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提供医学课件PPT幻灯片素材下载

网站使用问题请加Q1615251280及时解决,谢谢。

当前位置:首页 > 精神心理科 > 人格心理学教学.ppt

人格心理学教学.ppt

人格心理学教学.ppt
PPT课件名称:人格心理学教学.ppt 时 间:2023-09-11 i d:12919 大 小:513.75 KB 贡 献 者:liu2008199 格 式:.rar 点击下载
注意:ppt文件打包为rar压缩包格式,请用解压缩软件(例如WinRAR)打开,若无法正常下载使用请加客服QQ客服1615251280解决。
人格心理学教学.ppt

  人格心理学

  第一章 绪论

  一、人格的含义 (一)定义: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是具有动力一致的连续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身心组织。 (二)人格的基本特性:整体性,稳定性(知青的例子,年龄变化会有所改变),独特性,社会性 (三)与人格有关的几个概念:个性:个体差异性,与共性对应;人格是共性与个性的结合; 气质:先天的禀赋,神经类型所决定,人格具有社会性; 性格:稳定的行为方式,人格具有倾向性;

  二、人格的决定因素

  (一)?? 遗传的生物基础:遗传因素的影响,变态的人,同卵双生子0.48和异卵双生子0.24;大脑的影响,化学物质,身体外貌; (二)?? 环境基础:胎内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阶层,社会文化, (三)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反应的交互作用,同样的环境反应不一样;唤起的交互作用,个体的人格特征回引起周围人对他的特异反应;超前的交互作用,个体选择、建构自己所喜爱的环境,而这些环境反过来又进一步塑造其人格。

  三、人格心理学主要研究领域

  (一)人格结构:1.“主观客观”维度 2.“整体论元素论”维度 3.“团体个人”维度 4.“量质”维度 5.“动态静态”维度 6.“内在外在”维度

  几种人格结构理论的比较

  艾森克三维结构 外倾性 精神质 神经质 杨国枢等四维结构 精明干练 善良纯朴 冲动任性 智慧文雅 吉尔福特四维结构 社会活动性 偏执倾向 思维内倾性 情绪稳定性 卡特尔五维结构 外倾性 友善 超我强度 焦虑 智力

  (二)?? 人格动力:内驱力 (需要、成就动机)自我效能感 归因理论 (三)?? 人格发展:影响因素,变化规律(有什么特征,有没有阶段性); (四)人格适应:个体与环境保持和谐状态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反应;心理健康的保证;

  四、人格理论

  系统说明或解释各种人格现象,也为研究提供指导; (一)理论产生的过程:发现某种新现象,提出假设;设计研究方案;收集资料;分析资料;解释结果,验证假设;(考试焦虑的假设) (二)理论的功能:启发、组织整合、解释说明、预测发现;

  (三)人性的看法

  1.“积极消极” 2.“意志论决定论” 3.“内源性外摄性” 4.人格的整合与自我概念; 5.潜意识 6.时间对行为的影响

  五、人格研究

  (一)人格研究的途径 临床研究; 相关研究; 实验研究;

  (二)人格研究的方法

  1.观察法; 2.个案研究; 3.实验法;

  (三)人格评鉴

  1.概述:指系统方式收集有关人格资料;困难:怎样了解一个完整的人;怎样让被试如实的反应; 2.信度与效度:重测信度、折半信度、复本信度、评分者信度;内容效度、效标效度、构念效度; 3.方法:晤谈法、自陈量表、投射测验、行为评鉴、心理的生理学技术;

  六、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人格的看法

  (一)人格形成思想 1染积说 :“子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 2阶段说:孔子就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淮南子》写道:“凡人之性,少则猖狂,壮则是强暴,老则好利。一人之身既数变矣。” 3差异说 :荀子所言“生而同声,长而异俗” 。

  (二)人格分类思想

  1.孔子的人格类型说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2. 《黄帝内经》的人格类型说 :阴阳和平之人,居处安静,无为惧惧,无为欣欣,婉然从物,或与不争,与时变化,尊则谦谦,谭而不治,是谓至治。 3.刘劭的人格类型说: 强毅之人 狠刚不和 厉直刚毅,材在矫正,失在激许 柔顺之人缓心宽断柔顺安恕,每在宽容,失在少决

  (三)人格鉴定思想

  1.诸葛亮“知人七法”。诸葛亮一方面强调知人之难,另一方面他又认为:“知人之道有七焉。一曰间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曰穷之以辞辨而观其变,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实,四曰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曰期(约定之意)之以事而观其信”。 2.魏征的“六观”法 “贵则观其所举,富则观其所养,居则观其所好,习则观其所言,穷则观其所受,贱则观其所为。”

  七、学习人格心理学的作用

  (一)理解人的心理 1、人的现代化:第一,既能正确地面对现实,又有积极远大的人生理想 第二应培养坚韧的毅力和性格。 第三行事有主见,有原则,不以别人的喜恶作为自己的行事标准。 第四,心理需求的全面性和满足手段的合理性。

