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提供医学课件PPT幻灯片素材下载

网站使用问题请加Q1615251280及时解决,谢谢。

当前位置:首页 > 病理科 > 炎症Inflammation.ppt

炎症Inflammation.ppt

炎症Inflammation.ppt
PPT课件名称:炎症Inflammation.ppt 时 间:2022-11-15 i d:8321 大 小:7.67 MB 贡 献 者:yzzxjpz 格 式:.rar 点击下载
注意:ppt文件打包为rar压缩包格式,请用解压缩软件(例如WinRAR)打开,若无法正常下载使用请加客服QQ客服1615251280解决。
炎症Inflammation.ppt

  1张

  炎 症 Inflammation

  xx医学院病理学系

  2张

  一、炎症的定义:具有血管系统的活 体组织对损伤 所发生的防御反应。

  标题: 第一节 概 述

  3张

  标题: 三、炎症局部的基本病理变化

  变 质 (alteration) 渗 出 (exudation) 增 生 (proliferation)

  4张

  标题: 病毒性肝炎

  5张

  标题: (一)变质(alteration)

  炎症局部组织发生的变性和坏死 实质细胞:水变性、脂肪变性 轻 变性 损伤 间质结缔组织:粘液变性,纤维素样变性 重 坏死:凝固性坏死、液化性坏死等 机制: 致炎因子直接损伤 炎症过程中血液循环障碍 炎症反应产物

  6张

  标题: (二)渗出(exudation)

  定义: 炎症局部组织血管内液体和细胞成分通过血管壁 进入组织间隙、体腔或至体表、 粘膜表面的过程。 * 以血管反应为中心的渗出性病变是炎症的重要标 志及中心环节。 液体 组织间隙 蛋白质 体 腔 白细胞 体表、粘膜表面

  7张

  标题: 炎症介质 (inflammatory mediator)

  定义:许多致炎因子并不直接作用于局部组 织,而主要是通过内源性化学因子的 作用而导致炎症。 特点:●机体受到刺激后才产生的——细胞释放 ——体液中产生 ●引起炎症反应 ●能分离出来能复制相同的反应 ●阻滞剂能消除这种反应

  8张

  (一)血管活性胺 a.组胺 (histamine) 主要储存部位: 血管周围的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血小板的颗粒内 作用:组织细胞膜上存在组胺受体(H1、H2、H3) H1受体兴奋主要表现为支气管和血管平滑肌的收缩,也可使血管内皮细胞收缩,血管通透性增加 。 H2受体兴奋,主要表现为血管平滑肌舒张和支气管黏液分泌增加 。 炎症中,组胺主要使细动脉扩张和细静脉通透性升高,对嗜酸性粒细胞有趋化作用。

  标题: 一、细胞释放的炎症介质

  9张

  正文: b.5-HT 存在部位: 血小板、胃肠嗜银细胞 作用: 与组胺类似,引起血管通透性升高平滑肌收缩

  10张

  (二)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 ? 细胞质膜磷脂 磷脂激活酶 花生四烯酸 脂质加氧酶 环加氧酶(COX) 5-HPETE PGG2 5-HETE LTA4 12-脂氧化酶 PGH2 LTB4 LTC4 LXA4, LXB4 PGI2 TXA2 LTD4,LTE4 (血管通透性增高) PGD2,PGE2,PGF (血管扩张、疼痛、发热)

  11张

  1、前列腺素:前列腺素生物合成的关键酶 COX(COX-1和COX-2)。 1)COX-1基因是一种看家基因。通过COX-1产生的PG主要参于调节正常的生理功能。 2) COX-2基因生理条件下,表达受到限制,但在炎症过程中,COX-2可由NO、IL-1和TNF等细胞因子诱导,参与局部炎症和疼痛的产生。 非甾体抗炎药物通过抑制COX从而减少了前列腺素的合成达到缓解疼痛和发挥抗炎作用。同时这类药物还可使一些抗炎因子脂调素-1 (lipocortin-1)的表达增加,可抑制AA从膜磷脂中释放,从而抑制某些炎症介质的产生。

  12张

  2.白细胞三烯(LT)

