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提供医学课件PPT幻灯片素材下载

网站使用问题请加Q1615251280及时解决,谢谢。

当前位置:首页 > 儿科 > 第一章 幼儿生理特点及卫生保健.ppt

第一章 幼儿生理特点及卫生保健.ppt

第一章 幼儿生理特点及卫生保健.ppt
PPT课件名称:第一章 幼儿生理特点及卫生保健.ppt 时 间:2022-09-15 i d:6609 大 小:4.07 MB 贡 献 者:1269790831 格 式:.rar 点击下载
注意:ppt文件打包为rar压缩包格式,请用解压缩软件(例如WinRAR)打开,若无法正常下载使用请加客服QQ客服1615251280解决。
第一章 幼儿生理特点及卫生保健.ppt

  1张

  第一章 幼儿生理特点及卫生保健

  第一节 人体的概述

  2张

  一、 人体的基本形态   人体从外形上可分为头、 颈、 躯干和四肢四部分。   人的头颅包括脑颅和面颅两部分。 头颅里有颅腔, 腔内有脑, 脑与椎管里的脊髓相连; 面颅上有眼、耳、 鼻、 口等器官。   颈是头和躯干相连接的部分, 比较灵活。   躯干如同一个既扁又宽的大“仓库”, 里面容纳了许许多多的脏器。 躯干的前面可分为胸部和腹部,后面可分为背、 腰、 臀部等。 胸部有胸腔, 腔内有心、 肺等器官。 腹部有腹腔、 盆腔。 腹腔内容纳胃、大肠、 小肠、 肝、 脾、 胆囊、 胰、 肾等器官。 盆腔里容纳乙状结肠、 直肠和膀胱。 女性的卵巢、 输卵管和子宫也位于盆腔内。   运动灵活的四肢包括上肢和下肢各一对。 上肢分为上臂、 前臂和手三部分。 上肢与躯干相连处叫肩,下面叫腋。 上臂和前臂合称为臂, 其连接处的后部叫肘, 前臂和手相连处叫腕。 下肢分为大腿、 小腿和足三部分。 下肢和躯干相连的部分叫腹股沟, 大腿和小腿相连的前面叫膝, 后面叫腘。 小腿和足相连处叫踝。 身体背腰部下方, 大腿上方隆起的部分叫臀。   人体结构由表及里可分为皮肤、 肌肉和骨骼等。 躯干内容纳着许多内脏器官的腔称为体腔(图 1-1)。

  第一节 人体的概述

  3张

  第一节 人体的概述

  4张

  二、 人体的基本结构   人体是复杂而统一的有机体, 构成人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一)细胞   (二)组织   组织是人体内由许多形态和功能相似的细胞和细胞间质组成的结构。 人体的组织根据形态功能的不同, 可分为上皮组织、 结缔组织、 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四大类。   1. 上皮组织   2. 结缔组织   3. 肌肉组织 4. 神经组织

  第一节 人体的概述

  5张

  (三)器官   (四)系统   三、 人体的基本生理特征和生理功能调节.   (一)人体的基本生理特征   人体具有新陈代谢、 兴奋性、 生殖等基本生理特征, 其中新陈代谢是其他基本特征的基础。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蛋白质。 这种催化能力称为酶的活性。 人体内已发现近千种酶。酶的主要特点有如下几种。   1. 具有高度的专一性   2. 酶的催化作用与温度和酸碱度有关   3. 酶的催化效率很高   (二)人体的生理功能调节

  第一节 人体的概述

  6张

  第一章 幼儿生理特点及卫生保健

  第二节 运动系统

  7张

  一、 运动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运动系统由骨、 骨联结和骨骼肌三部分组成。   运动系统在神经系统的调节和各系统的配合下, 起着执行动作、 支持体重、 保护内脏、 维持人体形态等作用。   二、 幼儿运动系统的特点   (一)骨   1. 骨柔软, 易弯曲, 易变形   2. 软骨未骨化完全   出生后, 人体内部分软骨将骨化为硬质骨。 软骨骨化的发生部位主要位于腕部、 脊柱、 骨盆等。 整个骨化过程直到 20~25 岁才能完成。

