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提供医学课件PPT幻灯片素材下载

网站使用问题请加Q1615251280及时解决,谢谢。

当前位置:首页 > 康复医学科 > 家庭治疗专题.ppt

家庭治疗专题.ppt

家庭治疗专题.ppt
PPT课件名称:家庭治疗专题.ppt 时 间:2023-09-04 i d:12771 大 小:1.51 MB 贡 献 者:cnj12345 格 式:.rar 点击下载
注意:ppt文件打包为rar压缩包格式,请用解压缩软件(例如WinRAR)打开,若无法正常下载使用请加客服QQ客服1615251280解决。
家庭治疗专题.ppt

  家 庭 治 疗 专 题 任课教师—xxx

  本学期主要内容

  第一讲 家庭治疗概述 家庭治疗的起源 家庭的变化与发展 家庭治疗的基本概念与方法 家庭治疗的过程与步骤 第二讲 家庭治疗的理论与发展 结构式家庭治疗 系统式家庭治疗 沟通式家庭治疗

  参考教材及书目

  使用教材 徐汉明,盛晓春编.家庭治疗:理论与实践.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4 参考书目 萨瓦多?米纽庆.家庭与家庭治疗.商务印书馆,2013.7 帕特森.新手治疗师实操必读:家庭治疗技术.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4 弗里茨?B?西蒙,克里斯特尔?莱西-西蒙.循环提问:系统式治疗案例教程.商务印书馆,2013.8 维吉尼亚?萨提亚.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世界图书出版社,2007.6

  学习重点 家庭结构及功能 家庭生命周期 家谱图 家庭重塑 循环提问 自我曼陀罗 冥想

  第一章 家庭治疗的起源

  临床实践中的挑战 精神分析治疗的扩展 系统论与控制论 精神分裂症与其家庭的研究 婚姻咨询与儿童辅导 团体治疗

  第一节 临床实践中的挑战

  家庭治疗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学者和专家开始研究家庭在创造和维持家庭成员的心理障碍中所扮演的角色,用系统的观点看待个人的心理问题; 实践中发现患者回归家庭症状会加重或其他家庭成员开始变得糟糕; 治疗师以对手的身份进入家庭。

  第二节 精神分析治疗的扩展

  家庭治疗的先驱 阿克曼、鲍文、利兹、纳吉、惠特克、杰克逊、米纽秦曾经都是精神分析师。 弗洛伊德 察觉到家庭关系对人格形成的影响。(俄狄浦斯情结) 阿德勒 注重家庭成员间的互动模式 沙利文 认为家庭生活的混乱是产生精神分裂症的重要因素

  一 从个体到家庭

  阿克曼 家庭治疗的鼻祖。 在对儿童辅导的过程中,倡导把家庭成员请进来; 主张家庭公开表达感情和透露家庭秘密; 认为个体的症状是家庭不良互动行为的基本单位,是家庭冲突与焦虑的表现; 替罪羔羊 病态连锁 治疗师的角色:主动者、挑战者、支持者、解释者和整合者。

  二 家庭关系与规则

  杰克逊 发现家庭的交互作用遵循着一定的规则,这些规则决定着家庭成员的行为,并形成一种持续性的行为模式。 描述性规则 基于个人的权利与义务进行规定。 规范性规则 告诉家庭成员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 控制家庭生活的是重复原则,家庭成员以反复的行为过程相互影响。

  三 鲍文的理论

  母子共生依附 八个连锁概念 自我分化 三角关系 核心家庭的情感过程 家庭投射过程 情感断绝 多代传承过程 同胞位置 社会情感过程

  四 客体关系理论

  梅兰妮?克兰茵 主张认为行为的动力源自“客体的寻求”; 客体—在成长过程中,我们对其他人所形成的心像或主观经验,而非真实的他们; 人格发展的实质是自我客体关系的成熟,而母婴关系是应心人格发展的首要因素。

  第三节 系统论与控制论

  将家庭视为一个有机的开放的系统,家庭成员是构成该系统的子系统,他们之间相互影响,并通过交流或信息反馈维护系统的稳定。 提出家庭规则、边界、次系统、沟通、信息反馈、家庭稳态等概念。 家庭治疗中,治疗师的重点不是处理属于个人的心理冲突,而是家庭系统中不同层次的相互关系,并着眼于现在而非过去。

  一 一般系统论

  系统 概念: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相互联系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 基本特征:整体性、关联性、等级结构性、动态平衡性、时序性等。 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系统具有层次性; 系统分为系统和封闭系统; 事物间关系:循环因果。

  二 控制论

  在控制论中,一切信息的传递都是为了控制,任何控制的实施又都有赖于信息的反馈。 强调信息反馈与交流。

  第四节 精神分裂症与家庭的研究

  一 精神分裂症源性父母 母亲 最初印象让人感到亲切,其实是个专横跋扈、占有欲强、冷漠敌意、制造罪恶感的人,常厌恶自己的孩子并把紧张感和不安感传递给他们。 父亲 被动、冷漠;(弗里达?弗洛姆?瑞希曼) 独裁者;嫉妒者;冷漠者;缺席者;被动者。(利兹) 认为精神分裂症是因为家庭无法提供患者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人格发展出现了“营养失调症”。 婚姻分裂 指夫妻间长期不能顺应对方或实现角色互惠而达成和谐关系的情形。 婚姻偏斜 指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中,虽然父母的婚姻持续没有困难,但却存在着互相破坏的互动模式。

