPP-1病毒后7天,藻就被全部裂解,使水质变清。

  36张

  正文: 以菌治虫:昆虫病毒已经成功地用于防治害虫。我国曾研究用鼠痘病毒灭鼠,试验感染的死亡率达100%。 做为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工具: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中使用的工具酶和基因工程载体来源于病毒。禽肿瘤病毒的反转录酶、噬菌体T4产生的T4 DNA 聚合酶、T4 RNA 连接酶、T4 DNA 连接酶和T4 多核苷酸激酶等是基因工程进行遗传操作的重要工具酶。

  37张

  一 病毒的概念 二 病毒的分类

  标题: 第一节 病毒的一般特征及分类

  38张

  1 概念 病毒是形体微小,没有细胞结构,专性活主寄生,只含有一种核酸,可以通过细菌过滤器的一类生物的统称。

  特点: 个体极小,可以通过细菌过滤器(0.5微米)。 不具细胞结构,只有一种核酸类型。 没有独立的代谢系统,严格活细胞内寄生,依靠宿主细胞的化学成分,以复制的方式繁殖。 在宿主体内具有生命活性,离体条件下只具有大分子特征。

  一、定义和特点

  39张

  标题: 二、分类

  根据宿主可以分三类: 动物病毒:SARS,肝炎病毒、流感病毒 植物病毒:马铃薯病毒、烟草花叶病毒 微生物病毒:噬菌体(细菌病毒或放线菌病毒) 根据核酸类型分两类: DNA病毒:微生物病毒 RNA病毒:植物病毒 根据链的多少分 单链病毒ss:大多数植物病毒 双链病毒ds:大多数动物病毒

  40张

  正文: 1 病毒的形态与大小 2 病毒的结构与组成

  标题: 第二节 病毒的形态和结构

  41张

  标题: 一、大小

  测定大小的单位nm纳米(10-9米),多数病毒直径100nm以下; 能通过细菌滤器;须用电镜才能观察到其具体形态和大小.

  (Gp:)

  (Gp:) 病毒名称

  (Gp:) 大小或直径(纳米)

  (Gp:) 最大的病毒

  (Gp:) 虫痘病毒

  (Gp:) 450

  (Gp:)

  (Gp:) 牛痘苗病毒

  (Gp:) 300 × 250 × 100

  (Gp:) 最长的病毒

  (Gp:) 柑橘衰退病毒

  (Gp:) 2000

  (Gp:)

  (Gp:) 甜菜黄花病毒

  (Gp:) 1250 × 10

  (Gp:)

  (Gp:) 铜绿假单胞菌噬菌体

  (Gp:) 1300 × 10

  (Gp:) 最小的病毒

  (Gp:) 口蹄疫病毒

  (Gp:) 21

  (Gp:)

  (Gp:) 乙型肝炎病毒

  (Gp:) 18

  (Gp:)

  (Gp:) 苜蓿花叶病毒

  (Gp:) 16.5

  (Gp:)

  (Gp:) 玉米条纹病毒

  (Gp:) 12-8

  (Gp:)

  (Gp:) 烟草坏死病毒

  (Gp:) 16

  (Gp:)

  (Gp:) 菜豆畸矮病毒

  (Gp:) 9~11

  (Gp:) 最细的病毒

  (Gp:) 大肠杆菌的f1噬菌体

  (Gp:) 5×800

  42张

  43张

  标题: 二、形态

  44张

  标题: 三、病毒粒子的基本结构

  (1)病毒粒子(virion)——成熟的(结构完整)、具有侵染力的单个病毒,又称病毒颗粒(virus particle)。

  (Gp:) capsid

  (Gp:) core

  (Gp:) envelope

  (Gp:) spike

  (Gp:) nucleocapsid

  (Gp:) Capsomere or capsomer

  45张

  衣 壳

  核 酸

  被膜

  刺 突

  核衣壳

  (Gp:) 病毒粒子

  (Gp:) 核衣壳

  (Gp:) 核酸

  (Gp:) 衣壳

  (Gp:) 被膜

  (Gp:) 刺突

  (Gp:) ??????????????????????????????????????

