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提供医学课件PPT幻灯片素材下载

网站使用问题请加Q1615251280及时解决,谢谢。

当前位置:首页 > 耳鼻喉科 > 鼻腔副鼻窦常见病变的影像学诊断.ppt

鼻腔副鼻窦常见病变的影像学诊断.ppt

鼻腔副鼻窦常见病变的影像学诊断.ppt
PPT课件名称:鼻腔副鼻窦常见病变的影像学诊断.ppt 时 间:2024-01-05 i d:15345 大 小:11.26 MB 贡 献 者:xzh1 格 式:.rar 点击下载
注意:ppt文件打包为rar压缩包格式,请用解压缩软件(例如WinRAR)打开,若无法正常下载使用请加客服QQ客服1615251280解决。
鼻腔副鼻窦常见病变的影像学诊断.ppt

  鼻腔副鼻窦常见病变的 影像学诊断

  xx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放射科 xxx

  鼻腔解剖

  顶窄底宽、前后径大于左右径的不规则间隙 顶壁:鼻骨、上颌骨额突、筛板、蝶骨等 底壁:上颌骨腭突、腭骨水平部 内壁:鼻中隔 外壁:筛上颌窦内壁,上中下鼻甲

  鼻甲

  鼻甲气化及开口

  窦额 位于额骨眉弓后方的内外骨板间 多不对称,常有骨性间隔,可缺损 前壁:额骨鳞部外板,坚厚 后壁:额骨鳞部内板,较薄,与前颅窝相邻,常有骨裂隙与之相通,有导静脉通硬脑膜下腔 下壁:眶上壁,最薄 内壁:骨性间隔

  筛窦又称筛迷路,蜂房状气房 分为前后组筛窦,以中鼻甲附着缘为界 外侧壁:筛窦纸板,纸板与额骨眶板骨缝有筛前和筛后动脉管 内侧壁:鼻腔外侧壁一部分,上中鼻甲 顶壁:前颅窝底一部分 下壁:筛泡、与上颌窦内上角相连 前壁:与上颌骨额突和额窦相连 后壁:达蝶窦前壁外侧部、外上方为视神经管

  蝶窦:位于蝶骨体内 顶壁:蝶鞍底部,前有视交叉,视神经管位于上壁与外侧壁交界处 外侧壁:颅中窝一部分,与海绵窦相邻,有小静脉与海绵窦交通,颈动脉管压迹 后壁:蝶骨体骨质,较厚 前壁:蝶窦开口与蝶筛隐窝 下壁:后鼻孔及鼻咽顶,外侧部有翼管 内壁:骨性间隔,常偏一侧,可缺损

  上颌窦 位于上颌骨体内 前壁:中央最薄,眶下孔 后壁:中后1/3骨壁较薄,邻近颞下窝、 翼腭窝 顶壁:眶下壁,壁薄,有眶下管 下壁:上牙槽突,与尖牙磨牙关系密切,牙根可突入窦腔内 内壁:鼻腔外侧壁一部分,上颌窦开口

  鼻道及其引流开口

  上鼻道:后组筛窦开口、蝶筛隐窝引流 中鼻道:额窦、上颌窦、前中组筛窦开口(额隐窝钩突、筛漏斗等结构) 下鼻道:鼻泪管开口

  蝶窦开口蝶筛隐窝

  额窦前组筛窦开口\后组筛窦开口

  中组筛窦开口

  上颌窦开口 钩突 筛漏斗 筛泡

  钩突的附着位置

  鼻泪管开口

  窦口鼻道复合体(OMC)

  以筛漏斗为中心的附近区域 包括筛漏斗、钩突、中鼻甲及其基板、中鼻道、半月裂、前中组筛窦开口、额窦开口及额隐窝、上颌窦自然开口等一系列结构 OMC易受鼻-鼻窦炎性病变侵犯而阻塞,可引起单个或全鼻窦炎

