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提供医学课件PPT幻灯片素材下载

网站使用问题请加Q1615251280及时解决,谢谢。

当前位置:首页 > 心血管内科 > 否认机制与冠心病.ppt

否认机制与冠心病.ppt

否认机制与冠心病.ppt
PPT课件名称:否认机制与冠心病.ppt 时 间:2023-11-23 i d:14632 大 小:145.09 KB 贡 献 者:cczzff 格 式:.rar 点击下载
注意:ppt文件打包为rar压缩包格式,请用解压缩软件(例如WinRAR)打开,若无法正常下载使用请加客服QQ客服1615251280解决。
否认机制与冠心病.ppt

  否认机制与冠心病 xx大学医学院 xxx

  一、心理社会因素与冠心病病因

  心理社会因素(个性、行为方式、社会环境、否认机制)

  植物神经系统

  猝死

  心绞痛

  动脉粥样硬化

  情绪(焦虑、愤怒、抑郁等)

  心率 心律

  血 压

  血小板 血液凝固

  冠状动脉

  代谢 因素

  心肌梗塞

  冠心病心理生物学过程示意图

  1. 个性因素

  历史上的观察—— 上满发条的钟表;永不休息的发动机 MMPI测定(Jenkins CD,1976)—— Hs(疑病)、 D(抑郁)、Hy(敏感、暗示)量分较高 16Pf测定(Cattel RB,1970;Caffrey BA,1970;Ostfeld AM,1964)—— O(焦虑)、L(独立性)、Q2(怀疑性)量分高,C(情绪稳定性)低

  2. 行为因素

  吸烟、饮酒—— 缺乏运动—— 多食、肥胖—— A型行为——

  3. 社会环境因素

  生活应激(压力)—— 经济发展水平—— 城乡、体脑职业、噪音环境—— 战争和平、文化背景——

  4. 否认机制 具有双重作用—— 对身体 对行为问题

  二、心肌梗死(MI)病人心理反应

  1. 急性期反应——焦虑、抑郁、自我意识、否认

  国外资料,80%不同程度的焦虑、58%抑郁、22%敌对情绪、16%不安。入院1-2天最明显,甚至情绪混乱。原因包括怕死亡、被遗弃感,和各种躯体症状。 入院3-5天抑郁逐渐明显,持续时间比焦虑长,对病人有严重影响,有人称之为自我梗塞(ego infarction)。 在CCU,由于陌生环境,固定在床上治疗,用系列监护仪器来评价病人的医学状态,自己无法控制,易产生自我意识丧失感。 最普通的是心理防御机制否认机制;也有的病人以轻狂躁(hypomania)即以过多的躯体和精神活动来对付应激。

  2. 康复期反应——衰弱感、性、工作恢复

  Ml病人在恢复期容易产生一种久病的衰弱感觉。出院后2个月内病人最常见的主诉是顾虑、忧郁、无力、对性生活的担心、睡眠障碍、不敢恢复工作等。由于衰弱感易导致长期活动减少和肌肉萎缩,反过来又可加重无力感,无力感又常被理解为心脏损害的症状。这种恶性循环的结果,会使一些人的衰弱感变得很顽固,直至影响以后的康复。

  三、否认机制在冠心病临床的意义

  1. 什么是否认机制——

  所谓否认(denial)原是精神分析理论的概念,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由于潜意识里的心理冲突可诱发焦虑,否认机制则在潜意识里就加以否定,而避免意识层面的焦虑。

  (Gp:) 意 识

  (Gp:) 前意识

  (Gp:) 潜意识

  (Gp:) 精神分析简单示意(姜乾金,1993)

  (Gp:) 本 我

  (Gp:) 自 我

  (Gp:) 超

  (Gp:) 我

  近年来应对(coping)研究显示,否认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是意识性的,是重要的应对方式之一。目前特指个体通过认识的或者潜意识的途径,否定、漠视、淡化和回避应激事件或者淡化心理冲突 ,从而否定应激事件的存在或其严重性。

  2. 否认机制在冠心病临床不同时期的意义 不利于冠心病的预防—— 影响生活方式、影响对行为习惯危害的认识、影响对疾病的态度 延误MI及时就诊—— 资料显示仅1/3病人开始就想到MI。病人虽能感觉到先兆症状,但否定其重要性,如将某些心脏症状理解成消化系统症状。 缓解MI急性期心身反应,降低死亡率—— 减轻情绪、行为和躯体反应,有利于心、身的适应,那些缺乏否认机制的病人往往会表现较高的焦虑和抑郁反应,并影响到病程和病死率 影响康复期的依从性—— 有否认倾向的病人,对康复期的摄生指导、运动锻炼的合理安排和各种不良行为的改造计划等医嘱往往不肖一顾

  3. 否认机制的影响因素 人格的特质性否认倾向—— 环境、社会支持、经历、期望等——

  4. 否认机制的评估 否认量表—— Levine有一份已经过信度、效度检验的否认量表LDIS比较简便,含24条目,采用7级客观评分法(见姜乾金:《浙江医科大学学报》1991年)。 交谈分析—— 在临床上,也可与病人作关于疾病问题的交谈,根据病人回答的内容、主动性和态度等大致判别其否认水平的高低。据报道,经过一定实践,这种判别与使用量表的结果可有相当的一致性。

  5. 否认机制的临床指导 不同病期、不同对象的否认应对指导—— 否认应对指导本质—— 应激无害化(见另一讲题)

  谢谢!

注意:本内容由网友上传,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严禁临床等其它用途,否则后果自负。
邮箱
昵称
密码
确认密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