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提供医学课件PPT幻灯片素材下载

网站使用问题请加Q1615251280及时解决,谢谢。

当前位置:首页 > 产科 > 正常分娩.ppt

正常分娩.ppt

正常分娩.ppt
PPT课件名称:正常分娩.ppt 时 间:2023-12-12 i d:15001 大 小:2.67 MB 贡 献 者:windz 格 式:.rar 点击下载
注意:ppt文件打包为rar压缩包格式,请用解压缩软件(例如WinRAR)打开,若无法正常下载使用请加客服QQ客服1615251280解决。
正常分娩.ppt

  正常分娩

  xxx

  妊娠后要经过的3个时期:妊娠期、分娩期、产褥期 分娩:妊娠满28周及以后的胎儿及其附属物,从临产发动至从母体全部娩出的过程。

  妊娠28周~37周-早产:premature labor 37周~42周-足月产: term labor 42周或42周以上-过期产:postterm labor

  分娩动因

  分娩发动原因复杂,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炎症反应学说 子宫下段形成及宫颈成熟 神经介质理论 免疫学说 机械性理论 内分泌控制理论

  4

  分娩启动是由炎症细胞因子、机械性刺激等多因素综合作用 子宫功能性改变和胎儿成熟是分娩发动的必备条件 缩宫素、前列腺素:促进宫缩重要物质

  决定分娩的四因素

  产力 产道 胎儿 精神心理因素

  胎儿是分娩的主体,包括胎儿大小、胎儿位置 产道:包括骨产道(骨盆)及软产道 产力:胎儿要通过产道要有一定的动力 产力:子宫收缩力+腹肌和膈肌收缩力(腹压)+肛提肌收缩力

  产力是分娩的动力,骨盆、盆底组织是胎儿通过的阻力 动力若能胜过阻力? 顺产 动力不能胜过阻力? 难产 精神因素可以影响子宫的收缩力。 4因素必须相互协调,才能使分娩顺利进行,如4因素不协调则后果是难产。

  产 力

  产力

  将胎儿及其附属物从子宫内逼出的力量 包括: 子宫收缩力:(宫缩)-为主要产力 腹肌及膈肌收缩力(统称腹压)—辅助产力 肛提肌收缩力—辅助产力

  子宫收缩力

  分娩的主要力量,作用于分娩的全过程中 宫缩的作用: 1. 子宫颈管变短消失及扩张(第一产程) 2. 胎儿的下降娩出(第二产程) 3. 胎盘、胎膜娩出(第三产程)

  临产后子宫正常收缩的特点

  1.节律性 每次阵缩由弱渐强(进行期), 维持一定时期(极期),随后由强渐弱(退行期),直至消失进入间歇期。间歇期子宫肌肉松弛。阵缩反复出现,直至分娩全过程结束。 宫缩的节律性是临产的重要标志

  宫缩的表示法: 临产开始 随产程进展 宫口开全 30秒/5-6分 宫缩持续时间延长/ 60秒/1-2分 间歇时间缩短 宫缩强度 临产开始 第一产程末 第二产程 25~30mmHg 40~60mmHg 100~150mmHg

  2.对称性及极性

  对称性:每次宫缩有起博点,起自两侧宫角部,迅速向子宫底中线集中,左右对称再迅速向子宫下部扩散,遍及整个子宫。 极性:宫缩以宫底部最强、最持久,向下逐渐减弱

  3.缩复作用

  宫缩时,宫体部肌纤维缩短变宽,收缩后肌纤维虽松弛,但不能完全恢复到原来长度,经反复收缩,肌纤维越来越短。 (1) 使子宫上段越来越短而厚,当上段主动收缩时,下段被牵引被拉长,至使宫颈逐渐缩短直至消失。 (2)随产程进展使肌壁越来越厚,宫腔体积越来越小,迫使胎儿下降。

  腹壁肌及膈肌收缩力(第二产程)

  腹肌和膈肌的收缩产生的腹压, 是一种辅助力。 出现在宫口开全,胎头下降,压迫盆底组织及直肠,产妇自主屏气,使腹肌、膈肌收缩,产生腹压,协同子宫收缩力娩出胎儿。 肛提肌收缩力 协助胎先露内旋转、仰伸及娩出、胎盘娩出

  产 道

  产道是胎儿分娩的通道 产道分骨产道、软产道

  骨产道

  骨盆入口平面:横椭圆形 界线:前为耻骨联合上缘,后为骶岬上缘,两侧为髂耻缘。 前后径:11cm,骶岬上缘中点至耻联上缘的中点。 横径:13cm,两侧髂耻缘间的最大距离。 斜径(左右各1):12.75cm,左骶髂关节至右髂耻隆突间的距离-左斜径

  骨盆入口、出口、中骨盆平面

  中骨盆平面

  骨盆腔内最狭窄的平面,呈纵椭圆形。 界线:自耻联下缘起,经两侧坐骨棘达骶骨下端。 前后径:11.5cm,耻联下缘,通过两侧坐骨棘连线中 点至骶骨下端间的距离。 横径:10cm,坐骨棘间径。