  二 双重束缚中的分裂行为 双重束缚是指一个人同时在交流的不同层面,向另一个人发出互相抵触的信息,对方必须做出反应,但不论他如何反应,都将得到拒绝或否认。 双重束缚的六大特征: 两个或更多的人处在重要的关系之中; 此关系是进行中的而且经验是重复的; 第一个指令是负向的; 第二个指令通常在更高或更抽象的层次上与第一个指令相冲突; 第三个指令是禁止逃跑并要求回答,受害者会被限制在两难的情景之中; 一旦受害者领悟了双重束缚的模式,任何一点小动静就足以引发当事人的愤怒或痛苦。

  三 假性相容掩盖下的分裂 假性相容 用表面上的团结一致掩盖相互之间内在的冲突,并阻塞亲密关系的发展。 假性敌对 运用类似技巧去掩盖结盟或者分裂的另一种伪装。 沟通失常导致思维障碍;沟通是传递思维障碍的工具,思维障碍是定义精神分裂症的特征。

  第五节 婚姻咨询与儿童辅导

  一 婚姻咨询 婚姻咨询与家庭治疗的区别 婚姻治疗多是短期的,针对夫妻所面临的当前现实问题进行指导和调解,不涉及重建过去。 二 儿童辅导 儿童症状根植于患者、父母和其他重要人物的相互关系之中,生病不是父母也不是其他人或自己造成的,而是相互之间的关系或互动出现了问题或困难。 直接治疗情绪障碍儿童的父母的目的: 和父母建立同盟关系可以支持儿童在治疗中的成长; 获得儿童经历与家庭情况的相关资料; 帮助改变环境,以协助儿童的成长与发展。

  第六节 团体治疗

  一 心理剧 雅各布?利伟?莫雷诺认为在治疗过程中再现各种不同的人际情景可以引导出患者的心理障碍,他利用舞台让患者在观众面前演出重大的生活事件,演出他们的冲突角色,并帮助他们把分裂的部分重新组合起来。 二 团体治疗的发展 家庭治疗与团体治疗的差别 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比团体成员要复杂和持久,家庭成员间有漫长的过去,也有联结在一起的未来,团体成员只是短时的相遇; 家庭成员间有共同的利益,也可能存在着利益冲突,团体成员间一般不存在明显的利害关系;家庭成员间虽然彼此很熟悉,但又需要保持独立; 团体成员间连接比较松散,有更多的自由; 家庭中一定存在权利与地位的差别; 家庭成在家庭中暴露自己比在团体中更难。

  第二章 家庭的变化与发展

  家庭概述 家庭的特征 家庭的结构与家庭关系 家庭的发展 家庭生命周期 家庭中的压力与变化 家庭变化与发展理论在家庭治疗中的应用 正常化 具体化

  第一节 家庭概述

  一 家庭的特征 1. 家庭的含义 家庭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由于婚姻、血缘或收养的关系所组成的、常年居住在一起的一个团体。在这个团体里,个体与其他成员被强有力的、持久而互惠的情感依恋和忠诚联结在一起。 2. 家庭的特征 家庭是一个复杂的心理或情绪系统; 家庭成员的身份及彼此关系是固定的; 家庭成员在资源上具有某种程度的共享; 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会随着时间的变迁而有所变化或转移。

  3.家庭的功能 生物功能—满足繁衍后代与性欲的需求,提供身体成长与保护、保健的环境; 心理功能—提供养育、爱相互支持、归属感、个人的认同及心理上的成熟与发展等方面的功能; 社会功能—给予成员社会位置和协助成员社会化,并提供经济、娱乐、教育及宗教等功能。

  二、家庭的结构与家庭关系

  1. 家庭结构的含义 是指家庭的构成状况,一是指具体的人员构成,二是指家人间的互动和关系的整体模式。 2. 家庭类型 夫妻家庭 只有夫妻两人组成的家庭,包括丁克、空巢及未生育的夫妻家庭。 核心家庭 由父母及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 夫妻+未婚的子女

  主干家庭 由两代或两代以上夫妻组成,每代最多不超过一对夫妻且中间无断代的家庭,如父母和已婚子女组成的家庭。 父母+夫妻+未婚子女(+未婚兄弟) 异代、纵向扩大——主干家庭 联合家庭 指家庭中有任何一代含有两对或两对以上夫妻的家庭,如父母和两对以上已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或兄弟姐妹结婚后不分家的家庭。 父母+同代夫妇(≥2)+未婚子女 同代、横向扩大——联合家庭 其他家庭形式 单亲家庭、隔代家庭、同居家庭、同性恋家庭、单身家庭

  3. 家庭结构特征 家庭的人口组成 还要考虑代际 维持家庭运转和家庭稳定的机制 地位、角色、权利、义务 稳定的关系模式 4. 家庭关系 是指一个家庭中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如夫妻、亲子、婆媳关系。

  5.家庭关系与家庭结构 家庭关系的复杂程度取决于家庭的结构类型和家庭人数。

  第二节 家庭的发展

  一 家庭生命周期 提出者 贝蒂?卡特和莫妮卡?麦戈德里克 观点: 家庭在完成它的发展任务的同时,个体也必须完成自己的发展任务。个人的生命周期发生在家庭生命周期中,两者间有密切的互动关系。

  家庭生命周期坐标线

  (Gp:) 结婚

  (Gp:) 第一个孩子出生

  (Gp:) 最后一个孩子出生

  (Gp:) 第一个孩子离家

  (Gp:) 最后一个孩子离家

  (Gp:) 夫妻之一死亡

  (Gp:) 鳏寡者死亡

  (Gp:) 形成期

  (Gp:) 扩张期

  (Gp:) 稳定期

  (Gp:) 收缩期

  (Gp:) 空巢期

  (Gp:) 解体期

  你家的坐标点在哪里?

