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提供医学课件PPT幻灯片素材下载

网站使用问题请加Q1615251280及时解决,谢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科 > 推拿手法学新进展.ppt

推拿手法学新进展.ppt

推拿手法学新进展.ppt
PPT课件名称:推拿手法学新进展.ppt 时 间:2024-01-05 i d:15346 大 小:9.14 MB 贡 献 者:pyjyszzq 格 式:.rar 点击下载
注意:ppt文件打包为rar压缩包格式,请用解压缩软件(例如WinRAR)打开,若无法正常下载使用请加客服QQ客服1615251280解决。
推拿手法学新进展.ppt

  推拿手法学新进展

  从中医的整体观看 “下交叉综合症”的临床保健模式 xxx xx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概念

  下交叉综合症:由特定姿势(不良姿势)引起的特定模式的肌肉紧张度增高及肌肉力量减退即肌肉力量失衡,进而关节失衡而导致的症候群。

  原因

  先天:生产(产道畸形、助产不当);软骨病

  2.后天:外伤(多移位);静立性损伤(姿势不良);体态(啤酒肚、孕妇) 3、肌肉力量失衡,关节力学改变

  下交叉综合症(PS上交叉)

  特点: 骨盆前倾 腰椎前凸 髋屈曲 L5~S1受压 高张力肌或缩短肌: 髂腰肌、竖脊肌、阔筋膜张肌、股直肌、内收肌 低张力肌或松弛肌: 腹肌、臀肌

  上下交叉综合症互为因果

  评估

  望:体态(腰曲增大、髋关节屈曲、翘臀、膝关节超伸)(视频10、11) 触:手法触摸感觉相应肌肉是否紧张或松弛,如上斜方肌是否过紧 伸展:固定一个起点对肌肉长度进行评估 本体感觉:肌、肌腱、关节等运动关节在不同状态时产生的感觉,如人在闭眼时可感知各部的位置

  骨盆前倾判断

  髂前上棘位于耻骨结节之前,为前倾,反之为后倾。 前倾最多见,稍微前倾属于正常。

  骨盆前倾位 骨盆正常位 骨盆后倾位

  临床表现

  1、腰疼 2、腿疼 3、髋、膝、踝病变 4、步态异常

  临床表现

  5、脊柱力学失衡 (圆肩驼背、骨盆前倾、 腰椎过伸等) 6、呼吸功能异常 7、骨盆器质损伤 8、痛经、性功能障碍等

  体征:

  1、阴阳脚 2、长短腿:俯卧位腿长AS短PI 仰卧位髂棘高EX低IN 3、骶、腰、腹三角异常 4、骶椎“点头”“仰头” 5、压痛点 6、座、立弯腰实验 7、X影像征

  判断关节错位3大原则

  相关症状+骨突偏歪+压痛 相关症状---临床表现要与错位节段具有相关性 偏歪----生理性和病理性偏歪 压痛----患者对压力的异常反应

  体格检查

  1站立弯腰检测:排除腰部以上的问题

  2坐位弯腰检测 排除腰部以上的问题

  3、骶骨滑动检测 拇指放于骶骨沟,让患者弯腰,上滑多者(走得快者)多为患侧。

  4、单膝屈伸检测

  患者单脚直立、另一脚屈膝上抬动作。 医生拇指放于髂后上棘,先移动侧为患侧

  三个三角形检查

  【骶三角】两侧髂后上棘连线为底,髂后上棘与骶尾关节连线为腰,底和腰连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判断单侧髂骨前旋和后旋,若是两腰不等长,同时有症状为“阳性”。

  【腰三角】两侧髂后上棘连线为底,髂后上棘与腰椎棘突连线为腰,底和腰连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判断棘突偏压情况,若是两腰不等长,同时有症状为“阳性”。

  【腹三角】两侧髂前上棘连线为底,髂后上棘与肚脐连线为腰,底和腰连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判断髂骨的内外翻错位,若是两腰不等长,同时有症状为“阳性”。

