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提供医学课件PPT幻灯片素材下载

网站使用问题请加Q1615251280及时解决,谢谢。

当前位置:首页 > 精神心理科 > 第四章 中小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与教育.ppt

第四章 中小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与教育.ppt

第四章 中小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与教育.ppt
PPT课件名称:第四章 中小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与教育.ppt 时 间:2023-12-06 i d:14918 大 小:13.74 MB 贡 献 者:水滴之心 格 式:.rar 点击下载
注意:ppt文件打包为rar压缩包格式,请用解压缩软件(例如WinRAR)打开,若无法正常下载使用请加客服QQ客服1615251280解决。
第四章 中小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与教育.ppt

  第四章 中小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与教育

  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列宁

  忧愁、顾虑和悲观,可以使人得病,积极、愉快、坚强的意志和乐观的情绪可以战胜疾病,更可以使人强壮和长寿。——巴普洛夫

  学习目标: 记忆: 情绪、情感、情绪智力、心境、激情、应激、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的概念 情绪的功能和两极性、原始情绪的分类、情绪情感的外部表现 理解: 情绪和情感的区别和联系 情绪的自我控制和自我激励 中小学生情绪发展的一般特点 运用: 比较小学与中学生情感发展的区 说明情绪智力理论对处理好学校人际关系的指导意义

  第一节 情绪情感概述 一、情绪与情感的含义与功能 (一)情绪与情感的定义 情绪与情感是个体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主观态度体验。 三种成分构成: 第一,主观体验。 第二,生理唤醒。 第三,外部反应。

  概念理解

  情绪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客观现实是源泉 需要是中介 满足需要---积极的(爱、尊敬、满意、愉快、欢乐) 没有满足---消极的(恨、不满意、悲哀、痛苦、忧愁、恐惧、羞耻)

  (二)情绪与情感的区别和联系 情绪与情感是两个既有区别又紧密联系的概念。 (1)从需要角度来看,情绪具有生理性,情感则具有社会性。 (2)就人类个体而言,情绪发展在先,情感体验产生于后。 (3)与情感相比,情绪不稳定。情绪会随着情境的改变以及需要得到满足情况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改变;情感具有较强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是构成个性心理品质中稳定的成分。 (4)情绪表现的外显性和情感表现的内在性。

  情绪与情感的以上区别是相对的,强烈的情绪反应中也有稳定的主观体验,情绪是情感的基础;情感离不开情绪,情感通过情绪的形式表达出来,情感的深度决定了一定情境下情绪的表现形式。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

  (三)情绪的两极性 情绪在快感度、紧张度、强度和激动水平上,情绪都表现为互相对立的两极。 (1)快感度,肯定的、愉快和否定的、不愉快。 (2)紧张度,轻松和紧张。 (3)强度,由弱到强的变化。 (4)激动,激动和平静。 情绪在两极性多维度上不同程度的结合构成了人类复杂而多变的情绪。

  (四)情绪情感的功能 1.信号功能 表情与语言一样是人际交往的主要工具,它是传播情绪和情感信号的主要媒介。 2.感染功能 情感可以感染他人,使其形成与之相应的情感。 3.动机功能 情绪情感的动机功能是指教师的情感对自己及教育对象的活动具有发动和调节功能。

  罗森塔尔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

  二、情绪的生理变化与外部表现 (一)情绪的生理变化 情绪、情感的生理变化,这主要表现在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和腺体活动的变化上。 呼吸:平静20次/分钟, 高兴17次/分钟, 悲伤9次/分钟, 愤怒40次/分钟, 恐惧60次/分钟, 狂喜或突然悲痛时,呼吸会发生痉挛现象,呼气快而吸气慢。