  传统与现代人格特点的比较

  传统人格量表包括5个方面: 一是“遵从权威”,二是“孝敬长辈”, 三是“安分守成”,四是“宿命自保”, 五是“男性优越”, 现代人格量表包括5个方面: 一是“平权开放”,二是“独立自顾”, 三是“乐观进取”,四是“尊重感情”, 五是“两性平等”,

  结果分析

  表1? 京港两地传统人格与现代人格比较表 ????? 平均数??? 传统人格????? 60.283???????? t??????????? P ?????????????????????????????? -35.855???? 0.000 现代人格????? 89.741??? ??? 注:t值为负表明传统人格得分低于现代人格。

  表3? 京港两地现代人格的平均数差异比较表

  ? 开放? 独立自顾?乐观进取 尊重感情 两性平等 北京??89.8??20.3 ??13.3??? 18.0??? 17.3? 20.8 香港??89.1? 19.9???12.6??? 16.3??? 18.5? 21.3 t??0.57??0.78??1.73???3.5** -2.8** -1.9 ?? P????0.57??? 0.43????0.08???? 0.001??? 0.004??0.28??? ??? 注:t值为正表明北京学生得分高于香港学生,反之为负。

  表2? 京港两地传统人格的平均数差异比较表

  传统人格? 遵从权威? 孝敬长辈? 安分守成 宿命自保 男性优越 北京? 60.00???? 12.42???? 16.98????? 9.84???? 10.77???? 9.99 香港? 61.62???? 12.25???? 16.43???? 10.43???? 12.45??? 10.06 ?? t? -1.05????? 0.40????? 1.30??? ? -1.58???? -3.80**? -0.13 ?? P?? 0.29????? 0.69????? 0.19????? 0.12????? 0.00??? ? 0.90 ? 注:t值为正表明北京学生得分高于香港学生,反之为负。

  结论

  ??1)? 在京港两地大学生的人格系统中, 表现为传统性与现代性的交融,但现代性的比重明显高于传统人格。 ???2?) 在传统人格与现代人格中, 京港两地没有显示出总体上的差异。只是香港大学生比北京大学生更宿命自保、尊重感情,北京大学生比香港大学生更乐观进取。

  2、社会现象的理解

  1)欺负者的人格特征 欺负者可能缺乏某种基本的自控能力,而使自身行为缺乏“理智性”,表现出“动作化”人格,通过动作直接表达内心的意愿、舒解内心的情绪和压力。Smith[1]总结对英国儿童进行的有关研究后指出,欺负者多脾气暴躁,易被激怒,对一般性的外界刺激反应强烈。

  2) 受欺负者的人格

  受欺负者通常也具有某些消极的自我概念或自我认知。自尊较低、缺乏自信是其显著特征。受欺负者对自己的智力与社会交往能力评价偏低。而几乎所有的有关研究都发现,受欺负者在社会关系中缺乏基本的安全感。

  3.意义和启示

  首先,欺负事件是欺负者与受欺负者的消极人格特点相互作用的结果,欺负者的攻击行为及其所反映的消极倾向理应给予批评、反对和抵制,但同时也不应忽视对受欺负者健康人格的培养,而对于外向、乐观、自尊、自信的心理品质与社交兴趣与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其次,迄今所进行的大量研究充分证明,欺负者与受欺负者的人格是在儿童与成人及同伴的互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第二个研究1.欺负人的心理特征

  1)强烈的权力欲和支配欲使某些青少年学生喜欢控制别人。 2)欺负他人的青少年学生可能缺乏移情。 3)有些青少年学生的家庭生活经历使他们对周围事物充满敌意,这种感情和冲动促使他们从伤害他人的过程中获得满足感。 4)社会竞争压力会导致某些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畸形发展。 5)物质利益的驱使造成某些青少年学生的欺负行为。 6)社会责任分散机制使某些欺负者产生侥幸心理。

  (二)研究人格心理提供指导 心理学研究的本土化 有理论的依据

  2.被欺负学生的心理分析 1)畏惧报复的心理。 2)拙于表达的心理。 3)自卑心理。

  (三)指导实践

  1、自我调节提供参考 A(agreeable)型个体的特征是温和、忠诚、充满爱心,他们一般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C(conscientious)型个体的特征是有效能,有能力,工作努力,他们常常会在工作中感到自己的能力,体验到完成感、实现感。 影响主观幸福感的客观因素 1.社会关系2.经济状况。收入仅在非常贫穷时有影响 。 3.健康状况

  2、教育学生

  引发交往危机的不良个性心理特征 ? 我欣赏、盛气凌人 自我封闭、自我否定 交往危机的心理及行为表现??   不善交往、交往不善 3、犯罪研究 马嘉杰的犯罪是由于性格内向,自卑,报复心强;