  LTB4引起嗜中性粒细胞粘附,聚集于血管内皮细胞,并产生氧自由基,释放溶酶体酶。 LTB4还具有多种免疫调节功能,抑制单核细胞、CD4+T细胞和B细胞的增生;抑制CD8+T细胞产生干扰素。 LTC4、LTD4和LTE4能引起强烈的血管收缩、支气管痉挛和血管通透性增高。

  13张

  3.脂毒素(Lipoxins) 主要是通过转细胞生物合成机制形成。 如脂毒素A4和B4(LXA4、LXB4)就是由血小板12-脂氧化酶作用于嗜中性粒细胞产生的LTA4所形成的代谢产物。细胞与细胞间的接触可增强转细胞合成机制;如果阻断细胞间的粘附,脂毒素的产生则受抑制。 脂毒素可抑制嗜中性粒细胞的粘附及趋化作用,但却能促进单核细胞的粘附。 脂毒素的量与形成的LT的量成负相关,也就是说脂毒素可能是体内LT活动的负调节因子。

  14张

  (三)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

  1.细胞因子 主要由激活的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产生

  分类 ①调节淋巴细胞生长、分化和激活淋巴细胞:如IL-2和IL-4, 它们对淋巴细胞起到正性调节的作用,而IL-10,TGF-β起到负性调节的作用。 ②调节与自然免疫;如肿瘤坏死因子α1 (TNF-α1)和IL-lβ,I型干扰素(1FN-α和IFN-β)及IL-6 ③在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中,激活巨噬细胞:如IFN-γ、IFN-α、IFN-β、IL-5、IL-10和IL-12等 ④刺激造血、调节未成熟白细胞生长、分化,如IL-3、IL-7、CSF和干细胞因子等。

  15张

  IL-l和TNF是介导炎症的主要细胞因子

  16张

  2. 趋化因子:引起白细胞的定向迁移和活化。其结构的显著特点是具有相似的氨基酸序列

  趋化因子超家族分为四大类 ①C-X-C亚家族(α亚家族):如IL-8,它由活化的巨噬细胞和内皮细胞分泌,可以引起嗜中性粒细胞的定向迁移和活化,却限制单核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的活化,并且它还是IL-1和TNF-α重要的诱导因子。 ②C-C亚家族(β亚家族):包括MCP-1、MCP-2、MCP-3,MIP-1α,RANTES。它们主要是趋化单核细胞,淋巴细胞,而对嗜中性粒细胞没有趋化作用。 ③C亚家族(γ亚家族):如淋巴细胞趋化蛋白主要对淋巴细胞具有特异趋化作用。 ④CX3C亚家族(δ亚家族):CX3CL1(Fractalkine)

  17张

  PAF能促使白细胞粘着、脱颗粒及趋化作用等。亦可刺激白细胞及其它细胞合成前列腺素和白细胞三烯,参与炎症过程的许多环节。

  标题: (四)血小板激活因子(PAF)

  18张

  (五)溶酶体成分 中性蛋白酶 :弹性蛋白酶 破坏弹力纤维 胶原酶 破坏胶原纤维 组织蛋白酶 损伤组织 阳离子蛋白:血管壁通透性升高 单核细胞趋化因子 嗜中性和嗜酸性粒细胞游走抑制因子

  19张

  (六)一氧化氮

  NO在抗感染过程作用: ①参与NO合成的物质本身具有抵抗微生物的作用 ②NO是一种抗氧化剂,形成多种能杀灭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如过氧亚硝酸盐(OONO—)和二氧化氮(N02)等。其次NO是一种抗粘附分子,抑制嗜中性粒细胞局部聚集,减少氧化物质的主要来源。并且NO抑制嗜中性粒细胞内NADPH酶减少氧化物质合成,从而达到抗氧化的作用。 ③iNOS基因的失活增强了微生物的复制,而细胞内高浓度的NO却可限制细菌、寄生虫的生存和病毒的复制。在抗感染的同时,NO也可对细胞和组织造成损伤。