  46张

  标题: (2)病毒的对称性

  正文: 三类典型形态的病毒: 立体对称:廿面体对称的结构(球状) 如腺病毒 螺旋对称的结构(杆状) 烟草花叶病毒 复合对称的结构(蝌蚪状) 大肠杆菌的T偶数噬菌体是由椭圆形的二十面体头部和螺旋对称的尾部组合而成,是病毒中复合对称的代表。

  47张

  标题: 立体对称病毒粒子

  Adenovirus

  48张

  标题: Icosahedral Capsids

  49张

  标题: Pentamers and Hexmers

  50张

  标题: 螺旋对称的病毒粒子

  Tobacco Mosaic Virus

  51张

  标题: 复合对称的病毒粒子

  T4 Bacteriophage

  52张

  正文: 在某些病毒感染的细胞内,经常会产生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异常染色区域,即包涵/含体。对于不同的病毒或不同的寄主细胞,包含体的形态、数量、存在部位、染色性质均不相同,具有特异性。 动物或植物病毒的包含体,大多是病毒集中装配的场所或呈结晶状排列的病毒体,也有些是细胞晚期退行性变化的结果。 昆虫病毒的包含体比较特殊:其结构是病毒体被包闭在病毒本身编码的基质蛋白(包含体蛋白)形成的结晶内。这种包含体具有保护功能。

  四、病毒的包含体

  53张

  标题: 五、化学组成

  正文: 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较复杂的病毒还含有脂类、多糖等 一种病毒只含有一种核酸(DNA或RNA)。 植物病毒绝大多数含ssRNA;少数含DNA;动物病毒一部分含DNA,一部分含RNA;细菌病毒普遍含dsDNA,含RNA的极少。 病毒蛋白质主要在构成病毒结构、病毒的侵染与增殖过程中发挥作用。 病毒中的脂类主要以脂质双分子层的形式存在于病毒的包膜中。 病毒所含的糖类主要以糖蛋白的形式存在于包膜的表面,决定着病毒的抗原性。

  54张

  标题: 六、病毒的理化性质

  正文: 温度:病毒对温度敏感,55-60℃,几分钟到一个小时即可灭菌。低温不能灭活病毒。 光及辐射:对病毒有杀灭作用,其作用部位是核酸。 带被膜的病毒易被脂类溶剂破坏,无被膜的病毒可用甲醛来灭。 对抗菌素不敏感,对干扰素敏感

  55张

  标题: 第三节:噬菌体

  正文: 噬菌体:是病毒中的一种,一般把侵染细菌、放线菌的病毒叫噬菌体。(把侵染真菌的病毒叫噬真菌体) 噬菌体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在1995年发表的ICTV的病毒分类与命名第六次报告中共报道了4000余种,分别划归为49个病毒科.

  56张

  1、组成:主要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 2、基本形态:噬菌体共有三大类形态:蝌蚪形、微球形和丝形。

  (一)噬菌体的形态结构与组成

  57张

  以大肠杆菌T4噬菌体为例 头部:廿面体对称结构,由蛋白质衣壳构成,内含dsDNA。 颈部:薄盘状,附颈须。 尾鞘:长95nm, 衣壳粒螺旋对称;可伸缩。 尾髓:中空,DNA可由此进入细胞。 基板: 六角形盘状物,其上有刺突、尾丝。 刺突: 有吸附功能。 尾丝: 有识别吸附功能。

  大肠杆菌T4噬菌体构造

  2、蝌蚪形噬菌体的构造

  58张

  刺突tail pins

  head

  neck

  tail(24环)

  尾丝(tail fibers)

  尾鞘

  基板

  尾管

  59张

  正文: 用来测定噬菌体侵染和成熟病毒粒释放的时间间隔,并用以估计每个被侵染的细胞释放出来的新的噬菌体粒子的数量的生长曲线,称为一步生长曲线。 功能:可反映每种噬菌体的3个重要特性参数:潜伏期、裂解期和裂解量(爆裂大小)

