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提供医学课件PPT幻灯片素材下载

网站使用问题请加Q1615251280及时解决,谢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科 > 第四章 温病的辨证理论.ppt

第四章 温病的辨证理论.ppt

第四章 温病的辨证理论.ppt
PPT课件名称:第四章 温病的辨证理论.ppt 时 间:2023-03-20 i d:11216 大 小:612.74 KB 贡 献 者:妖娆 格 式:.rar 点击下载
注意:ppt文件打包为rar压缩包格式,请用解压缩软件(例如WinRAR)打开,若无法正常下载使用请加客服QQ客服1615251280解决。
第四章 温病的辨证理论.ppt

  1张

  标题: 第四章 温病的辨证理论

  2张

  标题: 学习目标

  其他占位符: 掌握: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的病机和主要证 候(临床表现、病机、病位、传变、治疗) 了解:两种辨证理论之间的关系

  3张

  标题: 一、卫气营血辨证

  4张

  其他占位符: 4

  (一)卫气营血的生理及病理

  1.气的生理:先天之气(原气)、呼吸之气(自然之气)、后天之气(水谷之气) 分布:脏腑之气、经络之气——人体一身之气功能的具体体现

  5张

  其他占位符: 5

  心(气):主血脉,主神志 肺(气):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 脾(气):主运化(主升清) 肝(气):主疏泄,藏血 肾(气) :藏精,主骨、生殖、生长发育

  胆(气) :主疏泄,藏精汁 胃(气) :主受纳,消磨 小肠(气) :主受盛和化物,泌别清浊 大肠(气) :传导 膀胱(气) :水腑 三焦(气) :气与水液运行的通道

  6张

  其他占位符: 6

  十二经脉:运动中的脏腑之气 奇经八脉:调节十二经之气

  经络之气

  宗气:积胸中,贯心脈,行呼吸(心肺) 元气:先天之气,调节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推动和调控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 卫气:行于脉外而具有保卫作用的气(周身内外)。 营气:行于脉中而具有丰富营养作用的气,化生血液和营养全身。

  7张

  其他占位符: 7

  一身之气来源于脏腑,又为脏腑所用而产生功能

  热邪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既为气分证

  8张

  其他占位符: 8

  2. 卫的生理功能:气在卫外防御功能上的体现。 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 阳着,卫外而为固也。

  9张

  其他占位符: 9

  3. 血的生理功能:血是循行于脉中、循环流注全身的而富有营养和具有滋润作用的红色液态物质,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精专着,行于经睢,常营无已,终而复始” “中焦受气取汁,变化为赤,是谓血”

  10张

  其他占位符: 10

  4.营的生理功能:血中之津液。

  雍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脈。

  11张

  其他占位符: 卫气 气 营阴 血

  其他占位符: 卫分证 气分证 营分证 血分证

  生理学概念

  病理学概念

  12张

  正文: (二)卫气营血的证候与病机

  其他占位符: 12

  卫

  气

  营

  血

  卫外功能

  脏腑功能

  血中津液

  血液

  实质损伤

  功能失调

  宣透清解

  滋阴养血

  13张

  其他占位符: 13

  1.卫分证 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

  (1)含义:温邪初袭卫表,邪正相争于卫分,人体卫外功能失常所引起的一类证候。

  (2)病机:温邪袭卫,肺卫失司

  14张

  其他占位符: 14

  1.卫分证

  (3)临床症状与病机分析 ①主证:发热、微恶风寒、口微渴 发热——卫气抗邪,郁而不宣 微恶寒——卫阳被遏,肌肤腠理失于温煦 口微渴——阳热伤津

  15张

  其他占位符: 15

  1.卫分证

  ②一般症状:头痛、咽痛、无汗或少汗,或有咳嗽,舌苔薄白,舌边尖红,脉浮数。 头痛——经气郁滞(温邪上侵+阳热上扰) 咽痛——风热上攻 无汗或少汗——营卫失调,皮毛开合失司 咳嗽——肺气失宣 舌苔薄白,舌边尖红,脉浮数——表热征象

