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提供医学课件PPT幻灯片素材下载

网站使用问题请加Q1615251280及时解决,谢谢。

当前位置:首页 > 精神心理科 >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务规范.ppt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务规范.ppt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务规范.ppt
PPT课件名称: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务规范.ppt 时 间:2023-01-31 i d:10523 大 小:216.42 KB 贡 献 者:19970615 格 式:.rar 点击下载
注意:ppt文件打包为rar压缩包格式,请用解压缩软件(例如WinRAR)打开,若无法正常下载使用请加客服QQ客服1615251280解决。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务规范.ppt

  1张

  标题: 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服务规范

  2张

  标题: 一 重性精神疾病的概念

  正文: 重性精神疾病: 指临床幻觉、妄想、严重思维障碍、行为紊乱等精神病性症状 ,且患者社会生活能力严重受损的一组精神疾病。 1、精神分裂症 2、分裂情感性精神障碍 3、偏执性精神病 4、双相障碍 5、癫痫所致精神障碍 6、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

  3张

  标题: 二、服务内容

  正文: (一)患者信息管理 (二)随访评估 (三)分类干预 (四)健康体检

  4张

  标题: (一)患者信息管理

  正文: 1、登记 对辖区内确诊的重症精神疾病患者统一登记建卡和报告。 家属提供专业医疗机构的疾病诊疗相关信息 患者监护人姓名、监护人电话、 初次发病时间、既往主要症状,既往治疗情况、最近诊断情况、最近一次治疗效果、

  5张

  标题: 2、信息的全面评估

  正文: 个人基本信息、 躯体疾病, 服药情况 实验室检查结果。 了解关锁情况:关锁指出于非医疗目的,使用某种工具(如绳索、铁链、铁笼等)限制患者的行动自由。 1、无关锁;2、关锁;3、关锁已解除)

  6张

  标题: 3.患病对家庭社会的影响:

  正文: 填写从上次随访到本次随访期间发生的情况。若未发生过,填写“0”;若发生过,填写相应的次数。 轻度滋事: 是指公安机关出警但仅作一般教育等处理的案情,例如患者打、骂他人或者扰乱秩序,但没有造成生命财产损害的,属于此类。 肇事: 是指患者的行为触犯了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但未触犯《刑法》,例如患者有行凶伤人毁物等,但未导致被害人轻、重伤的。 肇祸: 是指患者的行为触犯了《刑法》,属于犯罪行为的。

  7张

  标题: (二)随访评估

  正文: 随访要求 检查患者的精神状况,包括知情意活动及自知力,询问其躯体疾病 、社会功能、服药情况及各项实验室检查结果。 对应管理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每年至少随访4次。 每次随访应对患者进行危险性评估.

  8张

  标题: .暴力行为的危险性评估:

  正文: 根据患病以来到登记时的情况填写,在相应的级别上填写次数。具体评级标准为五级: 0级:无符合以下1-5级中的任何行为。 1级:口头威胁,喊叫,但没有打砸行为。 2级:打砸行为,局限在家里,针对财物。能被劝说制止。 3级:明显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 4级:持续的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或人,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 5级:持管制性危险武器的针对人的任何暴力行为,或者纵火,爆炸等行为。无论在家里还是公共场合

  9张

  标题: (三)、分类干预

  正文: 进行病情评估。 检查:1、精神功能检查:包括知、情、意和自知力等; 2、询问体疾、社会功能、服药情况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 评估:1、症状是否消失;2、工作能力、社会功能是否恢复;3、药物依从性、不良反应或躯体疾况,然后进行以下分类干预: 病情标准 稳定:精神症状基本消失,自知力基本恢复,社会功能处于一般或良好状态,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躯体疾病稳定。 基本稳定:精神症状、自知力、社会功能状况至少有一方面较差,处于“病情不稳定”和“病情稳定”之间。 不稳定: 精神症状明显,自知力缺乏,社会功能较差,有影响社会或家庭的行为,有严重药物不良反应或躯体疾病