  (二)噬菌体的一步生长曲线

  60张

  正文: 噬菌体一步生长曲线可分为: 1、潜伏期 :是噬菌体的核酸侵入宿主细胞后至第一个噬菌体粒子装配前的一段时间 ① 隐晦期:噬菌体侵染细菌细胞后,细胞内只出现噬菌体核酸和蛋白质尚无噬菌体释放的阶段 ② 胞内累积期:即潜伏后期,指在隐晦期后,若人为地裂解细胞,其裂解液已呈现侵染性的一段时间。 2、裂解期:紧接在潜伏期后的宿主细胞迅速裂解、溶液中噬菌体粒子急剧增多的一段时间。 3、平稳期:指感染后的宿主细胞已全部裂解,溶液中噬菌体效价达到最高点的时期。 裂解量即是每个感染细菌所释放的新噬菌体的平均数量

  61张

  标题: 噬菌体生长的一步曲线图

  62张

  (三)、噬菌体(phage)的繁殖

  噬菌体并没有个体的生长过程,而只有其基本成分的合成和装配,即首先将各个部件合成出来,然后装配,所以一般将噬菌体的繁殖称做复制。 根据噬菌体与宿主的关系: 烈性噬菌体:指感染宿主细胞后,能够使宿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 温和噬菌体(或溶源性噬菌体):噬菌体感染细胞后,将其核酸整合(附着)到宿主的核DNA上,并且可以随宿主DNA的复制而进行同步复制,在一般情况下,不引起寄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

  63张

  烈性噬菌体的繁殖过程一般分为五个阶段: 即吸附Absorption 、侵入Penetration 、增殖Replication 、装配Assembly和释放Lysis 。

  1、烈性噬菌体的繁殖

  64张

  ①吸附:噬菌体和宿主细胞上的特异性吸附部位进行特异性结合,噬菌体以尾丝牢固吸附在受体上后,靠刺突“钉”在细胞表面上。 ②侵入:核酸注入细胞的过程。噬菌体尾部所含酶类物质可使细胞壁产生一些小孔,然后尾鞘收缩,尾髓刺入细胞壁,并将核酸注入细胞内,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胞外。 ③复制 :包括核酸的复制和蛋白质合成。噬菌体核酸进入宿主细胞后,会控制宿主细胞的合成系统,然后以噬菌体核酸中的指令合成噬菌体所需的核酸和蛋白质。

  65张

  标题: Adsorption and Penetration

  正文: Receptor Sites

  66张

  标题: 病毒利用宿主的生物合成机构和场所,使病毒核酸表达和复制,产生大量的病毒蛋白质和核酸。

  67张

  ④装配: 主要步骤有: DNA分子的缩合——通过衣壳包裹DNA而形成头部——尾丝及尾部的其它部件独立装配完成——头部与尾部相结合——最后装上尾丝,至此,一个个成熟的形状、大小相同的噬菌体装配完成。

  68张

  ⑤释放: 方式: 裂解:多以裂解细胞的方式释放。 分泌:噬菌体穿出细胞,细胞并不裂解。 通常情况下,大肠杆菌的T偶数噬菌体从吸附到粒子成熟释放需15-30min 一个噬菌体通过上述五个过程能合成10~1000个噬菌体。烈性噬菌体的这种生长繁殖方式也称为一步生长,

  病毒的繁殖过程

  69张

  70张

  噬菌斑:在涂布有敏感宿主细菌的固体培养基表面,若接种上相应噬菌体的稀释液,其中每一噬菌体粒子由于先侵染和裂解一个细胞,然后以此为中心,再反复侵染和裂解周围大量的细胞,结果就会在菌苔上形成一个具有一定形状、大小和边缘的透明的不长菌的小圆斑称~

  2. 噬菌斑和病毒的效价

  71张

  标题: 病毒的效价:指每毫升试样中所含有的具侵染性的噬菌体粒子数,又称噬菌斑形成单位数(pfu)或感染中心数。 测定效价的常用方法为双层平板法。

  72张

  3、温和噬菌体与溶源性细菌

  温和噬菌体:噬菌体感染细胞后,将其核酸整合(附着)到宿主的核DNA上,并且可以随宿主DNA的复制而进行同步复制,在一般情况下,不引起寄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 溶原性:温和噬菌体的侵入并不引起宿主细胞裂解的现象。 溶原菌: 温和噬菌体的宿主菌。