  【骨盆影像检查】

  骨盆前倾:髂骨翼变大,闭孔变小 骨盆后倾:髂骨翼变小,闭孔变大

  【脊柱影像检查一】

  【脊柱影像检查二】

  【躯干望诊检查一】

  【躯干望诊检查二】

  主要影响:疼痛之源

  上接脊柱

  下连下肢

  头痛

  颈腰疼痛

  髋关节疾患

  膝关节超伸、疼痛

  与治疗相关的控制骨盆相关肌肉

  躯干肌部分肌群:背肌、腹肌、 髋关节肌群:髂腰肌 臀肌部分肌群:如臀大肌 下肢肌部分肌群:如股直肌、阔筋膜张 肌、内收肌

  大致有30块

  躯干肌:竖脊肌

  竖脊肌:包括髂肋肌、最长肌和棘肌三部分。 起点:骶骨背面、髂嵴后部、腰椎棘突和胸腰筋膜。 止点:棘肌止于颈、胸椎的棘突;最长肌止颈、胸椎的横突和颞骨乳突;髂肋肌止于肋骨的肋角。

  竖脊肌功能

  下固定:单侧收缩

  下固定:双侧收缩

  上固定:双侧收缩

  功能:下固定,单侧收缩使脊柱向同侧屈,两侧收缩,使头和脊柱伸,并协助呼气。

  躯干肌:腹肌

  腹肌:包括腹直肌、腹内、外斜肌 、腹横肌四部分。

  腹直肌: 起点:耻骨上缘。 止点:第5-7肋软骨前面及胸骨剑突。

  腹外斜肌: 起点:下8肋骨外铡面 止点:髂嵴、耻骨结节及白线。

  腹内斜肌: 起点:胸腰筋膜、髂嵴及腹股沟带外侧2/3。 止点:下3肋及白线。

  腹横肌: 起点:下6肋骨内面、胸腰筋膜、髂嵴和腹股沟韧带外侧。 止点:止于白线。

  腹直肌主要功能

  功能:上固定时,两侧收缩使骨盆后倾。下固定时,一侧收缩使脊柱向同侧屈;两侧收缩使脊柱前屈;降肋拉胸廓向下,协助呼气。

  上固定:双侧收缩 下固定:单侧收缩 下固定:双侧收缩

  腹外、内斜肌主要功能

  腹外斜肌功能:上固定时,两侧收缩使骨盆后倾。下固定时,一侧收缩使脊柱向同侧屈,并向对侧固旋;两侧收缩下拉胸廓,呼气,并使脊柱屈。

  上固定:双侧收缩 下固定:单侧收缩 下固定:双侧收缩

  下固定:单侧收缩

  腹内斜肌:上固定同腹外斜肌,下固定单侧收缩使脊柱向同侧屈,并向同侧侧固旋;双侧收缩使脊柱前屈。

  髋关节肌群:髂腰肌

  髂腰肌:包括腰大肌和髂肌 两部分。 起点:腰大肌起自第12胸椎和第1-5腰椎体侧面和横突;髂肌起自髂窝。 止点:两肌相合,经髋关节前内侧腹股沟韧带深面,止于股骨小转子。

  功能:近固定时,使大腿屈和外旋。 远固定时,单腿站立一侧收缩使脊柱向同侧屈和旋转;两侧收缩使脊柱前屈和骨盆前倾。

  臀肌:臀大肌

  起点:起于髂骨翼外面及骶、尾骨背面。 止点:止于臀肌粗隆和髂胫束

  功能: 近固定时,使大腿伸和外旋。上部肌纤维收缩使大腿外展;下部使大腿内收。

  远固定时,一侧肌肉收缩使骨盆转向对侧;两侧同时收缩使骨盆后倾。

  下肢肌:内收肌群

  内收肌群包括:耻骨肌、长收肌、短收肌、大收肌、股薄肌五部分。功能:近固定,髋内收;远固定,屈髋(骨盆前倾)。

  下肢肌:阔筋膜张肌

  起:髂嵴前外侧缘 止:经髂胫束至胫骨外侧髁 功能: 远固定,屈曲髋关节(骨盆前倾) 近固定,外展、内旋髋关节

  治疗

  策略:重建肌肉平衡、改善本体感觉

  方法:针灸、按摩、拉伸、强化训练、睡眠

  原则:拉伸或放松紧张肌群,强化虚弱肌群

  髂腰肌拉伸

  弓箭步式 动作要点: 起始位:上身直立,弓箭步下蹲,前腿屈膝90度,后膝(拉伸侧)跪在厚毛巾上。 尽量把后腿膝盖向后伸,后腿大腿的前上方有拉紧的感觉时,停留30?45秒钟。然后换腿再做。 重复3次。被动拉伸时加膝顶和旋转