  28

  (一)个体生命周期 个体成熟的两条主线的发展:自主性和相互关系的发展。 认为健康的发展需要在联结与分离,归属与个性化,融合与自主性之间寻求一种最佳的平衡。

  个体发展模型

  1.婴儿期(0-2岁) 共情和协调情感反应的发展 个体大脑被塑造成可以负担终身的情感学习。 2.儿童早期(2-6岁) 对相互依存的的进一步认识 儿童早期接近尾声时,个体获得了共情、关系性,有关依存的知觉和直觉的能力。 3.儿童中期(6-11、12岁) 道德发展 包括智力逻辑和良心逻辑的发展 4.青春前期(女孩11-13岁,男孩12-14岁) 寻找自己的声音 真实性发展的开始。有能力清晰的理解关系,认识到关系中的不正当并对此表示反感。 5.青春期(13、14岁-21岁) 寻找认同 在社会、父母和同伴的压力下,年龄、性别和种族等刻板印象问题继续内化到观点和感受中,学习关注自己与关注他人之间寻找平衡,不在人云亦云。

  6.成年早期(21-35岁) 发展与参与深度关系的能力 个体将对家庭的关心和职业的关注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发展一个核心的自我,将关于关系、直觉以及道德良心的发展有意识的结合在一起。在自己与他人之间建立真正的亲密关系。 7.成年中期(35-50或55岁) 真正力量的出现 变得更有意识到他人的存在,在平衡多重任务中能够反思自己的优先需要,能够更多的参与社会活动。 8.成年晚期(50、55岁-75岁) 睿智时代的开始 重新利用互相依存的智慧,为他人提供帮助,将自己的价值观传授给他人,重新倾向于精神原则,并且追求生命、情感和精神方面的和谐。 9.老年期(75岁以上) 悲伤、丧失、重新振作、反思和成长 这是一个反思自己一生的阶段,重新赏析和接受自己。

  (二)家庭生命周期的阶段的发展阶段 认为家庭在每一个发展阶段有一个情感过程的转变,同时必须经历一个次级变化,才能使家庭成员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次级变化强调要在行为、认知、情绪和关系方面对家庭系统进行重新定义,随着时间的发展,家庭一定会发生某种变化。

  家庭生命周期的阶段

  1. 离家,孤身的年轻人 主要原则 接受自我在情感上和经济上的责任。 与发展相应的家庭状态的次级改变 自我与原生家庭的分离;发展同龄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在工作和经济独立方面确定自我。 2. 通过婚姻的家庭联合 主要原则 新夫妇:对新系统的承诺。 与发展相应的家庭状态的次级改变 婚姻关系的建立;与延伸家庭、朋友重新组合人际关系,以接纳新的夫妻关系。

  3. 有年幼孩子的家庭 主要原则 接受新成员进入家庭。 与发展相应的家庭状态的次级改变 调整婚姻关系,为孩子留出空间;共同承担孩子的养育任务、赚钱和家务劳动;与延伸家庭的重新调整关系,以容纳父母和祖父母的角色。 4. 有青春期孩子的家庭 主要原则 增加家庭界限的灵活性,以容许孩子的独立,接纳祖父母的衰老。 与发展相应的家庭状态的次级改变 调整亲子关系,使青春期孩子能够自由进出家庭系统;重新聚焦在中年的婚姻和职业问题上;开始照顾老一代人。

  5. 孩子离家生活: 主要原则 接纳家庭系统大量的分离和加入。 与发展相应的家庭状态的次级改变 重新审视二人世界的婚姻系统;在成年子女和父母之间发展成年人对成年人的关系;调整关系,吸纳子女的配偶,孙辈及婚亲的角色;处理父母的衰老和死亡。 6. 生命晚期的家庭 主要原则 接纳代际角色的变化。 与发展相应的家庭状态的次级改变 面对生理上的衰老,维持自己以及伴侣的功能和兴趣;为扮演更为核心的中年一代提供支持;在系统中为年长一代的智慧和经验留出空间,支持年长一代,但不包办代替;应对配偶、兄弟姐妹和其他同班的丧失,为自己的死亡做准备。

  二 家庭发展中的压力与变化

  家庭发展过程中的变化 持续性 非连续性 造成改变的因素 正常事件 难以预料的事件 家庭发展的压力源

  纵向压力-家庭在过去和现在所面临的所有问题。 个体层面 先天遗传 家庭层面 家庭历史 代际间传承的关系模式 家庭功能运作模式 社会层面 文化和历史 社会层级结构及信念

  横向压力—家庭所承受的压力 个体层面 自身发展 家庭层面 应对家庭生命周期中的变化和转换 社会层面 社区关系 社会政策

  第三节 家庭变化与发展理论 在家庭治疗中的应用

  一 、正常化 二、 具体化

  第三章 家庭治疗的基本概念与方法

  家庭治疗的基本概念 家庭治疗的基本方法

  第一节 家庭治疗的基本概念

  症状的功能或意义 人际情境 互补性 循环因果 三角关系 家庭结构 中立 资源取向

  一 症状的功能或意义

  症状是维持家庭平衡的稳定器,对家庭的完整性与稳定性具有保护作用。 症状是家庭成员互动的结果,反映家庭系统的问题。 (躯体症状、心理症状) 家庭治疗要改变的是互动的模式和家庭的功能。