  出口平面

  由二个不同平面的三角形组成。 界线:前三角形的顶端为耻联下缘,后三角形顶端是 骶尾关节,共同底边是坐骨结节间径。 前后径:11.5cm, 耻联下缘至骶尾关节的距离。 横径: 9 cm, 坐骨结节间径 前矢状径:6 cm,耻联下缘至坐骨结节间径中点距离。 后矢状径:8.5 cm,骶尾关节至坐骨结节间径中点距离。

  后矢状径长短代表后三角的大小,可弥补出口横径过短。若出口横径稍短,而出口后矢状径较长,两者之和大于15cm,一般大小的胎儿可通过后三角区经阴道娩出。

  骨盆轴:

  定义:连线骨盆各平面中心点的曲线-以代表骨盆腔的方向。 方向:上段向下向后,中段向下,下段向下向前。 意义:分娩时,胎儿沿此假象的轴(曲线)娩出,与助产方向有关。

  骨盆倾斜度:

  妇女站立时骨盆入口平面与地平面形成的角度。一般为60度。若倾斜度过大,可影响胎头入盆。

  软产道

  由子宫下段、子宫颈、阴道及骨盆软组织构成的通道。

  子宫下段的形成:

  由子宫峡部形成,非孕时峡部长1cm。 至妊娠末期逐拉长形成子宫下段。临产后的规律宫缩进一步拉长子宫下段达7~10cm。 生理缩复环:子宫上下段厚薄不均,环状隆起

  子宫颈的变化

  (1)宫颈软化成熟:前列腺素、缩宫素、E作用,胶原蛋白降解。 (2)宫颈管消失:临产前子宫颈管长2-3cm,分娩开始后规则的宫缩,将宫颈内口向外向上牵拉或前羊水囊扩张,至使颈管变短,直至消失。 (3)宫口扩张:宫缩?宫口逐渐扩张,至10cm时开全。

  宫口扩张的原因: 主要子宫收缩及缩复作用,将宫颈向上牵拉的结果。 前羊水囊扩张。 胎头直接压迫宫颈。 初产妇宫颈管先消失,后宫口扩张,而经产妇是消失扩张同时进行

  胎 儿

  胎儿大小 胎位

  胎儿大小

  胎儿大小是决定分娩难易的重要因素之一。胎头是胎体最大部分,也是胎儿通过产道最困难部分。 1.胎头构成与囟门: 胎头由二顶骨、二额骨、二颞骨、一枕骨构成。 矢状缝(顶骨之间),冠状缝(顶骨与额骨),人字缝(顶骨与枕骨之间) 前囟(大囟),后囟(小囟),

  2.胎头径线 双顶径: 平均值 9.3cm, 两侧顶骨隆突间距。 枕下前囟径:平均值9.5cm,前囟中央到枕骨隆突下方的 距离。 枕额径: 平均值11.3cm,鼻根至枕骨隆突 枕颏径: 平均值13 .3 cm,颏骨下方中央至后囟顶部。 B超可测量双顶径,以判断胎儿大小。

  胎 位

  胎儿在子宫内的位置不同,可有不同的胎产式,胎先露及胎方位。 1.胎产式:胎体长轴与母体长轴的关系: 纵产式 横产式

  2.胎先露:最先进入骨盆入口的胎儿部分

  头先露

  臀先露

  肩先露

  3.胎方位:胎儿先露部指示点与母体骨盆关系

  根据指示点与母体骨盆左、右、前、后、横的关系有不同的胎位。

  如:枕先露时以枕骨为指示点,则胎儿枕骨位于母体骨盆左侧前方称枕左前位。

  精神心理因素

  精神鼓励,心理安慰,体力支持 Doula(陪伴)分娩

  四因素中,产道(骨盆大小)和胎儿大小一般是固定不变的,而产力、精神心理因素是可以调整的。

  先兆临产及临产的诊断

  先兆临产

  1.不规律宫缩(假临产): 2.胎儿下降感 3.见红:胎膜与子宫壁分离,毛细血管破裂,与宫颈粘液混合

  ①宫缩频率不一致,持续时间短(<30秒)且无规律;②宫缩强度不增加;③常在夜间出现,清晨消失;④不伴有宫颈管缩短,宫口扩张;⑤给予强镇静药物能抑制。

  临产的诊断

  有规律的且逐渐增强的子宫收缩,持续30秒或以上,间歇5-6分钟 伴进行性宫颈管消失,宫口扩张 伴胎先露部下降

  48

  Bishop宫颈成熟度评分法:判断引产成功率

  满分为13分,对评分低于6分者,应先促宫颈成熟治疗

  枕先露的分娩机制

  胎儿先露部根据骨盆各个平面的不同形态,进行适应性的旋转,以最小径线通过产道。

  分娩机制

  衔接:半俯屈(枕额径):骨盆入口斜径 下降:贯穿分娩的全过程。 俯屈:遇到肛提肌阻力,枕额径 ? 枕下前囟径 内旋转:矢状缝与中骨盆及出口前后径一致,适应纵椭圆形的特点。

