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部良、恶性肿瘤.ppt



消化系统整合教研组 xxx
口腔颌面部良、恶性肿瘤
第七节口腔颌面部良性肿瘤
口腔颌面部良性肿瘤
成釉细胞瘤 血管瘤 脉管畸形
病例导入
患者男性,50+岁, 主诉:颏部无痛性膨隆两年余 口腔检查:颏部膨隆,表面光滑,质硬,无压痛,下前牙似有移位,无明显松动,张口度40mm,咬合关系正常。 全景片:颏部下颌骨蜂窝状改变 患者可能患何种疾病? 怎样治疗?
成釉细胞瘤
来源:牙源性上皮(剩余) 临床表现:中青年+下颌体部、角部颌骨膨隆+功能影响 X线影像:早期呈蜂房状,后呈多房性囊肿样改变、牙根尖有不规则的吸收 剖面呈实质或囊性(囊液呈褐色)+向周围骨质侵润 高度局部侵袭性
成釉细胞瘤
病理:多形性肿瘤 1、一般性 2、单囊型 3、周边型 治疗:刮除术(复发率较高,慎用) 方块切除(0.5cm) 颌骨整块切除+植骨重建 预后:易复发
成釉细胞瘤
脉管瘤与脉管畸形
(Gp:) 血管瘤(婴幼儿) 微静脉畸形 中线型微静脉畸形 微静脉畸形 静脉畸形 动静脉畸形 淋巴管畸形 微囊型 大囊型 混合型 静脉-微静脉 静脉-淋巴管 脉管病变的新分类 Waner和Suen 1995
(Gp:) 脉管病变
(Gp:) 血管畸形
(Gp:) 脉管畸形
血管瘤、脉管畸形
患者女性,14岁, 主诉:舌伸出口外、语言、进食困难数年 口腔检查:舌体部分伸出口外,不能缩回口内,语言不清,舌体质韧,张口度40mm,咬合关系差。 患者可能患何种疾病? 怎样治疗?
血管瘤
系血管或淋巴管的真性肿瘤 病因:不清楚,多见于婴幼儿 多发生于面颈部 临床表现:毛细血管扩张,红斑突起、似杨梅状 病理:细胞团块
血管瘤
生物学特性:自发性消退 增生期:婴儿第一、二生长发育期(4W、4~5M) 消退期:一年以后 消退完成期:5年内(50~60%) 一般在10~12岁 治疗:观察
脉管畸形
分类: 静脉畸形:海绵型血管畸形(压缩性、体位实验阳性) 微静脉畸形:葡萄酒色斑 动静脉畸形:蔓状血管瘤(动静脉直接吻合) 淋巴管畸形:微囊型、大囊型(囊状水瘤)、混合型
脉管瘤与脉管畸形的治疗
治疗:(婴幼儿的血管瘤应观察) 外科切除 放射治疗 激素治疗 低温治疗 激光治疗、光动力疗法 硬化剂治疗 介入栓塞治疗
脉管瘤与脉管畸形
巨舌症
第八节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
患者男性,60+岁, 主诉:右侧口底溃烂、疼痛一年余 口腔检查:右侧口底见1.5*1cm大小的溃疡面,基底较硬,压痛,舌运动自如。张口度37mm,咬合关系正常。 患者可能患何种疾病? 怎样治疗?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
国际抗癌联盟(UICC) 7个解剖部位:唇、口腔(舌、牙龈、颊、腭和口底)、上颌窦、咽(鼻咽、口咽、喉咽)、唾液腺、喉、甲状腺 病理:鳞状细胞癌(90%)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
临床表现: 局部疼痛渐近性加重、牙齿松动、舌固定、张口受限、合并感染--恶臭、颈部淋巴结肿大、远程转移(肺) 生长方式:浸润型 外生型 溃疡型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
辅助检查: 影像学检查:X线、CT、MRI 活检: 肿瘤标志物:
良、恶性肿瘤的鉴别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
诊断思路: 病史+临床检查+活检 TNM分期 T:Tumor N:Node M:Metastasis G:组织学分级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
病因与发病机制:癌瘤病因综合作用 外来因素 物理性、化学、生物性、营养因素 内在因素 神经精神、内分泌、遗传因素、集体免疫状态、基因突变 病理:高中低分化 细胞异型性、(病理性)核分裂像
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
治疗: 以手术为主的综合序列治疗。 手术、放疗、化疗、生物治疗 预后: 五年生存率:50~60% 预防:减少不良刺激
口底癌+颈阔肌皮瓣
谢 谢
- 上一篇: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从临床研究中得到的启示
- 下一篇:小肠肿瘤影像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