  第二节 运动系统

  8张

  第二节 运动系统

  9张

  3. 骨的生长速度快, 易修复, 易再生   骨由外而内有三部分结构: 骨膜、 骨质和骨髓。   (二)骨联结   1. 关节窝浅, 韧带松, 易脱臼

  第二节 运动系统

  10张

  2. 足弓发育未完全, 易塌陷   (三)骨骼肌(图 1-8)

  第二节 运动系统

  11张

  1. 幼儿骨骼肌含水较多, 供能物质较少, 易疲劳   2. 幼儿骨骼肌发育与神经中枢发育有关   三、 幼儿运动系统的卫生保健   (一)科学组织室内外体育锻炼和活动

  第二节 运动系统

  12张

  (二)提供合理均衡的饮食   (三)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减少危害运动

  第二节 运动系统

  13张

  第一章 幼儿生理特点及卫生保健

  第三节 呼吸系统

  14张

  一、 呼吸系统概述   (一)呼吸系统的组成和机能

  第三节 呼吸系统

  15张

  (二)呼吸运动   (三)肺的通气量   二、 幼儿呼吸系统的特点   (一)呼吸器官的特点   1. 鼻腔   2. 咽   3. 喉   4. 气管、 支气管   5. 肺   (二)呼吸运动的特点   1. 呼吸量少, 频率快

  第三节 呼吸系统

  16张

  2. 呼吸不均匀   三、 幼儿呼吸系统的保育要点   (一)保证幼儿胸廓的正常发育   (二)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   (三)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四)严防异物进入呼吸道

  第三节 呼吸系统

  17张

  第一章 幼儿生理特点及卫生保健

  第四节 消化系统

  18张

  一、 消化系统概述   消化系统(见图 1-10)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组成。 消化道是一条迂回的肌性管道, 包括口腔、咽、 食管、 胃、 小肠、 大肠和肛门。 消化腺由小消化腺和大消化腺组成, 它能够分泌消化液, 消化分解不同的营养物质。 小消化腺散在于消化管各部的管壁内, 如唇腺、 颊腺等。 大消化腺包括唾液腺、 肝和胰等。 消化系统的功能是将从外界摄取的实物通过转运、 消化和吸收提取营养物质供机体新陈代谢, 将没有被消化和被吸收的食物残渣(粪便)排出体外。

  第四节 消化系统

  19张

  二、 幼儿消化系统的特点   (一)口腔   口腔是消化道的始端。 口腔内的器官有牙齿、 舌头和唾液腺。 口腔壁上附着一层黏膜。 幼儿的口腔比成人的小, 口腔黏膜比较嫩, 很容易感染和损伤。   1. 牙齿   2. 舌头   3. 唾液腺   (二)食管   (三)胃   (四)肠   (五)肝脏   (六)胰腺   三、 幼儿消化系统的卫生保健   (一)注意口腔卫生, 保护牙齿   1. 养成早晚刷牙、 饭后漱口的好习惯   2. 经常让幼儿做咀嚼练习

  第四节 消化系统

  20张

  3. 定期去医院检查牙齿   4. 不吃过于刺激牙齿的食物, 不咬坚硬的物品.   5. 合理膳食和户外运动   6. 养成用牙的好习惯   (二)注意饮食卫生,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三)饭前饭后不做剧烈运动   (四)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四、 进餐的组织   (一)进餐环节的保教目标   (二)进餐环节的工作程序   (三)注意事项

  第四节 消化系统

  21张

  第一章 幼儿生理特点及卫生保健

  第五节 泌尿系统

  22张

  一、 泌尿系统的结构及功能   泌尿系统(见图 1-12)主要由肾脏、 输尿管、 膀胱、 尿道组成, 担负着人体最主要的排泄功能, 它的主要任务是排除身体中的液体废物, 即排泄。 排泄是指机体代谢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不为机体所利用或者有害的物质向体外输送的生理过程。 被排出的物质一部分是营养物质的代谢产物; 另一部分是衰老的细胞破坏时所形成的产物。 此外, 排泄物中还包括一些随食物摄入的多余物质, 如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类。

