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染色体变异.ppt
文字版
5.2 染色体变异.ppt

5.2 染色体变异
响誉世界的著名 “天才” 音乐指挥家舟舟
染色体变异
染色体_____变异
染色体_____变异
数目
结构
请思考:
1:果蝇体细胞有几条染色体?
8条
2:Ⅱ号和Ⅱ号染色体是什么关系?Ⅲ号和Ⅳ号呢?
同源染色体
非同源染色体
3:雄果蝇的体细胞中共有哪几对同源染色体?
Ⅱ和Ⅱ、Ⅲ和Ⅲ、Ⅳ和Ⅳ、X和Y
一、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X Y
Ⅱ Ⅳ Ⅲ
♂
思考: (1)雄果蝇的精子的染色体之间是什么关系? 非同源染色体 (2) 这些染色体在形态、大小和功能上有什么 特点? 各不相同 (3)它们是否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发育的全部 遗传信息? 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
(一)染色体组
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发育的全部遗传信息,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做——
果蝇的体细胞 中含有几个染 色体组?
(1)据“染色体形态”判断——细胞内同种形态染色体 有几条就含几个染色体组
(2个染色体组)
(3个染色体组)
(4个染色体组)
染色体组的确认方法:
(2)据“基因型”判断——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 有几个就含几个染色体组
AAaa
AABBDD
Aaa
ABCD
四个染色体组
二个染色体组
三个染色体组
一个染色体组
染色体组的确认方法:
(3)据“染色体数/染色体形态数”值—— 比值是几,即含几个染色体组。 如:果蝇有8条染色体,4种形态,有几个 染色体组?
8条/4种形态=2个染色体组
染色体组的确认方法:
二倍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体细胞中有 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
多倍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体细胞中含有 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染色体组的个体。
(二)二倍体和多倍体
三倍体、四倍体……
例如:人、果蝇、玉米等大多数生物
例如:香蕉(三倍体)、马铃薯(四倍体)
多倍体植株的特点和形成
2.茎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都比较大;糖类、蛋 白质等含量增高.
3.但发育延迟,结实率低。
1.多倍体在植物中广泛存在,而在动物中则较少见
野生状态 下的草莓
染色体数 目加倍后 的草莓
人工诱导多倍体的原理
完成了复制
纺锤体未形成
细胞未分裂
染色体数目加倍
自然条件改变或生物内部因素的变化
低温处理或 滴加秋水仙素
染色体不能拉向两极
(1)人工诱导多倍体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低温或秋水仙素处理法
(2)秋水仙素处理法的具体做法是什么? 原理又是什么?
方法:用秋水仙素处理____________或_______。 原理:当秋水仙素作用于正在______的细胞时,能够抑 制________的形成,导致________不能_______, 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__________。染色体数目 加倍的细胞继续进行_______分裂,将来就可能 发育成_________植株。
萌发的种子
幼苗
分裂
纺锤体
染色体
移向两极
数目加倍
有丝
多倍体
多倍体植株的特点和形成
万山之母--- 帕 米 尔 高 原
*据统计,帕米尔高原上的植物65%以上是多倍体。
二倍体 西瓜幼苗
二倍体 西瓜幼苗
秋水仙素
二倍体 西瓜植株
四倍体 西瓜植株
♀
♂
联会紊乱
三倍体西瓜种子
无子西瓜
(Gp:) 杂交
(Gp:) 杂交
×
自然长成
二倍体 西瓜植株
第一年
第二年
受精卵
受精卵
卵细胞
(32)
(32)
(16)
单倍体: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 的个体(由配子发育成的个体)
(三)单倍体
(单倍体)
思考: 1、一倍体一定是单倍体吗?单倍体一定是一倍体吗? 一倍体一定是单倍体,单倍体不一定是一倍体,也可以是 二倍体、三倍体等 2、单倍体中可以有一个染色体组,但也可以有多个 染色体组,对吗? 对。如果本物种是二倍体,则其配子所形成的单倍体中 含有一个染色体组;如果本物种是四倍体、六倍体等多 倍体,则其配子所形成的单倍体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 染色体组。 3、四倍体、六倍体物种形成的单倍体,其体细胞中 就含有两个或三个染色体组,我们可以称它为 二倍体或三倍体吗? 不可以。尽管其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或三个染色体组,但是 因为是正常的体细胞的配子所形成的物种,因此,只能称 为单倍体。
受精卵
发育
有几个染色体组,就是几倍体
配子
发育
不论几个染色体组,都是单倍体
对于一个个体:称为单倍体还是几倍体, 关键看什么?