  16张

  其他占位符: 16

  (4)主要证候类型 ①风热伤卫——肺卫——发热、微恶风寒、口微渴、鼻塞流涕、咽痛、头痛、咳,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浮数 ②燥热犯卫——肺卫——发热、微恶风寒、咳嗽少痰或无痰、咽干鼻燥、口渴、舌红苔白欠润、脉浮数 ③湿热犯卫——卫分(中上焦)——恶寒,身热不扬,少汗,头重如裹,身重肢倦,胸闷痞脘,舌苔白腻,脉濡缓

  17张

  其他占位符: 17

  (5)发展趋势 ①从表而解 ②传入气分、或营分、血分 (6)治则治法 宣泄肺卫,透邪外达

  18张

  其他占位符: 18

  2.气分证

  (1)含义:温邪在里,导致人体气分所属脏腑生理功能失常的一类证候。 病位:肺、胃、脾、大肠、胆、膜原、胸膈 形成途径:卫分传入、温邪直犯、气分伏热、营分外达

  (2)病机:邪入气分,热炽津伤

  19张

  其他占位符: 19

  2.气分证

  (3)临床症状与病机分析 ①主证:发热不恶寒、口渴、苔黄 发热不恶寒——阳热亢盛,充斥内外 口渴——热盛更伤津液 苔黄——里热亢盛

  20张

  其他占位符: 20

  2.气分证

  ②一般症状:热邪壅滞于某一脏腑或部位——气机不利——功能失常,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舌红苔黄,脉数有力——里热征象 另:湿热留连气分 气分有热:发热汗出(身热不扬),心烦,口渴,溺黄 湿阻气机:脘闷呕恶,便溏 苔黄腻,脉濡数

  21张

  其他占位符: 21

  (4)主要证候类型 ①热盛阳明——大热、大汗、大渴、脉洪大 ②热壅于肺——身热、咳嗽痰黄、胸闷、苔黄,脉数 ③热扰胸膈——身热、烦躁不安、胸膈灼热、口渴、便秘、苔黄、脉滑数 ④热结肠腑——潮热、腹满、便秘、苔黄厚干燥、脉沉有力 ⑤热郁胆腑——寒热往来、口苦烦热、胸胁不舒、溺赤、苔黄腻、脉弦数