  副鼻窦邻近孔管

  视神经管 翼腭窝 圆孔 翼管 眶上沟 眶下沟

  视神经管

  位置:蝶骨小翼内侧部 穿行结构:视神经、视神经鞘和眼动脉

  翼腭窝HRCT解剖

  上宽下窄的锥形间隙 位于上颌骨、蝶骨翼突、腭骨之间 内有上颌神经、上颌动脉分支、蝶腭神经节

  圆孔 位置:连接中颅窝与眶下裂 内容:三叉神经上颌支、圆孔动脉、海绵窦与翼丛间导静脉

  翼管 位置:蝶骨内,连接眶下裂与破裂孔 穿行结构:翼管动脉和翼管神经

  解剖变异:翼管突入蝶窦内

  眶上沟

  眶下沟

  翼腭窝的交通

  鼻部先天性病变

  先天性鼻腔闭锁

  多为后鼻孔闭锁 多为单侧 闭锁组织可为膜性、骨性或混合性 CT MPR重建图像有助于完整显示

  M,20岁。右鼻塞伴脓涕多年。PE:右后鼻孔闭锁

  脑膜或脑膜脑膨出

  脑膜或脑膜脑通过鼻额部或颅底先天性骨缺损疝出 分为前顶组与颅底组 CT和MRI直接显示

  副鼻窦骨折

  副鼻窦骨折, 视神经管\颧弓骨折

  外伤性脑脊液鼻漏

  冠状面薄层CT检查 可显示颅底骨折部位,但常难以直接显示瘘孔的位置

  外伤后右鼻流清水半年,右筛骨板折塌陷

  鼻腔副鼻窦炎性病变

  过敏性鼻窦炎症 化脓性副鼻窦炎 真菌性鼻窦炎 鼻腔副鼻窦息肉

  过敏性鼻窦炎症

  鼻甲鼻窦粘膜息肉样肥厚 早期窦壁骨质无明显反应性增生 多为双侧,季节性发作

  化脓性副鼻窦炎

  急性化脓性副鼻窦炎 慢性化脓性副鼻窦炎

  急性化脓性鼻窦炎

  病程短,起病急 窦腔粘膜肿胀 窦腔内可出现液平 窦腔骨质常无异常

  右面颊痛一周

  慢性化脓性鼻窦炎

  表现多样 窦壁骨质硬化增厚 粘膜肥厚,可伴有粘膜囊肿或息肉 窦腔内可有积液 鼻腔息肉形成

  反复鼻塞流脓多年

  息肉

  炎性肿胀的鼻腔粘膜非肿瘤性增生 表现为鼻腔鼻窦低密度软组织肿块,CT值略高于水 窦壁受压、窦腔膨胀 增强后不强化(但可见粘膜线样强化)

  息肉

  上颌窦来源

  右鼻腔后鼻孔息肉蝶窦来源

  鼻涕易误息肉

  出血坏死性息肉

  病理示息肉富有血管,伴有坏死和出血 多发生于上颌窦 CT可见上颌窦膨胀性扩大,窦腔内充满软组织肿块,密度不均匀,窦壁骨质有吸收破坏,增强后呈多发斑片状(棉絮状)强化 与肿瘤较难鉴别

  出血坏死性息肉

  真菌性鼻窦炎

  分侵袭性(急性暴发性、慢性侵袭性)和非侵袭性(曲菌球、变应性),后者多见 致病菌以曲菌多见,上颌窦和蝶窦好发,多为单侧 CT表现为鼻腔或鼻窦团块状软组织影,密度较高、欠均匀 常可见点状或斑块状钙化,或线隔样密度增高 窦壁骨质增生硬化,侵袭性常伴有骨质破坏,易误诊为恶性肿瘤

  M 47,左侧头痛2年。

  F 53,右鼻塞、大量黄涕一月。

  变应性真菌性副鼻窦炎

  侵袭性真菌性副鼻窦炎

  多见于糖尿病、肿瘤患者 CT:点片状高密度影,骨壁吸收破坏 MRI:T1WI高信号T2WI低信号点片状影 需与恶性肿瘤鉴别

  囊肿性病变

  粘膜下囊肿 粘液囊肿 鼻前庭囊肿 齿源性囊肿

  粘膜下囊肿CT

  鉴别诊断:牙源性囊肿

  鼻窦粘液囊肿

  鼻窦最常见的膨胀性病变 额、筛窦最常见 由窦口阻塞所致 常引起眼球突出或移位 CT表现为窦腔膨胀性扩大,腔内多呈均匀等低密度影,无强化,窦壁骨质变薄或吸收

  黏液囊肿

  M/55

  鼻前庭囊肿

  女性多见,表现为鼻翼、上唇间隆起 发生于鼻前庭与上颌牙槽突间的骨外 CT表现为鼻前庭区低密度囊性肿块,也可为等密度,无强化,牙槽骨骨质可见压迫性吸收

  发现鼻前包块1年

  齿源性囊肿

  含齿囊肿: 好发于青少年,无症状 单房单囊多见,囊壁光滑有硬化 含牙,牙冠朝向囊腔。 周围常有缺牙

  鼻腔与鼻窦良性肿瘤

  血管瘤 乳头状瘤 骨瘤 骨化性纤维瘤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鼻咽纤维血管瘤

  血管瘤

  毛细血管瘤多见,多发生于鼻中隔 临床表现为单侧鼻塞和反复鼻出血,鼻内可见紫红色肿块 CT表现为带蒂的结节状肿块,多强化显著

  左鼻出血2月,

  乳头状瘤

  鼻塞及鼻出血,鼻内可见乳头状肿物 外生型和内翻型 外生型好发于鼻腔前部,呈灰白疣状,质硬,少见 内翻型乳头状瘤较多见,可发生鼻腔及筛上颌窦,易复发,少数可恶变

  乳头状瘤CT表现

  鼻腔内不规则结节样软组织肿块,常涉及筛窦、上颌窦,可向鼻咽部生长 肿块表面不光滑,内部可见“气泡征” 增强后可见轻~中度增强 与炎性息肉较难鉴别,息肉密度常较低,通常无强化 对于肿块较大、骨质破坏、进展迅速、多次复发、术后很快复发需考虑恶变