  二 人际情境

  人是所处情境的产物,个体的行为,包括所谓症状或者问题行为都发生在某种特定的背景或情境之中。 现代家庭治疗已经不再特别强调家庭是个体发病的场所,而更重视家庭是解决与家庭相关联的个人问题的“治疗所”。

  三 互补性

  阳盛则阴衰,阳衰则阴盛; 一个人的行为发生改变,另外的人也会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 “ 你越唠叨,他越忽略你;你越忽略她,她越唠叨”

  四 循环因果

  心理治疗的线性模式认为是既往所发生的事件——疾病、情绪冲突等等造成了现在的症状。 A→B Bateson运用循环的概念,改变了旧有的心理治疗的思维模式,从现在是由过去造成的变为现在是正在进行的循环反馈圈。 A?B 问题或症状存在于一系列的行为与互动之中。

  五 三角关系

  当夫妻双方不能解决他们婚姻关系中的冲突时,孩子经常就会卷入或者被拉入到冲突中形成三角关系,以此来解决冲突。 孩子的卷入可能将父母的注意从冲突上转移开,或者孩子站在父母中的某一方来反对另一方。 三角关系的作用 原本平衡的两人关系因为增加了一个人变得不稳定; 原本稳定的两人关系因为第三者的离去而失去平衡; 原本不稳定的两人关系因为增加了一个人而变得比较稳定; 原本不稳定的两人关系因为第三者的离去而变得稳定。

  六 家庭结构

  家庭内有等级地位、权利分配、责任分工和彼此之间的界限。 界限模糊或消失会导致缠结的关系。 界限过于严格或僵化会造成子系统之间的联系减少或中断而引起脱离。

  七 中立

  保持社会中立 不卷入任何一个党派也不支持意见不同的任何一方。 对观念的中立(谁负责) 对心理问题或症状的成因以及解释他们的理念保持开放的态度。 对变化的中立 对症状以及与此相关的保持现状和寻求变化的力量斗争中保持中立。 判断中立 搞不清支持谁,对相关的行为观点表达了何种见解?对整个家庭是如何思考的?

  八 资源取向

  关注并扩展家庭的资源:积极取向、示弱。 离不了婚的夫妻 拿着斧头追赶妻子的丈夫 资源类型 内心的资源 行为、技巧、精神战略、信仰 人际的资源 人际关系、联系、可利用的人、文化、小组成员 有形的资源 金钱、财富、对资源的使用权

  重新框架 资源

  一个很老的故事:老太太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嫁给一个卖伞的,二女儿嫁给一个卖鞋的,老太太天天哭,晴天哭,雨天哭,为什么呢?晴天哭这个卖伞的卖不出去,雨天哭那个卖鞋的卖不出去,一个和尚行脚云游问老婆婆为什么哭啊?“儿女呗,操心啊”,和尚一听告诉老太太一个开心之法,晴天卖鞋的生意好,雨天卖伞的生意好,天天开心啊! 重新框架强调: 积极的方面、资源、可能性、优势、正性

  活动—打补丁

  想象一下 你发现裤子或裙子上有个洞。明天之前,你必须补好它。你会怎么做? 向你旁边的人讲述你的解决方案,你会怎样解决问题? 关注点:你注意到了什么技巧,你听到了他有哪些资源,有哪些力量?

  第二节 家庭治疗的基本方法

  加入 提问 正常化 积极赋义 悖论处方 家庭作业 家庭雕塑 家谱图 活现 聚焦 跟随

  一 加入

  加入 是指治疗师主动加入到家庭中并成为家庭系统的一部分的过程。 顺应 治疗师要很快地适应家庭互动模式的特点,并用他们的语言和他们的行动方式与他们建立联结,最终让家庭能够接受治疗师。

  三种不同的加入立场 亲密立场 通过肯定的方式与家庭成员建立联结,甚至与某些成员联盟以对抗其他成员。 中间立场 治疗师保持主动与中立的态度,以倾听者的身份加入家庭,帮助他们讲出自己的故事。 疏离立场 治疗师以专家的姿态出现在家庭面前,并制造出一种治疗的情境,带给家庭成员能量感,给他们可以改变的希望。

  二 提问

  (一)循环提问 问A有关B和C的关系或家庭成员彼此相互作用的方式; 循环提问呈现了家庭成员或更大来访者系统的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差别。 循环提问的建构: 成员之间的联系和差别; 过去-目前-未来事件; 对事件的反应和差异;

  两个类别: 制造差异 时间差异:对比过去-现在-未来 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行为-态度-信念 个体的感知差异 情境差异

  建立联结 行为:关注背景,牵涉其中; 情感:增强自我认知; 信念:理解潜在的想法; 观念:关于世界的解释; 关系:理解互动模式。

  循环提问例句: 你的妈妈心情不好的时候,你们家里谁会第一个去安慰她? 哪个人对今天的会谈最感兴趣?