  22张

  其他占位符: 22

  (4)主要证候类型 ⑥热蕴膀胱——身热、小便短赤或涩滞热痛 ⑦邪伏膜原——憎寒发热,脘痞腹胀,苔白腻厚如积粉

  23张

  其他占位符: 23

  (5)发展趋势 ①邪去病愈 ②传入营分、血分 ③肺卫阴伤 (6)治则治法 清气逐邪,泄热保津

  24张

  其他占位符: 24

  注意事项: 是否兼表、营、血分证 分清外蒸内郁,有无痰湿兼夹 明确邪犯部位 审查邪势趋向

  25张

  其他占位符: 25

  3.营分证

  (1)含义:温邪深入营分,导致营热亢盛,营阴耗伤,心神被扰的一类证候。 形成途径:气分传入,肺卫之邪内陷,伏邪,温邪直入

  (2)病机:营热阴伤,扰神窜络

  26张

  其他占位符: 26

  3.营分证

  (3)临床症状与病机分析 ①主证:身热夜甚,心烦谵语、舌质红绛 身热夜甚——热郁营阴,夜间阳入阴 心烦谵语——营热扰心 舌质红绛——热耗营阴,血液浓缩

  27张

  其他占位符: 27

  3.营分证

  ②一般症状:口干,反不甚渴饮,斑疹隐隐,舌红绛,脉细数 口干,反不甚渴饮——邪热入营,蒸腾营气上升 斑疹隐隐——营热盛外窜于肌肤血络 脉细数——热损营阴

  28张

  其他占位符: 28

  (4)主要证候类型 ①热灼营阴 ②湿热化燥入营,可见舌苔腻

  29张

  其他占位符: 29

  (5)发展趋势 ①外出气分而解 ②传入血分 ③内陷手足厥阴 (6)治则治法 清营透热

  30张

  其他占位符: 30

  注意事项: 掌握营分的主证 注意观察动态:邪热闭窍或热盛动血 注意气分之邪是否尽解 营分证与热入心包的比较:营分证较轻,热入心包既可见于营分证又可见于血分证

  31张

  其他占位符: 31

  4.血分证

  (1)含义:温邪深入血分,引起血热亢盛,动血耗血的一类证候。 形成途径:营分传入,卫、气分传入、伏邪内发

  (2)病机:血热亢盛,动血耗血,热瘀交结

  32张

  其他占位符: 32

  4.血分证

  (3)临床症状与病机分析 ①主证:斑疹密布,出血,舌质深绛 斑疹密布——血分热毒炽盛,迫血溢于肌肤 出血——血分热盛,灼伤血络,迫血妄行 舌质深绛——瘀热互结

  33张

  其他占位符: 33

  4.血分证

  ②一般症状:身热夜甚,躁扰不安或神昏谵语 身热夜甚——邪热入血,夜间阳入于阴 躁扰不安或神昏谵语——血热炽盛,热扰心神

  34张

  其他占位符: 34

  (4)主要证候类型 ①热盛迫血:出血见症 ②血热动风:肝风内动见症 ②热瘀交结:少腹坚满按之痛,小便自利,神志如狂,舌紫绛色黯或有瘀斑,脉沉实或涩。

  35张

  其他占位符: 35

  (5)发展趋势 ①可迅速恶化:气随血脱或肝肾阴伤 ②邪衰正复 (6)治则治法 清热凉血,化瘀散血

  36张

  其他占位符: 36

  37张

  其他占位符: 37

  标题: (三)卫气营血证候的传变

  1、传变方式 2、影响传变的因素

  38张

  其他占位符: 38

  (1)新感温病:由浅入深、由表入里 (2)伏气温病:由里达外、里而再里 (3)特殊传变:同病——卫气同病、卫营同病、气血两燔、气血两燔 (4)不传

  1、传变方式

  39张

  其他占位符: 39

  2、影响传变的因素

  (1)感邪性质:风热、暑热、湿热、燥热 (2)体质强弱:正气不同 (3)失治误治

  40张

  标题: 卫气营血辨证的意义

  其他占位符: 一是明确病变深浅层次 二是确定证候类型及病变性质 三是代表温病发展中的传变规律 四是作为立法处方的依据

  41张

  其他占位符: 41

  发热,微恶寒,口微渴

  发热不恶寒,口渴,苔黄

  身热夜甚,心烦谵语,舌绛

  斑疹密布,出血,舌质深绛

  42张

  赵某某,女,2岁半,1977年1月6日初诊。 患儿于20天前曾因长期发烧入院,诊为变应性败血症,用中药治疗退烧,观察6天,体温降至平稳而出院,但出院后第二天,再度发烧,体温在39℃~40℃之间已有10天,精神萎靡,躁扰不宁,口渴喜饮,咳嗽有痰,全身红色皮疹,两手有瘀斑,其色紫暗,口唇焦裂,并不断往外渗血,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大便正常,肝脾肿大,血象白细胞13×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为84%,胸透有片状阴影,心电图示心肌炎改变(T波低平)。西医诊断为肺炎合并中毒性心肌炎,经清营解毒透邪法治疗,发热不退,出血加重,已用多种抗生素治疗未能控制病情,考虑已合并血管内弥漫性凝血(DIC),舌质红,舌边苔黄褐少津,舌中心少苔,脉细滑数。

  43张

  标题: 二、三焦辨证

  主要用以阐述温病发展过程中三焦所属不同脏腑的病变及其传变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温病各个不同阶段的治则。

  44张

  其他占位符: 44

  (一)三焦的概念

  1、六腑之一 “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2、阳气运行的道路 “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于五脏六腑”

  3、划分人体上中下三个部位 “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 ……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

  45张

  其他占位符: 45

  历代发展 “热在上焦者,因咳为肺痿;热在中焦者,则为坚;热在下焦者,则尿血,亦令淋秘不通。”——张仲景 “客热者由人脏腑不调,生于虚热,客于上焦,则胸膈生痰实,口苦舌干;客于中焦则烦心闷满,不饥不食;客于下焦,则大便难,小便赤涩。”——巢元方 “上焦热而烦渴者,牛黄散;上焦热无他证者,桔梗汤”——张元素