  鼻腔乳头状瘤

  骨瘤

  好发于额、筛窦交界处 分为密质骨型、松质骨型、混合型 多无症状,少数较大可致眼球突出,或阻塞鼻额管致继发炎症或粘液囊肿 CT表现为圆形或分叶状高密度肿块,边界光滑清楚

  大骨瘤致突眼表现

  骨化纤维瘤

  肿块单发,分叶状生长,有包壳 常见于额窦、筛窦、上颌窦,多局限一侧,沿腔道缓慢生长 CT表现为鼻腔、鼻窦区高密度不均质骨化性肿块,密度与瘤内纤维组织和骨化数量有关 需与骨纤维异常增殖症鉴别

  M 14,左眼球下突半年,无特殊不适。

  同上例,冠状面MPR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

  好发年龄为30岁以下 可累及全身任何骨质,颅面骨为好发部位 畸形性骨炎型\硬化型\囊变型 可累及多骨,病变弥漫, 骨体增厚,磨玻璃样密度为特点

  M/11,面部肿胀

  鼻咽纤维血管瘤

  M 33,左鼻塞一年,渐加重至持续性,伴有较多粘涕。查体:左中道可见淡红色新生物垂至总鼻道堵塞左后鼻孔。

  M 16,右鼻塞一年余。右鼻持续性鼻塞,夜间打鼾明显,嗅觉稍减退。查体:右鼻道充满充血新生物。

  鼻腔鼻窦恶性肿瘤

  50~65%起源于上颌窦,10~25%发生于筛窦,15~30%发生于鼻腔 鳞癌最多见,约占80%,其他包括腺样囊性癌、嗅母细胞瘤、淋巴瘤、黑色素瘤、浆细胞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等

  鼻腔鼻窦鳞癌

  常发生于老年人,症状隐匿,类似鼻窦炎 上颌窦最常见,常与筛窦、鼻腔肿块伴存 CT示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可伴有出血、囊变,中等强化 窦壁及鼻腔骨质破坏 腭部、翼腭窝、颞下窝、眼眶等结构侵犯 淋巴结转移较少见,多转移至咽后

  左鼻腔癌及筛窦未及蝶窦

  右上颌窦癌

  放疗前后颈淋巴结变化

  M 53,右眼复视三月余。手术活检病理示右翼腭窝:粘膜间质内见癌细胞浸润,分化差

  腺样囊性癌

  常发生于涎腺,少数发生与泪腺、鼻窦、鼻咽部 鼻腔鼻窦腺样囊性癌约1/2发生于上颌窦,约1/3发生于鼻腔 呈不规则软组织肿块,边界不清楚,密度或信号不均匀,可见散在小囊变区,病变周围骨质破坏 沿神经周转移,通过圆孔、卵圆孔、翼管、翼腭窝等结构中神经分支扩散 淋巴结转移较常见

  嗅神经母细胞瘤

  起源于鼻腔嗅上皮神经嵴,发生于筛板及鼻腔嗅区侧壁 鼻腔顶部软组织肿块,多侵犯筛窦 可破坏筛窦外侧壁向眼眶扩展,破坏筛板向前颅窝底侵犯,破坏筛骨垂直板和鸡冠向对侧侵犯,强化较显著 MR有助于判断肿瘤侵犯硬脑膜或额叶

  淋巴瘤

  发生于鼻腔鼻窦淋巴瘤为NHL CT可显示鼻腔、鼻窦、鼻咽、硬腭、眼眶等处软组织增厚,密度多变,但较均匀,轻中度均匀强化 MR T1W均匀低或中等信号,T2W中等或高信号 MR比CT更准确判断病变浸润范围,并可早期发现骨髓浸润

  M/28,鼻面部肿胀一月余

  其它

  鞍旁蝶窦占位 神经源性肿瘤 动脉瘤 脊索瘤

  鞍旁蝶窦侵袭性N瘤翼管N来源

  M/39,鼻血多次

  脊索瘤

  约35%发生于颅底,起源于原始脊索颅侧端残余 可有眼部或鼻部症状 斜坡骨质破坏性肿块,约50%肿瘤内见破坏的骨质碎片 根据肿块内的出血、粘液、碎骨片成份不同,MR信号不同

  M/55,双鼻塞4月余,左甚无涕血

  谢谢!

注意:本内容由网友上传,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严禁临床等其它用途,否则后果自负。
邮箱
昵称
密码
确认密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