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提供医学课件PPT幻灯片素材下载

网站使用问题请加Q1615251280及时解决,谢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科 > 六、利水渗湿药.ppt

六、利水渗湿药.ppt

六、利水渗湿药.ppt
PPT课件名称:六、利水渗湿药.ppt 时 间:2023-12-25 i d:15183 大 小:4.22 MB 贡 献 者:whn459559222 格 式:.rar 点击下载
注意:ppt文件打包为rar压缩包格式,请用解压缩软件(例如WinRAR)打开,若无法正常下载使用请加客服QQ客服1615251280解决。
六、利水渗湿药.ppt

  六、利水渗湿药

  (一)含义: 能通利水道,渗泄水湿,治疗水湿内停病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 (二)性能 1.性味:甘、淡、苦,寒、平 2.归经:肾、膀胱、肺、脾、肝、胆 (三)功效、主治和分类: 功效 :利水消肿,利尿通淋、利湿退黄 主治:水湿内停证(小便不利、水肿、泄泻、痰饮、淋证、黄疸、湿疮、带下等)。

  水肿 小便不利 泄泻 痰饮

  1.利水消肿药—利水消肿

  热淋 血淋 石淋 膏淋 劳淋 湿热黄疸 3.利湿退黄药—清利湿热,利胆退黄 砂石淋证

  2.利尿通淋药—利尿通淋

  (四)配伍 常与行气药配伍,以提高疗效。 根据病因 1.脾虚水肿—配健脾药(健脾利水) 2.阳虚水肿—配补阳药(温肾助阳利水) 3.气虚水肿—配补气药(补气利水) 选利尿通淋药 4.湿热淋证 配清热药

  根据兼证 1.水肿兼有表证—配解表药(宣肺发汗药) 2.热伤血络,尿血—配凉血止血药 配行气药(气滞则水停,气行则水行) 其它 关节肿痛、黄疸、湿温、腹泻又当分别与祛风湿药、清热燥湿药、芳香化湿药、健脾药等配伍。

  (五)使用注意 1.易耗伤津液,阴亏津少慎用,肾虚遗精遗尿慎用或忌用。 2.水肿日久,利水易伤阴,注意扶正 3.通利作用较强的药物孕妇禁用

  茯苓

  利水渗湿:水肿、小便不利等。利水渗湿要药,可用治寒热虚实各种水肿。 健脾:脾虚诸证。 安神:心悸、失眠。 附:茯苓皮:利水消肿 茯神:宁心安神 茯苓配泽泻、猪苓主在利水渗湿; 配白术重在健脾利湿; 配车前子能利尿通淋; 配党参,白术,甘草,能补脾益气。

  泽泻

  利水渗湿:水肿、小便不利、泄泻、痰饮等。泽泻利水作用大于茯苓,弱于猪苓。 泄热:下焦湿热者尤为适宜。 性寒而兼泻肾火,常用于下焦湿热、小便淋沥涩痛,湿热带下等。

  薏苡仁

  利水渗湿、健脾:用于水肿、小便不利、脚气、脾虚泄泻。 除痹:风湿痹证、筋脉拘挛。 清热排脓:肺痈、肠痈。 用法用量:清利湿热宜生用,健脾止泻宜炒用。本品力缓,用量宜大。除入汤剂、丸散外,亦可作粥食用,为食疗佳品。

  茯苓 薏苡仁

  利水渗湿 健脾

  利水渗湿、健脾之力较强。宁心安神 利水渗湿、健脾之力较缓,除痹、清热排脓

  香 加 皮

  利水消肿:水肿、小便不利 祛风湿,强筋骨:风湿痹证;肝肾不足,筋骨痿软 【使用注意】本品有毒,服用不可过量。 香加皮亦称北五加皮,祛风湿药中的五加皮习称南五加皮。两者均能祛风湿,强筋骨,利水消肿。但两者科属不同,南五加皮无毒,北五加皮有强心利尿作用,有毒,过量易引起中毒,故应用时需将两者予以区分。

  金钱草甘、淡,微寒

  除湿退黄:湿热黄疸。 利尿通淋:用于石淋、热淋。本品能利尿通淋,排除结石,故治石淋尤为多用。可单用大剂量煎汤代茶饮。 解毒消肿:恶疮肿毒、毒蛇咬伤。可用鲜品捣烂取汁饮,并以渣外敷。 用法用量:煎服,15~60g;鲜品加倍。外用适量。

  七、温里药

  一、概念:以温里祛寒,治疗里寒证为主要功用的药物。 二、适应证:里寒证(包括寒邪袭肺之咳嗽清稀白痰,寒凝脾胃之脘腹凉痛、食少、泛吐清水、泄泻等,寒客肝脉之少腹冷痛、疝气、痛经等),阳虚证(畏寒肢冷、面色晦暗、阳萎早泄、大便溏泄、小便清长、脉迟舌淡等证),亡阳证(大汗淋漓、四肢逆冷、呼吸微弱、脉微欲绝等)。 三、注意:阴虚火旺者、孕妇慎服。

  附 子

  回阳救逆——纯阳燥烈,为回阳救逆第一要药,主治亡阳证。 补火助阳——特点:上助心阳,中温脾阳,下补肾阳。主治阳虚证。 散寒止痛——特点:秉性纯阳,温散走窜,散寒力大。用于寒痹证。 用法:5-15g。先煎30~60分钟。 注意:禁忌,配伍。

  小茴香

  散寒止痛——特点:善散下焦寒气。治寒疝腹痛、睾丸偏坠胀痛、少腹冷痛、痛经等。 理气开胃——脾胃气滞、冷气疼痛等。 注意:阴虚火旺者慎服。 八角茴香:功似小茴香而力弱。