  46张

  其他占位符: 46

  历代发展 罗天益《卫生宝鉴》热病按邪热在上中下三焦和气分血分不同病位制方用药 喻嘉言: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 薛生白《湿热病篇》“湿热三焦辨证” 吴鞠通《温病条辨》:三焦为纲,病名为目

  47张

  标题: (二)三焦的证候与病机

  其他占位符: 上焦主要包括手太阴肺与手厥阴心包; 中焦主要包括阳明胃、肠及太阴脾; 下焦主要包括足少阴肾及足厥阴肝。

  上焦

  肺 心包

  逆传

  中焦

  下焦

  胃(热)、脾(湿)、大肠、胆

  肝(血)肾(精)、小肠、膀胱

  顺传

  顺传

  48张

  其他占位符: 1、上焦证:   上焦病证包括了肺及心(心包)的病变,其中肺,特别是肺卫的病变多见于新感温病的初期。上焦证的常见证候类型有以下几种:

  49张

  其他占位符: (1)邪犯肺卫证   叶天士提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即指出许多温病在初起时,病邪先犯于肺。肺合皮毛而统卫,所以温邪犯肺之初主要表现为卫受邪郁及肺气失宣。

  三焦的主要证候类型

  50张

  其他占位符:   发热,微恶风寒,咳嗽,头痛,口微渴,舌边尖红赤,舌苔薄白欠润,脉浮数等。该证候又称为邪袭肺卫证。 辨证要点——发热,微恶风寒,咳嗽。

  卫气郁遏,正邪交争

  邪热上扰清窍

  卫气被郁,肺气失宣

  温邪初起,伤津不甚

  主要症状和病机分析

  51张

  其他占位符: (2)邪热壅肺证   如犯于肺卫的温邪进一步由表入里,肺热亢盛,可造成邪热壅肺,肺气闭阻。 主要症状:   身热,汗出,咳喘气促,口渴,苔黄,脉数等。该证候类型又称为肺热壅盛证。

  52张

  标题: 病机分析

  邪热炽盛,迫津外泄——发热,汗出

  肺气郁闭——咳喘气促

  热盛伤津——口渴

  里热亢盛——苔黄,脉数

  辨证要点——身热,咳喘,苔黄

  基本病理——邪热壅肺,肺气闭郁

  53张

  其他占位符: (3)湿热阻肺证   湿热性质的病邪(如湿热病邪、暑湿病邪等)亦可犯于肺,使卫受邪郁,肺失肃降,即吴鞠通说:“肺病湿则气不得化。”

  54张

  其他占位符:   恶寒,发热,身热不扬,胸闷,咳嗽,咽痛,苔白腻,脉濡缓等。

  湿邪郁于卫表,困遏清阳

  湿热互结,热为湿遏

  湿热阻肺,肺失清肃

  湿邪偏盛

  基本病理——湿热阻肺,肺失清肃

  辨证要点——恶寒,身热不扬,胸闷,咳嗽,苔白腻

  主要症状和病机分析

  55张

  其他占位符:   以上属病邪犯于上焦肺者。另外,如邪热犯肺病变严重者,可导致化源欲绝。 化源欲绝是指因病变严重,肺主气,司呼吸功能失常,清气难入,浊气难出,生气之源告困,脏腑失养,危及生命的病理变化。 症见喘促鼻扇,汗出如涌,脉搏散乱,甚则咳唾粉红血水,面色反黑,烦躁欲绝等。

  56张

  其他占位符: (4)热陷心包证   心主神明,而心包代心行令,所以在温病过程中出现神明失常多责之于心包。 热陷心包是指邪热内陷,引起心包络机窍阻闭,心不能主神明及营血不能正常运行的病理变化,又称为邪闭心包证。

