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提供医学课件PPT幻灯片素材下载

网站使用问题请加Q1615251280及时解决,谢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医科 >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ppt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ppt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ppt
PPT课件名称: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ppt 时 间:2023-09-30 i d:13365 大 小:671.96 KB 贡 献 者:uknowhaohao 格 式:.rar 点击下载
注意:ppt文件打包为rar压缩包格式,请用解压缩软件(例如WinRAR)打开,若无法正常下载使用请加客服QQ客服1615251280解决。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ppt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概论

  针灸学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经络腧穴理论为基础,采用针刺、艾灸等方法作用于腧穴,用以防病治病的学科。其内容包括了经络腧穴学、刺灸方法学和临床治疗学等部分。特别是临床治疗学的内容,是针灸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中医临床医学的重要分支。针灸学具有疗效显著、适应症广、操作方便等优点。 《黄帝内经》是针灸理论出现的标志,晋代皇甫谧的《针灸甲已经》使针灸学理论体系日益成熟。明代成为针灸学发展昌盛的时代。

  第一节 经络学说概论

  ▲经络学说─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一种理论学说。它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导中医各科的临床实践,尤其在针灸方面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经络内属脏腑,外络肢节,沟通内外,贯串上下,将人体各部的组织器官联系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基本概念:经络是人体内气血运行的通道,包括经脉和络脉。 经脉是经络的主干,络脉是经脉别出的分支。 内联脏腑、外络肢体、贯穿上下、沟通内外;运行气血,协调阴阳。

  1.经络含义

  经络系统由经脉和络脉组成,其中经脉包括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以及附属于十二经脉的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络脉包括十五络、孙络、浮络等。

  2.经络系统组成

  经 络 系 统

  {

  经脉

  络脉

  {

  奇经八脉 十二经别 十二经筋 十二皮部

  十 二 经 脉

  {

  手太阴肺经脉 手厥阴心包经脉 手少阴心经脉 手阳明大肠经脉 手少阳三焦经脉 手太阳小肠经脉

  足太阴脾经脉 足厥阴肝经脉 足少阴肾经脉 足阳明胃经脉 足少阳胆经脉 足太阳膀胱经脉

  {

  十五络脉 浮 络 孙 络

  十二经脉 十二经脉是指十二脏腑所属的经脉,即手三阴经:肺、心包、心;手三阳经:大肠、三焦、小肠;足三阳经:胃、胆、膀胱;足三阴经:脾、肝、肾。是经络系统的主体,故又称为正经。

  命名 A脏腑:十二经脉与内部脏腑有特定的联系,用“属”、“络”来概括。 B手足:根据十二经脉循行主要经过上肢或下肢,分为“手……经”“足……经”。 C阴阳:脏为阴,腑为阳;内为阴,外为阳。

  (1)十二经脉的命名:由手足、阴阳、脏腑三部分组成。十二经脉分成手六经和足六经:凡属六脏循行于肢体内侧的经脉为阴经,凡属六腑循行于肢体外测的经脉为阳经,阴阳各经又划分为三阴、三阳;各经的命名还包括其所属脏腑的名称。 (2)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规律:十二经脉左右对称地分布于头面、躯干和四肢,纵贯全身。六条阴经分布于四肢的的内侧和胸腹,六条阳经分布于四肢的外侧和躯干。

  阳明经在前   手足三阳经四肢外侧   少阳经在中        头面躯干   太阳经在后             太阴经在前   手足三阴经四肢内侧  厥阴经在中        躯干     少阴经在后

  (3)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与交接:手三阴从胸走手,手三阳从手走头,足三阳从头走足,足三阴从足走腹(胸)。 头 胸 手 足

  十二经脉衔接规律是,阴经与阳经(表里经)在手足衔接,阳经与阳经(同名经)在头面衔接,阴经与阴经在胸部衔接。 人体的经络系统中,以十二正经为主体,这十二正经组成一个环状体系,经气按照肺-大肠—胃—脾—心—小肠—膀胱—肾—心包—三焦—胆—肝—手太阴肺经的顺序流转。

  (4)十二经脉的表里属络关系:十二经脉内属于脏腑,脏与腑有表里关系,阴经与阳经有表里属络关系,即阴经属脏络腑,阳经属腑络脏。 手太阴肺经(里)<——> 手阳明大肠经(表) 足阳明胃经(表)<——> 足太阴脾经(里) 手少阴心经(里)<——> 手太阳小肠经(表) 足太阳膀胱经(表)<——> 足少阴肾经(里) 手厥阴心包经(里)<——> 手少阳三焦(表) 足少阳胆经(表)<——> 足厥阴肝经(里)

