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提供医学课件PPT幻灯片素材下载

网站使用问题请加Q1615251280及时解决,谢谢。

当前位置:首页 > 内分泌科 > 糖尿病教育新概念.ppt

糖尿病教育新概念.ppt

糖尿病教育新概念.ppt
PPT课件名称:糖尿病教育新概念.ppt 时 间:2023-11-09 i d:14311 大 小:4.05 MB 贡 献 者:ericqliu 格 式:.rar 点击下载
注意:ppt文件打包为rar压缩包格式,请用解压缩软件(例如WinRAR)打开,若无法正常下载使用请加客服QQ客服1615251280解决。
糖尿病教育新概念.ppt

  正确用药助您早达标,早获益

  糖尿病教育新概念

  (Gp:) 起始 7=起始

  (Gp:) 携手 7=一起

  (Gp:) 达标 7=达标目标

  选择胰岛素, 重获健康的新起点

  与患者在一起, 携手改变糖尿病

  通过升级、调整剂量、 优化治疗方案,实现达标

  健康新 点改变患者糖尿病认知及 自我管理的系列教程

  合理用药

  科学饮食

  加强监测

  有效运动

  正规教育

  心理健康

  预防 并发症

  本次课程内容介绍

  降糖药物的分类和介绍

  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药物治疗路径

  1

  2

  降糖药物的分类

  降糖药物目前分为三大类: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中华糖尿病杂志.2014;6(7):447-498

  不同口服降糖药的作用机制有差别

  (Gp:) 磺脲类 格列奈类 DPP-4抑制剂

  (Gp:) 1.以促进胰岛素分泌为主:

  (Gp:) 双胍类 噻唑烷二酮类 α-糖苷酶抑制剂

  (Gp:) 2.通过其他机制降低血糖:

  口服降糖药根据作用效果不同的分类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中华糖尿病杂志.2014;6(7):447-498

  磺脲类

  属于胰岛素促分泌剂,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

  作用机理:

  可使糖化血红蛋白下降1.0-1.5% 是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的主要用药

  降糖特点:

  格列本脲、格列美脲、格列齐特、格列吡嗪和格列喹酮

  代表药: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中华糖尿病杂志.2014;6(7):447-498

  磺脲类

  2型糖尿病患者,特别是针对老年患者和肝、肾功能不全者,使用不当可能导致低血糖发生 可导致体重增加

  安全性:

  (Gp:) 特别提醒: 各种磺脲类药物在体内作用强度和时间不同,请遵医嘱,不要自行选药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中华糖尿病杂志.2014;6(7):447-498

  格列奈类

  通过刺激胰岛素的早时相分泌而降低餐后血糖

  作用机理:

  可将糖化血红蛋白降低0.5-1.5% 吸收快、起效快、作用时间短 餐前即刻服用,可单独使用或与其它降糖药联合(磺脲类除外)

  降糖特点:

  瑞格列奈、那格列奈和米格列奈

  代表药: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中华糖尿病杂志.2014;6(7):447-498

  格列奈类

  常见副作用是低血糖和体重增加,但低血糖的发生频率和程度较磺脲类药物轻 可以在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中使用

  安全性:

  (Gp:) 格列奈类是我国指南推荐的2型糖尿病的一线备选用药,其中瑞格列奈与二甲双胍合用具有协同作用。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中华糖尿病杂志.2014;6(7):447-498

  DPP-4抑制剂

  通过抑制DPP-4而减少GLP-1在体内的失活,使内源性GLP-1水平升高。GLP-1以葡萄糖浓度依赖的方式增强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

  作用机理:

  降糖特点:

  西格列汀、沙格列汀、维格列汀、利格列汀和阿格列汀

  使糖化血红蛋白降低: 西格列汀:0.7-0.9%;沙格列汀:0.4-0.5%;维格列汀:0.5%;利格列汀:0.68%;阿格列汀:0.57-0.68% 对体重的作用为中性

  代表药: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中华糖尿病杂志.2014;6(7):447-498

  DPP-4抑制剂

  单独使用不增加低血糖发生的风险 在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中使用西格列汀、沙格列汀、阿格列汀和维格列汀时应注意遵医嘱减少药物剂量

  安全性: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中华糖尿病杂志.2014;6(7):447-498

  双胍类

  减少肝脏葡萄糖的输出 改善外周胰岛素抵抗

  作用机理:

  使糖化血红蛋白下降1.0-1.5%,可使体重下降 可减少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和死亡 是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高血糖的一线用药,联合用药中的基本用药