  第二章 精神分析理论

  第一节弗洛伊德的经历 童年的经历使他对儿童与父母的关系有了一定的认识;出生及孩提阶段的经历(生母和同父异母哥哥的关系);布洛伊尔发泄法产生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不能长久,特别是病人对他不断的提问产生不耐烦,他采用自由联想法;在治疗多娜时使他对移情有了深刻的体会。(那先生烟劲很大,对多娜有过性伤害),弗洛伊德也是有抽烟的习惯。自己做梦的实验,梦见自己看见母亲没有穿衣服。

  影响精神分析的观念

  莱布尼兹的单子的无意识、 赫尔巴特的意识无意识心理学 :把心理生活看作是在各种竞相进入意识的观念之间的一种竞争 . J.沙可在应用催眠理论的过程中,发现存在着一个脱离意识的心理王国; 第一次打击是N.哥白尼论证了人类并不生活在宇宙的中心; 第二次打击是C.达尔文证明了人类像任何其他动物一样,是自然的一部分; 第三次打击是精神分析揭示出人类的自我并非他本身的主宰。

  布洛伊尔用催眠疗法治疗安娜

  她拒绝用玻璃杯喝水,因为她曾看见一条狗从玻璃杯中舔水。当她意识到这一真正原因时,她马上就能用玻璃杯喝水了。

  第二节弗洛伊德的理论

  一、精神层次理论:意识层次包括意识,下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次,好象深浅不同的地壳层次而存在,故称之为精神层次。在正常条件下,人的活动都是有意识的活动,要干什么,都是很清楚的。但是,一切比较复杂的活动都包含有部分不被意识的个别过程。人在每一个瞬间只能有一个意识的主要点,其他则为注意的边缘。熟练和习惯。

  意识层次结构

  意识 前意识 无意识

  无意识的例子(一)

  一位英俊潇洒的研究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就是他特别怕切黄瓜,无论是在学校的公寓里,还是到女朋友家里,只要看见有人在做菜,清洗黄瓜,然后再把黄瓜一片片地切开,他就情不自禁地紧张、害怕,能躲就躲过去,否则他会哆嗦起来,从旁边艰难地走过。

  无意识的例子(二)梦的类型

  1.潜在梦?  深层意识中压抑住的愿望、欲求在梦中的表现。 2.显在梦?  现实生活中没有得到满足的欲望,在梦中出现。 3.反梦? 即与现实生活中事实相反的梦。 4.情绪梦?  是你最近精神状态的反映。

  梦的运作

  ⑴浓缩。即用隐意的个别元素代表全体,或把几种隐意的元素合而为一,如用胡须代替父亲,用乳房代替母亲等等。 ⑵转移。即用暗喻、谐音、仿同、近似等形式,通过由此及彼来表示隐意。如一个女人经常牵着狗,即用狗的形象代表这个女子等。 ⑶象征。即某些代表其它事物的东西。如用国王和王后象征父母,用小动物或害虫象征弟妹,以及用手杖、伞等等征男性生殖器,用坑穴、房间等象征女性生殖器等。此外,梦的运作还有润饰、校正等手法。

  梦的本质

  (一)梦是睡眠中的一种不安稳状态。 (二)梦是清醒状态精神活动的延续。 (三)梦是一种无意想象。 (四)梦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五)梦是愿望的满足 。

  二、人格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用疏导法让病人的内心创伤倾吐出来,病症就会消失;后来发现很多是病人臆造的,他开始选择内驱力的范式。提出人格结构的新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   自我,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自我的机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而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   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超我的特点是追求完美,它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则"。

  弗洛伊德认为,本我的目的在于追求快乐,自我的目的在于追求现实,超我的目的则在于追求完美。由于超我永无止境地追求完美,所以它同本我一样是非现实的,它经常批评本我谴责自我。自我服从超我的强制规则,它不仅必须寻找满足本我需要的事物,而且还必须考虑到所寻找的事物不能违反超我的价值观。

  弗洛伊德这样论述自我难扮的角色:“有一句格言告诫我们,一仆不能同时服侍两个主人,然而可怜的自我却处境更坏,它服侍着三个严厉的主人,而且要使它们的要求和需要相互协调。这些要求总是背道而驰并似乎常常互不相容,难怪自我经常不能完成任务。它的三位专制的主人是外部世界、超我和本我。”

  弗洛伊德认为,在通常情况下,本我、自我和超我是处于协调和平衡状态的,从而保证了人格的正常发展,如果三者失调乃至破坏,就会产生神经病,危及人格的发展。

  三、性本能理论 (一)本能理论

  人类最基本的本能有两类:一类是生的本能,另一类是死亡本能或攻击本能,生的本能包括性欲本能与个体生存本能,其目的是保持种族的繁衍与个体的生存。 ①口欲期;②肛门期; ③性器期;④潜伏期; ⑤生殖期。

