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4节 免疫调节.ppt



第4节 免疫调节
必修Ⅲ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稳态与环境
免疫的概念
非典型肺炎流行猖獗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但即使是流行最严重的地区,也不是人人都会得病!因为,冠状病毒虽然厉害,对于免疫功能强大的人,它也是无能为力的!
免疫,是生物有机体的一种特殊的保护性生理功能。通过免疫,生物有机体能识别“自己”,排除“非己”以维持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对于免疫力强的人来说,即使冠状病毒进入体内,它也无法作祸,将被人体所消灭!
机体是怎样实现免疫的呢?
皮肤分泌物的杀菌作用
第一道防线 (皮肤和黏膜组成)
第二道防线 (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
皮肤和黏膜的阻挡作用
杀菌物质(如溶菌酶)
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
非特异性免疫
特点:先天的遗传的,不针对哪一种病原体,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非专一性)
二、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皮肤和黏膜对病原体的阻挡作用
属哪种免疫?
溶菌酶使细菌溶解
属哪种免疫?
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
属哪种免疫?
病原体(病菌、病毒)
(Gp:) 各种细菌
(Gp:) 各种病毒
HIV的侵入与体内T淋巴细胞数量的变化
1、抗原:可使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如病原体、异种动物血清等。
特异性免疫
2、抗体: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能与该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主要分布于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中,
天花病毒
人体
抵抗天花病毒的物质
(Gp:) 侵入
(Gp:) 产生
(Gp:) 消灭
(Gp:) (病原体)
(Gp:) (特殊蛋白质)
天花病毒
抗 原
抗 体
例
(1)免疫器官: 胸腺、骨髓 脾、淋巴结、扁桃体 (2)免疫细胞: 淋巴细胞(T细胞、B细胞、) 吞噬细胞 (3)免疫活性物质: 淋巴因子、抗体、溶菌酶等。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器官: 胸腺、骨髓 脾、淋巴结、扁桃体
返回
抗原进入人(或动物)体后,有的会被体液中的相应抗体消灭,有的会被相应的免疫细胞消灭。前者叫体液免疫,后者叫细胞免疫。
1、抗原:可使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的物质。
2、抗体:机体受抗原刺激后产生的能与该抗原 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Gp:) 抗原
(Gp:) 吞噬细胞
(Gp:) T细胞
(Gp:) B细胞
(Gp:) 浆细胞
(Gp:) 记忆细胞
(Gp:) 抗体与抗原结合
(Gp:) 抗体
1 体液免疫
(Gp:) 抗原
(Gp:) 吞噬细胞
(Gp:) T细胞
(Gp:) B细胞
??? 少数病原体直接刺激B细胞???
??? 大多数病原体要经过吞噬细胞处理使病原体所特有的抗原暴露出来,传递给T细胞,刺激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
(Gp:) 记忆细胞
B细胞接受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开始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小部分形成记忆细胞.抗体可以与病原体结合,从而抑制病原体的繁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
(Gp:) B细胞
(Gp:) 浆细胞
(Gp:) 抗原
(Gp:) 抗原
(Gp:) 抗体
(Gp:) 抗体数量
(Gp:) 初次抗原刺激
(Gp:) 二次抗原刺 激
(Gp:) 时间
记忆细胞迅速分裂产生新的浆细胞和新的记忆细胞。
记忆细胞对抗原十分敏感,能“记住”入侵的抗原。对抗原的记忆可保持数月甚至终生。
体液免疫
抗原
反应阶段
效应阶段
吞噬、 处理、 呈递抗原
呈递抗原
受抗原刺 激增殖、 分化
产生 抗体
与抗原 特异性 结合
感应阶段
保持对 抗原的 记忆
2细胞免疫
若病原体侵入到机体细胞,体液中的抗体就无能为力了。这时就要靠细胞免疫来消灭和排除这些病原体。 T细胞在接受抗原的刺激后,通过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可以与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这些细胞裂解死亡.病原体失去了寄生的基础.因而能被吞噬消灭.