  血液循环:某些情绪状态中,心血管系统会发生一系列变化。 内分泌:某些情绪状态下,消化系统的活动也会发生变化。极度紧张时,肾上腺分泌增多。

  (二)情绪的外部表现 1.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是指由面部肌肉、腺体和面色的变化所表示的情绪状态。面部表情基本上反映在嘴唇、眉毛以及眼睛光泽的变化上。 2.体态表情 体态表情是指身体的姿态和动作的变化所表示的情绪状态。体态表情是借全身姿态和四肢活动表达情绪。手势是一种重要的体态表情,它协同或补充表达言语内容的情绪信息。 3言语表情 言语表情是指由语言的音调、音色、节奏、速度等方面的变化所表示的情绪状态。情绪在语言的音调、节奏和速度方面的表现称为言语表情。“我不认识你”

  上图所示的表情与图片顺序的匹配是: 高兴、惊奇、生气、厌恶、恐惧、悲伤和轻蔑。

  面部表情

  个体不需学习即可获得,相互交流也无须翻译——达尔文

  情绪的表达

  达尔文1872年《人与动物的情绪表达》, 对情绪的表达进行了开创性研究。

  表情和与之关系最紧密的情绪

  对照以下图片, 静下想想,看看, 你目前大部分时间是哪个模样? 哪副表情呢?

  三、情绪情感分类 (一)原始情绪 1、快乐 快乐是指人们期望的目的达到后,或者某种需要得到满足时产生的情绪体验。 2、愤怒 愤怒是人们在实现某种目的的过程中受到了挫折,或者愿望不能够得到满足时产生的情绪体验。 3、悲哀 悲哀一般是与所热爱事物的丧失和希望的破灭有关的情绪体验。 4、恐惧 恐惧是人们在面临危险的情景,或预感到某种潜在的威胁时产生的情绪体验。

  1.快乐

  个体所盼望的目的达到后,由心理上的愉快和舒适而产生的情绪体验。

  毕达哥拉斯:“愤怒以愚蠢开始,以后悔告终”。

  2.愤怒 不良反应:心跳加速,心率紊乱,失眠,高血压,胃溃疡,心脏病;丧失理智,阻塞思维,甚至犯罪等。 如何有效防止发怒? 明理 宽容 自制 转移

  俄国作家屠格涅夫:在发怒之前,先将舌头在口内绕十圈。

  3.悲哀

  由于个人失去了所盼望的、追求的事物或有价值的东西所引起的情绪体验。 强度上可分为遗憾、失望、悲哀、哀痛。

  遗憾

  哀痛

  失望

  4.恐惧

  由于缺乏控制和处理某种可怕的情景的力量和能力,而又无法逃脱时的情绪体验。 伴随心慌、毛发竖立、惊叫、预示危险的表情和姿态等。 刺激因素:奇怪陌生、危险的事物突然出现;黑暗;巨响;凶猛的动物、歹徒、悬念、他人感染等。

  (二)情绪状态 情绪分激情、心境和应激三种。 1、激情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短暂的、爆发性的情绪状态。一般是由对人具有重大意义的突发事件引起;在激情状态下往往会出现意识狭窄的现象。表现为自我控制能力减弱,进而使人失去控制。 激情可分为积极激情与消极激情。

  …如狂喜、振奋、愤怒、恐惧、绝望等。积极的激情能够激发人体内的潜能,显著提高脑力体力工作效率甚至会帮助人们创造出奇迹。消极的激情不仅对人体健康十分有害,而且还会驱使人们干出后悔莫及的事来,甚至发生激情犯罪。

  微笑的力量(视频)

  http://v.ku6.com/show/7ZsTFbdlFgfV5egMs-oDpg...html

  2、心境 心境是一种使人的所有情绪体验都感染上某种色彩的、较持久的、微弱而平静的情绪状态,也叫心情。 心境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它是一种缓和而又微弱的情绪体验,而且持续时间较长; 第二,它具有弥散性,并不指向特定的对象。

  影响因素:身体健康状况;工作顺利与否; 人际关系好坏;气候变化…

  心境具有弥散性和长期性。心境的弥散性是指当人具有了某种心境时,这种心境表现出的态度体验会朝向周围的一切事物。

  3、应激 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人在遇到危险而又紧张的情景时,必须集中自己的智慧和经验,动员自己的全部力量,迅速作出选择,采取有效行动,此时人的身心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即为应激状态。

