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提供医学课件PPT幻灯片素材下载

网站使用问题请加Q1615251280及时解决,谢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科 > 痿病.ppt

痿病.ppt

痿病.ppt
PPT课件名称:痿病.ppt 时 间:2023-01-13 i d:10162 大 小:1.03 MB 贡 献 者:宗CUIHUA 格 式:.rar 点击下载
注意:ppt文件打包为rar压缩包格式,请用解压缩软件(例如WinRAR)打开,若无法正常下载使用请加客服QQ客服1615251280解决。
痿病.ppt

  1张

  标题: 痿 病

  中医内科学

  2张

  1.了解痿病的定义,古代文献对痿病的认识。 2.熟悉痿病的病因病机。 3.掌握痿病的证候特征,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 4.掌握痿病各证的证候特特点,治疗方法,常用方药。

  学习目的与要求

  3张

  痿证是脏腑内伤,肢体筋脉失养导致肢体筋脉驰缓,软弱无力,日久不用,引起肌肉萎缩或瘫痪的一种病症。 又称痿躄。

  概念

  4张

  痿——肢体痿弱不用; 躄——下肢软弱无力,不能步履。 《素问·玄机原病式》:“痿,谓手足痿弱,无力以运行也。”

  5张

  6张

  7张

  8张

  二、源流 首见于《内经》,并有专篇论述。 分类:皮痿、脉痿、筋痿、骨痿、肉痿 病因病机 :“湿热不攘 ” “ 肺热叶焦” 治则 : “治痿独取阳明”

  9张

  “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攮,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 “肺热叶焦” 肺燥不能输津于五脏,五体失养,肢体痿软 “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

  10张

  汉、晋、隋、唐很少有专篇论述,列入风、痹、厥、虚劳等诸证之中。 北宋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指出“痿证属内脏气不足之所为也”的病机特点。 “内脏精血虚耗,荣卫失度”

  11张

  金元·张子和 再论病机 肺热叶焦 “由肾水不能胜心火,心火上烁肺金。” “痿无寒证”。 《儒门事亲》首次鉴别痿病与风、痹、厥的异同。

  12张

  《儒门事亲》 “夫四末之疾,动而或痉者,为风;不仁或痛者,为痹;弱而不用者,为痿;逆而寒热者,为厥;此其状未尝同也。故其本源,又复大异。”

  13张

  朱丹溪《丹溪心法》专列痿论 病机:“痿之不足,乃阴血也”。 治疗:“痿证断不可作风治,而用风药”。 “泻南方补北方”。——即补肾清热的 治疗大法用虎潜丸,通过滋阴养血而达到清五脏内热之目的。

  14张

  《景岳全书》强调精血亏虚致痿 “元气败伤,则精虚不能灌溉,血虚不能营养者,亦不少矣”。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 “肝肾肺胃四经之病”。

  15张

  西医学中多发性神经炎、运动神经元疾病、脊髓病变、重症肌无力、周期性麻痹等表现为肢体痿软无力,不能随意运动者,均可参照本节辨证论治。

  西医学范畴

  16张

  正文: 小儿麻痹后遗症: 为小儿多见,发热、热退后出现一侧肢体弛缓性瘫痪。 多发性神经炎: 具有对称性的四肢远端感觉障碍,伴弛缓性瘫痪及营养机能障碍等症状。

  17张

  运动神经元疾病: 缓慢发生的四肢肌肉萎缩,肌肉颤动,有明显的病理征,感觉障碍不明显。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 起病急,四肢或双下肢瘫痪,脑脊液有改变。 急性脊髓炎: 起病急,于发热后出现截瘫或四肢瘫,伴有浅深感觉障碍,二便潴留。