  (二)焦虑与心理防御机制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焦虑主要有三种,即真实性焦虑、神经性焦虑和道德性焦虑,三种焦虑的根源分别是外部世界、本我和超我。心理防御机制是自我的一种防卫功能,很多时候,超我与原我之间,原我与现实之间,经常会有矛盾和冲突,这时人就会感到痛苦和焦虑,这时自我可以在不知不觉之中,以某种方式,调整一个冲突双方的关系,使超我的监察可以接受,同时原我的欲望又可以得到某种形式的满足,从而缓和焦虑,消除痛苦。

  方法

  压 抑被潜抑到无意识中去,以使个体不再因之而产生焦虑、痛苦 投 射——指个体将自己不能容忍的冲动、欲望转移到他人的身上 退 行——当人受到挫折无法应付时,使用以往较幼稚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欲望 隔 离——将一些不快的事实或情感分隔于意识之外 抵 消——以象征性的行为来抵消已往发生的痛苦事件

  转 化——指精神上的痛苦,焦虑转化为躯体症状表现出来 补 偿——是指个体利用某种方法来弥补其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 合理化——个体遭受挫折时用利于自己的理由来为自己辨解,将面临的窘境加以文饰,以隐满自己的真实动机 升 华——指被压抑的不符合社会规范的原始冲动或欲望用符合社会要求的建设性方式表达出来 幽 默——是指以幽默的语言或行为来应付紧张的情境或表达潜意识的欲望 反向形式——自认为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内心欲望或冲动会引起自我和超我的抵制,故朝相反的途径释放导致反向形成

  弗洛伊德的性欲假说把中心放在“伊底普斯”期上

  “俄底浦斯情结”和“埃勒克特拉情结”。? 这两个名字源于古希腊剧作家索福克勒斯的两部著名悲剧,前者主人公杀父要母,后者主人公诱使其弟杀死了母亲,为父报仇。 在前面的口欲、肛欲和阴茎欲就称之为“伊笛普斯前期”。

  “伊底普斯”后期分为三个阶段。

  潜伏期从7岁左右到12岁期间,此时性心理活动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一切童年早期的性幻想与性欲冲动都被压抑下来,而突出地表现为学龄期的勤奋和自我壮大方面。 青春萌动期12—16岁,由于生理特别是内分泌的剧烈活动,原欲又重新被启动,产生各式各样的“青春期心理挫折综合征”。

  青春后期系指16一20岁阶段

  性心理或性欲冲动基本上已达到成熟地步,性爱的对象以异性为主,性活动也以生殖器为主导。

  四、对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评价

  (一)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功绩 第一,弗洛伊德发现了潜意识 第二,弗洛伊德发现了性机能在人格发展中的动力作用 第三,弗洛伊德强调早期经验的影响是有科学道理的 第四,弗洛伊德在研究人格发展的过程中,注意到了心理发展的阶段性

  (二)弗洛伊德人格理论中的错误

  第一,弗洛伊德贬低意识、理性的作用 第二,弗洛伊德的泛性论是错误的 第三,弗洛伊德过分强调早期经验的影响,认为成年人格在四五岁时就已基本形成 第四,弗洛伊德以动欲区转移为依据来划分人格发展各阶段是不科学的

  第二节荣格的理论

  一、生平 内省、实证、独立 二、人格理论(一)人格结构:意识、个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 荣格理论中的无意识是未被利用的和被遗忘的观念的蓄水池,如果它们进入意识,很可能成为一个创造性灵感的来源。

  梦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提出人们没有意识到或注意到的思想。 梦提供了能帮助人们在生活中恢复平衡的信息。梦的一般功能是企图恢复心理的平衡,它通过制造梦的内容来重建整个精神的平衡和均势 。 将梦者的梦的联想与其清醒状态时的生活相结合,以揭示梦以一种补偿方式所指明的东西 。 荣格对梦的精神分析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除了对梦进行个别分析外,非常重视梦的系列分析。

  局限性

  1、他把梦看成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是由某个主体传递出来的信息,但他却无法回答这个造梦的主体究竟为何; 2、他认为梦无显意与隐意之分,只是朴实地宣告它们是什么以及它们的意思是什么,但对梦为何使用象征手法却又避而不谈; 3、他认为梦是持续不断的,甚至清醒的时候也在做梦,只不过是在清醒的时候,意识的呼声如此之大,梦的低语便被淹没无闻罢了。 “集体无意识”概念,它来至于所继承的脑结构的功能,来至于一种我们祖先生活的记忆痕迹。

  (二)人格动力

  1、心理能(力必多) 2、等值原理和熵原理 心理能的总量是固定的; 心理的能量的均衡分布的; 3、心理类型:态度 向外——向内 功能 思维、情感、感觉、直觉 八种人格类型 4、心理发展:儿童期(前性欲情)自我意识 青年期 盲目乐观和悲观;找到自己的位置,心理与外部世界保持一致 中年期 出现心灵的真空;体验自己的内心世界 老年期 喜欢回忆;考虑来生。