  第五节 泌尿系统

  23张

  第五节 泌尿系统

  24张

  第一章 幼儿生理特点及卫生保健

  第六节 循环系统

  25张

  一、 循环系统概述   循环系统包括血液循环系统和淋巴系统两大部分。   (一)血液循环系统   血液循环系统是一个密闭的、 连续性的管道系统, 包括心脏和血管。 血液在循环全身的过程中, 把携带的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给组织和细胞, 再把二氧化碳和代谢废物运送到肺及排泄器官; 肺呼出二氧化碳, 肾脏、 皮肤将代谢废物排出体外。   1. 心脏

  第六节 循环系统

  26张

  2. 血管   3. 血液   血液是心脏和血管里的液体, 由血浆和血细胞构成。   (1)血浆   (2)血细胞   (二)淋巴系统   淋巴系统由淋巴管道、 淋巴器官、 淋巴液组成, 是静脉回流的辅助部分, 主要功能是将全身淋巴液运至静脉。 淋巴器官包括淋巴结、 脾、 胸腺和扁桃体等。   人体正常的浅表淋巴结无粘连, 无压痛, 蚕豆大小。 如果浅表淋巴结肿大, 有压痛等症状, 往往是由于它所属的区域或器官出现感染。 因此, 淋巴结的肿大情况可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之一, 如表1-2 所示。

  第六节 循环系统

  27张

  二、 幼儿循环系统的特点   (一)心脏的特点   幼儿的心脏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心脏体积相对较大   2. 心肌收缩能力差, 心率快

  第六节 循环系统

  28张

  3. 心脏活动的节奏性差   (二)血管的特点   幼儿的血管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动脉血管与毛细血管粗, 毛细血管的血流量大   2. 血管比成人短, 血液循环时间也较短   3. 血压比成人低   (三)血液的特点   (四)淋巴系统的特点   三、 幼儿循环系统的保育要点   (一)提供合理的营养   (二)合理组织体育锻炼   (三)预防传染病   四、 血液及循环系统   (一)血液   1. 血浆   2. 血细胞

  第六节 循环系统

  29张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 白细胞和血小板。   (二)血液循环   血液循环是指血液在心血管系统中周而复始地、 不间断地沿一个方向流动。 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血管是血液循环的管道, 瓣膜是保证血液按一个方向流动的特有结构。   1. 心脏的特征

  第六节 循环系统

  30张

  2. 血管的特征   血管分为动脉、 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类。   3. 体循环和肺循环

  第六节 循环系统

  31张

  4. 心率、 脉搏和血压   (三)幼儿循环系统的保健   1. 幼儿循环系统的特点及保健   人体的血液循环途径如图 1-17 所示。

  第六节 循环系统

  32张

  (1)婴幼儿血液的特点及保健。   (2)婴幼儿心脏、 血管的特点及保健。   (3)婴幼儿心率、 脉搏、 血压的特点。   2. 幼儿循环系统的保健要点

  第六节 循环系统

  33张

  第一章 幼儿生理特点及卫生保健

  第七节 神经系统

  34张

  一、 神经系统概述   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机体, 各器官与系统之间互相联系, 互相制约; 同时, 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节, 使机体适应不断变化的外界环境, 维持机体与外界环境的平衡。 实现这一调节功能的系统主要就是神经系统。 人的神经系统高度发达, 特别是大脑皮质不仅有控制人体感觉、 运动、 视听、 语言等的最高中枢, 而且还是思维和意识活动的器官。 因此, 人类能适应环境并能认识和改造世界。   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是神经细胞(神经元)和神经胶质, 其系统分区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大部分。   (一)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   1. 神经细胞(神经元)

  第七节 神经系统

  35张

  2. 神经纤维   3. 神经   4. 突触

  第七节 神经系统

  36张

  5. 神经胶质   6. 神经冲动   (二)神经系统的系统分区(按位置功能区分)   神经系统按照位置功能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是神经系统的主要部分,包括位于颅腔内的脑和位于椎管内的脊髓(图 1-21)。

