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提供医学课件PPT幻灯片素材下载

网站使用问题请加Q1615251280及时解决,谢谢。

当前位置:首页 > 神经内科 > 神经解剖结构.ppt

神经解剖结构.ppt

神经解剖结构.ppt
PPT课件名称:神经解剖结构.ppt 时 间:2023-09-26 i d:13254 大 小:67.48 KB 贡 献 者:xiaohippo 格 式:.rar 点击下载
注意:ppt文件打包为rar压缩包格式,请用解压缩软件(例如WinRAR)打开,若无法正常下载使用请加客服QQ客服1615251280解决。
神经解剖结构.ppt

  神经解剖结构 xxx

  神经系统的组成

  神经系统分为两大部分:即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椎管内的脊髓组成。 外周神经系统是中枢发出的纤维,由12对脑神经和31对脊神经组成,它们分别传递躯干、头、面部的感觉与运动信息。 在脑、脊神经中都有支配内脏运动的纤维,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和腺体,称之为植物神经。据植物神经的中枢部位、形态特点,将其分为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在功能上彼此拮抗,共同调节和支配内脏活动。

  脊髓和脊神经

  脊髓的位置:位于椎管内,呈前后略扁的圆柱形 脊髓上端通过枕骨大孔与延髓相连,下端逐渐变细,呈圆锥状,称为脊髓圆锥,向下延伸为终丝连与尾骨。成人脊髓圆锥下端终止于第一腰椎下缘。 脊髓上端有一颈膨大(C5-T1节段),下方有一腰膨大(L2-S3节段)。腰膨大的下方有脊髓圆锥,延续为终丝。终丝与脊神经根形成马尾。 脊髓节段:每对脊神经相对应的脊髓称为一个脊髓节段,髓本身借每对脊神经根的出入范围分为5个部分,31个节段,颈段C(8),胸段T(12),腰段L(5),骶段S(5)和尾段Co(1)。

  .脊髓内部结构

  灰质 白质 网状结构 中央管:上接第四脑室,下为盲端称终室,充满脑脊液。

  脊髓的灰质:脊髓灰质在横切面上呈 蝴蝶型 或“H”形,分别向前、向后延伸为一对前角和一对后角,前角较为宽大,后角狭细。 脊髓白质:白质位于灰质的周围,被前、后根分为三索。前根的腹侧为前索,后根的背侧为后索。前、后根之间为侧索。

  脊髓的功能

  传导机能(脑→脊髓→效应器、感受器→脊髓→脑) 反射机能(浅反射、深反射和内脏反射)

  .脊神经

  组成:脊髓﹛后根(感觉根)、前跟(运动根)﹜在椎间孔处合成(混合性) 数目(31对)﹛颈神经(8对)胸神经(12对)腰神经(5对)骶神经(5对)尾神经(1对)

  大多数脊神经组成三个主要的神经丛,即颈丛、臂丛、腰骶丛。 颈丛:起源于C1-C4脊神经,其分支支配舌骨的肌肉,以及颈部和头后部的肌肉。颈丛一个中央的分支是支配横膈膜的膈神经,与呼吸的调节有关。 臂丛:起源于C5-TI脊神经,支配上肢和肩部肌肉。 腰丛:起源于L1-S4脊神经,支配低位肢体的肌肉。

  脑和脑神经

  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延髓、脑桥、中脑、小脑、间脑和大脑(又称端脑)六部分。

  脑干的下端在枕骨大孔处于脊髓相连,上端与间脑相连。脑干由延髓、脑桥、中脑三部分组成。 延髓位于脑的最下部,主要功能为控制呼吸、心跳、消化等。 脑桥位于中脑和延髓之间,能协调身体两侧肌肉的活动。脑桥与延髓交界处由内到外有外展神经、面神经和位听神经根。

  中脑位于脑桥之上,恰好是整个脑的中点。中脑是视觉与听觉的反射中枢,凡是瞳孔,眼球,肌肉等活动,均受中脑的控制。 第四脑室位于延髓、脑桥背侧和小脑之间的室腔,顶端朝向小脑。

  脑干的功能

  传导 反射功能 脑干中央是由许多错综复杂的神经元集合而成的网状结构,网状结构的主要功能是控制觉醒,睡眠等不同层次的意识状态。

  间脑位于中脑上方,两侧间脑之间为一狭小的腔隙,称为第三脑室,第三脑室下通中脑水管,其前上方两侧借室间孔与左右大脑半球内的侧脑室相通。间脑主要分为丘脑和下丘脑。 下丘脑的功能:是调节内脏活动的皮层下高级中枢;通过与边缘系的联系,参与情绪反应。 小脑位于延髓与脑桥背侧

  大脑

  大脑主要包括左右大脑半球,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最高级部分。半球表面凹凸不平,布满深浅不同的沟和裂,沟裂之间的隆起称为脑回。大脑的三个面:背外侧面、内侧面、底面。 大脑分为四条沟(外侧沟、中央沟、顶枕裂、矩状裂)五叶(额叶、顶叶、颞叶、枕叶、岛叶)

  脑半球由灰质和大白质构成,覆盖在大脑半球表面的一层灰质称为大脑皮层。皮层的深面为白质,白质内还有灰质核,这些核靠近脑底,称为基底核,基底核中主要为纹状体。 纹状体由尾状核和豆状核组成。