  第三节 阿德勒的理论

  (一)生平 体弱自卑 (二)人格理论 1.自卑与超越 器官缺陷、被娇纵、被忽略。当个人面对他无法适当应付的问题时,他表示他绝对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时,便是自卑情结。 2.生活风格 4、5岁形成人生的目标,实现的策略。(1)出生顺序 (2)梦的理论

  阿德勒反对把意识与无意识截然分割开,反对把梦的背景完全归诸与于性,并认为弗洛伊德的“梦是欲望的满足”这一命题也没有普遍意义 。 其一,你可以编造一个梦,它完全与真实的梦一样好地反映你的生活方式及所面临的问题。 其二,强调梦同生活的联系,他说:“梦必定是生活样式的产品,它也一定有助于生活样式的建造和加强。”

  其三,阿德勒强调梦的个体性,认为梦是个人生活样式的产品,是从他个人对他所处的特殊环境的解释中得来的 。反对用固定的规则释梦 。 人们现已普遍认为梦状态就其本质而言是入睡前思维的延续,而不是一种根本不同的状态,并且,梦具有适应的价值,它将帮助个体妥善处理他所面临的问题。

  3.个体发展 遗传与环境对人心理的发展提供可能性和客观条件,创造性选择适合自己心理发展的活动方式,创造性自我。 4.社会兴趣 每个人都具有与人和谐相处的先天需要。职业选择、参加社会活动、爱情婚姻是社会兴趣的主要内容。两种错误的生活风格 优越情结和自卑情结。 根据社会兴趣的程度:统治——支配型; 索取——依赖型;回避型;社会利益型。

  第四节 自我心理学

  一、安娜的理论 (一)丰富自我防御机制; (二)自我发展路线 依赖—情绪自信; 吮吸—正常饮食; 大小便不能自控—能够自控; 不管自己的身体—负起责任; 关注身体—关注玩具; 自我为中心—建立友谊;

  二、哈特曼的理论 (一)没有冲突的自我 (二)自我的起源与自主性的发展 自我与本我的同源性; 一级自我自主 不依赖本我的发展; 二级自我自主 服务于本我的防御机制逐渐演变成独立的结构。 (三)自我的适应过程 自我自主与环境取得平衡

  三、艾里克森的理论

  (一)自我心理学 自我的过去经验与现在经验的综合体,把内部发展与社会发展综合起来,引导心理性欲向合理方向发展,决定个人的命运。

  (二)人生发展阶段

  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 0—1 自主对羞怯和怀疑1—3 主动对内疚3—5 勤奋对自卑5—12 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20 亲密对孤独20—24 繁殖对停滞25—65 自我整合对失望65岁以后

  第五节 人格的社会文化理论

  一、霍尼的理论 (一)神经症的起源 父母的慈爱与家庭温暖,让孩子有安全感,人格就发展;否则会产生神经症。 父母损害孩子的安全感是基本罪恶; 孩子产生基本敌意;儿童体验到孤独和无能就产生基本焦虑。

  (二)控制基本焦虑的策略

  友爱与赞许 寻求能够照看生活的伴侣 把自己拘限于狭小空间 权力 利用他人 获得声望 寻求别人的赞许 获得个人成绩 自负和不依靠他人 寻求完美

  (三)神经症的三大类型

  接近众人( moving toward people ) 远离众人( moving away from people ) 反对众人(moving against people ) 消除基本焦虑的原级防卫

  (四)自我的理论

  真实的自我 个体的潜能 理想的自我 自己的理想形象 现实的自我 个体现在身心存在的总和

  二、沙利文的人际关系理论

  (一)人格的定义 人格可以看作是假设的存在,它是在人际关系中表现出自身的。人际关系包括真实与想象的他人相互作用,与其直接与间接地一体化为能动的复合,包括与人的传统、习俗、文明和制度的相互作用。

  (二)人格动力

  1.动能 人格的最小单位能量的相互转化模式 生理区域动能 个体与环境有关的躯体生理部位能量转化结构 人际动能 人际交往的经验中所获得能量转化结构 2.自我动能 (自我系统)以人际经验为基础的自我印象,好我 坏我 非我(被自我拒绝的部分) 3.人格化 追求生理需要减少焦虑中对自己和他人、事物形成的形象(具有态度倾向)

  三、弗罗姆的理论

  (一)人的需要 1.关联的需要 爱与关心他人 爱是一种归属也是结合 2.超越的需要 创造 3.归根的需要 与别人建立手足情 4.同一性的需要 掌握自己的命运 5.定向框架的需要 对环境有稳定的、一致的认知结构。

  (二)社会性格

  与个人人格相对应 1.接纳性格 (依赖性格)被动、屈从、怯弱、贪婪、轻信 2.囤积性格 吝啬、多疑、顽固、懒惰、占有 3.剥削性格 敌意、挑衅、利己、窃取和傲慢 4.市场性格 投机、应变、空想、冷漠和浪费 5.产生性格 独立、自主、完整、自爱和创造