  第七节 神经系统

  37张

  1. 中枢神经系统

  第七节 神经系统

  38张

  2. 周围神经系统

  第七节 神经系统

  39张

  (三)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   1. 反射与反射弧

  第七节 神经系统

  40张

  2. 条件反射   (四)大脑皮质活动的规律   1. 始动调节   2. 保护性抑制   3. 动力定型   4. 优势法则   5. 镶嵌式活动   二、 幼儿神经系统的特点与卫生   (一)脑量及神经细胞增长特点   从脑重、 神经细胞的生长以及神经纤维的髓鞘化等方面可以看出婴幼儿时期脑的发育非常迅速。   (1)脑量增加快。   (2)神经细胞生长快。   (3)神经髓鞘化。

  第七节 神经系统

  41张

  (二)中枢神经系统特点   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平衡, 先皮下, 后皮质。   (1)脊髓和脑干发育早。   (2)小脑发育相对较晚。   (3)大脑皮质的发育随年龄而逐步成熟。

  第七节 神经系统

  42张

  (三)周围神经系统特点   植物性神经发育不完善, 副交感神经的抑制作用弱。 交感神经兴奋性强而副交感神经兴奋性较弱。所以, 婴幼儿心率及呼吸频率较快, 但节律不稳定; 胃肠消化能力极易受情绪影响等等。   (四)神经活动特点   (1)兴奋和抑制过程发展不平衡: 兴奋占优势, 兴奋过程强于抑制过程。   (2)条件反射建立少, 且第一信号系统发育早于第二信号系统。

  第七节 神经系统

  43张

  (五)神经系统的卫生要求   (1)保证充足的睡眠, 使脑得到充分的休息。   (2)保证充足的营养, 使脑组织获得足够的养分。   (3)经常进行有氧锻炼和户外活动, 使脑组织获得新鲜的氧气, 增强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 研究发现, 体育锻炼可刺激脑细胞生长, 多运动能增强记忆力。   (4)充分利用大脑皮质活动的规律安排孩子的一日生活和学习。

  第七节 神经系统

  44张

  第一章 幼儿生理特点及卫生保健

  第八节 内分泌系统

  45张

  一、 内分泌系统概述   内分泌系统是人体内的调节系统, 由内分泌腺和分布于其他器官的内分泌细胞组成。 其中, 内分泌腺是人体内一些无输出导管的腺体, 包括脑垂体、 下丘脑、 甲状腺、 肾上腺、 胰腺、 性腺等, 如图 1-29所示。 内分泌腺能分泌激素, 直接进入血管和淋巴管, 随血液送到全身, 对人体的生长发育、 性成熟以及物质代谢等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第八节 内分泌系统

  46张

  (一)脑垂体   (二)甲状腺   (三)下丘脑   (四)肾上腺

  第八节 内分泌系统

  47张

  (五)性腺   二、 幼儿内分泌系统的特点   (一)脑垂体的特点   在 4 岁以前和青春期, 脑垂体的生长最为迅速, 机能也最活跃。 生长激素在一昼夜间分泌并不均匀,白天分泌少, 夜间分泌多。 如果睡眠不安, 睡眠时间不够, 就会影响幼儿身高增长。 因此, 民间流传说“小孩长个子是在夜间”是有一定道理的。   幼儿的生长激素分泌不正常会导致侏儒症或巨人症等。   1. 侏儒症   2. 巨人症   (二)甲状腺的特点   甲状腺在人出生时已经形成, 以后逐渐增长。 14~15 岁时发育最快, 机能也达到最高峰。 如果幼儿时期甲状腺机能不足, 可能发生呆小症; 如果分泌过多, 可能患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简称甲亢。   1. 呆小症   2. 甲亢

  第八节 内分泌系统

  48张

  (三)胸腺的特点   (四)性腺的特点   三、 幼儿内分泌系统的保育要点   幼儿内分泌系统的保育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提供合理的营养   (二)保证充足的睡眠   (三)保持愉快的心情

  第八节 内分泌系统

  49张

  第一章 幼儿生理特点及卫生保健

  第九节 皮肤

  50张

  一、 皮肤的组成与功能   皮肤主要由表皮和真皮构成。 表皮外有一层已死亡的表皮细胞, 称为角质层; 真皮下有一层皮下脂肪组织。 真皮里有丰富的血管、 神经、 毛囊, 皮肤的附属物包括毛发、 指甲、 皮脂腺和汗腺等。 如图 1-30 所示。

