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提供医学课件PPT幻灯片素材下载

网站使用问题请加Q1615251280及时解决,谢谢。

当前位置:首页 > 消化内科 > 消化系统常见病消化性溃疡中医诊疗指南.ppt

消化系统常见病消化性溃疡中医诊疗指南.ppt

消化系统常见病消化性溃疡中医诊疗指南.ppt
PPT课件名称:消化系统常见病消化性溃疡中医诊疗指南.ppt 时 间:2022-07-10 i d:3943 大 小:415.83 KB 贡 献 者:gghj 格 式:.rar 点击下载
注意:ppt文件打包为rar压缩包格式,请用解压缩软件(例如WinRAR)打开,若无法正常下载使用请加客服QQ客服1615251280解决。
消化系统常见病消化性溃疡中医诊疗指南.ppt

  1张

  其他占位符: 消化系统常见病消化性溃疡中医诊疗指南

  2张

  其他占位符: 消化性溃疡指在各种致病因子的作用下,黏膜发生炎性反应与坏死、脱落、形成溃疡,溃疡的黏膜坏死缺损穿透黏膜肌层,严重者可达固有肌层或更深。 病变可发生于食管、胃或十二指肠,也可发生于胃-空肠吻合口附近或含有胃黏膜的麦克尔憩室内,其中以胃、十二指肠最常见。 近年来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虽有下降趋势,但目前仍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本病在全世界均常见,一般认为人群中约有10%在其一生中患过消化性溃疡。

  标题: 概念与定义

  3张

  其他占位符: 1. 西医诊断 (1)最低诊断标准 : 慢性、周期性、节律性上腹痛是消化性溃疡主要的典型症状,腹痛发生与进餐时间的关系是鉴别胃与十二指肠溃疡的重要临床依据。 (2) 附加标准: 上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检查见胃或十二指肠有龛影或球部变形。 (3)最特异性标准: 胃镜检查是诊断消化性溃疡最主要的方法。胃镜检查过程中应注意溃疡的部位、形态、大小、深度、病期,以及溃疡周围黏膜的情况。

  标题: 诊断及特征

  4张

  其他占位符: (4)辅助检查 消化性溃疡应常规做尿素酶试验、13C或14C呼气试验等,以明确是否存在Hp感染。大便隐血试验阳性,提示溃疡活动或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 (5) 鉴别诊断 1)胃癌。 2)功能性消化不良。 3)慢性胆囊炎和胆石症。 4)胃泌素瘤。 5) 慢性胃炎。

  标题: 诊断及特征

  5张

  其他占位符: 2. 中医辨证 (1)辨证要点 : 辨治本病,当分寒热、虚实、在气在血。 如肝胃不和、脾胃湿热、瘀血停滞等属实证。 胃阴不足、脾胃气虚、脾胃虚寒等属虚证。 若久病可因实致虚或因虚致实,虚实夹杂,属本虚标实。病位在胃,与肝脾二脏相关。 基本病机为胃之气机阻滞或络脉失养,致胃失和降,不通则痛,失荣则痛。

  标题: 诊断及特征

  6张

  其他占位符: (2)分型: 1)肝胃不和证: 胃脘胀痛,窜及两胁,遇情志不畅加重,嘈杂,嗳气频繁,反酸,舌质淡红,舌苔薄白或薄黄,脉弦。 2)脾胃虚弱(寒)证: 胃脘隐痛,喜暖喜按,空腹痛重,得食痛减,畏寒肢冷,倦怠乏力,泛吐清水,纳呆食少,便溏腹泻,舌淡胖、边有齿痕,舌苔薄白,脉沉细或迟。 3) 脾胃湿热证: 胃脘灼热疼痛,身重困倦,口干口黏,恶心呕吐,食少纳呆,舌质红,苔黄厚腻,脉滑。

  标题: 诊断及特征

  7张

  其他占位符: 4) 肝胃郁热证: 胃脘灼热疼痛,口干口苦,胸胁胀满,泛酸,烦躁易怒,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5)胃阴不足证: 胃脘隐痛或灼痛,饥不欲食,纳呆干呕,口干,大便干燥,舌质红,少苔,脉细。 6)胃络瘀阻证: 胃脘胀痛或刺痛,痛处不移,夜间痛甚,口干不欲饮,可见呕血或黑便,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涩。

  标题: 诊断及特征

  8张

  其他占位符: 1. 治疗原则 针对消化性溃疡的发生机制,治疗以健脾理气,和胃止痛为主要原则。本病初起活动期,以实证为主要表现者,主要采用理气导滞,清热化瘀等法。 溃疡日久反复发作不愈者,多为本虚标实之候,临床宜标本兼顾,健脾与理气并用,和胃与化瘀同施。 对有Hp感染,巨大溃疡或有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者,宜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综合治疗。

  标题: 治疗

  9张

  其他占位符: 2. 西医治疗 (1)在针对消化性溃疡可能的病因治疗的同时,还要注意戒烟、戒酒,注意饮食、休息等一般治疗。 (2)抑酸治疗是缓解消化性溃疡症状、愈合溃疡的最主要措施。质子泵抑制剂(PPI)是首选药物。 (3)对于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应常规行Hp根除治疗,后续继续使用PPI至疗程结束。 (4)对于老年人消化性溃疡、难治性溃疡、巨大溃疡和复发性溃疡,建议在抑酸、抗Hp治疗的同时,联合应用胃黏膜保护剂。

  标题: 治疗

  10张

  其他占位符: 3. 中医内治法 (1)肝胃不和证: 1)治法: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2)推荐汤剂:柴胡疏肝散。 3)中成药: 气滞胃痛颗粒、 胃苏颗粒、健胃愈疡片。 (2)脾胃虚弱(寒)证 1)治法:温中健脾,和胃止痛。 2)推荐汤剂:黄芪建中汤。 3)中成药:安胃疡胶囊、小建中胶囊(颗粒)、虚寒胃痛冲剂。

  标题: 治疗

  11张

  其他占位符: (3)脾胃湿热证 1)治法:清利湿热,和胃止痛。 2)推荐汤剂:连朴饮。 3)中成药:三九胃泰颗粒。 (4)肝胃郁热证 1)治法:清胃泻热,疏肝理气。 2)推荐方药:化肝煎合左金丸。 3)中成药:胃热清胶囊。

  标题: 治疗

  (5)胃阴不足证 1)治法:养阴益胃。 2)推荐汤剂:益胃汤。 3)中成药:养胃舒胶囊。 (6)胃络瘀阻证 1)治法: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2)推荐汤剂:失笑散合丹参饮。 3)中成药:元胡止痛片、 康复新液、荆花胃康胶丸。

  12张

  其他占位符: 4. 外治法 (1)穴位埋线疗法: 常用穴位:中脘、胃俞(双)、脾俞(双)、足三里(双)、肝俞(双)。采用羊肠线埋于这些穴位皮下。 (2)针灸疗法: 根据不同症状、证型选择相应的腧穴进行针灸治疗,主穴取中脘、足三里,根据不同证型配穴。

  标题: 治疗

注意:本内容由网友上传,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严禁临床等其它用途,否则后果自负。
邮箱
昵称
密码
确认密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