  (二)差异性提问 涉及压缩症状,扩展无症状的时间、场合或人事的情境性问题。这种提问可以使当事人受到启示,意识到症状性行为的出现是有条件性的。 例句: 谁很少或从来没有在孩子面前那样暴怒过? 除了砸坏茶杯外,他砸过家里的电视机没有? 你估计一下,你弟弟有多少时候像18岁的小伙子,有多少时候像3岁的小宝宝?

  (三)前馈提问 是一种面向未来的提问方式,可以激发家庭成员对未来的行为和关系等诸多内容进行构想和规划,并促使这些计划成为“自我应验的语言”。或者反过来,治疗师让家庭人员自己假设,如果存在诱发因素他们怎样才能促使不合意的行为再现,从而诱导出针对这些因素的回避性的和预防性的行为。 请你想象一下,如果我们今天的会谈确实有效,你明天会是什么样子?你完全康复了又会变成什么样子? 你可以估计一下,为了得到患者的那些好处,他会在什么时候重新再发作一次呢?

  (四)假设性提问 通过假设性提问的方法从多个角度就家庭的疑惑、描述或解释提出自己的假想,有时也可能是出乎意料的一些问题。 请设想一下,要是这孩子没有那些阵发性的气喘症状,你们在两年前提起的离婚问题今天大概发展到什么地步了? 假如从现在开始,妈妈不再打麻将,你爸爸发火的机会是更多呢,还是会少一下?

  三 正常化

  正常化或去诊断就是将“粘贴”在家庭成员身上的病态标签揭下,或以非病态的解释取而代之,解除他们的患者角色,让家庭及家庭成员从病态的压抑下解放出来。 例句: 你从什么时候开始决定每天只吃一点水果不吃米饭的?(关于神经性厌食症的患者) 目前的资料不支持癫痫的诊断,但你这些年已经习惯了像个癫痫患者那样生活。我们可以把“癫痫”当作一顶帽子,如果你要是带腻了就把它扔了。从此以后,你再也不用担心那些禁忌,你可以像其他孩子一样想做什么就去做什么。(针对长期被当作“癫痫”诊治的患者)

  四 积极赋义

  积极赋义 是指治疗师对家庭成员当前的症状和家庭系统状况从积极的方面重新进行描述,放弃挑剔和指责的态度,并用新的观点取而代之。 治疗师会从家庭困境所具有的积极方面出发提出新观点,将家庭困境作为一种与背景相关联的现象加以重新定义。 在面对一个存在多种心身症状、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分化程度较低的家庭时,治疗师在提问完毕,在给家庭回馈自己的印象时可以说: 你们家人的感情十分紧密,生怕伤害或者麻烦别人,以至于你们从来不想直接用语言表达对他人批评或者要求。不过,你们却在用身体上很微妙的变化来让别人觉察。只有这样你们才能心安理得地得到别人无微不至的关怀。你们中有的人可能会觉得这样生活很累。但是,我希望你们继续发扬这些长处,只是请考虑一下如何做得更好。比如说,极力提高大家公开表达情感和向外扩展的能力等。

  五 悖论处方

  悖论处方或症状处方 是一种矛盾技术,治疗师可以运用它指导家庭成员自发地表现出症状行为,或要求他们故意保持或“加重”症状行为,置他们于不是反抗与放弃症状,便是服从指令进行假装。 治疗师可以要求患者“睡不着觉的时候,请睁大眼睛盯着天花板某处,舌头顶住硬腭,命令自己不睡觉!” 或对患者“你那个毛病目前还有些用处,不要好得太快,1个月以内最好继续保持”。 对存在顽固性强迫症状的患者“你每天拿出30分钟来与那些怪念头斗,集中斗个够。但一定要准时,不能有1分钟的缩短或延长。”

  六 家庭作业

  家庭作业是治疗师为将治疗性干预效应延续至访谈后,留给家庭在治疗室之外,特别是在家庭情景中完成的具有治疗干预性的任务。 作业形式 (一)单、双日作业 治疗师要求患者在星期一、三、五和星期二、四、六做出截然相反的行为,家庭其他成员予以配合。 例:你在星期一、三、五装小孩或患者,什么都需要帮助和满足,不然就发病给妈妈看;你再星期二、四、六则装大人,做作业、买菜、扫地、拖地板,管理自己和家庭。星期天随便你做什么,觉得当患者束缚,当小孩好就继续装;要觉得当小孩、患者没劲,真窝囊,就长大成20岁。

  (二)记秘密红帐 治疗师要求重要的家庭成员对患者的进步和良好表现进行秘密记录,但不准记不好的表现和症状。

  (三)角色互换 根据家庭的情况,治疗师可以要求家庭成员在回到家中后,交换他们在家中所承担的角色,并按角色的要求行事。 在布置角色互换的任务时,治疗师最好将家庭成员要担当的角色具体化到与当前问题有关的情境和事务之中。 例: 请喜欢挑剔和抱怨饭菜不好的丈夫亲自下厨做饭;请喜欢赖床不起行为拖拉的孩子负责每天早晨唤醒全家。

  (四)家庭游戏 以善意、游戏的方式,直接对不合适行为或关系进行干预。治疗师可以要求家庭成员准备玩具水枪或橡皮筋,当出现不合适的行为时便对其行为时便对其行为者射击或弹击,即使对象是严厉的、有权威的父亲或母亲也要执行。 例: 我知道,你对妈妈一句话要重复10遍感到很厌烦,但也许有他的道理,而且是一种习惯,不可能马上就改掉。现在,我们先定一个折中的指标,让她可以重复5遍。如果超过这个限度,你就可以拿水枪射她。反过来,如果你妈妈提醒了3遍,你还不做作业,她也可以这样惩罚你。