  18张

  重症肌无力: 肌无力以及随意肌的易疲劳性。 ? 周期性麻痹: 反复发作无体征,有家族史。 外伤性截瘫: 癔病性瘫痪: 突发,有特殊性格或刺激下发作。

  19张

  病因病机

  20张

  正文: 五脏受损,精血津液不足,筋脉肌肉失养而弛纵,不能束骨而利关节,以致肌肉软弱无力,消瘦枯萎,发为痿证。

  21张

  肺热津伤,津液不布

  湿热浸淫,气血不运

  脾胃亏虚,精微不输

  肝肾亏损,髓枯筋痿

  痰瘀阻络,筋脉失养

  温热疫毒 邪热未尽

  居处潮湿 肥甘厚味

  后天失养 久病大病

  禀赋不足

  房劳太过

  外伤跌仆

  久病入络

  四肢 筋脉 肌肉 失养

  手足乏力

  筋脉弛缓

  肌肉萎缩

  脾失健运 痰湿内生

  痿病

  22张

  病机:肢体筋脉失养 病位:筋脉肌肉涉及肝肾肺脾胃 病性:热证、虚证居多 转归:久痿虚极,脾肾精气虚败,病情危笃。

  23张

  诊 断

  24张

  1.主症:上肢或下肢,一侧或双侧肢体筋脉驰缓,肌肉痿软无力(软瘫)。甚至瘫痪,日久肌肉萎缩。 2.伴随症:由于肌肉痿软无力,可有上眼胞下垂,声嘶低喑,抬头无力,甚则呼吸、吞咽困难。

  25张

  3. 病史:由感受外邪或内伤积损的病因,或多缓慢起病,也有突然发病。 4.神经系统检查:肌力、肌张力下降,肌容积萎缩。可作肌电图、肌酶谱、神经系统影像学检查,必要时行肌肉活检等。

  26张

  鉴别诊断

  27张

  1、痹病 痹病后期,由于肢体关节疼痛,不能活动,长期失用,以致肌肉松驰萎缩,类似痿病,但以肢关节疼痛为其特征;痿病肢体痿弱无力,肢体关节一般无疼痛。

  28张

  2、偏枯 偏枯亦称半身不遂,是中风症状,病见一侧上下肢偏废不用,常伴有语言謇涩、口眼歪斜,久则患肢肌肉枯瘦,其瘫痪是由于中风而致,二者临床不难鉴别。

  29张

  辨证论治

  30张

  (一)辨证要点 1.辨虚实 实:起病急,发展较快,肢体力弱,或拘急麻木,肌肉萎缩不显。 虚:病程长,病情渐进发展,肢体驰缓,肌肉萎缩明显。

  31张

  2.辨病位 肺:病起发热、咽干、呛咳,或热后出现肢体痿软不用; 脾胃:四肢痿软,食少,便溏,腹胀; 肝肾:下肢痿软无力,甚则不能站立。

  32张

  (二)治疗原则 调理脾胃,补益肝肾,育阴清热,不妄用风药。

  33张

  正文: (三)分证论证 1.肺热伤津 症状 (1)始发热,或热退后突然肢体软弱无力; (2)皮肤枯燥,心烦口渴,咽干咳呛少痰,小便短赤,大便秘结; (3)舌红苔黄,脉细数。

  34张

  正文: 治法:清热润肺,濡养筋脉 方药:清燥救肺汤 生石膏、桑叶——清宣肺金燥热; 麦冬、火麻仁、阿胶——润肺滋阴; 枇杷叶、苦杏仁——宣肺止咳化痰; 人参、甘草——益气生津。

  35张

  临床应用 壮热,口渴,汗多者:重用生石膏,加银花、 连翘; 身热退净,口燥咽干甚者:用益胃汤加薏苁仁、 生山药、谷麦芽。

  36张

  正文: (三)分证论证 2.湿热浸淫 症状 (1)四肢痿软,身体困重,或微肿麻木,尤多 见于下肢,或足胫热蒸; (2)发热,胸脘痞闷,小便赤涩; (3)舌红体大,苔黄厚腻,脉细数而濡。

  37张

  正文: 治法:清热燥湿,通利筋脉    方药:加味二妙散   苍术——燥湿强脾;   黄柏——清下焦湿热;   萆薢、防己——清热利湿; 当归、川牛膝——活血养血,化瘀益肾;  龟板-——滋阴潜阳,益肾健骨。

  38张

  正文: 临床应用:  若湿盛:加厚朴、薏苡仁、茯苓、浑泻;  长夏雨季:酌加藿香、佩兰;  热偏甚伤阴:去苍术加生地、麦冬;  若夹瘀:加赤芍、丹参、桃仁、红花。

  39张

  正文: (三)分证论证 3.脾胃亏虚 症状 (1)肢体痿软无力日重,食少纳呆,腹胀,便溏; (2)面浮不华,气短,神疲乏力; (3)舌淡,舌体胖大,苔薄白,脉沉细或沉弱。

  40张

  正文: 治法:健脾益气 方药:参苓白术散 人参、白术、山药、 扁豆、莲子肉 茯荟、薏苡仁——健脾渗湿; 陈皮、砂仁——醒脾和胃,调气行滞。

  健脾益气

  41张

  正文: (三)分证论证 4.肝肾亏损 症状 (1)起病缓慢,下肢痿软无力,腰脊酸软,不 能久立; (2)伴眩晕、耳鸣,遗精早泄,或月经不调, 甚至步履全废,腿胫大肉渐脱; (3)舌红少苔,脉沉细数。