  10张

  标题: 分类干预的原则

  正文: 稳定: 若无其他异常,继续执行上级医院制定的治疗方案,3个月时随访。 基本稳定: 在现基础上在调整剂量(规定剂量范围内),或与原主管医生联系。调整过后,可连续观察4—6周,若有好转,维持治疗,3个月时随访; 无效上转,2周内随访转诊结果。 若伴有躯体症状恶化/药物不良反应,查找原因,对症治疗,2周时随访,观察疗效。必要时上诊,2周内随访转诊情况。 不稳定: 建议转诊到上级医院,2周内 随访转诊情况。

  11张

  正文: 在患者病情许可的情况下,征得监护人与患者本人同意后,每年进行1次健康检查,可与随访相结合。内容包括一般体格检查、血压、体重、血常规(含白细胞分类)、转氨酶、血糖、心电图。

  标题: (四)健康体检

  12张

  标题: 随访中要进行督导服药、指导用药 和家庭护理。

  正文: 精神科主要用药按其作用大致可分为四类 抗精神病药 抗抑郁药、 抗躁狂药、 抗焦虑药。 交待家属保管药品的重要性

  13张

  标题: 效果评估

  正文: (1)患者管理率 患者管理率=所有登记在册的确诊患者数/辖区内15岁及以上人口总数×患病率×100% 注:按照浙江省、河北省调查15岁及以上人群中重性精神疾病患病率为1%。在缺乏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的地区,建议使用此患病率。 (2)患者规范管理率 患者规范管理率=每年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管理的患者数/所有登记在册的确诊患者数×100% (3)显好率 显好率=最近一次随访时分类为病情稳定的患者数/所有登记在册的确诊患者数×100% (4)社会活动参与率 参与率=(最近一次随访时参与社会活动患者数/每年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管理的患者数)×100% (参与社会活动患者数:是指生活上能处理、参加家务劳动,社会中能够参加社会生产和社会活动的精神病患者数。)

  14张

  标题: 目前症状及相关知识

  正文: 幻觉 交流困难 猜疑 喜怒无常 行为怪异 兴奋话多 伤人毁物 悲观厌世 无故外走 自语自笑 孤僻懒散 其它

  15张

  一种虚幻的知觉。是客观现实中并不存在某种事物的情况下,病人却感知有它的存在。

  16张

  (1)幻听:听到各种不同类的和不同性质的声音。 (2)幻视:看到的形象较清晰、鲜明,有时较模糊。 (3)幻嗅:多是一些使病人不愉快的难闻气味。 (4)幻味:尝到食物中有某种特殊的或奇怪的味道。 (5)幻触:常见的是麻木感、通电感、虫爬感等。

  17张

  标题: 猜疑(妄想)

  正文: 是思维内容障碍中最常见、最重要的一种症状。是一种在病理基础上产生的歪曲的信念。

  18张

  标题: 妄想常见类型

  正文: (1)关系妄想:又称牵连观念,病人把周围环境中一些实际与他无关的现象,都认为与他本人有关。 (2)被害妄想:病人无中生有地坚信周围某些人或某些集团,对他们进行不利的活动,进行打击、陷害、谋害、破坏。 (3)影响妄想:物理影响妄想,病人认为自己的精神活动均受外力的干扰、控制、支配、操纵,或认为有外力刺激自己的躯体产生了种种不舒服的感觉。 (4)夸大妄想:多发生在情绪高涨的背景上。内容常因时间、环境,病人的文化水平和经历而有很大不同。 (5)罪恶妄想:病人毫无根据地认为自己犯了严重错误和罪行,以致国家和人民遭受了不可弥补的损失。 (6)嫉妒妄想:病人坚信爱人对自己不忠实另有外遇。 (7)疑病妄想:病人毫无根据地认为自己患了某种严重躯体疾病,是不治之症。通过一系列详细检查和多次反复的医学检查,都不能纠正病人的这种病态信念。 (8)钟情妄想:病人坚信某异性对自己产生了爱情,即使遭到对方严词拒绝,仍毫无置疑,而认为对方是在考验自己对爱情的忠诚,仍纠缠不已。 (9)被窃妄想:病人认为自己所收藏的东西被人偷窃了。多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老年期抑郁症等。 (10)内心被揭露感:又称被洞悉感。读心症:病人认为他所想的事已经被人知道,虽然病人说不出是怎样被人探知的,但确信已经尽人皆知,甚至搞的满城风雨,所有的人都在议论他。