  竖脊肌拉伸

  坐位体前屈双手抱踝 动作要点: 起始位:坐位,两脚及大腿分开略比肩宽,保持肩部下沉。 拉伸:呼气的同时身体向前倾下压,使背部尽量弯曲。身体于两大腿之间穿过,两手绕过小腿握住脚踝,感到脊柱及下背中央肌肉有抻拉感觉后,保持均匀的呼吸,停留10?15s后回到准备姿势。重复3次。

  竖脊肌拉伸

  被动卷腹提拉式 动作要点: 起始位:患者仰卧盘腿,术者双膝顶患者双脚外踝。 呼气时术者双手向上提拉患者双臂,下背部有强烈拉伸感时,均匀呼吸,保持30~45s。 对抗,还原。可重复3次。

  股直肌和阔筋膜张肌拉伸

  髋内收交叉拉伸: 起始位:靠墙站立,使一只脚远离墙面,最远到达另一只脚前方约 30 厘米处。 拉伸:用前臂靠墙支撑身体,将前腿前移,使双腿交叉。将髋部向侧推。大腿外侧有拉伸感姿势 30~45 s。然后用另一条腿重复上述动作。

  立位伸髋屈膝拉伸: 起始位:单腿直立,一腿充分屈膝,同侧手抓脚踝。 拉伸:将脚后部拉向臀部。保持此姿势 30~45 s,然后用另一条腿重复上述动作。 增强拉伸感:向前推送髋关节

  股直肌和阔筋膜张肌拉伸

  俯卧位被动伸髋屈膝拉伸 动作要点: 起始位:患者俯卧位伸髋屈膝,术者一膝盖定位同侧髂后上嵴,另一腿置于患者大腿下,一手压脚踝,一手扶膝。 一手压踝关节,另一手向上拉伸,知道大腿面感强烈,保持30~45s,对抗,还原。重复3次。 不同角度可拉倒不同肌肉。

  内收肌拉伸

  骑跨式体侧屈拉伸: 起始位:双腿左右分开成骑跨姿势,双脚脚尖指向前方。 拉伸:弯曲单边膝盖。将手臂抬高过头,上半身朝弯曲的膝盖倾斜使大腿内侧被拉伸。

  蹲姿敬礼式: 蹲位,双脚分开略比肩宽,双手掌合十,用两肘抵住两膝内侧,保持动作30~45s,然后重复3次。

  内收肌拉伸

  蝶状拉伸 动作要点: 起始位患者仰卧,屈膝,术者屈膝站立,用膝关节下顶患者脚底。 拉伸:术者双手向地面方向用力压患者两膝,每次持续 30~45 s。对抗,还原。重复2次。 可换拉伸角度拉伸不同肌肉。

  腹肌强化训练

  躯体肘膝碰(仰卧单车式): 平躺,双腿伸直,双手放抱头。抬起一条腿,使其距地面约6英寸,保持其完全伸直,将另一条腿的膝盖拉向胸前,并用对侧的肘去触碰它,如同“骑单车”。整个过程头颈肩部和脚要离地。 有效训练腹直肌、腹外斜肌

  坐式单车膝下传接球或击掌(难度+)

  臀肌强化训练

  膝手位—足上举 呼气:向上抬腿 吸气:下落

  仰卧位骨盆后倾(肩桥/臀桥) 仰卧,骨盆中立,膝关节 屈曲,两脚放松。 呼气:收腹,捲动骨盆离 开地面向上 吸气:不动 呼气:捲动下落

  中国传统武艺方法训练

  燕青门正骨疗法

  传承着独到的中华传统武术、医学理念和中正内敛的文化内涵。作为国内中医骨科重要学术流派,影响深远。   燕青拳   讲究“力生于足,发于腿,始于腰,行于手。”   练的是:手、眼、身法、步   习的是:精、气、巧妙、神   内外三合的手法境界   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的内三合。   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的外三合。

  谢谢!

注意:本内容由网友上传,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严禁临床等其它用途,否则后果自负。
邮箱
昵称
密码
确认密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