  七 家庭雕塑

  (一)含义 利用空间、姿态、距离、造型等非言语的方式生动形象地重新再现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关系和权利斗争的情况。 在实施时,治疗师可以请家庭中的某个成员当“雕塑家”,由他决定每个家庭成员的位置。在这个过程中,家庭成员不要交谈,每个人就像一尊不会言语的雕像,任由“雕塑家”安排位置,最后,“雕塑”出来的场景就代表着他对家庭关系的认识。 雕塑涉及三个方面: 应对方式—身体姿态 力量——垂直高度 水平距离—亲密关系

  (二)现场演示

  讨好型雕塑:左脚单膝着地,左手摸着心脏,右手臂弯曲,其手掌向上,眼神及手掌方向指向讨好对象。(易患肠胃病) 指责型雕塑:双脚一前一后,左手叉腰,右手向前伸直,食指伸直指向对象,其余四指弯曲指向自己。(易患高血压、心脏病) 理智型雕塑:双脚与肩同宽分开站直,腰板挺直,双手交叉抱在胸前,头稍微仰望,目视天空。(易患腰椎病) 打岔型雕塑:双脚呈“内八”站立,弯下腰,目光看着地下,双手朝下,自由摆动。(易患精神病 )

  八 家谱图

  (一)含义 是家庭关系的一种图示,是以图的形式描述家庭从祖父母到自己三代人的血亲关系和婚姻关系。用来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他们是否存在重复的行为模式。 (二)家谱图的基本符号 (出生日期)1913-1990(死亡日期) 男:□ 女:○ ╳=死亡 ◎ 有问题的人

  (Gp:) 35

  (Gp:) 男35岁

  (Gp:) 21

  (Gp:) 女21岁

  (Gp:) 死亡

  (Gp:) D’96

  (Gp:) 患者

  (Gp:) “45-95”

  (Gp:) 结婚时间

  (Gp:) M’80

  (Gp:) 同居

  (Gp:) 分居时间

  (Gp:) S’92

  (Gp:) D’90

  (Gp:) 离婚

  (Gp:) 怀孕

  (Gp:) ’96

  (Gp:) ’90

  (Gp:) 子女生年

  (Gp:) 出生即死

  (Gp:) 人流

  (Gp:) 双胞胎

  (Gp:) A’78

  (Gp:) 领养

  (Gp:) F’78

  (Gp:) 寄养

  (Gp:) A

  (Gp:) B

  (Gp:) A对B发生作用

  (Gp:) 关系过密

  (Gp:) 关系密切

  (Gp:) 关系疏远

  (Gp:) 关系中断

  (Gp:) 关系冲突

  (三)准备家谱图的四个步骤 1.询问有关主角父母的一些细节问题: 结婚的日期; 父母双方的名字; 生日和出生地; 目前的年龄或是去世时的年龄; 宗教信仰; 职业;民族;教育; 业余爱好。

  2.让主角为父母双方增加一些元素 三个描述性的形容词; 他或她在压力情境下采用的主要应对姿态; 他或她在压力情境下采用的次要应对姿态; 3.主角需补充: 从最年长到最年幼,所有的孩子 第一个步骤当中针对每一个孩子的问题(如上所述) 第二个步骤当中针对每一个孩子的问题(如上所述)

  4. 主角创造了三个分离的阶段三示意图:他(她)的祖父母、外祖父母,以及主角自己的原生家庭。除了阶段三的数据,主角还需要根据他或她自己的观点指出: 父母和祖父母持有的家庭规则; 任何家庭模式(例如,职业、疾病、应对姿态、死亡原因等); 家庭价值和信念(例如,对教育的价值观,对金钱的价值观等); 家庭神话和家庭秘密 家族主题

  九 影响力车轮

  影响力车轮图可以向我们展示每一个在主角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给予他(她)智力、情感或是物理方面影响的人。这些人可以给予主角许多学习经验,而主角也会以某种方式对他们做出响应或反抗。 在主角的“车轮”上的人越多,主角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标注出的影响和资源就越多。这些人通常包括: 祖孙三代的家庭成员; 其他生活在主角家庭里的人(或是主角曾经寄居的家庭中的成员); 特殊的老师,以及朋友; 其他影响因子:想象中的玩伴;宠物;珍惜的玩具,以及个人的特殊事件和物品。

  主角将他或她自己的名字写在中间,在自己的名字周围一圈圈地列出其他人的名字—像是一个装有辐条的车轮,而辐条的宽窄可以变化,线条越粗,代表关系越亲密。 在每一个名字下面,主角需要列出三个形容词来描述这个个体。 将每一个形容词用符号标记为积极的或是消极的。

  十 活现

  (一)含义 又称为行动促发,是指治疗师在治疗时间内主动地将家庭的冲突带入治疗情境,使家人在治疗室内呈现出他们在家里的行为,使治疗师能够观察到家庭的真实表现与行为,并找出调整和修正其家庭互动模式、促使家庭结构发生改变的方法。 (二)步骤 1.开始阶段--治疗师先观察家庭发生的事,并找出是哪部分出了问题; 2.第二阶段--治疗师可以组织相应的剧本,并让家庭成员依据这个剧本当着治疗师的面表演他们功能不全的舞蹈及行为; 3.第三阶段--治疗师可以提出处理问题的替代办法; 4.第四阶段—治疗师会给出一些预测的信息并带给家庭以希望。

