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提供医学课件PPT幻灯片素材下载

网站使用问题请加Q1615251280及时解决,谢谢。

当前位置:首页 > 血液内科 > 第三章 血液循环.ppt

第三章 血液循环.ppt

第三章 血液循环.ppt
PPT课件名称:第三章 血液循环.ppt 时 间:2023-12-08 i d:14958 大 小:2.14 MB 贡 献 者:故意的 格 式:.rar 点击下载
注意:ppt文件打包为rar压缩包格式,请用解压缩软件(例如WinRAR)打开,若无法正常下载使用请加客服QQ客服1615251280解决。
第三章 血液循环.ppt

  第三章 血 液 循 环

  概 述

  一、循环系统:心脏(动力器官) 血管(循环管道) 形成的密闭管道系统,推动血液沿血管运行到全身。 二、血液循环: 血液在心血管中的运输构成了血液循环。 包括:

  (一)体循环:指心脏收缩时,血液从左心室→主A →大小A →毛细血管→小、大V →前、后腔V →右心房,这一循环过程就叫体循环。 (二)肺循环:经体循环回到右心房的血液→右心室收缩→肺A →大、中、小肺A→肺毛细血管网→ 肺小、大V →左心房→ (左心室)。这一循环过程叫做肺循环。因路线短又叫小循环。 体循环和肺循环互相联结,构成一个完整的循环功能体系。 (循环机能一旦发生障碍,组织将缺氧和营养物质,而组织的代谢产物堆积,造成肺、肾、肝等部位的疾病。)

  第一节 心脏的生理活动 一、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心脏的优势传导通路、心脏细胞的类型 (一)心脏细胞的类型 据组织特点、功能及电生理特性分为: 1、工作细胞:心房、心室肌细胞,肌原纤维丰富; 有兴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无自律性。 自律细胞:心脏的特殊传导系统,一类特殊分化的心肌。 控制心脏节律、发生和传播兴奋的组织。无收缩性。 2、快反应细胞:0期去极快,波幅大。 心房、心室肌和浦肯野细胞 慢反应细胞:0期去极慢,波幅小。P细胞和房室交界区细胞

  (二)心脏优势传导通路 1、窦房结:位于右心房和前腔V连接处,由P细胞构成。自动产生节律性兴奋并由过渡细胞传给心房肌和心房传导束。自动节律性最高。 2、心房传导束: 房间束—将右心房的兴奋传到左心房。 结间束—将窦房结的兴奋传到房室交界。

  3、房室交界:是心房的兴奋传入心室的通道。包括:房结区、结区、结希区。 4、希氏束(又称房室束)行走于室间隔内,分二支,沿途还分出细支分布于左、右心室,即 5.浦肯野细胞,穿插于心肌细胞之间与普通心肌细胞相连接。 作用:将心房传来的兴奋传到整个心室。

  (三)、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1、工作细胞(心室肌)的跨膜电位及其产生原理: (1)静息电位:静息时,膜内外也存在着跨膜电位,-90mv,呈外正内负的极化状态。 产生原理基本与N、骨骼肌相同,K+外流形成,相当于K+平衡电位。

  (2)动作电位:指心室肌细胞受刺激产生兴奋时,在静息电位基础上经历去极化、反极化与复极化过程。 特点:复极化时间长,去极+复极时间200~300ms,波形也有明显区别。 A、去极化、反极化(0期):仅1~2ms,由-90mv迅速→+30mv左右,引发心肌cell收缩。 原因:Na+快速内流。

  B、复极过程: 快速复极初期(1期):仅部分复极,膜电位由+30mv→0mv,约10ms,与反极化构成峰电位

  原因:此时快Na+通道(关闭)失活,主要是K+外流,膜电位迅速复极到+20~0mv 。 平台期(2期):复极很慢,停滞于0mv左右,称平台期。约100~150ms,是动作电位持续时间长的原因,亦是与骨骼肌区别所在。

  原因:Ca2+和Na+顺浓度差缓慢内流使膜除极,同时,尚有微量K+外流使膜复极,膜电位稳定于平台期,之后Ca2+通道逐渐失活,K+外流渐增,形成平台晚期。 快速复极末期(3期):K+外流增强, Ca2+、 Na+停止内流,复极化加快。 约占时100~150ms。

  静息期(4期):通过Na+—K+泵等,形成Na+—K+交换,实现Na+、K+、 Ca2+的主动转运、复原。 心房肌细胞跨膜电位形成原理与心室肌基本相同,只持续时间短。

  2、自律细胞(窦房结)跨膜电位的特点: (1)窦房结细胞是自律细胞,无外来刺激时,也自动去极化。其动作电位只有0、3、4三个时期,0期去极化较长,约7ms,幅度小。 (2)最大舒张期电位:复极完毕后所达到的最大膜电位值(约-65mv),较低。相当于心室肌cell阈电位水平,这也是其能自动去极化的原因之一。

  0期

  3期

  4期

  (3)动作电位的特点:窦房结cell 4期不稳,能自动缓慢去极化,达-40mv即爆发动作电位。 原因:当膜电位由最大复极电位自动除极( K+外流渐衰, Na+、 T通道Ca2+ 内流 )达阈电位水平时,激活膜上L型Ca2+通道,Ca2+内流,导致0期除极。 随后,Ca2+流入减少。此外,在复极初期,有一种K+通道被激活,K+外流,逐渐复极。 浦肯野细胞跨膜电位波形、形成原理与心室肌基本相同,只是4期不稳。

