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ppt



第十一章 颅脑疾病病人的护理
主讲:xxx
目录
第一节 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 第二节 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 第三节 颅内肿瘤病人的护理 第四节 脑血管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
重点: 颅内压增高的概念,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评估。 颅内压增高病人的护理措施。 观察能力、沟通能力及人文关怀能力的培养。 难点 颅内压增高的病理生理。 脑疝级脑疝的急救。
概述
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 指颅腔内容物对颅腔壁所产生的压力 成年人正常颅内压为70~200mmH2O(5.2-14.7mmhg)(0.7~2.0kpa) 颅内压增高:>14.7mmhg、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
概述
颅内压的调节 脑血容量 脑脊液量
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颅腔内容物体积或量增加 颅内空间或颅腔容积缩小 (二)身体状况 头痛、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是颅内压增高的“三主征”。 意识障碍。 其他症状和体征:复视、头晕、猝倒等。 脑疝是颅内压增高最危急的并发症。 常见的有小脑幕切迹疝和枕骨大孔疝。
护评估理
(二)身体状况 脑疝 小脑幕切迹疝 颅内压增高症状加重 进行性意识障碍 病侧瞳孔先有短暂缩小,以后逐渐扩大,对光反应迟钝或消失。 病变对患侧肢体运动障碍和病理反射出现。 生命体征先出现脑缺血反应(库欣综合征)。 枕骨大孔疝 生命体征紊乱出现较早,意识障碍出现较晚。 病人早期可突发呼吸骤停而死亡。
护理评估
(三)辅助检查 头颅X线摄片。 CT及MRI能显示病变的位置、大小和形态。 脑血管造影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腰椎穿刺:可以测定颅内压力,同时取脑脊液作检查,有明显的颅内压增高者为禁忌。
护理评估
(四)处理原则 非手术治疗 限制液体入量 脱水治疗和激素治疗 预防或控制感染 辅助过度换气 冬眠低温治疗 手术治疗 病因治疗或姑息性手术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
脑组织灌注无效 与颅内压增高致脑血流量下降有关。 有体液不足的危险 与剧烈呕吐及应用脱水药、利尿药等因素有关。 急性/慢性疼痛 与颅内压增高或伤口存在有关。 有受伤的危险 与意识障碍、视力下降、复视等有关。 潜在并发症 :脑疝。
护理目标
病人脑组织的灌注量得到改善。 病人体液失衡得到纠正。 病人的疼痛缓解或消失。 病人的安全得到保障,未受伤。 病人未发生并发症或并发症得到及时处理。
护理措施
(一)非手术治疗护理及术前护理 一般护理 体位:斜坡位 给氧 保持呼吸道通畅 饮食与补液:控制输液量和速度 加强生活护理
护理措施
防止颅内压骤然升高护理 卧床休息 保持呼吸道通畅 避免剧烈咳嗽和用力排便 控制癫痫发作
护理措施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意识状态(glasgow昏迷评分法) 生命体征 瞳孔变化
护理措施
药物治疗的护理 脱水治疗的护理 技术治疗的护理 辅助过度换气的护理 过度换气持续时间不宜超过24h,以免引起脑缺血
护理措施
冬天低温治疗的护理 环境和物品准备 降温方法:先冬眠后降温,每小时体温下降1℃,肛温32~34℃为宜。 观察病情:p>100次/分,BP<100mmhg、呼吸次数减少或不规律时,应及时通知医生 饮食护理 并发症:肺部并发症、低血压、冻伤 复温:先降体温,后停药,任其自然复温
护理措施
7.脑疝的急救处理 ①立即予以脱水治疗 ②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对呼吸功能障碍者行人工辅助呼吸 ③已确诊者可通过脑脊液分流术、侧脑室外引流术等降低颅内压 ④密切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和肢体活动的变化 ⑤脱水期间留量尿管,准确记录24h出入量 ⑥紧急做好术前准备
护理措施
(二)术后护理 1.脑室外引流术的护理 ?弓|流管的安置:引流管开口需高于侧脑室平面10 ~ 1 5cm ?控制弓|流速度和量:引流量每日不超过500ml为宜 ?保持引|流通畅 ?观察并记录引|流脑脊液的颜色、量及性质 ?严格无菌操作 ?拔管
护理措施
(三)健康指导 1.指导病人进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如蔬菜、水果,以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咳嗽、便秘、提重物等,防止颅内压骤然升高。 2.癫痫病人应遵医嘱按时定量服药,勿独自外出游泳、危险作业、旅游等,防止意外发生。
护理评价
1.病人组织的灌注量是否得到改善。 2.病人体液失衡是否得到纠正。 3.病人疼痛是否缓解或消失。 4.病人安全是否得到保障,是否受伤。 5.病人是否发生并发症或并发症是否得到及时处理。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