  第四章 家庭治疗的过程与步骤

  适应证与治疗目标 准备阶段 治疗过程 治疗案例

  第一节 适应证与治疗目标

  一 适应证 (一)含义 指应用于接受家庭治疗的情况。 (二)适用范围 1.存在亲子矛盾或青春期冲突又无法自己解决的家庭; 2.孩子出现不良行为而家庭无法控制的情况; 3.某个家庭成员出现“症状”,而症状表现与家庭系统有关; 4.家庭忽视患病成员的需要或对治疗过分担心;

  5.在个别治疗中存在不能处理的个人的冲突; 6.家庭对个别治疗具有阻碍作用或个别心理治疗不理想; 7.家庭成员存在与他人交流或沟通的问题; 8.夫妻冲突导致家庭危机或家庭成员之间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 9.个人成长受到家庭的影响或阻碍; 10.家庭中有一个反复发作、慢性化的精神障碍患者。

  二 治疗目标

  基本目标 打破那种使“问题”或“症状”持续存在的不良的动态平衡环路,重构家庭系统,改变不适应家庭功能的结构,建立适应良好的信息反馈机制,增强良性的互动,改善家庭成员间的相互交流,提高家庭解决问题或应付挑战的能力,继而从根本上消除症状或解决问题,促进家庭的成长。 家庭治疗要改变的是行为,是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关系。 短期目的 消除家庭目前的症状,又不产生新的症状。 长期目的 帮助家庭完成与发展相适应的任务和学会应对问题的技能技巧。

  第二节 准备阶段

  一 治疗师的准备 应有一般的心理治疗理论与经验; 对家庭治疗的理论和方法非常的熟悉,并接受过相应的培训; 对家庭和人际互动有相当的认识和经验,能找到具有潜在治疗作用的家庭成员。

  二 会谈前的准备

  (一)家庭治疗的基本设施 要有一个安静舒适的治疗环境,房间面积最好在15-20平米左右,可以容纳5-8人。最好安装摄影设备、单向玻璃。

  (二)记录工作的准备 一般用摄像机记录下治疗的声音和画面,有时由工作人员从录像带上把声音转换成文字保留下来。 (三)知情同意书 录像和录音都涉及家庭和个人的隐私,需要告诉当事人并征求当事人的同意,签订知情同意书,并为治疗内容保密。

  (四)治疗设置 1.两次治疗间隔时间的长短:开始2次/周,然后1次/周或1次/2周; 2.每次治疗持续时间的长短:60-90分钟/每次 3.整个治疗过程持续的时间的长短:治疗次数一般要求6-12次。 (1)根据治疗的过程来确定,到治疗师认为治疗起作用,症状消失的时候,就结束整个治疗; (2)有些治疗师会事先确定整个治疗持续的时间,需要见面的次数。 (3)假如超过4次以上仍未见家庭变化,应检查和反省治疗过程,调整治疗方向或方法。

  (五)处理自己的情绪 1.认识到紧张焦虑是正常的; 2.相信自己的能力; 3.要知道家庭有时会帮助我们与他们互动; 4.铭记良好的关系胜过最精湛的技巧; 5.乐观地看待自己的挫败。

  (六) 治疗涉及的对象 在治疗开始的时候,一般要求与患者住在一起的人都来参与面谈。只有这样,才能有助于治疗师了解究竟哪些家庭成员与症状的产生和维持有关。 但是,随着治疗的进行,当治疗师明确诊断出哪些家庭成员与问题有关之后,就可以只让那些起参与有助于问题解决或者不参与就会阻碍问题解决的人参与治疗。究竟让哪些人参与要看他们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帮助解决问题或者问题的某些方面。

  (七)治疗中关注的对象 在治疗时,治疗师在伦理道德上要关注以下三种人,应考虑他们对治疗的影响和治疗对他们的影响: 1.那些影响问题产生和维持的人; 2.那些能够帮助或阻碍问题解决的人; 3.那些因问题解决而受到影响的人。

  (八)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 要想形成一个良好的咨访关系,治疗师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治疗师对家庭所有成员一视同仁,提供关心、支持和尊重; 2.治疗师使用来访者家庭的术语和语言进行表达; 3.按照家庭规则行事和进入家庭系统,以便获得家庭的认可;

  (九)治疗师的领导角色 治疗师要积极地承担起领导角色,增加自己对家庭系统的影响。治疗师可以通过很多方式实现自己对治疗过程的领导,如治疗师要决定如何形成治疗结构,制定面谈规则,指导沟通的过程和话题等等。

  (十)治疗师的榜样角色 治疗师可以通过以下行为向家庭提供榜样: 1.把关心和同情给予每个家庭成员。以此方式示范家庭成员彼此之间要相互关心和同情,而不要忽略某个或某些家庭成员。 2.在保留某些客观性的同时,深深地卷入到家庭发生的事件中去。以此方式示范家庭成员,作为家庭的一员应该如何对家庭发生的事情做出适当的反应。 3.述说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愿做和不愿做的事情等等。以此方式示范家庭成员公开表达自己的意愿以及情绪情感,以便其他家庭成员能够了解自己。