  (三)梦的理论

  第一,强调梦中象征的广泛意义,阐明了梦中象征性语言的内涵。 三种形式的象征:其一是惯例的象征,如文字、图画与图案等的象征性; 其二是偶发的象征,这种象征与象征的经验之间的关联是完全偶然的 。 其三是普遍的象征,这是一种与其所代表的事物之间有内在关系的象征 。以火所表现的象征。它能代表权力、能量、荣耀、光明、跳动以及愉悦的心情等。 第二方面是主张梦既有非理性的性质,也有理性的性质。他说:“我把做梦定义为在睡眠状态下任何种类的心智活动,……。 第三方面是重视梦的预示作用。

  投射技术

  投射的定义: 个人把自己的思想、态度、愿望、情绪、性格等无意识地反应到对事物的解释之中的心理倾向。 投射技术或投射测验 基本假设 :(1)个体不自觉地把自己的特质、态度、 及主观过程归于他人的过程;(2)与个体的兴趣、愿望、 恐惧和期望一致的知觉客观刺激的过程 。

  投射技术的特点

  自陈量表假设被试能良好地对自己的心理进行内省,并以选出最恰当的描述的方式报告出来。 “在情境相当模糊的情况下,被试会努力寻找测验外的线索为刺激提供意义。视野中测验卡片的数目、测验房间墙上的画、施测的理由、施测者的性别和外表,这些都会影响投射测验的反应。” 投射技术的长处在于了解人的动机、潜在资源、无意识等方面的内容。 对个案独特性的深入研究。

  第一,投射技术的刺激多为视觉图片,而无意识也偏好以视觉的方式表达 。 第二,投射技术中经常使用的联想方法,也是在精神分析中为了解无意识而常用的,例如自由联想法。 第三,投射技术掩盖了测查人格的目的,使被试在反应中不知不觉流露自己的人格特征 。

  罗夏墨迹测验

  10张卡片,5张黑白,5张彩色 自由联想; 提问 反应是根据哪一部分做出的,引起反应的因素是什么? 极限试探 能否从图片中看到具体的事物。 记分 反应的部位 决定反应的因素(形状、色彩、运动) 反应的内容 人、动物、性、自然、物体。 普遍性反应

  主题统觉测验

  TAT由30张有主题的图片组成(其中有一张白卡),这些图卡有为男人、女人、男孩和女孩专用的,也有共用的,组成四套,每套又分1和2两个系列,每一系列有10张图片。 1.测查方法 第一系列(不告诉受试还要作第二系列),让受试每看一张图卡,要求讲一个短故事(一般成人含300个字,儿童含150个字)。故事必须包括如下方面:①图画说明一件什么事;②在此时发生了什么事;③图画中的主人公此时有何感受;④想些什么;⑤结果如何。 第二系列,方法基本如上,但要求更多一些想象。使故事讲得更生动。

  2.TAT的记分(或编码)和分析???(1)TAT记分常用变量:①主人公(故事的主人公);②需要(主人公自己的各种需要、动机、倾向和感情);③压力(环境对主人公的压力或动力);④结果(环境作用使主人公快乐或不快乐);⑤主题(主人公的需要和受的压力,主人公解决矛盾和焦虑的方法及其分析)。

  (2)分析步骤:以Murray为主,①第一步,决定主人公;②第二步检查主人公的人格--感到什么?动机是什么?需要是什么,满足与否?③估计主人公环境,包括自然和社会的;④分析主人公与压力,是需要控制压力?在克服困难中变得坚强还是屈从?⑤分析主题的形式是简单的还是复合的(简单主题的网状式组合);③估计兴趣和情操,讲故事的人把什么样的特征、兴趣和情操归因主人公?这些兴趣和情操的性质如何?如何和为何选择它们?

  第三章 特质论心理学

  第一节 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 一、生平,会面弗洛伊德使发现精神分析 存在的问题;提出功能自主性,要了解一个人最好的信息是来源于他本人。 二、珍尼的诊断,58-70岁给儿子的两个朋友写信,丈夫去世一个月后儿子出生,溺爱,儿子参军回来交女朋友,与他断绝来往,后来又与之通信;儿子死后,为了遗产与儿媳妇陷入一系列的法律纠纷。

  珍尼的诊断

  1、好争吵,多疑攻击 2、自我中心,占有欲 3、感情用事, 4、独立—自主 5、美学—艺术 6、自我中心,自我怜悯 7、怀疑人生价值 8、戏剧性—紧张

  1、攻击性 2、占有欲 3、归属需要,家庭认可需要 4、自主需要 5、自觉性 6、殉道性 7、性欲 8、爱夸张

  二、特质论体系

  (一)人格的定义:人格是内在心理物理系统中的动力组织,它决定一个人对环境独特的行为与思想。 1、动力组织,活动的组织,整体化的、不断发展的,因而是动力。 2、心理物理系统,身心不可分割。 3、决定倾向,一旦给予适当刺激就会唤起适应性行为和体态风格。 4、独特性, 5、独有的行为和思想,全部的行为和思想,而不仅仅是生物的环境适应。