  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的总称。它们与十二经不同,不直接隶属于十二脏腑,也无阴阳表里配偶关系。是别道奇行的八条经脉。八脉中的督脉、任脉、冲脉同起于胞中,皆出于会阴,被称为一源三歧。督脉、任脉和十二经一样个有其所属的腧穴,故与十二经相提并论合称为十四经。

  督脉:因其行于背部正中,对全身阳经脉气有统率、总督作用而得名。 任脉:因其行胸腹正中,能总任全身阴经脉气;又能主胞胎,为人之妊养之本而得名。 冲脉:因其脉上至头,下至足,贯穿全身上下前后,为一身要冲,且能通受十二经气血而得名。 带脉:因其运行环身一周,束腰如带而得名。

  十二经脉分布

  (1) 手三阴→行上肢内侧 手三阳→行上肢外侧 足三阴→行下肢内侧 足三阳→行下肢外侧

  (2) 太阴→前 厥阴→中 少阴→后 阳明→前 少阳→中 太阳→后

  (3)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为“手之三阴从胸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灵枢?逆顺肥瘦》)

  头 胸 手 足

  (1)生理功能:经络的功能活动,称之为“经气”。经气作用包括四个方面: 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器官;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调节机能平衡;感应传导作用。 (2)阐释病理:在发生病变时,经络就成为传递病邪和反映病变的途径。如心火可循经下移于小肠,而小肠有热亦可上熏于心。如足厥阴肝经抵小腹,布胁肋,故肝气郁结,常见两胁及小腹胀痛等。 (3)指导诊断:在临床上,可根据疾病症状出现的部位,结合经络的循行走向及所联系的脏腑,作为疾病诊断的依据。如两胁痛,多是肝胆病变;前额部疼痛,多与阳明经病有关等。如肺病时可在肺俞穴出现结节或中府穴有压痛;肠痈可在阑尾穴有压痛等。 (4)治疗预防:如针灸、按摩、针刺麻醉、耳针、电针、穴位埋线、穴位结扎等治疗方法。临床可根据药物的归经,选择相应的药物。如太阳经头痛,选用羌活、蒿本等。调理经络方法预防疾病。如常灸足三里穴可强壮身体、防病;灸风门可预防感冒。

  4.经络的作用

  1. 基本概念 腧穴→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 “腧”与“输”义同,有转输、输注的含义;“穴”即孔隙的意思。 腧穴在《内经》中又称作:“节”、“会”、“气穴”、“气府”、“骨空”等,俗称“穴位”、“孔穴”,是针灸、推拿和拔罐治疗施术之所。

  第二节 腧穴

  (1).十四经穴 简称经穴。 分布于十二经脉及任督二脉上的腧穴,共有361穴名。其中双穴,即左右对称的穴位309对,单穴52个。 (2).经外奇穴 简称奇穴。它为后世新发现有肯定疗效,但尚未归属十四经系统的穴位。可作为经穴的补充。 (3).阿是穴 又称天应穴、不定穴、压痛点,《灵枢·经筋篇》:“以痛为腧”。

  2、腧穴的分类

  (1).远治作用:经脉所通,主治所及 经脉所过较远部位的疾病取所属经穴。例如: 上病下取:头痛、头晕→取涌泉穴、太冲穴。 下病上取:脱肛、子宫脱垂→取百会穴。 (2).近治作用:全身所有腧穴,均能治疗所在部位及其邻近器官的病症,称之为腧穴的近治作用。 百会穴→头痛;中脘穴→胃痛;肾俞穴→腰痛;阿是穴→以痛为输. (3).特殊作用:特定穴是指十四经中具有特殊治疗作用和特定称号的一类腧穴。根据其不同的分布特点、含义和治疗作用,分为:五输穴、原穴、络穴、俞穴、募穴、下合穴、八会穴、八脉交会穴和交会穴。

  3、腧穴的主治规律

  对机体的不同状态,可以起到双向调节作用:天枢穴-止泻和通便; 内关-调节心率快慢。 四总歌诀: 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 颈项求列缺,口面合谷收