  第九节 皮肤

  51张

  二、 幼儿皮肤的特点   (一)婴幼儿皮肤保护机能差   (二)调节体温作用差   (三)皮肤的渗透作用强   三、 幼儿皮肤的卫生保健   (一)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保持皮肤清洁   (二)加强锻炼   (三)注意幼儿衣着卫生   (四)不用刺激性强的洗涤、 护肤品

  第九节 皮肤

  52张

  第二章 幼儿的生长发育及健康评价

  第一节 生长发育概述

  53张

  一、 生长、 发育及发育成熟的概念   生长是指细胞的繁殖和增大, 表现为各组织器官大小、 长短、 重量的增加。 发育是指组织器官在结构和机能上的改变。 发育以生长为基础, 生长是量的增加, 发育是质的变化。 发育成熟是指发育过程达到一个比较完备的阶段, 标志着个体在形态、 生理、 心理上全面达到成人水平。   二、 幼儿年龄阶段的划分及各阶段的特点   根据幼儿解剖生理特点, 一般将幼儿生长发育划分为六个阶段。   (一)胎儿期   (二)新生儿期   (三)乳儿期   (四)婴儿期   (五)幼儿期或学龄前期   3 周岁至 6~7 周岁为幼儿期或学龄前期, 这一时期的特点有下面几点。   (六)学龄期

  第一节 生长发育概述

  54张

  第二章 幼儿的生长发育及健康评价

  第二节 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

  55张

  一、 生长发育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幼儿的生长发育是一个连续的、 统一的和完整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有不明显的、 细小的量的变化,也有显著的质的变化。 量变和质变经常同时在进行着, 但是各有一定的缓急阶段。 如手的动作发育, 出生时只会无意识地乱抓; 4~5 个月时, 能有意识地拿东西, 抓玩具, 但只能用全手一把抓; 9~10 个月时可以用拇指、 食指指端取物; 小班幼儿用勺子进餐; 中班开始幼儿学习用筷子进餐。 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幼儿每一个年龄阶段都有各自的特点, 阶段和阶段之间相互联系, 不可分割: 后一阶段的发育必须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得以发展, 不能跳跃进行, 任何一个阶段的发育受到阻碍都会对后一阶段的发育产生不良的影响。   二、 生长发育的程序性   幼儿身体各部分的生长发育有一定的程序, 一般遵循由上到下、 由近到远、 由粗到细、 由低级到高级、 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

  第二节 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

  56张

  第二节 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

  57张

  三、 幼儿大动作或躯体动作发展时间表   四、 身体与组织器官生长发育的不均衡性   生长发育贯穿卵细胞受精到人的发育成熟。 人体的生长发育是快慢交替的, 发育速度曲线呈波浪式上升。 这期间有两次生长突增高峰, 第一次在胎儿期, 第二次在青春发育初期。   五、 生长发育的相互关联性   幼儿身体各系统的发育时间和速度虽然各有不同, 但人体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 各个系统的发育是彼此密切关联的, 某一器官的发育可以促进另一器官的发育。 如适当的体育锻炼不仅能促进骨骼肌肉的发育, 也能促进呼吸系统、 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发育。   同时, 幼儿的生理发育与心理发育密切相关。 生理发育是心理发育的载体, 是物质基础, 反过来心理的发展也会影响生理功能。   六、 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性   俗话说,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 幼儿的生长发育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无论是身体的形态还是机体的功能都存在着明显的个体差异, 表现出高矮胖瘦、 智愚强弱之别。 幼儿的生长发育受到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的影响, 没有两个幼儿的发育水平和发育过程是完全一样的。