  4.进行清楚明白的沟通。以此方式示范家庭成员应如何进行沟通,什么样的沟通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5.为了某些治疗的目的,治疗师要以坦诚而且让家庭成员感到舒服的方式与家庭成员分享自己的有关经历。以此方式示范家庭成员应该把隐藏于心的事情告诉家人。 6.以热情而有风度的方式与家庭交往。以此方式示范家庭成员之间、家庭与家庭外系统之间的交往应该是什么样的方式。 7.用一种有助于家庭成员改变的方式坦诚自己对家庭成员行为的反应。以此方式示范家庭成员不要隐藏自己对对方的看法,而应该让对方知道他对自己的影响,对自己的伤害等等。 8.注意日常生活的每一个方面,如自己的言行、穿着、办公室的布置等等,向家庭提供一个好的榜样。

  (十一)治疗结构的制定 治疗师制定治疗的结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谁参与治疗过程; 2. 治疗的收费标准; 3. 是否使用共同治疗或现场指导; 4. 什么时候、或在什么地方进行治疗; 5. 是否对治疗过程进行录音或者录像; 6. 有关治疗预约和取消预约的规定。

  (十二)设定限制 保护家庭成员免受不良互动的伤害。 1. 不容许对其他家庭成员进行身体攻击和身体伤害; 2. 不容许故意损坏财物; 3. 不容许对其他家庭成员进行言语侮辱和伤害等等。

  第三节 治疗过程

  一 加入家庭 治疗开始后的1-3次通常被称为“初次访谈”。 初次访谈时,最好将与家庭有关的重要人员都请来; 在第一次访谈开始时,治疗师让家人自己选择位置坐下;首先,治疗师要向家庭主动介绍自己,包括姓名和主要的专业背景等,让家庭对治疗师有个初步的了解,缩短距离,便于接下来与家庭成员逐个进行接触。然后,可根据当时的情景开始与家庭对话,逐一了解参与治疗的家庭成员,包含他们的辈分关系,以及重要成员没有到场的原因等。

  初次访谈时,治疗师还要向家庭介绍治疗的基本设置,治疗环境、录像和录音等事宜,消除家庭的疑虑,增强信任感。 治疗师在与家庭接触与交流中,还要留意观察家庭及家庭成员的各种非语言表达方式的含义。首先,要密切注意的是家庭的结构与关系,即家庭成员进入诊室的先后次序,他们坐的位置,相互间的距离等;其次要留心分析家庭中的界限和沟通模式;还要注意观察分析家庭改变的可能性。

  二 认识家庭

  初次访谈的重要任务还有了解基本病情,包括主要症状、持续时间、发展和演变的过程、治疗经过、转诊背景等。 还要了解家庭的结构,每个家庭成员在家庭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等信息。

  三 家庭评估

  家庭评估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的交互作用模式 要了解家庭成员间相互交流的方式与倾向如何。 2.家庭的社会文化背景 包括家庭的经济状况、家庭处于什么社会阶层、父母受教育的程度、家庭内遵守的某些风俗习惯,以及大家一致的伦理道德观念。 3.家庭在其生活周期中的位置 本家庭目前处在何位置,估计有哪些可能的问题与困难。

  4.家庭代际间的一般结构 父母原来各自家庭的结构情况如何,父母自己在原来家庭中的地位与体验是什么。 5.家庭对“问题”起到的作用 了解索引对象已经有什么疾病诊断,家庭与“症状”或“问题”的减轻或加重有何关系。 6.家庭当前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术 家庭成员针对问题,或是其他的矛盾冲突时采用什么方法、策略来加以应付。

  四 探索问题

  探索性访谈时的要点: 1.家庭是具有历史的,而且已经形成了稳定的互动关系,交流时要小心。 2.家庭是一个生活共同体,家庭成员不论在身体上还是在心理上都存在一定程度的互相依赖,并且已经达成了平衡。 3.不要责备或批评家庭,要对家庭存在的问题给予理解。 4.尽量使用日常的、家庭通晓的语言来讨论和对话,让家庭能够理解并愿意参与交流。

  5.在与某个家庭成员讨论时还应注意其他成员的反应,并及时改变交流对象或内容。 6.在交流中,治疗师要善于发现对访谈有积极作用的家庭成员,并且利用他们推动治疗的发展,促进家庭的改变。 7.在合适的时候或情况下探讨家庭的历史。

  五 促进变化

  促进治疗性干预的技巧:活现家庭情景、循环提问、假设性提问、积极赋义、角色扮演、家庭雕塑、改变座位等。 家庭治疗师不能成为断案的法官,强调出现“症状”不是哪一个人的错,让家庭认识到“症状”与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存在关联,促进他们发生改变。 在会谈中,治疗师不要在治疗中追究“责任”。

  六 布置作业

  布置作业可以使治疗延伸到现实中的家庭,扰动家庭现有的格局,协助家庭发展新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式。 设计家庭作业时,治疗师要明确自己的目的,并且考虑家庭的特点。 家庭作业可以是观察性的,也可以是操作性的。 观察性作业的目的主要是帮助家庭成员对自己习以为常的行为方式进行反思; 操作性作业主要是根据家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一些针对性较强的操作性建议。

  七 结束治疗

  每次治疗结束前5-10分钟,治疗师要对这次访谈有一个简短的小结,提出自己对家庭格局和家庭关系的看法。 资源取向; 提出一些有意义的问题,让家庭在治疗后继续反思; 必要时可以布置家庭作业。

注意:本内容由网友上传,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严禁临床等其它用途,否则后果自负。
邮箱
昵称
密码
确认密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