  (1).自然标志法:根据人体自然标志,而定取穴位的方法。 A 定型标志,背部的标志: ①第七颈椎棘突为最高的棘突 ②肩胛岗内端平第三胸椎棘突 ③肩胛骨下角平第七胸椎棘突 ④髂嵴平第四腰椎棘突 B 动态标志,如张口耳屏中点与下颌关节之间取听宫。

  4、腧穴的定位法

  (2).骨度分寸定位法:将人体不同部位的骨骼尺寸用做定取腧穴的折算长度。 头部: 前发际→后发际:12寸; 耳后两乳突之间:9寸 胸腹部: 天突→歧骨(胸剑联合):9寸; 歧骨→脐中:8寸; 脐中→横骨上廉:5寸; 两乳头之间:8寸; 腋以下→季肋(11肋端):12寸; 季肋以下→髀枢(大转子):9寸. 上肢部:腋前纹头(腋前皱褶)→肘横纹:9寸; 肘横纹→腕横纹:12寸. 下肢部:横骨上廉→内辅骨上廉:18寸; 内辅骨下廉→内踝尖:13; 髀枢→膝中:19寸; 膝中→外踝尖:16寸; 外踝尖→足底:3寸.

  (3).手指同身寸取穴法:以病人自身手指为度来取穴的方法.

  中指同身寸法: ①中指屈曲时,中节掌侧 两端纹头之间为1寸。 ②用于四肢取穴的直寸、背部的横寸。

  拇指同身寸法: ①拇指指关节的横度作为1寸。 ②用于四肢部取穴。

  横指同身寸法: ①将食、中、无名、小指并拢,以中指第二节横纹处为准,四指的横度为3寸。又称“一夫法” ②用于下肢直寸,背部的横寸

  (4).简便取穴法: 例如: 两手虎口交叉——列缺 垂手中指端——风市

  针刺法又名刺法,是利用金属制成的工具通过一定手法刺激人体腧穴以激发经气达到调和阴阳、扶正祛邪实现防治疾病的目的。 1、针刺的工具:临床常用的有毫针,三棱针,皮肤针,皮内针等,毫针是针刺治病的主要针具,临床应用最为普遍。见下图。

  第三节 针刺法

  针尾

  针柄

  针根

  针身

  针尖

  针具的选择: 必须根据病情及病人的性别,年龄,胖瘦,体质,病位,腧穴情况选择长短,粗细适宜的针具,男性、体壮、形肥,病深者针可稍长稍粗,反之,女性,体弱,形瘦,病浅,则宜短宜细。

  2、针刺前的准备

  (2)体位的选择:必须根据腧穴的所在部位选择适当的体位,初诊,精神紧张,年老体弱及病重者宜卧位。如仰卧——取头,面,胸,腹,上下肢部分腧穴;俯卧——取头颈,背腰,上下肢部分腧穴;仰靠坐——取头面部穴位;伏坐——取头颈部穴位。 (3)消毒:在针刺之前必须对针具,腧穴和医师的手指进行消毒,以防发生感染。以往,有针刺部位感染形成脓疱甚至引起败血症的。

  (1) 进针法:通常有四种进针法,分别为切进针法、挟持进针、舒张进针法、提捏进针法。

  3、毫针刺法

  1).指切进针法:用左手拇指或食指切按在腧穴位置的旁边,右手执针,紧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腧穴(短针)。(如图6-1)

  2)挟持进针:左手拇食指以消毒棉球裹于针尖置于腧穴上,右手捻动针柄,将针刺入(长针) (如图6-2)

  3)舒张进针法: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向两侧撑开,绷紧皮肤,右手执针从左手拇食二指中间刺入。(皮肤松弛的腧穴)(如图6-3)

  4)提捏进针法:用左手拇食指将腧穴部位皮肤捏起,右手执针从捏起的上端将针刺入(皮肉浅薄处腧穴)(如图6-4)

  (2)针刺角度和深度 掌握正确的针刺角度和深度,是增强针感,提高疗效,防止意外事故发生的重要一环。

  1)针刺角度是指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所形成的夹角,见图6-5。分为以下三种: 直刺:针体与皮肤成90度角左右垂直刺入,适用于大部分腧穴。 斜刺:针体与皮肤成45度角左右倾斜刺入,适用于不宜深刺的腧穴。 平刺:针体与皮肤成15度-25度角左右沿皮刺入,适用于皮薄肉少的腧穴。