  第二节 幼儿生长发育的规律

  58张

  第二章 幼儿的生长发育及健康评价

  第三节 影响幼儿生长发育的因素

  59张

  一、 遗传因素对幼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遗传因素是影响幼儿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 决定着机体发育的可能性, 决定了幼儿生长发育的潜力, 遗传在幼儿生长发育中的作用应当予以肯定。 从严格意义上来讲, 遗传是指子代和亲代之间在形态结构及生理功能上的相似性, 主要包括家庭遗传与种族遗传两个方面。 但我们在此强调先天性而非后天性, 因此把生命孕育过程中母体独特环境生成的个体先天性的非严格意义上的遗传特质也归为此类, 如先天性疾病等。   二、 环境因素对幼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作为影响幼儿生长发育的外在因素, 环境一般是可以改变的, 如果说先天的遗传因素决定了幼儿发育的可能性, 那么后天的环境因素则决定了幼儿发育的现实性, 影响了遗传潜力的发挥。 这里的环境因素并不仅指狭义上的自然环境、 生态环境, 而是一个广义的范畴, 包括的范围十分广泛, 一切不属于幼儿先天的影响因素都可称为环境因素, 主要分为营养、 体育锻炼、 疾病、 生活方式等方面。   (一)营养   1. 营养对大脑和智力发育的影响   2. 热量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第三节 影响幼儿生长发育的因素

  60张

  3. 维生素、 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二)体育锻炼   体育锻炼是促进幼儿生长发育、 增强体质的有效手段, 通过体育锻炼可以使幼儿身体的各系统、 各组织发生量和质的变化。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幼儿, 其对疾病的抵抗力较之较少参加体育锻炼的幼儿更强, 各项生理功能发挥更完善, 生长发育的速度更快, 层次更深。   1. 体育锻炼可以使幼儿的骨骼、 肌肉、 关节等运动系统的形态和机能得到明显的改善   2. 体育锻炼能够有效促进幼儿呼吸系统的发育, 提高生理功能水平   3. 体育锻炼能够促进幼儿心血管系统的发育   4. 体育锻炼能够有效改善神经系统的功能发挥   (三)疾病   (四)其他因素   影响幼儿生长发育的环境因素除了最常见的营养、 体育锻炼、 疾病以外, 还包括许多其他的因素。   1. 生活方式   2. 环境污   3. 气候和季节   4. 社会和家庭

  第三节 影响幼儿生长发育的因素

  61张

  第二章 幼儿的生长发育及健康评价

  第四节 幼儿健康检查

  62张

  一、 幼儿健康检查的内容   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 尤其是婴儿, 体重、 身高、 智能及运动发育等指标需要以月为单位衡量。由于幼儿的内脏功能尚未成熟, 营养供需矛盾很大, 很容易受到疾病和不良环境的伤害。 因此, 定期对幼儿进行健康检查, 由幼儿保健医生监测其生长发育水平和营养状况, 及时提出营养建议和保健方法等很有必要。   在正常情况下, 新生儿应 1~2 周做一次检查; 6 月龄以内的婴儿每月一次; 6 月龄以上、 1 岁以下的婴儿每两个月一次; 1~3 岁幼儿半年一次; 3~7 岁幼儿每年一次。 幼儿健康检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询问个人现况及既往史   (二)体格测量及评价   (三)全身体检   (四)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二、 生长发育形态指标的测量   (一)身高(身长)的测量   (二)体重的测量

  第四节 幼儿健康检查

  63张

  (三)头围的测量   (四)胸围的测量   三、 生长发育生理功能指标的测量   (一)呼吸的测量   (二)肺活量的测量   (三)脉搏的测量   (四)血压的测量   四、 视功能检查   幼儿的视功能检查主要包括视力检查、 色觉检查和视野检查三方面。   (一)视力检查   3 岁以下幼儿的视力可用观察的方法进行粗略检测; 3~5 岁的幼儿能配合做一定的视力检查, 可用幼儿形象视力表来测查; 5 岁以上的幼儿可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或对数视力表、 幼儿图形视力表等测查视力。   (二)色觉检查   (三)视野检查

  第四节 幼儿健康检查

  64张

  五、 听力检查   听力检查又称测听, 是通过观察声刺激所引起的反应来了解听觉功能状态和诊断听觉系统疾病的检查。 检查听力可用纯音、 噪音、 短声或语言(包括耳语和口语)等, 由声源直接或经仪器送到受检耳。   (一)耳语检查   (二)秒表检查   (三)音叉检查   六、 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是指运用感觉器官或借助简单器械对幼儿的身体状况进行检查, 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一般状态检查   (二)皮肤检查   (三)淋巴结检查   (四)头颅检查   (五)眼耳鼻检查   1. 眼的检查   2. 耳的检查