  (二)特质的定义

  特质是人格的基本单位;一种概括化了的和聚焦的神经生理系统,使许多刺激在机能上等值的能力,具有激发和引导适应性和表现性行为一致的形式; 同辈 缺乏朋友 团体 回避聚会 嗜好 喜欢独处 讲习会 不参加

  羞怯

  (三)特质的种类

  特质等于倾向;特质是一种网状的相互牵连的重叠的特质结构。 首要特质 主要动机、优势倾向 渗透性占优势,影响一个人全部活动的所有方向;中心特质 具有相当概括性的重要特质,平均7.2个; 次要特质 不甚明显的、一直性和国性都比较差,接近习惯或态度。 特质论的研究方法:除了自陈量表因素分析,行为频率(用回溯的方法,与家人、朋友的评定算相关);聚合研究法,每隔不同的天数对多种行为进行重复评定,与特质问卷算相关;相互作用研究法,两种不同的特质分配到两种不同的情景之中,外倾在社交聚会上比较快乐,内倾的在图书馆比较快乐。

  二、人格动力

  机能自主(功能独立)与原先产生的需要没有关系,好的动机理论要回答: 1.动机是现实的; 2.几种动机可以同时存在; 3.承认认知的重要性; 4.每个人有独特的动机形式。 认为成人的动机是变化的,是自我维持的同时系统,由先前的系统发展而来,但机能上独立于它们。 个体发展的任何阶段都有好奇、探索、自我实现。

  三、人格发展

  1.躯体我的感觉阶段,0-1岁; 2.自我同一阶段, 2岁,自我认同感; 3.自尊感阶段,3岁; 4.自我扩展的阶段,4岁;自我意识扩展到其他事物上;自私的开始; 5.自我意象感,4-6岁,要求儿童扮演习得角色的期待和寻求获得对未来的某种热望;6.自我理智感调适阶段,6-12岁,用理智来思考,解决问题; 7.统我追求显露阶段,12-青春期,经由生活目标的选择以追求自我提升的倾向; 8.知者自我显露阶段,成人,同时操纵前面七个阶段,综合发挥作用。

  四、健康成熟的人格

  1.我扩展的能力,关心他人; 2.与他人热情交往的能力,爱和同情; 3.自我接纳能力和安全感,有挫折容忍力,积极的自我意象; 4.实际现实的知觉,真实的看待各种事物; 5.自我客观化,能洞察自己的能力与不足; 6.统一的人生哲学,有相当清晰的自我意向和一套指导其行为的标准。

  第二节 卡特尔特质因素理论

  生平 学习化学,跟随斯皮尔曼做统计 一、人格结构 人在不同时间和情景中都保持某种行为形式和一致性; (一)独有特质与共同特质 在某一社区里,人都有一些共同特质,但是个人身上强度不一样,在一个人身上不同时间也不一样; (二)表面与根源特质 表面特质一个人外部表现的特点; 根源特质 一个人行为的根本原因;人有16种根源特质。 (三)动力特质 能 (本能)外能 辅助;

  因素分析说明

  因素负荷 测验 因素1 因素2 怀疑 0.52 0.15 不稳定 0.81 0.08 内疚 0.66 0.04 理解 0.11 0.88 能力 0.03 0.69 流畅性 0.19 0.47 焦虑 智慧

  根源特质类别 组群1 组群2 志向 合作 果断 友好 忍耐 仁慈 坚持性 开放性 创造性 温和 成就 人际

  二、人格发展

  (一)遗产环境的作用 人格是交互作用的结果,两者呈负相关,社会对施加的压力使人趋向于社会大多数人;支配人的变得不那么支配人,不自信者变得自信。 (二)特质形成的年龄趋势 2-5岁是自我与超我形成的重要阶段; 6-13岁无忧无虑的阶段; 青春期 情绪不稳定,对性的兴趣,产生对利他主义和社会做贡献; 25-55岁 稳定期,可能创造力有所增加。 三、心理治疗 心理问题是无法解决的冲突造成的,要进行精确的测量才能够有效的治疗。

  第三节 艾森克的人格理论

  接受巴甫洛夫的神经类型理论,从事医院的工作。 一、人格类型论体系 定义 个人的性格、智力、气质、体格稳定持久的组织,它决定人对环境的独特适应方式。 层次模型 类型水平 外向 特质水平 社会性 活泼性 活动性 武断性 感觉寻求 习惯反应 特殊反应

  (二)人格维度

  1、三个维度的行为表现 (1)外倾—内倾 外情绪冲动 爱交际 冒险 粗心;内 容易形成条件反射 情绪稳定 冷淡 喜欢有秩序的生活与工作 (2)神经质—稳定性 高焦虑 易激动 沮丧 温和 易自我控制 (3)精神质—超我机能 高 固执 攻击性 自我中心;低 温柔心肠 善感; 2、人格维度与心理障碍 神经质高分的容易得神经症,精神质高的容易得精神病。