  2)针刺的深度是指针身刺入人体内的深度或程度。

  深度 浅 深 形体 瘦 小 肥 胖 部位 头 面 胸 背 四肢,臀部 病情 新病,阳证 久病,阴证 季节 春, 夏 冬,秋

  (3)行针与得气 行针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为了使其得气和调节针感而行施的各种针刺手法。得气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针刺部位产生酸,麻,胀,重,蚁走等感觉。医者指下有沉紧等反应。

  1)提插法:针刺入腧穴一定的深度后,使针在穴内进行上下进退的操作方法。插-针从浅层刺入深层;提-由深层向上退到浅层。(如图6-6)

  2)捻转法:当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以刺手拇中食指持针柄,进行一前一后的来回旋转捻动。(如图6-7)

  (4)针刺补泻手法 补法是指能增强人体正气,使低下的功能恢复的方法;泻法是指能疏泻病邪使亢进的功能恢复正常的方法。 1)腧穴的特性:如关元,气海,足三里等穴具有强壮作用;少商,十宣具泻实作用。 2)指针刺手法:它是产生补泻作用,促使机体内在因素转化的主要手段。 3)机体状态:能直接影响经气的激发。

  (5)留针与出针 1)留针:是指将针刺入腧穴后,让其在穴内留置一段时间,一般留针10-20分钟。 2)出针:是指出针时一般以左手拇食指按住针孔周围皮肤,右手执针慢慢捻转并提至皮下,然后迅速拔出,用消毒棉签按压针孔,以防出血。

  ( 6)针刺中异常情况的处理 1)晕针:由于患者体位不适,精神紧张,体质虚弱,针刺时手法过重所致。表现为头晕目眩,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心慌出汗,气短。重者血压下降,四肢厥冷,猝然扑倒,二便失禁。应立即出针,安慰患者,躺卧,给饮冷开水,休息片刻可恢复,重者可刺人中,内关,灸百会,关元。

  2)滞针:在行针或留针后医者感觉针下涩滞,捻转、提插、出针困难而患者感剧痛的表现。多因患者精神紧张,肌肉强烈收缩造成。安慰患者,消除紧张,加强腧穴周围循按,调整行针手法。 此外,操作不当也会造成弯针、断针、血肿、气胸、感染等情况,因此,过饥或过饱、体弱、孕妇、重要脏器部位等,临床必须细心,谨慎,准确,规范施术,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第四节 灸法

  以艾叶等燃料做成艾条(炷),点燃后在人体皮肤上进行烧灼或熏烤,借灸火的热力给人体温热刺激,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以达到治病,防病目的的一种方法。

  1.常用灸法

  (1)艾炷灸 :将纯净的艾绒制成小如麦粒,大如半截橄榄的艾炷,点燃后以施灸,每燃完一个艾炷称一壮。 直接灸: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直接放在皮肤上施灸。 A、瘢痕灸:施灸时需将皮肤烧伤化脓,5-6周后灸疤自愈,愈后尚有疤痕。(例:哮喘用瘢痕灸) B、无瘢痕灸:灸至皮肤红晕不起泡,皮肤无烧伤化脓,不留瘢痕。(用于虚寒性疾病) 间接灸:用药物将艾炷与施灸腧穴部位的皮肤隔开,进行施灸。(有隔蒜,盐,附片等灸法)

  (2)艾条灸(艾卷灸):将药物与艾绒掺合后,以细皮纸卷成直径1.5cm的圆柱形艾条后,点燃施灸。 A、温和灸:以点燃的艾条靠近穴位熏烤,一般距皮肤3cm左右,使患者感舒适无灼痛为宜,灸5-7分钟。 B、雀啄灸:将点燃的艾条对准腧穴,象小雀啄米一样,一起一落地施灸,灸5分钟左右。

  (3)温针灸 针刺得气后,将毫针留在适当深度,点燃插在针柄上的艾绒,直到燃尽为止。用于既需留针,又需艾灸的病证。

  2.施灸注意事项

  (1)施灸的顺序:先上后下,先外后内,先背后腹。 (2)壮数多少:先少后多,艾炷先小后大。 (3)禁忌证:热证(实热和虚热)、颜面五官等重要部位不宜施灸。 总之,针灸的方法十分丰富,功效主治各有所宜。除上述几种外,还有三棱针,皮肤针,皮内针,头针,耳针,电针,拔罐等,不一一介绍。

  第五节 常用腧穴(18个)

  1、列缺-手太阴肺经 定位: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 主治:伤风,头痛,项强,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口眼歪斜,齿痛。(颈项求列缺) 操作:向上斜刺0.3-0.5寸