  狮子式应激 兔子式应激

  应激状态中的生理变化

  应激状态下,会引起机体的一系列生物性反应,从而有利于适应急剧变化的环境刺激,维护机体功能的完整性,具有积极作用。但是当机体处在应激状态下,也可能缩小机体的认知范围,使机体手足无措,阻碍机体的活动效率,起到消极作用。

  加拿大医生塞里描述了应激动态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警戒期):表现为体重减轻、肾上腺皮质增大。外周反应为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血压升高、脉搏与呼吸加快、心、脑器官血流量增加、血糖上升等等。这些反应唤起了体内的防御能力,使机体处在最好的态势,以应付紧张性处境,或战斗或逃跑。如果应激源非常严重,可以直接引起动物死亡。若机体处于持续的有害刺激下,又能度过第一阶段,则会转入下一个阶段。 第二阶段(抵抗期):表现为体重恢复正常,肾上腺皮质变小,淋巴腺恢复正常,激素水平恒定。这时机体对应激源表现出一定的适应,对其的抵抗能力增强。若机体继续处在有害刺激下或刺激过于严重,则会丧失所获得的抵抗力而进入下一个阶段。 第三阶段(衰竭期):表现为肾上腺增大,最终耗竭。体重再次减轻,淋巴系统功能紊乱,激素再次增加,然后耗竭。此时警戒期的症状再次出现。若应激刺激仍不能消除,上述症状将变的不可逆转,导致动物死亡。严重应激状态下的各个阶段都会对机体造成伤害。

  应激源

  ·生活事件 失业有不同的效应(收入拮据、婚姻危机等) 大灾难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 包括恶梦,创伤场景突然闪现,抑郁,焦虑 幸存者(恶梦不断,难与人相处,焦虑、抑郁) 日常争执(冲突) 人际冲突,交通拥挤,物价上涨,事物繁忙等 Affleck等(1994):日常争执对健康和幸福感有根本性的影响。

  应激和健康

  应激和免疫系统 适当应激能发挥出潜能、是人思维活跃、动作机敏、急中生智,行动果断。 应激持续时间过长,机体消耗大量能量,机体容易受感染、容易发生病变。 应激、健康和人格 McClelland(1993): 权力动机越高越容易感冒 A型行为模式(Friedman & Rosenman, 1959)

  A型人格特征(紧迫&焦虑-冠心病)

  1.向自己拟定的目标迈进。2.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3.声音破裂爆炸型。4.急速的移动、走路、及饮食的习惯。5.竞争心强。6.从事许多事情,关心的范围很广泛。7.自大、垄断。8.休息时自感不安或有罪恶感。9.不知如何欣赏大自然与鸟语花香。10.现实主义者。11.永远感到时间紧迫。12.工作讲求效率。13.习惯性之动作或局部筋挛。14.相信成功之道为比别人工作效率高。15.将生命以数字计算。

  B型人格特征

  1.未有上述任何一项A型人格特质在身上可以发现。2.从未感到被时间所迫,亦未因时间不够用而感到厌烦。3.除非万不得已,不在别人面前自夸。4.万事逆来顺受,不对别人产生敌意。5.消遣时,尽兴而返。6.消遣时,即身心松弛,心旷神怡,与世无争。7.休息而无罪恶感。8.不易为外界事物所扰乱。9.不了了之,很容易使自己放下未完成之事而稍作休息或另觅生活之情趣。

  怎样才能解除A型人在心理上和生理上的过度紧张和压力呢?

  其一,制定一个符合自己实际能力的目标; 其二,在时间安排上要预留回旋的余地; 其三,严格划清工作与休息的界线; 其四,培养业余爱好,增加生活情趣; 其五,经常参加体育活动,提高机体承受能力。

  (三)情感的种类 人类的情感有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三种形式。 1、道德感 道德感是用一定的道德标准去评价自己或他人的思想和言行时产生的情感体验。道德感属于社会历史范畴,不同民族、不同时代、不同阶级有着不同的道德评价标准,即使同样的道德标准和道德规范,不同的人对它们也会有着不同的理解,于是就会产生不同的道德感。