关键是判断生物体是由受精卵还是由配子发育而成的
1、单倍体植株特点:
弱小,且高度不育
3、单倍体育种的措施和优点:
二倍体植株
花药离体培养
植株幼苗(单倍体)
人工诱导染色体加倍 (秋水仙素)
恢复回二倍体植株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纯合体)
自交
纯合体(不会发生性状分离)
(Aa)
(A或a)
(A或a)
(AA或aa)
2、应用:
单倍体育种
理论2年
正常
增多
减少
非整倍体改变
整倍体改变
染色体数目变异的类型:
成倍增多或减少
正常
21三体综合症
(Gp:) 第21号 染色体 多一条
例:21三体综合症(如图,又称先天性愚型或唐氏综合症)是由于患者细胞内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造成的。 患者眼间宽、眼角上斜、口常半张,身体发育缓慢、智力极度低下,许多在10岁前夭折。
染色体缺失,如果蝇的缺刻翅
二、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猫叫综合症”是人的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遗传病,病儿生长发育迟缓,头部畸形,哭声奇特,皮纹改变等特点,并有智能障碍,而其最明显的特征是哭声类似猫叫。
染色体重复,如果蝇的棒状眼
果蝇的卵圆眼和棒状眼
野生型:卵圆眼
变异型:棒状眼
染色体倒位
染色体易位, 如夜来香的变异
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引起的变异。
染色体变异
染色体变异
非整倍体改变:三体、缺体
染色体组
二倍体
概念
特点
应用
成因
概念
特征
多倍体
单倍体
分类
数目 变异
整倍体改变
缺失、重复、颠倒、易位
结构变异 :
第3节 人类遗传病
人类遗传病
单基因遗传病
多基因遗传病:
染色体异常 遗传病:
基因异常 遗传病
隐性遗传病
显性遗传病
常染色体:
X染色体:
白化病、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先天性聋哑、 苯丙酮尿症
红绿色盲症、 血友病
常染色体:
X染色体:
多指、并指、 软骨发育不全
抗维生素D佝偻病
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哮喘病、 青少年型糖尿病、精神分裂症、兔唇、早衰
21三体综合症
染色体数目变异:
染色体结构变异:
猫叫综合症
苯丙酮尿症:
多指
并指
软骨发育不全
常染色体 显性遗传病
抗维生素D佝偻病
(Gp:) 唇裂
(Gp:) 早衰
多基因遗传病
例:21三体综合症(如图,又称先天性愚型或唐氏综合症)是由于患者细胞内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造成的。 患者眼间宽、眼角上斜、口常半张,身体发育缓慢、智力极度低下,许多在10岁前夭折。
减数分裂过程中第21号染色体不分离,既可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也可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如图所示(以卵细胞形成为例): 与正常精子结合后,形成具有3条21号染色体的个体。
21三体综合征致病原因分析
人类遗传病
单基因遗传病
多基因遗传病:
染色体异常 遗传病:
基因异常 遗传病
隐性遗传病
显性遗传病
常染色体:
X染色体:
白化病、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先天性聋哑、 苯丙酮尿症
红绿色盲症、 血友病
常染色体:
X染色体:
多指、并指、 软骨发育不全
抗维生素D佝偻病
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哮喘病、 青少年型糖尿病、精神分裂症、兔唇、早衰
21三体综合症
染色体数目变异:
染色体结构变异:
猫叫综合症
问题:如何对遗传病进行监测和预防?
优生
(Gp:) 措施
(Gp:) 3.禁止近亲结婚
(Gp:) 1.遗传咨询
(Gp:) 4.提倡“适龄生育”
(Gp:) 2.产前诊断
(Gp:) 了解病史
(Gp:) 分析遗传方式、计算概率
(Gp:) 提出建议
1.遗传咨询
方案一:一对夫妇:男性正常,女性色盲 。
医生建议(优生策略):
优先生女孩
2.进行产前诊断
(Gp:) 羊水检查 B超检查 孕妇血细胞检查 基因诊断
优点:及早发现有严重遗传病和严重畸形的 胎儿。
3.禁止近亲结婚
甜蜜的婚姻苦涩的果?
达尔文
表姐艾玛
女儿
女儿
女儿
女儿
儿子
儿子
儿子
儿子
儿子
儿子
夭折
夭折
终身不育
终身不育
终身不育
病魔缠身,智力低下
4.提倡适龄生育
—24-29岁生育
过晚生育由于体内积累的致突变因素增多,生患病小孩的风险也相应增大。
(Gp:) 母亲生育年龄
(Gp:) 21三体综合症发病率
(Gp:) <29岁
(Gp:) 1/15 000
(Gp:) 30~34岁
(Gp:) 1/800
(Gp:) 35~39岁
(Gp:) 1/270
(Gp:) 40~44岁
(Gp:) 1/100
(Gp:) >45岁
(Gp:) 1/50
测定人类基因组的全部DNA序列,解读其中包含的遗传信息
1.内容:
2.目的:
绘制人类遗传信息的“地图”
三、人类基因组计划与人体健康
3.意义:
认识人类基因组的组成、结构、功能及其相互之间 的关系,对于人类疾病的诊治和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4.测定染色体:
22条常染色体+X+Y
1990年启动 2001年公开发表工作草图 2003年圆满完成测序任务
人类基因组由31.6亿个碱基对组成,已发现的基因约2~2.5万个。
5.过程:
6.结果:
1999年中国承担了1%的测序任务, 即3号染色体上的3000万个碱基对
三、人类基因组计划与人体健康
21三体综合征 、并指 、苯丙酮尿症依次属于: a .单基因病中的显性遗传病 b .单基因病中的隐性遗传病 c .常染色体异常病病 d .性染色体异常病病 A .bac B .dab C .cab D .cba
C

- 上一篇:多基因遗传与多基因病
- 下一篇:染色体变异-人类遗传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