  20张

  (七)氧自由基

  表现为介导内皮细胞的损伤,增加血管通透性,激活嗜中性粒细胞,产生更多的氧化物质,它还可以直接破坏红细胞和实质细胞,

  21张

  (八)神经肽

  在炎症初始阶段对增加血管壁通透性 , 它与血管活性胺和AA代谢产物一起构成了炎症过程第一批释放的介质。

  22张

  (1)补体系统在炎症中的作用 血管壁通透性↑:C3a和C5a使肥大细胞和血小板释放组胺 趋 化 作 用:C5a对嗜中性白细胞和单核细胞具有强烈 的趋化作用 促 进 粘 附: C5a促进白细胞表达粘附分子 加 强 吞 噬 作 用:C3b是重要的调理素之一 (杀伤原体)

  标题: 二、体液中产生的炎症介质

  23张

  (2)凝血系统 (3)激肽系统

  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 疼痛

  血管通透性↑ 趋化作用

  标题: 激肽、凝血、纤维蛋白溶解及补体的相互作用

  24张

  、PG

  25张

  (4)急性期蛋白

  1.C-反应蛋白(CRP) :在炎症过程中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通过减少C5a和C5b-9的产生,发挥抑制补体的调理作用和溶细胞作用,从而限制过度的炎症反应。另一方面,CRP可诱导单核细胞产生炎症因子与组织因子促进炎症的发生。 2.脂多糖结合蛋白(LBP) :对内毒素的识别、抗原呈递及诱导细胞因子的释放。 3.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

  26张

  标题: (二)渗出(exudation)

  1、以血管反应为中心的渗出性病变--中心环节。 2、过程:血液动力学改变 血管壁通透性升高---液体的渗出 白细胞渗出

  27张

  标题: (1)血管反应

  致炎因子 造成 组织损伤 局部细A短暂收缩 神经反应为主 ( 轴突反射) 细A、Cap扩张 炎症介质作用 Cap、细V扩张 Cap、细V血流缓慢 血液停滞 白细胞附壁

  28张

  标题: 渗出全过程

  29张

  标题: (2)血管通透性升高 液体渗出

  心力衰竭 Cap、细V流体静压 流出 肝硬变门脉压 液体 漏出液 肝病 蛋白质合成 回流 肾病 蛋白质排除 血浆胶体渗透压 水肿 积水 营养不良 蛋白质吸收

  某些疾病

  30张

  致炎因子 血管壁通透性 炎 炎症介质 Cap、细V流体静压 症 液体渗出 渗出液 时 炎症病灶内组织崩解 胶体、晶体渗透压 炎性水肿 炎性积液

  标题: 液体渗出

  31张

  部位:细A、Cap、细V 机制:① 内皮细胞收缩 速发短暂反应 ② 穿胞作用 ③ 内皮损伤 速发持续反应;迟发持续反应 ④ 新生毛细血管壁的高通透性

  标题: 血管通透性 增高 机制

  32张

  渗出液作用(液体+蛋白质) 防御作用:a. 稀释毒素 b. 带来营养物质、带走代谢产物 c. 抗体、补体 消灭病原菌 早期:限制微生物的扩散 d. 形成纤维素网 有利于白细胞吞噬 晚期:作为修复支架 损害作用:渗出液过多,影响器官功能 肺泡——换气功能下降 心包——压迫心脏 胸腔——肺功能下降 喉头水肿——窒息 纤维素——肺肉质变 浆膜粘连闭锁

  33张

  标题: (3)白细胞渗出及在局部的作用

  白细胞的渗出是炎症反应最主要的特征 白细胞渗出到组织间隙中的现象称炎性细胞浸润 历经下列过程:

  34张

  标题: 1)附壁 2)粘着 3)游出

  35张

  1)白细胞边集和附壁:血流缓慢时白细胞由轴流 进入边流,并沿内皮细胞表面缓慢滚动,随后停 留并附于管壁,称附壁现象。 2)粘着:靠白细胞和内皮细胞表面的粘附分子 (adhesion molecules)的结合。 粘附分子:是一类能介导细胞间粘附的细胞 表面糖蛋白。(选择蛋白类、免疫球蛋白类、整 合蛋白类、粘液样糖蛋白类)炎症时粘附分子的 数目及亲和性增加,并表达新的粘附分子。