  降糖特点:

  盐酸二甲双胍

  代表药: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中华糖尿病杂志.2014;6(7):447-498

  二甲双胍

  单独使用不会导致低血糖 与胰岛素或促胰岛素分泌剂联合使用时可增加低血糖发生的危险性 主要副作用:胃肠道反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是减少其不良反应的有效方法 禁忌症:肝肾功能不全、严重感染、缺氧或接受大手术

  安全性: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中华糖尿病杂志.2014;6(7):447-498

  噻唑烷二酮类

  通过增加靶细胞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而降低血糖

  作用机理:

  可使糖化血红蛋白下降1-1.5%

  降糖特点:

  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

  代表药: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中华糖尿病杂志.2014;6(7):447-498

  噻唑烷二酮类

  单独使用时不会导致低血糖,但与胰岛素或促胰岛素分泌剂联合使用时可能增加发生低血糖的风险 副作用: 常见:体重增加及水肿 可增加骨折和心衰发生的风险

  安全性: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中华糖尿病杂志.2014;6(7):447-498

  α-糖苷酶抑制剂

  通过抑制碳水化合物在小肠上部的吸收而降低餐后血糖

  作用机理:

  降糖特点:

  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和米格列醇

  可使糖化血红蛋白降低0.5%,并使体重下降 可与磺脲类、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或胰岛素合用

  代表药: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中华糖尿病杂志.2014;6(7):447-498

  α-糖苷酶抑制剂

  常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是减少不良反应的有效方法 单独服用本类药物通常不会发生低血糖 合用α-糖苷酶抑制剂如果出现低血糖,治疗时需使用葡萄糖或蜂蜜,而食用蔗糖或淀粉类食物纠正低血糖的效果差

  安全性:

  (Gp:) 服用方法:推荐随第一口饭一同嚼服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中华糖尿病杂志.2014;6(7):447-498

  GLP-1受体激动剂

  通过激动GLP-1受体而发挥降低血糖的作用 以葡萄糖浓度依赖的方式增强胰岛素分泌、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并能延缓胃排空,通过中枢性的抑制食欲而减少进食量

  作用机理:

  利拉鲁肽和艾塞那肽

  代表药: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中华糖尿病杂志.2014;6(7):447-498

  GLP-1受体激动剂

  单独使用不明显增加低血糖发生风险 常见副作用为胃肠道症状(如恶心、呕吐等),主要见于初始治疗时,副作用随治疗时间延长逐渐减轻

  安全性:

  降糖特点:

  利拉鲁肽降低糖化血红蛋白的作用与格列美脲相似,体重下降1.8-2.4kg,收缩压下降约3mmHg 艾塞那肽使糖化血红蛋白下降0.8%,体重下降1.6-3.6kg 可单独使用或与其他口服降糖药联合使用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中华糖尿病杂志.2014;6(7):447-498

  什么是胰岛素?

  是由胰岛β细胞分泌的一种肽类激素 是机体内唯一直接降低血糖的激素 同时促进糖原、脂肪、蛋白质合成

  (Gp:) 胰岛素就像“搬运工”,把血中的葡萄糖转运到身体的细胞内提供能量;没有它的帮忙,机体就不能完成新陈代谢,生命就无法维系

  (Gp:) 补充外源性胰岛素, 由动物胰腺提取而来,疗效稍差,易发过敏或胰岛素抵抗,价格便宜

  (Gp:) 第1代胰岛素 (动物胰岛素)

  (Gp:) 并非从人的胰腺提取而来,而是通过基因工程生产,纯度更高,副作用更少

  (Gp:) 第2代胰岛素 (人胰岛素)

  胰岛素的分类及各类的特点

  (Gp:) 第3代胰岛素 (胰岛素类似物)

  (Gp:) 通过对人胰岛素肽链进行修饰合成,作用时间更符合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更好控制血糖,更安全,更方便

  根据来源和化学结构分类:

  郭晓蕙主编.中国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使用教育管理规范.天津科技出版社,2011,P26-27

  1型糖尿病发病时,且终生需胰岛素替代治疗 2型糖尿病经过较大剂量多种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仍大于7.0%时,就需考虑启动胰岛素治疗 对新近发病并与1型糖尿病鉴别困难的消瘦糖尿病患者,应把胰岛素作为一线治疗药物 在糖尿病病程中(包括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无明显诱因的体重下降时,应尽早使用胰岛素治疗 其他特殊情况的糖尿病患者,如初诊糖尿病患者高血糖、手术前后、感染、妊娠等