  57张

  标题: 主要症状、病机分析和辨证要点

  其他占位符: 神昏,身热,舌蹇肢厥,舌绛。

  热陷包络,扰乱神明—神昏谵语,舌蹇

  邪热炽盛,阳气闭阻不达四末——身热肢厥

  热灼营阴——舌绛

  辨证要点——神昏,身热肢厥,舌绛

  58张

  其他占位符:   热陷心包还常夹痰兼瘀即痰热内闭心包之证,症见神昏,喉间痰鸣,舌绛苔垢等。 “非痰迷心窍,即瘀塞心孔”——何秀山 “平素心虚有痰者,外热一陷,里络就闭”——《温热论》 其夹瘀者,多系邪热与瘀血互结,瘀热闭塞心窍所致,症见神昏谵语或神志如狂,唇黑甲青,舌质紫晦等。

  59张

  其他占位符: (5)湿蒙心包证   湿蒙心包指气分湿热酿蒸痰浊,蒙蔽心包络的病理变化,又称为湿热酿痰蒙蔽心包证。 主要症状:   身热,神识昏蒙,似清似昧或时清时昧,间有谵语,舌苔垢腻,舌色不绛,脉濡滑数等。 辨证要点——神志时清时昧,舌苔垢腻

  60张

  其他占位符: 上焦温病一般多见于发病初期。 ①从表而解 ②由表入里,肺热亢盛,可致肺气大伤 ③内陷心包

  上焦证转归

  61张

  其他占位符: 2、中焦证:   中焦所包括的脏腑主要是胃、脾、大肠等,温邪传入中焦一般属温病的中期或极期。中焦证常见的病证主要有:

  62张

  其他占位符: (1)阳明热盛证   指热入阳明,里热蒸迫而盛于内外的证候,又称胃热亢盛证。 主要症状:   壮热、大汗出、心烦、面赤、口渴引饮、脉洪大而数等。   足阳明胃为多气多血之经,被称为十二经之海,故其抗邪时阳热极盛,又称为阳明经证。

  63张

  其他占位符:    里热亢盛,蒸津外出——壮热、大汗出; 邪热扰心则心烦,邪热上蒸——面红赤; 邪热耗伤阴液——口渴而多饮,喜饮凉水; 脉洪大而数——邪热盛于内外。   辨证要点——壮热,汗多,渴饮,苔黄燥,脉洪大

  病机分析及辨证要点

  64张

  其他占位符: (2)阳明热结证   指肠道中邪热与糟粕相结,耗伤阴津,肠道传导失司的证候,又称热结肠腑证,或阳明腑证。 主要症状:   日晡潮热,或有谵语,大便秘结,或热结旁流,腹部硬满疼痛,舌苔黄黑而燥,脉沉实有力等。

  65张

  其他占位符: 热结于腑—发热日晡益甚; 胃肠邪热可扰乱心神——谵语; 肠道热结津伤,传导失职——大便秘结不通,或热迫津液从燥结旁流——下利稀水,其气臭秽; 肠道中燥屎热结阻塞,气机不通——腹部硬满疼痛; 腑实津伤——舌苔老黄而干燥,甚则可见黑燥之苔; 肠腑热结——脉沉实有力。 热结肠腑日久不愈,消烁津液、耗伤正气,可导致津液大伤或正气欲竭,形成正虚邪实之证,则预后极差 辨证要点——潮热,便秘,苔黄黑而燥,脉沉实有力

  病机分析及辨证要点

  66张

  其他占位符: (3)湿热中阻证  指湿热性质的病邪,如湿热病邪、暑湿病邪等困阻于中焦脾胃的证候。 主要症状:  湿热中阻证因湿热之偏盛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现: 1.湿重热轻者,脾气受困,气机郁阻,症见身热不扬,胸脘痞满,泛恶欲呕,舌苔白腻,或白厚,或白苔满布,或白多黄少等。

  67张

  其他占位符: 由于热处湿中,热势为湿邪所遏,故身热不扬; 湿困太阴,气机不畅,故胸脘痞满; 脾失健运,胃失和降,浊气上逆,故泛恶欲呕;舌苔白腻、白苔满布、或白多黄少等,均系湿邪偏盛的征象。