  36张

  (1)白细胞表面粘附分子的表达: 白细胞粘附分子-1(LFA-1) 介导淋巴、单核细胞、 NK细胞、粒 细胞的相互作用 膜攻击复合体(MAC-1)参与白细胞与其他细胞或基质的相互粘着 (2)内皮细胞表面粘附分子的表达: 细胞间粘附分子(ICAM-1) 促进嗜中性细胞、淋巴 细胞粘着 内皮细胞白细胞粘附分子-1(ELAM-1) 促进中性粒细胞粘着 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VCM-1) 促进淋巴细胞、单 核细胞粘着 (3)肿瘤坏死因子(TNF):促进内皮细胞、白细胞粘附分子的表达

  37张

  白细胞黏附与内皮细胞

  38张

  :白细胞通过血管壁进入周围组织的过程 ① 部位:内皮细胞间隙 (切割) ② 游出时间:2~12分钟 ③ 游出细胞种类: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 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 ④ 游出方式:阿米巴样运动 (所有细胞) 红细胞漏出:

  标题: 3)游出

  39张

  炎症的不同阶段游出的白细胞不同 早期:中性粒细胞首先游出,48h后:以单核细胞为主 原因:1. 中性粒细胞寿命短,20~48h后崩解消失 2. 中性粒细胞停止游出后单核细胞仍继续游出 3. 激活的趋化因子不同,中性粒细胞可释放单 核细胞趋化因子 致炎因子不同,游出的白细胞也不同 1. 葡萄球菌、链球菌感染以嗜中性白细胞渗出为主; 2. 病毒感染以淋巴细胞为主; 3. 过敏反应及寄生虫感染以嗜酸性白细胞为主;

  40张

  :白细胞向着化学刺激物所在部位作定向 (chemotaxis) 移动,移动速度约每分钟5~20μm。

  标题: 4)趋化作用

  41张

  (1)不同的白细胞对趋化因子的反应能力不同,嗜中性白 细胞和单核细胞反应敏感,淋巴细胞反应较弱。 (2)具有特异性(不同的趋化因子吸引不同的白细胞) ① 嗜中性粒细胞的趋化因子:可溶性细菌产物;补体 成分C5a; LTB4等 ② 单核细胞的趋化因子:嗜中性白细胞的阳离子蛋白; T细胞单核细胞趋化因子等 ③ 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 (过敏和寄生虫感染) 释放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

  标题: 能诱导白细胞定向游走的物质称趋化物或趋化因子

  42张

  (1)吞噬作用:白细胞游出到炎症灶,吞噬病原体及组织 碎片的过程。 吞噬细胞的种类及特点 嗜中性白细胞 ①运动吞噬力强 (小吞噬细胞) ②常出现于急性炎症早期和化脓性炎症 ③作用 a. 吞噬:细菌、坏死组织碎片 及抗原抗体复合物 b. 溶酶体酶:中性蛋白酶、酸 性水解酶、溶菌 酶等 c. 趋化因子:单核细胞趋化因 子、阳离子蛋白

  标题: 5)在局部的作用

  43张

  a. 吞噬力强,能吞噬非化脓菌、原虫、异物、组织碎片等 b. 常出现于急性炎症的后期、慢性炎症、非化脓性炎症 c. 释放溶酶体酶及分泌参与炎症的生物活性物质 d. 参与特异性免疫反应 e. 融合为多核巨细胞

  标题: 单核细胞

  44张

  1.识别、粘着(调理素) 2.吞入(吞噬体、吞噬溶酶体) 3.杀伤、降解

  标题: 吞噬过程:

  *调理素(opsonins): 是存在于血清中的一类能增强吞噬细胞吞噬功能的蛋白质,主要是IgG和C3b。

  45张

  : 淋巴细胞、浆细胞、巨噬细胞协同作用。 巨噬细胞吞噬处理抗原并将抗原信息传递 T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 浆细胞 致敏释放 产生 淋巴因子(细胞免疫) 免疫球蛋白(体液免疫) 杀伤病原微生物 (3)组织损伤 : 白细胞激活后,释放溶酶体酶、活性氧代 谢产物、前列腺素、白三烯等

  标题: (2)免疫反应

  46张

  标题: (三)增生(proliferation)