  道德感

  助人利己的互助感(亲社会行为) 遵守纪律的纪律感 对祖国的自豪感和尊严感 对国家和民族敌人的仇恨感 对社会和公益事业的义务感 对他人集体国家的责任感

  2、理智感 理智感是人在智力活动中认识、探求和维护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时而产生的主观体验,与人的好奇心、求知欲、探求和热爱真理的需要相联系。 理智感对人们学习知识、认识事物、发现规律和探索真理的活动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理智感

  对新对象的好奇心与新异感; 对认识活动初步成就的欣慰高兴的体验; 对矛盾事物的怀疑与惊讶感; 对下判断证据不足时的不安感; 对问题解答坚定不移的情感; 对科学的热爱; 对真理的追求; 对偏见、迷信、谬误的憎恨; 对错失良机的惋惜; 对取得巨大成就的欢喜与自豪等。

  3 、美感 美感是人们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对自然或社会现象予以评价时产生的情感体验。 两个特点:一是一种愉悦的体验;二是一种有倾向性的体验。

  审美标准是美感产生的关键。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不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背景都影响着人们的审美标准,因而对美的体验也就有所差别。 美感具有较强的直观性,事物的外表形式对美感有很大的影响,但美感同时也依赖于事物的内容。事物内容的美赋予美感以更丰富的内涵。

  美感具有较强的直观性,事物的外表形式对美感有很大的影响,但美感同时也依赖于事物的内容。事物内容的美赋予美感以更丰富的内涵。

  第二节 中小学生情绪情感发展的一般特点 一、小学生情绪情感发展的一般特点 (一)小学生情绪发展的特点 1、情绪理解能力的发展(换位思考、移情) 小学儿童对基本情绪的认知已经达到了一个稳定完善的水平,能认识自己的情绪并对自己的情绪作出反应,如骄傲、自豪和内疚等。 小学儿童已能更多地依据人的内部心理状态来解释情绪。

  小学初期只能识别同一性质的情绪,例如,同为积极情绪,或者同为消极情绪;小学阶段中后期才能识别和理解存在一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情绪同时发生在同一个体的混合情绪(甚至对立的情绪)。 很难理解:喜极而泣 痛并快乐着

  2.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 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外部调节转到内部自我调节的过程,已能使用一些策略帮助自己调节情绪以适应困难情境。一般来讲,小学三年级是这种转变的转折点。总体上小学生的情绪、情感还不是很稳定。

  3、情绪表现规则的掌握 情绪表现规则的意义是指导个体在特定社会情景下调节情绪,以符合社会期望。大约9岁左右,儿童使用情绪表现规则的形式趋于稳定,11岁儿童比7至9岁儿童调节外部情绪表现的能力更强。 4、情绪外显向内隐发展 低年级学生情绪外露,富于表情,且比较容易变化。高年级学生依然具有情绪外露的特点,表现得较为含蓄。小学生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由不善于掩饰、控制自己的情绪向逐渐内化发展。

  二、中学生情绪情感发展的一般特点 中学生情绪体验跌宕起伏、剧烈波动,带有明显的年龄特征。 (一)中学生情绪发展的特点

  1、情绪体验迅速 中学生情绪反应来得快,平息得也快。尤其在初中低年级的学生存在着喜怒无常的不稳定性。情绪体验迅速,意味着中学生的情绪反应很快到达激烈的程度。与生理活动特点也有关。 2、不稳定性和两极性交替 中学生情绪两极性明显,很容易从一个极端剧烈地转向另一个极端,特别是初中阶段。这主要与中学生辩证思维、批判性思维还不成熟,看问题还带有明显的片面性、表面性、缺乏自控能力有关。

  3、外露性和内隐性并存 中学生既表现出强烈的情感情绪反应;又能表现出逐渐掩饰、压抑自己的情绪,使这种情绪的表露有时往往带有很大的文饰性,并逐渐学会用理智控制自己的情绪反应。初中生的情绪活动,相比之下还是外露的占多数。纯洁、天真、单一是他们情绪活动的基本面,热情是其突出特点,中学后期的学生开始对冲动的情绪进行克制和忍耐,情绪反应的强烈程度逐渐降低,能根据一定的条件或目的表达自己的情绪,可以做到外部表情与内心体验的不一致性。 4、体验的时间延长,出现心境化的特点 中学生对自己情绪的控制能力增强,情绪发生的频率降低,拉长了的情绪状态则会转为较稳定的心境。

