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ppt120网初上线试运行,难免会遇到使用问题,请加Q1615251280及时解决,谢谢。

当前位置:首页 > 血液内科 > 血液及循环系统.ppt

血液及循环系统.ppt

本ppt课件为原文件,可正常修改编辑,

文字版

血液及循环系统.ppt

血液及循环系统.ppt

  血液及循环系统

  循环系统概述

  一.血液

  血液是在循环系统中,心脏和血管腔内循环流动的一种组织。血液组织是结缔组织的一种。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浆内含血浆蛋白、脂蛋白等各种营养成分以及无机盐、氧、激素、酶、抗体和细胞代谢产物等。血细胞有红血球、白血球和血小板。

  1.血浆 血浆是血液的液体成分,血细胞悬浮于其中。 2.血细胞 血细胞又称“血球”,是存在于血液中的细胞, 能随血液的流动遍及全身。 以哺乳动物来说,血球细胞主要含下列三个部 分: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血细胞约占血液容积的45%,包括红细胞、白 细胞和血小板。

  红细胞外形

  (1)红细胞: 功能:运送氧气和 二氧化碳 血红蛋白:含铁的 蛋白质 特性:亲和与离解 氧气和二氧化碳, 更亲和一氧化碳

  白细胞外形

  (2)白细胞: 主要扮演了免疫的角 色。当病菌侵入人体 时,白细胞能穿过毛 细血管壁,集中到病 菌入侵部位,将病菌 包围后吞噬。 数量:每立方毫米 6000-7000个 机能:吞噬病菌,防 御和保护机体

  血小板

  异常状态下的血小板

  血小板聚集

  巨大血小板

  胎儿期红细胞增生旺盛,初生时红细胞多,血红蛋白含量高。出生后一周内血红蛋白逐渐下降,出生后2-3个月达到最低值。7-12岁时达成人水平。? 出生时白细胞数较高,以后开始下降,5岁后逐渐达到成人水平。由于幼儿白细胞中中性粒细胞比例较小,故机体抵抗力相对较差。6岁以后淋巴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增多,逐渐达到成人水平。 婴幼儿时期要供给充足的营养,多摄取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如瘦肉、大豆及制品、动物内脏等,有利于血红蛋白的合成,预防贫血。

  婴幼儿血液的特点及保健

  二.血液循环

  人类血液循环是封闭式的,由体循环和肺循 环两条途径构成的双循环。血液由左心室泵 入主动脉,通过全身的各级动脉到达身体各 部分的毛细血管网,再经过各级静脉汇集到 上、下腔静脉,最后流回右心房,这一循环 路线就是体循环。血液由右心室泵入肺动脉, 流经肺部毛细血管,再通过肺静脉流回左心 房,这一循环路线就是肺循环。

  1.心脏的特征

  ?心脏是人和脊椎动物身体中最重要的一个器官,主要功能是提供压力,把血液运行至身体各个部分。人类的心脏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体积约相当于一个拳头大小,重量约350克。女性的心脏通常要比男性的体积小且重量轻。人的心脏外形像桃子,位于横膈之上,两 肺间而偏左。 ?心脏由心肌构成,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四个腔组成。 ?左右心房之间和左右心室之间均由间隔隔开,故互不相通,心房与心室之间有瓣膜,这些瓣膜使血液只能由心房流入心室,而不能倒流。 ?心脏的作用是推动血液流动,向器官、组织提供充足的血流量,以供应氧和各种营养物质,并带走代谢的终产物(如二氧化碳、无机盐等),使细胞维持正常的代谢和功能。

  心脏的组成

  2.血管的特征

  血管是指血液流过的 一系列管道。人体除 角膜、毛发、指甲、 牙质及上皮等处外, 血管遍布全身。按血 管的构造功能不同, 分为动脉、静脉和毛 细血管三种。

  (1)动脉:是由心室发出的血管。动脉在行径中不断分支,愈分愈细,小动脉最后移行为毛细血管。动脉管壁较厚,平滑肌较发达,弹力纤维较多,管腔断面呈圆形,具有舒缩性和一定的弹性,可随心脏的收缩、血压的高低而明显的搏动。动脉管壁的功能是心室射血时,管壁扩张;心室舒张时,管壁回缩,促使血液继续向前流动。中小动脉,在神经支配下收缩舒张,以改变管腔的大小,从而影响局部血流量和血液阻力,维持和调节血压。