  川乌、草乌、附子功效主治异同

  相同点:三药均为毛茛科植物,来源相近,均有毒,功能散寒止痛、祛风湿,治风寒湿痹痛及寒凝疼痛。同中之异:毒性:草乌>川乌>附子,功用:草乌、川乌祛风散寒、止痛,优于附子。不同点:附子又为回阳救逆要药,尚可补火助阳,治疗亡阳证、阳虚证为他二药所不及。

  肉 桂

  补火助阳—特点:善补命门之火,有补火助阳作用,为治命门火衰之要药。用于肾阳虚证。 散寒止痛—寒凝脘腹冷痛,寒湿痹痛等。 温经通脉—寒凝血滞的痛经,闭经;阴疽 温煦气血,引火归原。 用量:后下,2-5g。研末冲服,每次1-2g。 注意:阴虚、血热孕妇慎服。畏赤石脂。

  肉桂与桂枝功效主治异同

  相同点:辛、甘、温,温通经脉、散寒止痛,治疗寒凝经脉之痛经闭经以及风湿痹痛等。同中之异:桂枝性条达,温通经脉胜于肉桂,肉桂性热,散寒止痛由于桂枝。不同点:桂枝处上以辛味为主,功善发表解肌,主治风寒表证,并能温阳化气,治水气病。肉桂处下以甘为主,功善补火助阳,主治阳虚证,并能引火归原、温煦气血。

  干 姜

  温中散寒——特点:长于温脾散寒。用于寒凝脾胃证。 回阳通脉——亡阳证。 温肺化饮——寒饮伏肺喘咳 注意:阴虚、孕妇慎服。

  吴 茱 萸

  散寒止痛——善散肝经寒邪,主治寒疝腹痛、厥阴头脘腹冷痛、寒湿脚气肿痛等。 疏肝降逆——肝胃不和之呕吐吞酸 助阳止泻——脾肾阳虚之五更泄泻 引火下行 注意:有小毒,1.5—6g。

  丁 香

  温中降逆——治胃寒呕吐呃逆要药。 散寒止痛——脘腹冷痛。 温肾助阳——阳萎、宫冷不孕等。 注意:阴虚者不宜,畏郁金。 母丁香:为成熟果实,功似丁香而力弱。

  八、理气药

  (一)含义 以疏理气机、治疗气滞或气逆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理气药,又叫行气药。 破气药:行气作用峻猛的行气药。 (二)性能 1.性味:辛、苦,芳香,温。 2.归经:脾(胃)、肝、肺。 (三)功效 、主治 行气:气滞证(胀、闷、痛) 降气:气逆证(肺气上逆—咳嗽气喘 胃气上逆—呃逆呕吐)

  理气健脾:脾胃气滞(脘腹胀满、嗳气泛酸、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等。 ) 疏肝解郁:肝气郁滞(胁肋胀痛、疝气疼痛、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等。) 理气宽胸:肺气壅滞(呼吸不畅、胸闷胸痛、咳嗽气喘等。) 四、配伍 脾胃气滞 因于饮食积滞者,宜与消食药配伍; 因于湿浊中阻者,宜与化湿药配伍; 因于脾胃气虚者,宜与补中益气、健脾胃药配伍。

  肝郁气滞 因肝经受寒者,应与散寒暖肝药配伍; 因于肝血不足者,应与养血柔肝药配伍; 肝郁气滞而月经不调者,应与活血调经药配伍。 肺气壅滞 因于外寒客肺者,当与宣肺解表药配伍; 因于痰饮阻肺者,当与祛痰化饮药配伍; 咳喘由肺肾两虚者,当与补益肺肾、平喘药配伍。 五、注意事项 气阴不足者慎用。 破气药孕妇忌用。 入汤剂一般不宜久煎

  香附

  疏肝理气:肝郁气滞证。长于疏肝理气止痛,为治肝郁气滞疼痛的要药。 肝气郁结,胁肋胀痛—柴胡、川芎 寒疝腹痛—小茴香、乌药、吴茱萸 气滞腹痛—砂仁、甘草 调经止痛:肝郁气滞月经不调诸证。妇科理气调经止痛要药。 月经不调、痛经—川芎、当归、白芍 乳房胀痛—柴胡、青皮、瓜蒌皮 用法用量:醋炙止痛力增强。

  川楝子苦,寒;有小毒

  行气止痛:长于疏肝理气止痛、性寒、善清肝火,用于肝郁化火所致诸痛证。 杀虫疗癣:虫积腹痛,头癣。

  肝郁化火 所致诸痛证

  肝胃气痛--延胡索   疝气痛(热疝为宜)-延胡索、香附           寒疝腹痛-小茴香、木香

  行气 止痛

  蛔虫等引起的虫积腹痛--槟榔、使君子 杀虫    疗癣--焙黄研末调膏外涂。

  乌 药

  【来源】为樟科植物乌药的根。生用或麸妙用。 【处方名】乌药、台乌药。

  【功效应用】 胸闷胁痛—薤白、郁金、元胡 脘腹胀痛—香附、木香 寒疝腹痛—小茴香、川楝子 痛经—元胡、香附、木香 2.温肾散寒—肾阳不足、膀胱虚冷之 小便频数、小儿遗尿 —益智仁、山药

  1.行气 止痛

  寒凝 气滞胸腹诸痛证

  【功效应用】 1.疏肝解郁—肝郁胸胁胀痛—柴胡、香附、 郁金 2.理气和中—气滞脘腹疼痛—木香、香附、砂仁 3.燥湿化痰—久咳痰多,胸闷作痛—丝瓜络、陈皮

注意:本内容由网友上传,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严禁临床等其它用途,否则后果自负。
邮箱
昵称
密码
确认密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