  二、心肌的生理特性 (一)兴奋性: 〈骨骼肌〉平滑肌 1、兴奋性的变化过程:工作细胞为例,兴奋时其兴奋性变化分为: (1)有效不应期:0期除极到复极化-60mv、无论给予多大刺激均不产生动作电位。 (2)相对不应期:相当于复极化-60mv~-80mv,阈上刺激才能产生动作电位,兴奋性还低于正常。

  (3)超常期:相当于从复极-80~-90mv时期。阈下刺激就可爆发动作电位。但产生的动作电位幅度低,去极化慢。 无低常期。 2、兴奋性的特点——有效不应期特别长。 从时间上,相当于心肌的整个收缩期+舒张早期。

  (二)自动节律性(auto-rhythmicity) 1、概念:动物的离体或脱离N支配的心脏,在没有外来刺激条件下自动产生节律性兴奋,即自动节律性,又叫自律性。 2、心脏的起搏点和窦性节律 (1)起搏点—窦房结,主导心脏节律。 虽然除结区外的特殊传导系统都具有自律性,但以窦房结的自律性最高。故叫做正常起搏点。 (2)窦性节律—窦房结形成的心脏节律。

  3、潜在起搏点和异位节律 除窦房结以外的自律组织部位叫做潜在起搏点。正常情况下,受窦房结控制,并不表现其自动节律性,只起传导兴奋的作用。 在异常情况下:传导阻滞或潜在起搏点的自律性提高,也可自动发生兴奋,引起心脏跳动,这就是异位节律,所在部位叫异位起搏点。 窦房结对潜在起搏点的控制方式: (1)抢先占领:潜在起搏点的4期自动除极未达阈值前,窦房结抢先使其产生动作电位; (2)超速压抑或超速驱动压抑:窦房结对潜在起搏点长期抢先占领,还对其自律性产生了直接抑制。

  (三)心脏的传导性 1、心肌的特点:具有闰盘 结构,所以当产生兴奋时, 不仅能沿着整个细胞膜传 导,而且通过低电阻的闰盘结构可迅速传递到其它心肌细胞,使整块心肌兴奋和收缩。 心脏的正常起搏点的兴奋,主要是通过心脏的特殊传导系统传布,即窦房结的兴奋,依次激动心房肌、结间束、房室交界、房室束、浦肯野纤维,并经过闰盘结构,引起所有心房肌和心室肌兴奋和收缩——心脏上兴奋的传导。

  3、心脏内兴奋的传播特点和意义 (1)特点: ①高速传导:心房内优势传导通路以高速将窦房结的节律性兴奋传播到两心房,使同步起搏。 ②房室延搁:指窦房结传来的兴奋传到房室交界时速度显著减慢的现象。 (2)生理意义:高速传导利于心室同步收缩。房室延搁保证心房收缩完后,心室才收缩,利于心室进一步充盈,提高心输出量。 (这是正常兴奋从心房传入心室的必由之路,因疾病或药物易发生传导阻滞,导致心率失常)

  (四)心肌的收缩性 (心肌cell也和骨骼肌细胞一样,在受刺激发生兴奋时引起收缩。但心肌cell的收缩性有其特点:) 1、不发生强直收缩: 心肌兴奋性变化的特点是,有效不应期特别长,相当于整个收缩期+舒张早期,此期内给予任何刺激都不引起反应;所以每次收缩后必有舒张,即使在高频率刺激下也不会发生强直收缩。

  2、同步收缩(全或无收缩): 与骨骼肌的N支配不同。 只要产生兴奋,便可迅速由闰盘传播到所有心肌细胞,引起全部心房肌或心室肌同时收缩——同步收缩。即:心肌要么不收缩(阈下刺激),要么就都收缩(阈刺激和阈上任何刺激),并产生同样大小的收缩幅度,叫做“全或无收缩”。

  3、对细胞外液Ca2+浓度有明显依赖性: Ca2+是使心肌cell产生兴奋-收缩耦连的媒介,而心肌终末池不发达,存储Ca2+少,需要cell外Ca2+在2期进入细胞浆。 [Ca2+] ↑ ,心肌收缩加强加快。 反之亦然,甚至不收缩。但若[Ca2+]过高,心肌停止于收缩状态——钙僵。 所以临床上要注意用Ca2+制剂。

  4、期外收缩与代偿间歇 (1)期外收缩:心肌在有效不应期后,受到额外刺激,则在窦房结兴奋传来之前,抢先引起心室兴奋和收缩,这一收缩就叫期前收缩或额外收缩。 (2)代偿间歇: 在一次期外收缩之后,往往出现一段较长的心室舒张期,叫做代偿间歇。

  原因:期外收缩也有较长的有效不应期,下一次窦房结的兴奋正好落在期外收缩的有效不应期内,因此无收缩,等待再下一次窦房结传来兴奋时才收缩,所以有一段较长舒张。

注意:本内容由网友上传,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严禁临床等其它用途,否则后果自负。
邮箱
昵称
密码
确认密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