  炎性细胞:巨噬细胞、淋巴细胞 间质细胞:纤维母细胞、血管内皮细胞 实质细胞:表皮、粘膜、肝细胞 神经系统:小胶质细胞、星形细胞

  47张

  标题: 第二节 炎症的类型

  炎症分类概况 按基本病变分类:变质性炎症 渗出性炎症 增生性炎症 按病程分类:急性炎症 慢性炎症 亚急性炎症 超急性炎症 按病因分类:细菌性痢疾、病毒性肝炎

  48张

  标题: 一、急性炎症(Acute inflammation)

  特点:起病急、病程短(几天到一个月) 以渗出性病变为主 渗出细胞主为嗜中性粒细胞 类型:

  49张

  (一)浆液性炎症(serous inflammation) 浆液 1. 渗出物:以血清为主 白蛋白(3%~5%) 少量细胞和纤维素 2. 好发部位 ① 疏松结缔组织 炎性水肿

  标题: 浆液性炎

  50张

  标题: ② 浆膜(体腔)—— 炎性积液

  51张

  标题: ③ 皮肤—— 水疱

  52张

  标题: ④ 粘膜 浆液性“卡他”

  (上感早期 流涕)

  53张

  组织炎性充血;局部的表面被覆细胞(上皮、间皮细胞)变性、坏死、脱落;间质疏松水肿,少许炎性细胞浸润。渗出物淡黄色略混浊。 4. 结局及后果: 炎症轻 吸收 消退不留痕迹 量大 压迫脏器(心、肺)影响功能

  标题: 3. 病变特征

  54张

  1. 渗出物中含大量纤维素(纤维蛋白)为特征的炎症

  标题: (二)、纤维素性炎(fibrinous inflammation)

  55张

  ① 粘膜 假膜性炎:纤维素、白细胞、坏死的粘膜上皮 混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灰白色的膜状物。

  标题: 2. 好发部位及病变特征 :

  56张

  标题: 气管白喉

  57张

  标题: 细菌性痢疾、肾功能衰竭

  58张

  ②浆膜: 胸膜炎 纤维素性 腹膜炎 纤维素性心包炎(绒毛心): 在心包纤维素性炎时,由于心脏的不断波动,致渗出在心外膜上的纤维素形成无数绒毛状物,覆于心脏表面。

  59张

  标题: ③大叶性肺炎

  60张

  溶解吸收 纤 维 多量 大叶性肺炎 肺肉质变 素 溶蛋白酶较少 机化 抗胰蛋白酶较多 TB胸膜炎 胸廓变形 浆膜粘连 绒毛心 心包闭锁

  少量

  标题: 3、结局

  61张

  标题: 心包腔闭锁

  62张

  标题: 大叶性肺炎肉质样变

  63张

  标题: (三)化脓性炎症(suppurative or purulent inflammation)

  1、概念: 以嗜中性粒细胞大量渗出,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组 织坏死和脓液形成。 化脓: 细菌毒素引起嗜中性白细胞变性、坏死崩解时 , 释放蛋白溶解酶使坏死组织液化溶解过程。 渗出物: 以嗜中性白细胞为主 组织坏死:属液化性坏死 脓液(脓性渗出物):菌+脓细胞+液化坏死的组织+浆液 脓细胞(变性坏死的嗜中性白细胞)

  64张

  (1)表面化脓和积脓 ① 表面化脓 指浆膜或 粘膜组织的化脓性炎。嗜中性 白细胞主 要向粘膜表面或浆 膜表面渗出,深部组织没有明 显的炎性细胞浸润。

  标题: 2、类型

  65张

  表面化脓病变发 生在浆膜腔或胆囊, 输卵管腔内脓液蓄积。

  标题: ② 积脓(empyema):

  66张

  弥漫性化脓性炎 好发部位:疏松组织、皮肤、肌肉、阑尾 病因及机制: 透明质酸酶 基质 溶血性链球菌 链 激 酶 纤维素 病变特点:炎症灶与周围正常组织分界不清 原有组织不发生显著的坏死和溶解

  标题: (2)蜂窝织炎(phlegmonous inflammation)

  67张

  蜂窝织性阑尾炎

  68张

  标题: 蜂窝织炎性阑尾炎

  69张

  标题: 蜂窝织炎性阑尾炎

  70张

  局限性化脓性炎,组织明显坏死溶解,形成充满脓液腔。 好发部位:皮下、内脏(肝、肺、肾、脑) 病因及机制: 毒素毒力强大(组织坏死) 金黄色葡萄球菌 血浆凝固酶(局限病灶) 病变特点:炎症灶与周围正常组织分界清楚

