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提供医学课件PPT幻灯片素材下载

网站使用问题请加Q1615251280及时解决,谢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科 > 方剂学总论.ppt

方剂学总论.ppt

方剂学总论.ppt
PPT课件名称:方剂学总论.ppt 时 间:2023-12-22 i d:15167 大 小:694.78 KB 贡 献 者:515954927 格 式:.rar 点击下载
注意:ppt文件打包为rar压缩包格式,请用解压缩软件(例如WinRAR)打开,若无法正常下载使用请加客服QQ客服1615251280解决。
方剂学总论.ppt

  方 剂 学

  总 论

  (一)方剂的起源与发展

  “方药一体” “源远流长”

  单药单方

  “伊尹创汤液”

  起源

  药食同源;医食同源

  复方

  1.秦汉: 《五十二病方》(载方283) , ——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方书。 《黄帝内经》(记载13首方剂), ——奠定了方剂学的理论基础。 《伤寒杂病论》(东汉·张仲景), (载方113+262) 融理法方药于一体,被尊为“方书之祖”。

  2.晋唐: 《肘后备急方(载方101首)》 ——载方验、便、廉。 《备急千金要方》 (载方5000余)、 《千金翼方》 (载方近3000) 《外台秘要》(载方6000余), ——集唐以前方剂之大成。

  3.宋: 《太平圣惠方》(载方16834) , 《圣济总录》(载方近2万), ——集宋以前方剂之大成。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载方788首) ——我国历史上由政府编制的第一部中成药药典。

  4.金元: 《伤寒明理论·药方论》(金·成无己) , 我国第一部研究方剂配伍理论的专著。

  5.明清: 《普济方》(明·朱橚) (载方61739) , ——我国古代载方最多的一部方书。 《汤头歌诀》 (清·汪昂) , 为初学者启蒙必读医书,流传甚广。

  6. 现代: 《中医方剂大辞典》(载方近10万), ——我国现存载方最多的一部方书。

  本章要点

  理解方剂与方剂学的概念 掌握方剂学发展史上六部重要著作及其意义

  现存最古老的方书 ——《五十二病方》 “方书之祖” ——《伤寒杂病论》 古代载方数量最多的一部方书 ——《普济方》 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中成药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开后世方论之先河 ——《伤寒明理论·药方论》 现存载方数量最多的方书——《中医方剂大辞典》

  1.何谓治法?

  2.方剂与治法的关系如何?

  3.治法的种类?

  (二)方剂与治法

  治法 ——针对证候确立的治疗方法

  方剂与治法的关系

  先有方,后有法     ——治法是后于方药形成的理论 方从法出,以法统方     ——治法是制方用方与方剂分类的依据 从方见法,以方验法     ——方剂体现并验证治法

  治法种类 证候千差万别,治法千变万化。

  “八法” 汗、吐、下、和、温、清、补、消

  一法之中,八法备焉 八法之中,百法备焉

  自学“八法”:   作用、目的、适应证、分类      “八法”之各法与方剂的隶属关系如何? “八法”是否能够概括各种治法?

  (三)方剂的分类

  主 治 组 成 治 法

  依据

  (病证、病因、脏腑)

  (功用)

  自学本章,思考下列问题:   1.常用的方剂分类方法有哪几种?如何评价各种不同的分类方法?  2.“七方”说与“十剂”说的来源、涵义及其意义如何?  3.本教材之方剂是如何分类的?

  1.按主治分类

  病证:《五十二病方》、《伤寒杂病论》、《外台秘要》、《太平圣惠方》、《普济方》、《张氏医通》、《兰台轨范》等。 病因:《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张氏医通》等。 脏腑:《备急千金要方》、《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等。     便于按病证索方,但内容重复较多。

  2.按组成分类:

  “七方”说:始于《内经》,即大、小、缓、急、奇、偶、复(重)。    最早的方剂分类法,蕴含据病情轻重缓急选方制方的思想,但临床价值不大。 主方:《祖剂》、《张氏医通》等。    创立类方研究方法,便于寻宗究祖,溯流追源,但有时始末欠清。

  3.按治法(功用)分类:

  “十剂”说: 宣——瓜蒂散(涌吐、宣郁之剂,升而上也) 通——八正散、芍药汤等(通淋、行滞之剂,流通之意) 补——四君子汤、四物汤等(补益之剂) 泄——大承气汤(泻下之剂) 轻——桑菊饮(解表之剂,轻可去实,轻而扬之)