淋巴因子
吞噬、 处理、 呈递抗原
受抗原刺 激增殖、 分化
保持对 抗原的 记忆
直接杀死靶细胞;释放淋巴因子
增强有关的免疫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能力。
细胞免疫
抗原
B细胞
T细胞
浆细胞
效应T细胞
靶细胞
抗原与抗体结合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病原体
被病原体侵入的宿主细胞(即靶细胞)
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
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靶细胞裂解死亡
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
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之间,既各自有其独特的作用,又可以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免疫效应。
巩固练习一、单选题1、下列各项中,只属于细胞免疫功能的是 ( )A、抑制病菌的繁殖 B、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直接接触,导致靶细胞死亡C、使细菌外毒素失去毒性 D、使病毒失去感染人体细胞的能力2、下列关于体液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淋巴细胞,产生效应B细胞 B、抗体一般可以直接杀死入侵的病菌C、B细胞经增殖分化,可形成大量的记忆B细胞D、抗体是在反应阶段产生的3、效应B细胞与效应T细胞比较,含有较多的 A、中心体 B、染色体 C、抗原决定簇 D、核糖体
D
B
A
图图为某人注射了某种抗原后,体内相应抗体水平的变化情况,请据图回答: ? ? ? ? ?)机体接受抗原后都要经过一段时间后才会出现抗体,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再次受到抗原刺激之后,产生抗体和到达抗体水平高峰的时间比初次明显提前,而且抗体水平也明显________,持续时间也_______________,这就是某些预防针接种应进行两次或多次的依据。
(Gp:) 10
(Gp:) 20
(Gp:) 30
(Gp:) 时间/d
(Gp:) 抗体有效水平
提高
明显延长
抗原进入人体后要经过处理、呈递、识别过程,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才能产生抗体,这些都需要一定的时间。
环境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抗原,可以刺激我们的机体产生相对应的抗体,如果太爱干净,使我们无法经常接受抗原的刺激,因而体内的抗体种类和数量都相对较少,抵抗力也就较弱。
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对家禽和人类有很大危害的传染病,下列叙述中属于体液免疫的是( ) ①注射禽流感病毒疫苗,使机体产生抗体,与入侵的禽流感病毒结合,抑制病毒的活性 ②在人体内使禽流感病毒失去感染人体细胞的能力 ③效应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发挥免疫效应 ④形成沉淀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⑤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导致靶细胞裂解,释放禽流感病毒 ⑥将患病的家禽深埋处理 A.①②③ B.②⑤⑥ C.①③④ D.①②④
D
1自身免疫病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的组织发生免疫反应
(Gp:)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三、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2 过敏反应
<1>、过敏反应: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的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失或功能紊乱。
<2>、过敏反应的特点: ①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 ②一般不会损伤组织细胞;也不损伤组织;?? ③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例如:有的人吃过虾、蟹等食物后或接触了某种物质后,一到两小时就发作,出现呼吸困难,浑身瘙痒难忍等症状。这时只要到医院静脉注射50毫升葡萄糖酸钙,十来分钟就几乎完全好了。甚至不作任何处理,也往往能在几小时或十几小时内症状消失。
艾滋病的全名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缩写为AIDS。艾滋病是英文名称AIDS的译音。
什么是艾滋病(AIDS)?