  (二)中学生情感发展的特点 1、自尊心强烈而敏感 高中生已进入心理自我时期,强烈而敏感的自尊心是高中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突出表现。 2、情感的社会性加强 初中生知识面拓宽,辩证思维的发展,情绪经验的积累使社会性情感更加日益丰富。对世界观的问题开始重视。 3、理智感、美感和道德感丰富和深化 初中生在认识过程中理智感明显发展起来。高中阶段是美感发展的主要时期。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义务感、责任感、正义感、集体荣誉感等复杂的道德情感都得到很快的发展。

  如何应对敏感的他?(中学生)

  未来的教师们,请你们认真思考… 应持有什么样的学生观?教育观? 面对学生的各种学习、情绪、人际关系等状况,我们如何科学应对?

  第三节 中小学生情绪智力的培养 一、关于情绪智力的理论 (一)情绪智力与情商的提出 情绪智力指个人对自己情绪的把握和控制,对他人情绪的揣测和驾驭以及对人生的乐观程度和面临挫折的承受能力。

  (二)情绪智力的内涵 美国心理学家戈尔曼揭示了情绪智力的5个方面,形成了情绪智力5因素结构理论。 1、认识自身情绪; 2、妥善管理情绪, 3、自我激励; 4、认识他人情绪; 5、人际关系管理。

  沙洛维和梅耶对情绪智力的概念相继进行修订,对情绪智力的内涵作了全面概括。 1、对情绪的知觉、评估和表达的能力 2、思维过程中的情绪促进能力 3、理解和分析情绪,可获得情绪知识的能力 4、对情绪进行成熟调节、管理的能力

  二、中小学生情绪智力的培养 针对情绪智力理论的结构,情绪教育的内容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会自我觉知情绪 自我觉知能力是情绪智力的核心,监控情绪时时刻刻变化的能力是自我理解和心理领悟力的基础。应当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体验自己和他人的情绪。

  具体方法可采用: 1、情绪记录 2、情绪反思 3、情绪恳谈

  1、情绪记录 做一个记录自我情绪的有心人。不妨抽出一至两天或一个星期的时间,有意识地留意自己的情绪变化过程,可以情绪类型、时间、地点、环境、人物、过程、原因、影响等项目为自己列一个情绪记录表,连续记录自己的情绪状况。回过头来看看记录,你会有新的感受。

  2、情绪反思 可以利用情绪记录表反思自己的情绪,也可以在一段情绪过程之后判断自己的情绪反应是否得当。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绪?有什么消极负面的影响?今后应该如何消除类似情绪的发生?如何控制类似不良情绪的蔓延?

  3、情绪恳谈 通过与老师、同学、亲友等恳谈,征求他们对你情绪管理的看法和意见,借助他人的眼光认识自己的情绪状况。

  (二)学会自我调控情绪 在自我觉知的基础上,自我调控情绪,使之适时适地适度。 几种调控情绪的方法: 1、数颜色法 2、记情绪日记法 3、暗示调节法 4、运动缓解法 5、注意力调控法

  1、数颜色法 其操作方法是,当你想要大发脾气时,如有可能的话,独自找个没人的地方,做下面的练习: 环顾四周的景物,然后在心中自言自语:那是一面白色的墙壁;那是一张浅黄色的桌子;那是一把深色的椅子;那是一个绿色的文件柜……一直数到十二,大约数三十秒左右。此种方法特别适合于暴躁型的学生控制自己的情绪。

  2、记情绪日记法 情绪日记是记录每天自我情绪的情况。即每天发生了什么事,我有什么感觉,甚至一些微小的感觉也要记录在案。对控制迟钝型情绪有积极的意义。在连续记录数周后,对情绪变化的原因进行分析,就可发现情绪低落的根源所在。然后,再找出缓解低落情绪的办法。不管是什么情绪,都不要埋在心里。事实证明,压抑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情绪日记法是迟钝型人控制自己情绪的一种有效方法。