  (2)静脉:静脉是导血回心的血管,起于毛细血管,止于心房。体静脉中的血液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血色暗红。肺静脉中的血液含有较多的氧,血色鲜红。小静脉起于毛细血管,在回心过程中逐渐汇合成中静脉、大静脉,最后注入心房。 (3)毛细血管:毛细血管是极细微的血管,管径小,平均为6~9微米,由内皮、基膜和周细胞三部分组成。在毛细血管中血流速度很慢,连于动脉、静脉之间,并互相连接成网状。除软骨、角膜、毛发上皮和牙釉质外,遍布全身。管壁薄,通透性强。其功能是利于血液与组织之间进行物质交换。

  3.体循环和肺循环

  (1)体循环又称大循环,是携带氧和营养物质的动脉血经过一系列循环交换。它是血液在心血管系内两大具体循环途径之一,它与另一循环途径-肺循环同时进行。 (2)肺循环:肺循环(小循环) 从右心室射出的静脉血入肺动脉干,肺动脉干起自右心室,是肺循环主干,向左后上斜行至主动脉弓下房,分左右肺动脉。左肺动脉较短,经食管、胸主动脉前方至肺门,分两支进入左肺。右肺动脉较长,经升主动脉、上腔静脉的后方达右肺门。经过肺左右动脉在肺内的各级分支,与支气管的分支伴行,最后达肺泡壁,形成毛细血管网,在此进行气体交换,使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经肺内各级肺静脉属支,再经肺静脉注入左心房。肺静脉起自肺泡壁的毛细血管网,逐级汇合成肺静脉,注入左心房。血液沿上述路径的循环称为肺循环或小循环。肺循环的特点是路程短,只通过肺,主要功能是完成气体交换。流回右心房的血液,经右心室压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这一循环途径称为肺循环。

  幼儿心脏的重量占体重的百分比大于成人。心脏发育过程中有两次增快阶段,即2岁以前和青春期后期。幼儿心肌纤维束相互交织较松,弹性纤维少,6-7岁后弹性纤维开始分布到心肌壁内,增强了心脏的收缩功能及心脏的弹性,有利于心脏调节力的增强。 经常组织婴幼儿进行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可使心肌收缩力加强,每次心跳可搏出更多的血液,促进循环系统的发育。但是如果运动量过大,使心跳过快,反而会减少每次心跳的血液输出量,表面为面色苍白、心慌、恶心、大汗淋漓。

  婴幼儿心脏的特点及保健

  4.心率、脉搏和血压

  心率:用来描述心动周期的专业术语,是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以第一声音为准。 脉搏:动脉为富有弹性的结缔组织与肌肉所形成管路。当大量血液进入动脉将使动脉压力变大而使管径扩张,在体表较浅处动脉即可感受到此扩张,即所谓的脉搏。 血压:血压指血管内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即压强。由于血管分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所以,也就有动脉血压、毛细血管压和静脉血压。通常所说的血压是指动脉血压。

  国家权威机构发布 正常血压:收缩压 <130 mmHg,舒张压<85 mmHg 理想血压:收缩压<120 mmHg,舒张压<80 mmHg

  中国人平均正常血压参考值(mmHg)

  婴幼儿新陈代谢旺盛、心脏发育不完全,心肌收缩力较弱,每搏输出量比成人少,因而只有增加搏动频率才能适应机体组织的需要,所以,年龄越小,每分钟心率、脉搏次数就越多。因此,学前期儿童心搏不稳定,脉搏节律不规则,要到10岁以后才基本稳定下来。 儿童血压比成人低得多,年龄越小,血压越低。随着年龄的增长,血压也逐渐升高。

  婴幼儿心率、脉搏、血压的特点

  (1)进行适当的运动和锻炼,以期改善婴幼儿心肌纤维的收缩性和弹性。运动前要做好准备活动,注意不同体质的儿童在运动中的表现。 (2)合理营养,防止贫血,注意摄入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3)避免过度的或突然的神经刺激,以免影响心脏和血管的正常机能。 (4)儿童的衣服和鞋袜不宜过小、过紧,以免影响心脏活动和血液循环。 (5)应有正常的睡眠和适当的休息,以利于保护心脏。

  幼儿循环系统的保健要点

  谢谢观看

血液及循环系统.ppt
  • 标签:
注意:本内容由网友上传,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严禁临床等其它用途,否则后果自负。
邮箱
昵称
密码
确认密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