  分娩机制

  仰伸:枕骨达耻骨联合下缘,以耻骨弓为支点。 复位及外旋转: 复位:恢复胎头与胎肩的正常关系 外旋转:双肩径转为与骨盆出口前后径 一致,胎头继续旋转45。 胎肩与胎儿娩出

  枕先露分娩机制

  52

  内旋转 (internal rotation)

  下降 (descent)

  仰伸 (extention)

  (expulsion)

  俯屈 (flexion)

  衔接 (engagement)

  复位及外旋转 (restitution and external rotation)

  胎肩与胎儿娩出

  正常产程

  总产程:即分娩全过程,是指从开始出现规律宫缩直到胎儿娩出。分3个阶段。

  第一产程(又称宫颈扩张期): 从有规律宫缩起至宫口开全10cm。 初产妇:11-22小时;经产妇:6-16小时 分为:潜伏期和活跃期 第二产程(又称胎儿娩出期): 从宫口开全到胎儿娩出。 初产妇3小时以内;经产妇2小时以内 第三产程(又称胎盘娩出期):从胎儿娩出到胎盘娩出。 约5-15分钟,<30分钟。

  初产妇与经产妇第一产程宫口扩张及第二产程平均时间和第95百分位时间

  各产程临床经过及处理

  第一产程

  (一)临床表现 1. 宫缩规律且逐渐增强 20秒/5-6分?30-40秒/3-4分?40-50秒/1-2分 2. 宫口扩张:逐渐扩张至开全10cm。 3. 胎头下降: 4. 破膜破裂:宫口近开全时。

  第一产程

  (二)观察产程及处理 1. 宫缩:了解子宫收缩的频率与强度。 方法:(1) 手感; (2) 用监护仪 2. 胎心: (1) 用Doppler仪或胎心听筒 (2) 用胎心监护仪

  (1)潜伏期:临产 宫口开大6cm 初产妇<20h; 经产妇<14h (2) 活跃期:宫口开大6cm ~10cm(开全) 1.5~2小时

  3. 宫口扩张及胎头下降:

  宫口扩张(第一产程分期)

  胎头下降 潜伏期胎头下降不明显 活跃期胎头下降速度增快 第一产程末,第二产程:胎头迅速下降,胎头下降

  3. 宫口扩张及胎头下降: 阴道检查了解: 宫口开张多大 胎先露是什么 胎头高位 脐带先露 胎方位 骨产道情况 肛查 :较少使用

  4 . 母体情况观察 (1)生命体征 (2) 饮食 (3)活动与休息 (4)排尿与排便

  第二产程

  (一)临床表现: 1. 宫缩更勤更强:50秒/1-2分 胎先露降压骨盆底时,产妇有排便感,产生腹压。 2. 胎头拨露及着冠

  (二)产程处理: 密切监测胎心 每5~10分钟听一次胎心,发现胎心减慢,立即行阴道检查,尽快结束分娩 指导产妇屏气 产妇正确反复的屏气动作,能加速产程进展 接产准备 初产妇宫口开全、经产妇宫口扩张6cm且宫缩规律有力时,作好接产准备

  接 产

  接产要领 保护会阴并协助胎头俯屈,让胎头以最小径线(枕下前囟径)在宫缩间歇时缓慢通过阴道口 会阴撕裂诱因 会阴水肿、会阴过紧缺乏弹性、耻骨弓过低、胎儿过大、胎儿娩出过快

  接产步骤

  会阴切开

  会阴切开指征 会阴过紧 胎儿过大 产钳助产或胎头吸引器助产 母儿有病理情况急需结束分娩者 会阴切开术 会阴后-侧切开术 会阴正中切开术

  第三产程

  (一)临床表现:胎盘剥离 剥离征象有: 1. 子宫底变硬且上升达脐上1-2指。 2. 少量阴道流血。 3. 外露于阴道口的脐带自行下降。 4. 用手在耻联上上推子宫,外露脐带不随子宫上升。

  (二)处理 1. 新生儿处理: 清理呼吸道; 阿普加评分;处理脐带。 阿普加评分(Apgar score) 1分钟评分反映在宫内的情况; 5分钟及以后评分是反映复苏效果,与预后关系密切

  以出生后一分钟内的心率、呼吸、肌张力、喉反射及皮肤颜色5项体征为依据,每项为0~2分 。8~10分属正常新生儿;4~7分为轻度窒息(青紫窒息);0~3分为重度窒息(苍白窒息),缺氧严重需紧急抢救。对缺氧较严重的新生儿,应在出生后5分钟、10分钟时再次评分,直至连续两次评分均≥8分。

  新生儿阿普加评分

  2. 协助胎盘娩出 3. 检查胎盘胎膜 4. 检查软产道损伤否及缝合会阴 5. 运用子宫收缩剂预防产后出血 6. 观察产后情况:密切观察子宫收缩及流血情况,并测 BP。如一切正常,产后2小时将产妇送出产房

注意:本内容由网友上传,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严禁临床等其它用途,否则后果自负。
邮箱
昵称
密码
确认密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