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情景二十二 腹外疝病人的护理.ppt



教学情景二十二腹外疝病人的护理
xx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部分院 临床二教研室
xxx
学习目的 掌握: 腹外疝、腹股沟斜疝、直疝三角的定义, 斜疝与直疝的鉴别要点。 熟悉: 腹股沟斜疝的处理原则, 腹股沟斜疝病人的术后护理。
腹外疝病人的护理
一 概述 二 腹股沟疝 腹股沟斜疝 腹股沟直疝 三 股疝(自学) 四 其他腹外疝(自学) 五 护理
一 概 述
[定义] 腹外疝(abdominal external hernia)是由腹腔 内某一脏器或组织连同腹膜壁层,经腹壁薄弱点 或孔隙向体表突出所形成,是最常见的外科疾病 之一。 [病理解剖] 由疝环、疝囊、疝内容物、疝外被盖组成
一 概 述
[病因] 腹壁强度降低 腹内压力增高 [分类] 易复性疝 难复性疝 嵌顿性疝 绞窄性疝
腹外疝病人的护理
一 概述 二 腹股沟疝 腹股沟斜疝 腹股沟直疝 三 股疝(自学) 四 其他腹外疝(自学) 五 护理
腹股沟斜疝(indirect inguinal hernia)
定义 疝囊经过腹壁下动脉外侧的腹股沟管内 环突出,向内、向下、向前斜行经过腹股沟 管,穿出腹股沟管外环,并可进入阴囊者。 [腹股沟区解剖概要] 自学
腹 股 沟 疝
腹股沟斜疝
[发病机制] 先天性和后天性因素 [临床表现] 易复性斜疝:可回纳肿块 难复性斜疝:难回纳肿块,胀痛 嵌顿性疝:明显疼痛,不能回纳 绞窄性疝:症状严重
腹股沟斜疝
[处理原则]尽早实行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最有效 传统的疝修补术:疝囊高位结扎术 ;疝修补术 无张力疝修补术 经腹腔镜疝修补术 嵌顿疝和绞窄疝的处理原则
腹股沟直疝(direct inguinal hernia)
定义 腹内脏器经直疝三角突出而形成的疝。 直疝三角:由腹壁下A,腹直肌外侧缘,腹 股沟韧带组成的三角。(见下图) [临床表现] 半球形肿块,可自行回纳
[右直疝三角的解剖层次]
斜疝与直疝的鉴别
腹外疝病人的护理
一 概述 二 腹股沟疝 腹股沟斜疝 腹股沟直疝 三 股疝(自学) 四 其他腹外疝(自学) 五 护理
三 股疝
定义 凡经股环、股管而自卵园窝突出的疝,叫做股疝。股疝多见于中年以上的经产妇女,右侧较多见。
解剖基础
股管是一个狭长形潜在性间隙有上、下两口。上口为股环,下口为卵圆窝,前界是腹股沟韧带,内界是陷窝韧带,后界是耻骨梳韧带,外界是股静脉。
病因
女性骨盆较宽阔,陷窝韧带发育不全变薄,腹内压增高,腹腔内脏经股环进入股管,自卵圆窝突出,形成一锐角。因此容易发生嵌顿和绞窄。
临床表现
卵圆窝处有一半球形隆起,大小通常象一枚核桃或鸡旦。 疝囊颈狭小,当咳嗽增加腹压时,局部咳嗽冲动感不明显,一部分病人可在久站后感到患处胀痛、下坠不适。 约半数病例,发生嵌顿,引起局部明显疼痛,出现急性肠梗阻症状。
治 疗
股疝易嵌顿,又易发展为绞窄,应紧急手术治疗。 最常见的手术方法是McVay 修补术。有两种手术经路:腹股沟上切口和腹股沟下切口。
腹外疝病人的护理
一 概述 二 腹股沟疝 腹股沟斜疝 腹股沟直疝 三 股疝 四 其他腹外疝(自学) 五 护理
五 护 理
[护理评估] 术前评估 健康史 身体状况:疝块的性质,有无梗阻及绞窄征象。 心理状况 术后评估 手术情况 康复情况
[护理诊断]
知识缺乏 缺乏预防腹内压升高的有关知识。 潜在并发症 术后阴囊水肿、切口感染。
[护理目标]
病人能叙述相关的预防知识。 并发症得到预防并及时发现处理。
[护理措施]
术前护理 消除诱因:导致腹内压升高的因素 休息 : 减少活动,多卧床休息 观察腹部情况:警惕嵌顿性疝发生的可能 灌肠与排尿:术前排空大小便 嵌顿性及绞窄性疝的术前护理:紧急手术 术前准备
术后护理
体位 平卧位→半卧位 饮食 一般病人术后6-12小时无异常可进流质→软食→普食 肠切除吻合者禁食→流质→半流→普食 活动 术后3-5天,特殊者延迟 预防腹内压增高 预防阴囊水肿 丁字带托阴囊,并密切观察肿胀情况 预防切口感染 尿潴留的处理
[护理评价]
病人能叙述相关的预防知识。 没有并发症发生,若有,能及时发现和处理。 [健康教育] 逐渐增加活动量,三个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 避免腹内压升高的因素。 如复发,尽早诊治。
谢谢!
- 上一篇:第十章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