  73张

  温和噬菌体的存在形式有3种: ①游离态,指成熟后被释放并有侵染性的游离噬菌体粒子。 ②整合态,指已整合到宿主基因组上的前噬菌体状态。 ③营养态,指前噬菌体经外界理化因子诱导后,脱离宿主核基因组而处于积极复制、合成和装配的状态。

  74张

  溶原性细菌的特点: 可稳定遗传:子代细菌都含有原噬菌体,均具有溶原性。 可自发裂解:温和噬菌体的核酸也可从宿主DNA上脱落下来,恢复原来的状态,进行大量的复制,变成烈性噬菌体,自发裂解机率10-2~10-5 。 可诱导裂解:用化学、物理方法诱导 具有“免疫性”:溶原菌对其本身产生的噬菌体或外来的同源的噬菌体不敏感,对同源噬菌体具免疫性,对非同源噬菌体没有免疫性。 可复愈:自然遗失前噬菌体,但不发生自发裂解和诱导裂解 溶源转变:由于溶原菌整合了温和噬菌体的核酸而使自己产生一些新的生理特征。

  75张

  正文: 检验某菌株是否为溶源菌的方法: 将少量溶源菌与大量的敏感性指示菌(遇溶源菌裂解后释放的温和噬菌体会发生裂解循环者)相混合,然后与琼脂培养基混匀后倒平板,经培养后溶源菌就一一长成菌落。 由于溶源菌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有极少数个体会引起自发裂解,其释放的噬菌体可不断侵染溶源菌菌落周围的指示菌菌苔,于是就形成了一个个中央有溶源菌的小菌落,四周有透明圈围着的这种独特噬菌斑。

  76张

  正文: 植物病毒大多是含单链RNA的病毒。按粒子形态分为3种类型:杆状、线状或近球形的多面体。植物病毒和其它病毒一样是严格寄生生物,但它们的专化性不强。

  标题: 第四节 植物病毒和动物病毒

  一 植物病毒

  77张

  正文: 植物感染病毒后可使植物表现出3类症状: ①叶绿体受到破坏或不能形成叶绿素 ,从而引起花叶、黄化、红化等症状; ②植株矮化、丛簇、畸形等; ③形成枯斑及坏死等。病毒侵染植物除造成上述外表症状外,还有内部细胞的或组织的不正常表现。最突出的表现是在感染病毒植株的细胞内形成细胞包涵体,这在花叶病毒病中发生较普遍。

  78张

  正文: 细胞包涵体分为两类,一类是结晶形的,另一类是非结晶形的(又称为X-小体)。结晶形包涵体通常由病毒粒子堆叠而成;在非结晶形的包涵体中,有不少是病毒粒子和寄主细胞成分混合而成。包涵体在细胞内的分布因病毒而异,在原生质体、细胞核及叶绿体,甚至在空胞内都可以见到有包涵体存在。

  79张

  标题: 植物病毒的传播感染途径有:

  正文: ①昆虫传播是自然条件下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主要的虫媒是半 翅目刺吸式口器的昆虫,蚜虫、叶蝉和飞虱; ②病株的汁液接触无病植株伤口,可以使健康植株感染病毒。病毒一般很少从植物的自然孔口侵入; ③嫁接传染。几乎所有全株性的病毒病都能通过嫁接传染。

  80张

  标题: 二、动物病毒

  正文: 寄生于脊椎动物细胞内,是人和其他动物多种传染病的病原。有砖形、球形或卵圆形。核酸为RNA或DNA。 该病毒的危害程度远远超过其他微生物引起的传染病。据估计,人类的传染病80%由病毒引起 。诸如流行性感冒、肝炎、麻疹、水痘、腮腺炎、流行性乙型脑炎、脊髓灰质炎及爱滋病等人类的常见病都是由病毒引起的。这些病毒性疾病,传染性强,流行范围广,死亡率较高。

  1、脊椎动物病毒

  81张

  正文: 在人类的恶性肿瘤中,约有15%是由于病毒感染诱发的。家畜和其它哺乳动物中的病毒病也极为普遍,如猪瘟、牛瘟、口蹄疫、马传染性病毒病和兔的乳头状瘤等。家禽中则有鸡新城疫、鸡瘟和鸡的劳斯氏肉瘤等。病毒如何引起肿瘤,迄今仍不清楚。含RNA的致肿瘤病毒属逆转录病毒,均含逆转录酶,它们的基因组皆为单链RNA分子。