  病机分析

  68张

  其他占位符: 2.湿渐化热,形成湿热并重或热重湿轻者, 症见高热持续,不为汗衰,烦躁不安,脘腹痛满,恶心欲呕,舌苔黄腻或黄浊。 里热偏盛,故见高热持续; 湿热相蒸,故虽汗出而热势不衰; 中焦湿热互结,升清降浊受阻,气机失于宣展,则脘腹痛满; 湿热中阻,胃气上逆,则恶心呕吐; 舌苔黄腻或黄浊,亦为湿热互结的征象。 辨证要点—身热,脘痞,呕恶,苔腻

  69张

  其他占位符: (4)湿热积滞搏结肠腑证   指肠腑湿热与糟粕积滞相搏,肠道传导失职的证候。 主要症状:   身热,烦躁,胸脘痞满,腹痛,大便溏垢如败酱,便下不爽,舌赤,苔黄腻或黄浊,脉滑数等。

  70张

  其他占位符: 肠腑有湿热熏蒸——身热,烦躁; 湿邪郁阻气机——胸脘痞满; 湿热积滞内阻肠道,气机不通——腹痛,便溏不爽; 舌赤,苔黄腻或黄浊,脉滑数——湿热内盛之象。   辨证要点—身热,腹痛,大便溏垢,苔黄腻、黄浊

  病机分析及辨证要点

  71张

  其他占位符: (5)湿阻大肠证   指在湿热性温病过程中,湿浊闭阻于肠道,湿浊之气不得下降而蒙上的证候。 主要症状:   大便不通,神识如蒙,少腹硬满,苔垢腻,脉濡等。

  72张

  其他占位符:   本证多因湿热之邪流连气分,阻滞肠道,传导失司所致。 肠道湿滞气结,气机痹阻则大便不通; 由于大便不通,邪无出路,浊湿弥漫,上蒙清窍则神识如蒙,下闭浊道则少腹硬满; 湿浊偏盛则苔垢腻、脉濡。 病机——湿阻肠道,传导失职。 辨证要点—大便不通,少腹满,苔垢腻。

  73张

  其他占位符: 温病中焦病证一般发生于疾病的中期和极期,病机总的特点是:   病邪虽盛,正气亦未大伤,故邪正斗争剧烈,只要治疗得当,尚可祛邪外出而解。   但若邪热过盛或腑实严重,每可导致津液或正气大伤,甚则引起真阴耗竭殆尽,或湿热秽浊阻塞机窍,均属危重病证,可以危及生命。

  中焦证的转归

  另外,湿热久在中焦,若素体阳气不足则往往可以从湿而化,进一步损伤阳气而形成湿胜阳微或寒湿之证

  74张

  其他占位符: 3、下焦证:   下焦主要指肝、肾,温邪深入下焦,是指肝肾的病变,属温病的后期阶段。下焦证常见的病证有:

  75张

  其他占位符: (1)肾精耗损证   肾精耗损证指邪热深入下焦,耗伤肾精,形体及脏腑失于滋养的证候,又称真阴耗伤证。 主要症状:   低热,神疲萎顿,消瘦无力,口燥咽干,耳聋,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舌绛不鲜干枯而痿,脉虚无力。

  76张

  其他占位符: 由于肾精耗损,形体失养,故神惫萎顿,消瘦无力,脉虚; 肾精不足,不能上养清窍,则症见耳聋,即所谓“脱精耳聋”; 阴液不能上滋,故口燥咽干; 肾精枯涸,阴虚内热,症见低热持续,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等; 舌绛不鲜干枯而痿为肾阴不足之象。

  肾精耗损病机分析

  77张

  其他占位符:   肾精耗损,多由中焦病变发展而来,特别是阳明邪热不去,阴液耗伤过甚,更易引起本证,属于温病后期。正如吴鞠通说:“温邪久羁中焦,阳明阳土未有不克少阴癸水者,或已下而阴伤,或未下而阴竭”。如肾阴耗伤过甚,导致阴竭阳脱,可危及生命。   辨证要点——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口干咽燥,舌绛不鲜干枯而痿,脉虚。