  白质(髓质):在大脑皮层的深面,由大量神经纤维组成,其中包括大脑半球内的回与回之间、叶与叶之间和两半球之间以及皮层与皮层下各级脑之间的上、下联系的神经纤维。主要的白质联系纤维有:1.胼胝体:在两半球间的底部,是联系左右半球的大量横行连合纤维。2.内囊:是位于丘脑、尾状核与豆状核之间的上下行纤维,其中有皮质延髓束、皮质脊髓束、丘脑皮质束以及视觉、听觉传导束(即视放射与听放射)等。

  脑神经

  脑神经共12对,与脑相连,主要分布于头面部,其中第10对迷走神经还分布到胸、腹腔脏器。 感觉神经:第Ⅰ、Ⅱ、Ⅷ对神经; 运动神经:第Ⅲ、Ⅳ、Ⅵ、Ⅺ、Ⅻ对神经; 混合神经:第Ⅴ、Ⅶ、Ⅸ、Ⅹ对神经。

  12对脑神经记忆口诀:1.嗅、2.视、3.动眼、4.滑、5.叉、6.外展、7.面、8.听、9.舌咽、10.迷、11.副、12.舌下 12对脑神经出脑部位: 端脑:嗅神经 中脑:视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 脑桥:三叉神经、外展神经、面神经、前庭蜗神经 延髓: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舌下神经

  脑和脊髓的被膜、脑脊液、脑屏障

  (一)脑和脊髓的被膜 脑的被膜:脑外的三层膜分别称为硬脑膜、蛛网膜和软网膜。他们具有保护和支持脑、脊髓的作用。

  1、硬脑膜:硬膜的特点是厚而坚韧,可保护脑、脊髓,并防止细菌的入侵。有些部位的硬脑膜分成两层,形成含有静脉血的血管,称为硬脑膜静脉窦,收集脑的静脉血。

  2、脑蛛网膜:薄而透明。无血管和神经,与硬脑膜之间有硬膜下腔;与软脑膜有蛛网膜下腔,内含脑脊液和较大血管。 脑和脊髓的蛛网膜下腔互相交通。 脑蛛网膜在硬脑膜构成的上矢状窦附近形成许多“菜花状”突起,突入硬脑膜窦内,称蛛网膜颗粒。脑脊液通过这些颗粒渗入硬脑膜窦内,回流入静脉。

  3、软脑膜:薄而富有血管,紧贴脑的表面并深入其沟裂中,对脑的营养起重要作用。 在脑室的一定部位,软脑膜及其血管与该部位脑室壁的室管膜上皮共同构成脉络组织。 在某些部位,脉络组织中的血管反复分支成丛,连同其表面的软脑膜和室管膜上皮突入脑室,形成脉络丛。

  脊髓被膜:脊髓外的三层膜分别称为硬脊膜、蛛网膜、软膜。 硬脊膜与椎管之间的腔隙称为硬膜外腔;在蛛网膜与软网膜之间的腔隙称为蛛网膜下腔。各腔内含有液体,尤其是蛛网膜下腔含有大量透明的脑脊液。在脊髓末端的蛛网膜下腔较为扩大,临床抽取病人的脑脊液或向脑脊液内注入药物时,常在此处做腰椎穿刺。

  脑脊液及其循环

  脑脊液(CSF)是充满于脑室系统、脊髓中央管和蛛网膜下隙内的无色透明液体,内含无机离子、葡萄糖和少量蛋白质,细胞很少,主要为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 脑脊液的功能相当于外周组织中的淋巴,对中枢神经系统起缓冲、保护、营养、运输代谢产物以及维持正常颅内压的作用。

  脑脊液总量在成人约150ml,它处于不断地产生、循环和回流的平衡状态。其途径如下:脑脊液由侧脑室脉络丛产生,经室间孔流至第三脑室,与第三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一道,经中脑水管流入第四脑室,再汇合第四脑室脉络丛产生的脑脊液经第四脑室正中孔和外侧孔流入蛛网膜下隙,使脑、脊髓和脑神经、脊神经均被脑脊液浸泡。然后,脑脊液再沿蛛网膜下隙流向大脑背面,经蛛网膜颗粒渗透到硬脑膜窦(主要是上矢状窦)内,会流入血液中。 如在脑脊液循环途径中发生阻塞,可导致脑积水和颅内压升高,进而使脑组织受压移位,甚至形成脑疝。

  脑屏障

  分成三个部分:①血-脑屏障;②血-脑脊液屏障;③脑脊液-脑屏障。

  大脑皮质机能定位

  1运动区,位置:中央前回、旁中央小叶前部( 包括4、6区)、额上回后部 2感觉区,位置:中央后回、旁中央小叶后部 3视区:楔回、舌回,一侧视区接受双眼同侧半视网膜传来的冲动,即一侧视区管理双眼对侧半视野 4听区:颞横回,每侧听区接受双侧听觉传入纤维 5内脏机能活动区:边缘叶

注意:本内容由网友上传,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严禁临床等其它用途,否则后果自负。
邮箱
昵称
密码
确认密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