  3、暗示调节法 自己给自己输送积极信号,以此来调整自己的心态,改变自己的情绪。具体的暗示方法有多种:如,早上起床时,就开始给自己暗示:今天我心情很好!今天我很高兴!今天我办事一定顺利!今天我一定有好运气!类似这样的话,要不断地给自己暗示,使自己的潜意识接受这些信号。

  4、运动缓解法 当人们在沮丧或愤怒时,生理上会产生一些异常现象,这些都可以通过运动方式,如跑步、打球、打拳等方式,使生理恢复原状。生理得到恢复,情绪也就自然正常。

  5、注意力调控法 人的注意力,好比一台摄像机的镜头,问题是将镜头对准事物的哪一部分。事物本身有好有坏,对准好的一面令人欢欣,对准坏的一面令人沮丧。控制注意力最好的方法便是借助于提问题,因为你寻找什么,就会得到什么。改变我们情绪最有效且最简单的一种方法,就是改变我们的注意力。

  眼泪疏泄法

  合理化法

  酸葡萄心理

  甜柠檬心理

  向他人倾诉(社会支持系统)

  学会放松

  (三)学会自我情绪激励 自我激励就是对自己进行自我肯定、自我鼓励,使自己的非智力因素发挥积极调控作用。善于自我激励的人能有效地集中注意力,具有较强的成就动机、热情与毅力,能经受住诱惑,抵制冲动,延缓满足(软糖实验视频),并能保持稳定的乐观态度。

  自我激励的训练,可参考如下方法: 1、积小胜为大胜 2、锻炼学生做怕做的事情 3、给失败找出恰当的原因 4、改变成功的观念

  1、积小胜为大胜 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向目标前进时,计划要留有余地,每个小胜,对学生也许不是难事,积少成多,便会引起质的飞跃,也许有一天,自己回过头来看时,对自己取得的成绩都感到吃惊。而急于成功,往往欲速则不达,还容易使情绪低落,甚至会受到挫折,一蹶不振。

  2、锻炼学生做怕做的事情 做怕做的事不是目的,目的是从中获得一份成功的记录,从而增强学生的信心。卡耐基每次上课时,强迫每一个不善于讲话的人都说话,由于不断的训练,这些人拥有了勇敢、自信和热情,后来就有了出色的表达能力。这个方法特别适合由于非智力因素的原因不敢做和做不好某些事情的学生。

  3、给失败找出恰当的原因 给失败找出恰当的原因,就是不要轻易把失败归因于自己的无能。恰当的归因,能够起到自我激励的作用。自我激励不是盲目的激励,它是建立在对自己和客观对象的正确了解和估量的基础之上的。离开了这一点,单纯地讲自我激励是不科学的。

  4、改变成功的观念 习惯上我们总是认为只有战胜了对手才是成功。持这种观念,等于把自己的价值交给对手去评判。沿着这种观念的逻辑推理,世界上所有的人都是失败者。因为即使你在某一方面的水平再高,也总有一天有人会超过你,没有人能永远打败别人。所以,我们应当建立这样的一种成功观念,只要你的自我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实现,即使有人在水平上远远超过了你,你也是个成功者。

  坐在路边鼓掌的人

  进步大于成绩(公益广告)

  (四)移情能力的培养 移情指能分享他人情绪,对他人的处境感同身受,又能客观理解、分析他人情绪的能力。 移情能力的培养: 1、体验和理解自己的情绪,是认识他人情感的有效途径 2、学习观察人、分析人的情绪表情 3、通过交往认识他人的情绪

  1、体验和理解自己的情绪,是认识他人情感的有效途径 我们对他人情感的认知和理解,往往是在对自身情感体验和理解的基础之上得到的。认知自己和认知别人是一种互动的过程,前者有了进展,后者也会有相应的提高。