  78张

  其他占位符: (2)虚风内动证   虚风内动是肾精虚损,肝木失养,风从内生的病理变化,即所谓“水不涵木”,又称为阴虚风动证。 主要症状:   神倦肢厥,耳聋,五心烦热,心中憺憺大动,手指蠕动,甚或瘛疭,脉虚弱等。

  79张

  其他占位符:   虚风内动是在肾精虚损的病理基础上发展而形成,故有肾精虚损的基本表现;   同时,肝为风木之脏,依肾水而滋养,如肾水受劫,肝失涵养,筋失濡润,则风从内生,症见手指蠕动,甚或瘛疭。   此外,肾水枯竭,不能上济心火,心神不能内舍,则见心中极度空虚而悸动不安,即所谓憺憺大动。   辨证要点——手指蠕动,或瘛疭,舌干绛而痿,脉虚。

  80张

  其他占位符:   温病下焦证一般发生于疾病的后期,一般属邪少虚多。病情虽已缓解,但因阴精已大衰,所以病情仍然较重。若正气渐复,驱除余邪外出则可逐渐向愈。但若阴精耗尽,阳气失于依附,则可因阴竭阳脱而死亡。

  下焦证的转归

  81张

  其他占位符: 81

  (四)三焦证候的相互关系及其传变

  1.标志温病发展的不同阶段 上焦手太阴肺——初期阶段 中焦足阳明胃——中期或极期 下焦足少阴肾、足厥阴肝——末期

  82张

  其他占位符: 82

  (四)三焦证候的相互关系及其传变

  2.顺传与逆传 由手太阴肺开始,向中焦阳明传变,致胃热亢盛或热结肠腑,称为顺传。 肺卫之邪不解,由肺卫内陷心包,则称逆传心包。

  83张

  标题: 三、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的关系

  其他占位符:   卫气营血辨证理论与三焦辨证理论,既是独立的,又是相辅相成的,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它们共同构成了温病辨证理论体系的核心。以下对二者的关系作一分析。

  84张

  其他占位符: 1、病机及证候表现上的共同点   上焦手太阴肺卫表证可归属于卫分证,上焦热壅于肺证属气分证范畴,而上焦热入心包证一般可归属营分证范畴;中焦足阳明胃、手阳明大肠以及足太阴脾的病证均属气分证范畴。

  85张

  其他占位符: 2、辨证意义上的共同点   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在温病的辨证意义上是一致的,二者均用以分析温病病理变化,辨别病变部位,掌握病势轻重,认识病情传变,归纳证候类型,从而为确定治疗原则提供依据。

  86张

  其他占位符:   卫气营血辨证主要分析温病发展过程中不同阶段的表现,三焦辨证则主要阐述温病病变不同阶段所属脏腑的病变部位,二者纵横交错,相辅而行,经纬相依,相得益彰,形成了较完整的温病辨证论治体系。   因此,只有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够比较准确地、全面地认识温病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由实转虚的整个发展过程。

  87张

  标题: 四、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的运用

  其他占位符: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理论虽有很多共同点,但也有不同点,二者不能相互替代,而应结合起来,灵活运用 。

  88张

  其他占位符:   温病的病变部位,一般不超越卫气营血辨证所示的病变层次和范围。所以一般先以卫气营血辨证确定病变浅深层次及其发展趋势,同时,再用三焦辨证确定病变的具体脏腑部位。

  89张

  其他占位符:   在临床上,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相辅而行,经纬交错,才能将病变层次及部位,病证类型及性质,病势轻重及转归等辨析清楚而准确,从而归纳出准确的病机,为确定治法和选择方药提供可靠的依据。

  90张

  标题: 复习思考题

  其他占位符: 1、卫分证、气分证、营分证、血分证的含义各是什么?它们的病机特点、证候表现及辨证要点各是什么? 2、上焦证、中焦证、下焦证各有哪些证候类型?其病机特点、证候表现及辨证要点各是什么? 3、如何从证候表现区别热入心包和湿蒙心包?

注意:本内容由网友上传,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严禁临床等其它用途,否则后果自负。
邮箱
昵称
密码
确认密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