  19张

  标题: 自知力

  正文: 自知力:是患者对其自身精神状态的认识能力。 自知力完全:患者精神症状消失,真正认识到自己有病,能透彻认识到哪些是病态表现,并认为需要治疗。 自知力不全:患者承认有病,但缺乏正确认识和分析自己病态表现的能力。 自知力缺失:患者否认自己有病。

  20张

  标题: 常用精神药品

  正文: 抗精神病药:氯氮平、奋乃静、氯丙嗪、氟哌啶醇、癸酸酯、利培酮、舒必利、喹硫平、奥氮平、五氟利多、三氟拉嗪、阿立哌唑等。 抗抑郁药:丙米嗪、多塞平、阿米替林、氟西汀、帕罗西汀、米氮平、度洛西汀、舍曲林以及肼类抗抑郁药等。 抗躁狂药:碳酸锂 抗焦虑药:阿普唑呛、氯硝西泮、坦度洛酮、丁螺环酮等。

  21张

  (Gp:) 药源性 精神症状

  (Gp:) 急性锥体 外系症状

  (Gp:) 迟发性 运动障碍

  (Gp:) 药源性癫痫

  (Gp:) 自主神经 系统失调

  (Gp:) 恶性综合症

  (Gp:) 消化系统 症状

  (Gp:) 血液系统 副反应

  (Gp:) 内分泌系 统副反应

  (Gp:) 皮肤副反应

  (Gp:) 抗精神病药 常见副反应

  22张

  正文: 康复的三项基本原则? ?(一)功能训练:主要是指训练患者心理活动、语言交流、日常生活、职业活动和社会活动等方面的能力。 ?(二)全面康复:是指在躯体上、心理上及社会生活上实现全面的、整体的康复,又称为综合康复。 ?(三)重返社会:是指患者成为独立自主和有价值的人,能重新参加社会生活和履行社会职责,并对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标题: 社区康复措施

  23张

  标题: 家庭康复:

  正文: 目前社区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的一种主要形式,监护小组是家庭康复的主要承担者,它由精神病患者的家庭成员、居委会干部、基层精防康复医生和其他志愿者组成,对病人督促服药的同时,进行心理疏导以及家庭生活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的训练,组织一些活动,帮助其参与社会生活。

  24张

  标题: 机构康复

  正文: 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中一种重要的康复形式,它是在政府的扶持下,多以街道(乡镇)为单位而建立的,采取多种形式,为精神病康复者提供康复、管理、就业服务的福利性事业,主要有依附型、独立型、托管型三种类型,接收、安排精神病康复者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开展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训练和文体娱乐活动,同时进行医疗监护和心理康复

  25张

  标题: 职业康复

  正文: 包括回原单位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福利工厂就业以及在社会公开就业。对康复后的精神病患者,应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提供职业介绍、就业指导,使他们掌握一技之长,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工作态度,同时对他们进行心理、职业技能的辅导,帮助他们适应新的工作环境,促进康复。对农村精神康复者进行劳动技能训练,帮助他们提高劳动生产能力,改善生活状况。

  26张

  正文: 中国精神卫生标志--飘扬的绿丝带 绿色代表健康,使人对健康的人生与生命的活力充满无限希望;绿丝带寓意爱心,既是社会和公众对精神病人的理解与爱心的表达,更是一种倾力支持精神卫生工作和不断完善自身精神健康,共创和谐社会的行动标志;轻盈飘动的绿丝带,象征着快乐和愉悦的心情,是我们实现生命价值、创造美好生活的生生不息的源泉。

注意:本内容由网友上传,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严禁临床等其它用途,否则后果自负。
邮箱
昵称
密码
确认密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