  42张

  正文: 治法:补益肝肾,滋阴清热 方药:虎潜丸 虎骨——壮筋骨利关节; 锁阳——温肾益精; 当归、白芍——养血柔肝荣筋; 黄柏、知母、熟地、龟板——滋阴补肾清热; 干姜——温中和胃。

  43张

  正文: 临床应用 热甚者——去锁阳,干姜; 面色萎黄不华——加黄芪、党参、当归、鸡血藤; 怕冷,阳痿,小便清长——加紫河车粉。

  44张

  正文: (三)分证论证 5.痰瘀阻络 症状 (1)肢体痿软无力日重,肌肉消瘦,肢体麻木; (2)舌质暗淡有瘀、瘀点,脉细涩。

  45张

  正文: 治法:益气养营,活血行瘀 方药:圣愈汤合补阳还五汤加减 人参、黄芪——益气; 四物——养血和血; 红花、桃仁——活血化瘀。

  46张

  正文: 临床应用 (1)手足麻木加木瓜、僵蚕、鸡血藤; (2)下肢痿软加杜仲、锁阳、桑寄生; (3)肌肤甲错加大黄蟅虫丸。

  47张

  正文: (一)起病急者,若诊治无误,部分病例可获治愈,预后亦佳。 (二)若失治或治之不当,以及缓慢起病者,虽经多年治疗,效果多不佳,预后差。 (三)痿病重证,若出现呼吸、吞咽困难,预后亦差。

  48张

  标题: [预防调护]

  1.避居湿地,防御外邪侵袭,有助于痿证的预防和康复。 2.病情危重,卧床不起,吞咽呛咳,呼吸困难者,要常翻身拍背,鼓励病人排痰,以防止痰湿壅肺和发生褥疮。 3.对瘫痪者,应注意患肢保暖,保持肢体功能体位,防止肢体挛缩和关节僵硬,还应避免冻伤或烫伤。 4.提倡病人进行适当锻炼。 5.注意精神饮食调养。

  49张

  标题: [结 语]

  1.定义:痿证是指肢体痿弱无力,不能随意运动的一类病证。 2.病因:有外感与内伤两类。 3.病机:五脏受损,精津不足,筋脉肌肉失养 4.病性:本病以虚为本,或虚实错杂 5. 分型:肺热津伤、湿热浸淫、脾胃虚弱、肝肾亏损、脉络瘀阻,各种证型之间常相互关联。 6. 治疗:扶正——调养脏腑,补益气血阴阳 祛邪——清利湿热与温热毒邪。 7. 预后:与病因、病程有关。

  50张

  标题: [临证备要]

  1.祛邪不可伤正,补益防止助邪。 2.酌情配合养血活血通脉之品。 3.清热与养阴必须兼顾,但忌苦寒太过;用药当以甘寒清肺养胃为主,或宗丹溪“泻南方补北方”之旨,清热降火与滋养肾阴并进,若苦燥太过易伤阴液

  51张

  标题: [临证备要]

  正文: 4.“治痿独取阳明”。所谓“独取阳明”,主要是指采用补益脾胃的方法治疗痿证。 由于肺之津液来源于脾胃,肝肾之精血有赖于脾胃的生化。若脾胃虚弱,受纳运化功能失常,津液精血生化之源不足,肌肉筋脉失养,则肢体痿软,不易恢复。若脾胃功能健旺,饮食得增,气血津液充足,脏腑功能转旺,筋脉得以濡养,有利于痿证的恢复。

  52张

  标题: [临证备要]

  正文: 5.治痿慎用风药。痿证多虚,实证亦多偏热,《丹溪心法》指出:“痿病断不可作风治而用风药”,《景岳全书》亦指出:“痿病最忌发表,亦恐伤阴。”痿病多虚,实证亦多偏热。治风之剂,皆发散风邪,开通腠理,若误用之,阴血愈燥,常酿成坏病。

  53张

  标题: [临证备要]

  正文: 6.对痿证的治疗除内服药物外,还应配合针灸、推拿、气功等综合疗法,并应加强肢体活动,有助于提高疗效。

注意:本内容由网友上传,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严禁临床等其它用途,否则后果自负。
邮箱
昵称
密码
确认密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