3.免疫缺陷症
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途径:
1、血液传播 2、性传播 3、母婴传播
HIV的侵入与体内T淋巴细胞数量的变化
防卫:识别并清除侵入机体的抗原
免疫系统的功能
清除:清除体内衰老和破损的细胞
监控:识别并清除体内已发生突变的异常 细胞
疫苗的发明与应用
四、免疫学的应用
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立克次氏体、病毒等)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自动免疫制剂。
被狗咬伤的人要注射“狂犬疫苗”、
下面从免疫预防、免疫治疗和器官移植面简要介绍。
1、免疫预防
(Gp:) 免疫预防又称预防接种。是将减毒的活病原体或保留抗原特性的经杀死的病原体接种到人体内,使人体内产生抗体并形成记忆细胞以预防传染病的方法。
(Gp:) 接种了疫苗的人体内有了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当传染病的病原体侵入体内时,就能迅速产生大量的效应细胞和抗体将病原体清除,从而避免传染病的发生。
2、免疫治疗
概念:针对机体低下或亢进的免疫状态,人为的增强或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以达到治疗疾病的治疗方法称免疫治疗。
体液免疫的缺陷: 如:被铁钉等扎伤的人常注射的“破伤风抗毒素”等都是从健康且遭受过相应抗原感染的人血液中提取出来的抗体。
细胞免疫的缺陷: 给被抗原感染或怀疑被感染的人输入淋巴因子、干扰素等增强免疫效应的物质用于治疗某些疾病也属免疫治疗的方法。
3、器官移植
概念:医学上把用正常器官置换丧失功能的器官以重建其生理功能的技术。
临床上常用的同种移植及其成败的关键是什么?
供者器官会与受者的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导致器官移植失败。必须抑制受体的免疫功能以保持移植器官的存活。
1、人体排除“非己”成分的方式是( ) ①阻挡②杀灭③吞噬④凝集⑤溶解 A、①②③④⑤ B、只是④⑤ C、只是③④⑤ D、②③④⑤ 2、可以成为人体第三道防线的结构是( ) ①骨髓②扁桃体③淋巴细胞④抗体⑤红细胞⑥吞噬细胞 ⑦抗原决定簇 A、①③④⑤⑥ B、③④⑥⑦ C、①②③④⑥ D、①③⑤⑥ 3、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物质是( ) A、靶细胞 B、抗原 C、抗体 D、吞噬细胞 4、效应T细胞作用最完整的一组是( ) ①分泌淋巴因子②呈递抗原③识别抗原④激活溶酶体 酶⑤与靶细胞结合 A、①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
A
C
C
A
5、T细胞作用叙述最完整的一组是( C ) ①处理抗原②呈递抗原③识别抗原④分化记忆细胞 ⑤分化效应细胞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②④⑤ 6、对细胞免疫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细胞免疫是建立在体液免疫的基础上的 B、细胞免疫的效应阶段需要吞噬细胞参与 C、效应T细胞能够使靶细胞裂解死亡,释放出抗原 D、效应T细胞能够使抗原裂解死亡 7、有关抗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含有抗原决定簇 B、有识别能力是因为含有糖蛋白 C、它的产生与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有关 D、没有它机体就没有免疫功能
C
C
8、关于记忆细胞形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只由部分B细胞形成 B、只由部分T细胞形成 C、B细胞和T细胞都不能形成 D、B细胞和T细胞都能形成 9、关于淋巴细胞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 B、淋巴B细胞和淋巴T细胞都是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 胞分化、发育而来的 C、淋巴B细胞和淋巴T细胞都是在骨髓中发育成的 D、效应B细胞和效应T细胞具有免疫效应 10、下列结构中不属于抗原的是( ) A、牛痘病毒 B、细菌 C、癌细胞 D、自身正常细胞 11、抗体的化学本质是( ) A、多糖 B、球蛋白 C、核苷酸 D、胆固醇
D
C
D
B
12、能够识别抗原的细胞是( ) ①吞噬细胞②T细胞③B细胞④记忆细胞⑤效应B细 胞⑥效应T细胞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⑥ D、①②③④ 13、取一只小鼠的皮肤,分别移植到切除和不切除胸腺 的幼年小鼠身上,切除的胸腺鼠的皮肤移植更易成 功。这个实验结果说明对异体皮肤排斥起重要作用 的是( ) A、造血干细胞 B、T淋巴细胞 C、B淋巴细胞 D、吞噬细胞 14、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共同点是( ) A、产生抗体 B、产生记忆细胞 C、导致靶细胞裂解 D、与抗原特异性结合
C
B
B
- 上一篇:第八章 超敏反应
- 下一篇:第三章 免疫学原理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