  标题: (3)脓肿(abscess)

  71张

  72张

  心肌小脓肿

  73张

  小脓肿:溶解、吸收 结局 大脓肿:自行破溃,切排或抽吸(修复) 并发症: 溃疡(ulcer):发生在皮肤或粘膜的化脓性炎时,由 于皮肤或粘膜坏死、脱落,形成局部缺损。

  标题: 结局和 并发症

  74张

  窦道(sinus):深部脓肿向体表或自然管道穿破形成只 有一个开口的病理性盲管。 瘘管(fistula):深部脓肿向体表或自然管道穿破形成 两个以上开口的病理性管道。

  75张

  标题: (4)出血性炎症(hemorrhagic)

  76张

  标题: 二、 慢性炎症

  病变特征: 1. 起病缓慢或急性 慢性、病程长(数月到数年) 2. 基本病变以增生为主 3. 炎性细胞:淋巴细胞、 浆细胞、巨噬细胞

  77张

  标题: (一)一般慢性炎症

  类型:

  78张

  慢性炎症

  79张

  标题: (二)慢性肉芽肿性炎症(chronic granulous inflammation)

  (特殊类型慢性炎症) 1. 定义:炎症局部形成以巨噬细胞增生为主的、境界清 楚的、结节状的病灶。 2. 常见病因: ① 某些细菌感染 ② 真菌和寄生虫感染 ③ 异物 ④ 原因不明 3. 条件: ① 病原体或异物不易降解 ② 刺激物引起细胞免疫

  80张

  标题: 肉芽肿的主要细胞成分

  巨噬细胞 T细胞介导演化 类上皮细胞 互相融合 郎罕巨细胞 多核巨细胞 异物巨细胞 2. 纤维母细胞、淋巴细胞

  81张

  肉芽肿性炎的常见类型

  1.细菌及螺旋体感染 (1)结核性肉芽肿 (2)麻风 麻风肉芽肿和结核样型肉芽肿 (3)梅毒肉芽肿 (4)伤寒肉芽肿 (5)风湿性肉芽肿 2、寄生虫感染 (1)血吸虫病性肉芽肿(2)丝虫病性肉芽肿 (3)蛔虫卵肉芽肿 3、真菌感染 (1)念珠菌肉芽肿 (2)曲菌肉芽肿 (3)毛霉菌肉芽肿 (4)隐球菌肉芽肿 (5)放射菌肉芽肿 4、异物肉芽肿(1)硅肉芽肿(2)肺石棉沉着症(3)农民肺病 (4)胆固醇肉芽肿 (5)噬脂性肉芽肿 (6)痛风肉芽肿 〕 5、原因未明 结节病

  82张

  标题: 肉芽肿的组成:例,结核结节

  83张

  伤寒细胞聚集成团即形成伤寒小结

  84张

  风湿小体 :风湿细胞胞质丰富嗜碱性,核大,呈卵圆形,空泡状。染色质集中于核的中央,核的横切面状似枭眼,纵切染色质呈毛虫状。

  85张

  慢性虫卵结节

  86张

  真菌肉芽肿:细胞组成(巨噬细胞、上皮样细胞)和构型(形成结节状)方面大同小异。真菌感染在人体引起的病变没有特殊性,诊断真菌病的最直接方法是分离培养。

  87张

  标题: 缝线肉芽肿

  88张

  硅结节

  89张

  结节病:形成非干酪样坏死的上皮样细胞性的肉芽肿。多核巨细胞胞质内可见二种相对特征性的包涵体。一种为强嗜酸性的放射状星形小体

  90张

  标题: (三)炎性息肉(inflammation polyp)

  在致炎因子的长期刺 激下,局部粘膜上皮和腺 体及肉芽组织增生,形成 突出于粘膜表面的肉芽肿 块。

  91张

  标题: (四)炎性假瘤 ( inflammation pseudotumor)

  由组织炎性增生形成的一个境界清楚的肿瘤样团块,常发生于眼眶和肺。

  92张

注意:本内容由网友上传,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严禁临床等其它用途,否则后果自负。
邮箱
昵称
密码
确认密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