  3、人格维度的生理基础

  (1)内外倾的 (网状系统与神经类型) 外倾的抑制强兴奋弱,强型,忍受刺激的能力强,渴求刺激,喜欢社交冒险; 内倾者兴奋强抑制弱,喜欢读书、下棋;觉醒水平比较高,对同样的刺激体验到的要比外倾者强。喜欢安静的环境。 (2)神经质 边缘系统(海马、杏仁核、扣带回和下丘脑)激活阈限值低,交感神经反应强,刺激小反应大。它与自主神经系统协同活动,与网状系统相联系。 焦虑是神经质与内倾的混合物。 (3)精神质 与雄激素有密切关系,但是还没有证据。

  二、人格发展

  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遗传有着特殊重要的作用。不同的国家都有三个维度,不同年龄这三个维度相对稳定,双生子的研究表明,同卵双生子一起生活相关0.42;分开0.61;异卵双子相关0.17。 社会化是个人觉察到他所习得行为的总和。 内倾者比较容易形成条件反射,社会规则学得比较快,焦虑高,不容易产生反社会;外倾者如果父母或他人长期严格训练,也能够把社会规则学好。

  第四节 大五因素模型

  一、内容 N:神经质,消极情感,敏觉;安全,放松,果敢(Ⅳ) E:外倾,充满活力,热情;谨慎,冷淡,退让(Ⅰ) O:开放,创造性,思路新;兴趣少,讲实际(Ⅴ) A:宜人,利他,有感染力;多疑,不合作,残忍(Ⅱ) C:认真,克制,拘谨,负责;懒惰,粗心,享乐(Ⅲ) 二、支持五因素模型的证据 1.进步因素跨文化的一致性—基本词汇假设 跨文化研究有两种互补的研究取向,即共性研究(文化的普遍性)和特性研究(文化的特殊性、本土性),结合两种取向,是跨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原则。杨国枢与彭迈克研究与 “大五”因素相比较发现,两个因素有对应的相关,其余的3个因素则没有完全对应的关系。 中国人的共同特质是值得信赖的、有原则的、忍耐、责任感强、自我控制、反对性自由。中心特质可概括为中庸和自我原则。

  2.自我与观察者等级评定的一致性; 同伴与自我 配偶与自我 N 0.45 0.53 E 0.26 0.53 O 0.37 0.59 A 0.49 0.60 C 0.41 0.57 3.特质分数与动机、情感、人际的相关性; 某些特质得分与动机追求有关系;N与负向E与正向主观幸福感有关系;在人际上是物以类聚还是人与群分,前者得到更多的支持。 4.人格异常诊断为人格特质集和维度,而不是类型; 认真得分高与强迫症有关;宜人性得分低与反社会人格有关。

  5.遗传证据与进化理论身高 体重 外倾 神经质 一起长大的同卵双子 0.95 0.90 0.54 0.46 一起长大的异卵双子 0.52 0.50 0.19 0.22 情绪稳定、宜人性和认真对团体生存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三、应用 1.临床心理,低神经质得分和高认真性得分均与较好的治疗效果。低开放性者则更适合于生物反馈,情感支持 。2.健康心理 ,外倾性、神经质、宜人性均与健康心理有关,对立性敌意而不是愤怒性敌意对冠心病有预测价值 。3.职业 ,艺术兴趣与开放性呈正相关,高认真性者被一致性地评为优秀雇员。 4.发展心理,高认真性、高开放性的青少年具有好的学业成就,低认真性、低宜人性的青少年有较多的违法行为。

  四、五因素评价

  尽管五因素模型已逐步得到承认并运用于许多实践领域,但仍有一些心理学家对它持批评态度。 1.对因素分析的质疑。因素分析的局限性,如旋转决策的武断性,因素解释的模糊性 。 2.词汇假设的不当,世俗概念不能保证涵盖和表达一些精细而复杂的个别差异和人格特质。 3.问卷假设的缺点,没有一内在的人格理论作指导,用验证性因素分析作检验,呈现了拟合程度较差。 4.因素命名、数量、含义上的不一致 。

  五、人格一致性与人—情景之争

  纵向的稳定性和横向的一致性。爱泼斯坦让30个大学生对自己28天里每天的情感(安全、幸福、生气)、行为冲动和实际行为作等级评定(刺激寻求、攻击性、社会退缩)。 结果是一天的行为无法预测第二天的行为,但是两周的行为可以通过前两周的行为作出预测。情感更为稳定。 精度(fidelity)与宽度(bandwidth)的关系,两者往往成反比。特质论有较好的宽度,但是精度较差。 自陈量表存在的问题,社会期许(测谎题),反应定势,默认、极端化、回避、粗心、离题位置定势(多种答题);无意识动机,自己最了解自己,但是对无意识的动机无法知晓。

注意:本内容由网友上传,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严禁临床等其它用途,否则后果自负。
邮箱
昵称
密码
确认密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