  82张

  正文: 无脊椎动物病毒主要在节肢动物的昆虫纲中发现,亦见于螨蛛纲与甲壳纲动物。这里仅以昆虫病毒为例予以介绍。 昆虫病毒寄生于无脊椎动物昆虫的细胞内,呈杆状或球状,核酸为RNA或DNA。最大特点是病毒粒子在寄主细胞内常包埋于蛋白质基质中形成包涵体(inclusions),又称内含体。据包涵体 的有无及包涵体在细胞中的位置及形状,可将昆虫病毒分为4类:

  标题: 2、无脊椎动物病毒

  83张

  标题: 核型多角体病毒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NPV)

  正文: 病毒粒子杆状,是双股DNA病毒。该病毒包在包涵体内,包涵体呈多面体,位于宿主细胞核内。这类病毒已从鳞翅目、膜翅目与双翅目,并偶尔从脉翅目昆虫中分离得到。感染家蚕、柞蚕和蓖麻蚕的病毒,有的也属于细胞核型多角体病毒,它们引起蚕病,对养蚕业危害很大。 核型多角体病毒主要通过口器传染。被核型多角体感染致死的幼虫是感染源,释放出大量多角体。被活虫吞食,包涵体在虫体内被消化,释放出病毒粒子,侵入细胞核,在核内繁殖并形成 角体,杀死寄主后,成为新的感染源。

  84张

  正文: 昆虫幼虫感染核型多角体病毒后,食欲减退,动作迟钝,随后躯体软化,体内组织液化,白色或 褐色体液从破裂的皮肤流出,一般从感染到死亡整个过程为4~20天。病死的幼虫倒吊在植物枝条上,由于组织液化下坠,使下端膨大,这是感染虫体的特征。

  85张

  正文: 病毒粒子近球形,直径约60nm,是多面体双链RNA病毒。一个多角体包涵体内含有多个病毒粒子。多角体被幼虫吞食后,在中肠被消化。病毒粒子侵入中肠、前肠和后肠细胞,在细胞质内增殖,并形成多角体,不能侵入其它组织。感染的幼虫食欲不振,上吐下泄,排出大量多角体。 中肠肿大,呈乳白色,血淋巴及皮肤不破坏,死虫躯体萎缩,无倒挂特征。

  标题: 质型多角体病毒 (cytoplasmic polyhedrosis virus,CPV)

  86张

  正文: 包涵体呈圆形及椭圆形颗粒状。病毒颗粒杆状,含双链DNA。包涵体内只含一个病毒颗粒,偶尔含有两个。主要感染鳞翅目昆虫的真皮、脂肪组织及血细胞等。昆虫吞食后停止进食,在肠道中将包涵体消化掉,释放出病毒粒子,侵入真皮、脂肪组织及气管和中肠皮层,先进入细胞核,在核内繁殖,随后释放到细胞质内,形成只含有一个病毒粒子的包涵体(颗粒体)。死虫特征与核多角体病毒感染相似。我国已制成菜粉蝶颗粒体病毒制剂用于生物防治。

  标题: 颗粒体病毒(granulosis virus, GV)

  87张

  正文: 病毒粒子球形,不形成包涵体。宿主范围广泛,除昆虫纲外,还存在于蜘蛛纲、甲壳纲等。 用昆虫病毒防治农林害虫具有专一性高,扩散性强,毒力较大,后效较久,使用方便,对人畜较安全等优点。且能保护自然环境,防除化学农药公害。因此,它是一种有着广阔前景的病毒农 药,已成为害虫综合防治中的重要一环,是生物防治中的一个活跃的领域。

  标题: 无包涵体病毒

  88张

  标题: 学习要点

  正文: 病毒及亚病毒的概念 病毒的结构及化学组成 噬菌体的生活周期 昆虫病毒的种类及特征 植物病毒的感染症状

  89张

  Bye-bye

注意:本内容由网友上传,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严禁临床等其它用途,否则后果自负。
邮箱
昵称
密码
确认密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