  2、学习观察人、分析人的情绪表情 情绪状态是由言语表情、面部表情、身体表情来具体表现的。许多心理学家认为,大约90%的人际间情绪交流是非语言性的,而是用身体语言来表达自身的情绪。因此,我们通常也是依赖身体的细微变化来辨别他人的情绪反应并与之进行情绪交流的。

  3、通过交往认识他人的情绪 交往认知他人情感的基本途径。将一个人与多个人进行比较,是认识这个人情感特征的好方法。 学会一些倾听与提问的技能技巧;帮助他们区分对方所说所做及自己对此的反应与判断,避免误解对方的真实意图;教给他们就事论事的处理原则。 此外,中小学生有选择地阅读中外名著、名篇,也是认识人的情感世界的有益补充。

  (五)学会处理人际关系 调控他人的情绪是把握人际关系技巧的核心,会处理人际关系的人一定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表达,并能准确把握对方的情感,以随时调整自己的情感表现。 引导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的原则: 第一,以诚相待。 第二,互助互利。 第三,待人如待己。 第四,相互理解。 第五,具有宽容精神。

  第一,以诚相待。没有真诚,人与人之间就不可能有信任。缺乏信任的相处是不可能融洽的。 第二,互助互利。这是与他人长期相处的一个定律。如果不是互助互利,仅仅是单方受益,甚至对方受害,那么这种关系就不可能长期维持。互助互利的前提条件是具有利人精神,也需要相应的社会氛围。

  第三,待人如待己。 《圣经》:“你待人当如人之待你”。意指要像别人对待自己那样对待别人,它被西方人称为人际交往的黄金规则。 《论语》里有一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调对待别人要像对待自己一样,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也不要强迫别人去做。 《圣经》和《论语》的这两句话的精神内涵是相通的。

  第四,相互理解。在与人相处中仅有真诚和互利还是不够的,还必须相互理解。在真诚和互利的前提下,相互理解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误解和猜疑。

  第五,具有宽容精神。宽容就是对己严而待人宽。宽容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人格魅力。 第六,不可轻信别人,也不应该猜疑所有的人。对人以诚相待并不是愚诚愚信,在诚的同时还要以审慎的态度对待别人,尤其是对不十分了解的人。对重大问题,更要以审慎的态度对待。

  问题与思考: 1.情绪和情感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2.简述情绪活动中的生理变化和外部表现。 3.情绪情感有哪些种类?不同种类的情绪积极作用是什么? 4.什么是情绪智力,情绪智力包括哪些方面的能力? 5.中学生和小学生的情绪发展有何不同?各有何特点? 6.中小学生应怎样自我调控情绪?

  练习题

  1.下列属于应激的是( ) A.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喜悦心情 B.奥运会比赛获得金牌的激动心情 C.拆弹专家排除炸弹时的情绪 D.观赏桂林山水后的愉悦 2.具有弥漫性,不是关于某一事物的特定体验,而是以同样的态度体验对待一切事物的典型的情绪状态是( ) A.兴趣 B.心境 C.激情  D.应激

  3.个体在意外事件或危急情景出现时表现出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被称为( ) A.愤怒 B.心境  C.应激 D.激情 4.( )状态下,人往往会出现“意识狭窄”现象。 A. 热情 B. 应激 C. 激情 D. 心境 5.“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这是受一个人的( )影响所致。 A.兴趣 B.心境 C.应激 D. 激情

  6.人们时常表现出来的多愁善感指的是( ) A. 认知风格 B.性格 C.情绪  D.气质 7.情绪和情感是以( )为基础的反应形式。 A.需要 B.道德  C.动机  D.认知 8.对于人的举止行为是否合乎一定的道德准则而产生的态度体验是( ) A.理智感 B.美感  C.激情  D.道德感

  9. 一般来说,情感和生理性需要相联系。(判断) 10. 动机水平越高,行为效果越好。(判断) 11.比较典型的情绪状态有心境、( )和( )三种。 12. 情绪的外部表现包括( )、体态表情和( )。 13. 情感包括( )、( )和美感。 14.中学生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 15.试论述学生情绪智力的培养。

注意:本内容由网友上传,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严禁临床等其它用途,否则后果自负。
邮箱
昵称
密码
确认密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