  重——珍珠母丸、磁朱丸(重镇安神之剂)   滑——麻子仁丸(润肠通便之剂)   涩——牡蛎散(固涩之剂)   燥——平胃散、黄连解毒汤(燥湿、苦燥之剂)   湿——增液汤(润燥生津之剂)    为后人以治法分类方剂奠定了理论基础,但内涵不够清晰,而且许多重要方剂未能概括其中。

  4.综合分类:

  治法(功用)与主治相结合   《医方集解》、《成方切用》、《成方便读》、部分《方剂学》教材等。

  (四)方剂的剂型

  常用剂型:汤、丸、散、膏、丹

  (五)方剂的煎服法

  汤剂制备(掌握)  服药方法(了解)

  煎药用具     陶瓷器皿为佳 煎药用水     纯净的自来水、井水、蒸馏水等 煎药火候     视药物性质而定 煎药方法     注意特殊煎法

  服药时间   根据病位、病情、药物类型、疾病特点 服用方法   服药剂量、次数、温度、药后反应等 药后调护   观察药后反应,指导治疗与调护 服药食忌   病证食忌、药物食忌

  (六)方剂的组方原则与变化

  复方起源:   复方是中药应用的主要形式;二味以上的药物配伍同用,药物之间一定会发生相互作用,这种作用古人将其归纳为“七情”。

  复方的优点:

  相互协同,增强疗效 相互补充,扩大应用 相互制约,减毒纠偏

  方剂的组方原则

  “药有个性之专长,方有合群之妙用”,“方之既成,能使药各全其性,亦能使药各失其性。” ——清代徐大椿在《医学源流论·方药离合论》

  君臣佐使

  源于《内经》,后世医家不断补充、发挥。

  方剂的组方原则:

  君药

  ①针对主病或主证(病因)

  ②发挥主要治疗作用

  和

  麻黄汤 组成     麻黄 桂枝 杏仁 甘草 主治     恶寒发热,头项身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病机     风寒束表(主),肺气失宣(次)

  君

  臣药

  ①协助君药;

  ②治疗主要兼病或兼证。

  或

  麻黄汤 组成     麻黄 桂枝 杏仁 甘草 主治     恶寒发热,头项身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病机     风寒束表(主),肺气失宣(次)

  臣

  佐药

  ① 佐 药 ② 佐 药 ③  佐药

  助

  制

  反

  或

  或

  麻黄汤 组成     麻黄 桂枝 杏仁 甘草 主治     恶寒发热,头项身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

  病机     风寒束表(主),肺气失宣(次)

  佐

  使药

  ① 引经药 ② 调和药

  或

  麻黄汤 组成     麻黄 桂枝 杏仁 甘草 主治     恶寒发热,头项身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

  病机     风寒束表(主),肺气失宣(次)

  佐使

  组方原则的内涵: ——“君臣佐使”是对方剂中药物治疗作用主次及其相互关系的概括。

  组方结构的特点: 每首方剂中君臣佐使药不一定俱全,亦非每种意义的臣、佐、使药都具备。 方中每味药并不一定仅任一职。根据治疗需要及药性特点,择宜而用。

  组方原则的意义:   ①在“君臣佐使”组方原则的指导下遣药组方,可使方中诸药主从有序,相辅相制,各药既有明确的分工,又有密切的配合,从而使方剂成为配伍严谨的有机整体。

  ②组方原则与组方结构强调并体现了辨证论治。亦包含了 “辨病”与“对症”治疗的思想,并体现在方剂的配伍应用之中。

  (2)方剂的变化   金元时期,易水学派的代表医家张元素提出:“运气不齐、古今异轨,古方今病不相能也”。

  “师其法而不泥其方”

  方剂的变化形式

  1.药味的增损   ①君药的变化:君药不变,方剂主要功效不变;君药改变,方剂作用性质变化*

  ②臣、佐、使、药的改变:不改变原方主要功用。用于现证与原方主证相似,兼证不同。称之“随证加减”。

  ③方剂配伍关系的改变:方剂的功效性质发生变化。此类现象在临床上一般应避免。

  2.药量的加减 ①改变作用强度 ②改变作用性质*    3.剂型的变化 ①口服给药,改变药力峻缓 ②静脉给药,改变作用性质*

  本章要点

  掌握方剂的组成原则 掌握组方基本结构及其涵义 掌握方剂组成变化的常见形式

注意:本内容由网友上传,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严禁临床等其它用途,否则后果自负。
邮箱
昵称
密码
确认密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