  何时应开始胰岛素治疗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中华糖尿病杂志.2014;6(7):447-498

  包括中效人胰岛素或长效胰岛素类似物 不必停用胰岛素促分泌剂 根据空腹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用量,每3-5天调整一次,根据血糖的水平每次调整1-4个单位直至空腹血糖达标 如3个月后空腹血糖控制理想但糖化血红蛋白不达标,应考虑调整胰岛素治疗方案 睡前注射,一天一次

  基础胰岛素方案

  起始胰岛素治疗方案

  (Gp:) 医生会为您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请遵医嘱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中华糖尿病杂志.2014;6(7):447-498

  起始胰岛素剂量一般为0.2/kg·d,晚餐前注射 根据空腹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用量,通常每3-5天调整一次 根据血糖水平每次调整的剂量为1-4单位,直到血糖达标

  起始胰岛素治疗方案

  每日一次预混胰岛素方案

  (Gp:) 医生会为您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请遵医嘱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中华糖尿病杂志.2014;6(7):447-498

  按1:1的比例分配到早餐前和晚餐前 根据空腹血糖和晚餐前血糖分别调整早餐前和晚餐前的胰岛素用量,每3-5天调整一次 根据血糖水平每次调整的剂量为1-4单位,直到血糖达标

  每日两次预混胰岛素方案

  三餐前注射短效胰岛素或速效胰岛素类似物,睡前注射中效胰岛素或长效胰岛素类似物 根据睡前和三餐前血糖水平分别调整睡前和三餐前的胰岛素用量,每3-5天调整一次 根据血糖水平每次调整的剂量为1-4单位,直到血糖达标

  餐时+基础胰岛素方案

  强化胰岛素治疗方案

  (Gp:) 医生会为您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请遵医嘱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中华糖尿病杂志.2014;6(7):447-498

  根据睡前和三餐前血糖水平进行胰岛素剂量调整 每3-5天调整一次,直到血糖达标 兼顾空腹和餐后血糖 注射次数少于餐时+基础胰岛素方案,一种剂型,治疗更方便

  优势

  每日三次预混胰岛素类似物方案

  (Gp:) 医生会为您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请遵医嘱

  强化胰岛素治疗方案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中华糖尿病杂志.2014;6(7):447-498

  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药物治疗路径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中华糖尿病杂志.2014;6(7):447-498

  (Gp:) 生活方式干预

  (Gp:) 一线药物治疗

  (Gp:) 二线药物治疗

  (Gp:) 三线药物治疗

  (Gp:) 四线药物治疗

  (Gp:) 二甲双胍

  (Gp:) α-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促泌剂

  (Gp:) 胰岛素促泌剂/α-糖苷酶抑制剂/DPP-4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

  (Gp:) 基础胰岛素/ 每日1-2次预混胰岛素

  (Gp:) 胰岛素促泌剂/α-糖苷酶抑制剂/DPP-4抑制剂/噻唑烷二酮/GLP-1受体激动剂

  (Gp:) 基础胰岛素+餐时胰岛素/ 每日3次预混胰岛素类似物

  (Gp:) 基础胰岛素/每日1-2次预混胰岛素类似物

  (Gp:) 如血糖控制不达标(A1C≥7.0%)则进入下一步治疗 主要治疗路径 备选治疗路径

  血糖控制在一些特殊群体、特殊情况下应注意个体化,如:

  血糖控制目标需个体化

  更严格的控制目标适合(如HbA1c<6.5%):病程较短,预期寿命较长, 没有并发症,未合并心血管疾病且无低血糖或其他不良反应 更宽松的控制目标适合(如HbA1c<8.0% ):严重低血糖史,预期寿命 较短,显著微血管或大血管并发症,或有严重的合并症,糖尿病病程很长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中华糖尿病杂志.2014;6(7):447-498

  课程小结

  关于正确用药请您记住三句话: 降糖药物分为口服药、GLP-1受体激动剂和胰岛素,生活方式干预贯穿治疗始终 不同类口服降糖药作用机制有差别,不要擅自调整或改换药物 根据病情需要适时启动胰岛素治疗,正确用药可助您早达标、早获益

  谢谢参与!

  MDE-P-2014-105

注意:本内容由网友上传,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严禁临床等其它用途,否则后果自负。
邮箱
昵称
密码
确认密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