  2、合谷-手阳明大肠经 定位: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平第二掌骨中点处。 主治:头痛,目赤肿痛,鼻衄,齿痛,口 眼歪斜,耳聋,痄腮,咽痛,热病无汗,多汗,腹痛,便秘,痛经,滞产。(面口合谷收) 操作:直刺0.5-1寸。

  3、曲池-手阳明大肠经 定位:屈肘,成直角,当肘横纹外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的中点 主治:发热,咽痛,无力,疱疹,泻痢,高血压。 操作:直刺0.8-1.2寸。

  4、足三里-足阳明胃经 定位:犊鼻穴下三寸,胫骨前缘外一横指处。 主治:胃病,呕吐腹胀,泄泻,痢疾,便秘乳痈,下肢痹痛,水肿,虚劳。(肚腹三里留) 操作:直刺1-2寸。

  5、三阴交-足太阴脾经 定位: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内侧后缘。 主治:下肢萎痹,脚气,腹胀,腹泻,月经不调,带下,阴挺不孕,遗精,阳痿,遗尿,疝气,失眠。 操作:直刺1-1.5寸,孕妇禁针 。

  6、神门-手少阴心经 定位:腕横纹,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 凹陷中。 主治:心痛,心悸,怔忡,健忘,失 眠, 癫狂,胸胁痛。 操作:直刺0.3-0.5寸。

  7、肾腧-足太阳膀胱经 定位: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腰痛,遗尿,遗精,阳痿,月经不调,白带,水肿,耳鸣,耳聋。 操作:直刺0.5-1寸。

  8、委中-足太阳膀胱经 定位:腘横纹中央,于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腱的中间,俯卧屈膝取穴。 主治:腰及下肢萎痹,中风昏迷,半身不 遂, 腹痛,吐泻,疟疾,衄血不止,自盗汗等。(腰背委中求) 操作:直刺0.5-1寸。

  9、太溪-足少阴肾经 定位:内踝高点与跟腱之间凹陷中。 主治:月经不调,遗精,阳痿,小便频数,便秘,消渴,腰痛,耳聋,耳鸣,咽痛,齿痛等。 操作:直刺0.5-1寸。

  10、内关-手厥阴心包经 定位: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主治:胃痛,呕吐,心痛,心悸,胸闷癫痫,热病,失眠,眩晕,偏头 痛,上肢痹痛。 操作:直刺0.5-1寸。

  11、外关-手少阳三焦经 定位:腕背横纹上2寸,桡骨与尺骨之间。 主治:热病,头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胁肋痛,上肢痹痛。 操作:直刺0.5-1寸。

  12、太冲-足厥阴肝经 定位:足背第一二趾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 主治:头痛,眩晕,胁痛,呕逆,月经不调,疝气。 操作:直刺0.5-0.8寸。

  13、大椎-督脉 定位:俯伏或正坐低头,在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主治:热病,疟疾,咳喘,项强,肩背痛,小儿惊风,癫狂痛,中暑,呕吐,黄疸,风疹等。 操作:斜刺0.5-1寸;可灸。

  14、百会-督脉 定位:后发际正中直上7寸,两耳尖联线与正中线交点稍后凹陷中。 主治:头痛,眩晕,中风失语,癫 狂,脱肛,阴挺,不寐。 操作:平刺0.5-0.8寸。可灸。

  15、水沟-督脉 定位:在人中沟的上1/3与中1/3的交界处。 主治:癫狂痛,小儿惊风,昏迷,口眼歪斜,牙关紧闭,面肿,腰背强痛。 操作:向上斜刺0.3-0.5寸;可灸。

  16、关元-任脉 定位:脐下3寸。 主治:遗尿,小便频数,尿闭,泄泻,腹痛,遗精,阳痿,疝气,月经不调,带下,不孕,虚劳,羸瘦。 操作:直刺1-2寸。

  17、印堂-经外奇穴(书中未载) 定位:两眉头连线中点。 主治:头痛,眩晕,鼻衄,小儿惊风,产妇血晕,失眠。 操作:向下平刺0.3-0.5寸。可灸。

  18、太阳-经外奇穴(书中未载) 定位:眉梢与目外眦连线交点,向后约1寸凹陷中。 主治:头痛,目眩,目赤肿痛,口眼歪斜,面痛。 操作:直刺0.3-0.5寸。

注意:本内容由网友上传,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严禁临床等其它用途,否则后果自负。
邮箱
昵称
密码
确认密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