  第四节 幼儿健康检查

  65张

  3. 鼻的检查   (六)口腔与咽部检查   (七)胸部检查   (八)腹部检查   (九)背部检查   (十)四肢和关节检查   1. 上肢检查   2. 下肢检查   七、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可以为诊断和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通常检查的材料取自检查者的体内物或排泄物, 常用的检查项目有以下几种。   (一)红细胞计数   正常情况下, 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因此, 可通过检查幼儿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来判断其是否患病。 例如, 红细胞数减少往往是贫血的表现。

  第四节 幼儿健康检查

  66张

  (二)血红蛋白测定   血红蛋白测定与红细胞计数的意义相似, 但可进一步鉴定贫血的类型。   (三)乙肝抗原和抗体检查   乙肝是乙型肝炎的简称。 检查人体血清中乙肝抗原和抗体的情况, 可以为诊断乙肝病提供重要依据。

  第四节 幼儿健康检查

  67张

  第二章 幼儿的生长发育及健康评价

  第五节 生长发育的评价

  68张

  一、 生长发育的评价指标   对幼儿进行生长发育评价, 必须有相应的评价指标, 这些指标包括形态指标、 生理机能指标、 素质指标、 生化指标等。 以下对形态指标和生理机能指标进行介绍。   (一)形态指标   形态指标是指身体及其各部分在形态上可测出的各种量度, 包括长、 宽、 围度及重量等。 身高、 体重这两个指标是生长发育评价中最重要的和最常用的形态指标。   代表长度的指标还有坐高、 手长、 足长、 上肢长、 下肢长, 其中表示躯干发育程序的坐高与身高相对比, 能反映躯干和下肢的比例关系。 代表横径的指标有肩宽、 骨盆宽等。 代表周径的指标有头围、 胸围等。 代表营养状况的指标有臂围、 腿围和各部位的皮褶厚度等。   以下是几项常用的形态指标。   1. 身高(身长)   2. 体重   3. 胸围   4. 头围

  第五节 生长发育的评价

  69张

  (二)生理机能指标   1. 测量心血管功能的指标   2. 测量呼吸功能的指标   3. 测量运动系统功能的指标   4. 测量综合运动能力的指标   二、 生长发育的评价标准与评价方法   (一)生长发育的评价标准   如同丈量距离需要有尺子一样, 要评价就必须有标准。 生长发育评价标准是用以评价个体或集体幼儿、 青少年生长发育状况的统一尺度。 一般是在某一时间段内, 在一定的地区范围内, 选择有代表性的幼儿, 通过调查研究, 搜集几项发育指标测量数值, 用统计学的方法计算出各种指标的均值、 标准差等,并根据这些统计数值做出发育曲线图、 表。 这些资料称为该地区个体或集体幼儿发育评价标准。   (二)生长发育的评价方法   要对生长发育进行正确的评价, 关键是根据评价的目的选择合理的

  第五节 生长发育的评价

  70张

  评价方法。 选择的方法应力求简单易行, 直观而不需要附加计算。 迄今没有一种方法能完全满足对个体、 群体幼儿的发育进行全面评价的要求。 以下是几种生长发育评价方法。   1. 指数法   2. 等级评价法

  第五节 生长发育的评价

  71张

  3. 曲线图法   4. 百分位数评价法

  第五节 生长发育的评价

  72张

  评价方法。 选择的方法应力求简单易行, 直观而不需要附加计算。 迄今没有一种方法能完全满足对个体、 群体幼儿的发育进行全面评价的要求。 以下是几种生长发育评价方法。   1. 指数法   2. 等级评价法

  第五节 生长发育的评价

  73张

  5. 发育年龄评价法   三、 生长发育形态指标的测量   (一)测身高(身长)   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幼儿, 应采用不同的测量方法测身高(身长)。 3 岁以上的幼儿用身高计测身高, 3岁以下的小儿可用量床量身长。

  第五节 生长发育的评价

  74张

  (二)测坐高   坐高是头顶点到椅面的垂直距离。 采用机械式身高坐高计。

  第五节 生长发育的评价

  75张

  (三)量体重   量体重一般采用杠杆体重秤、 机械体重秤或电子体重秤。   (四)测胸围   胸围是指经过乳头点或胸中点的胸部水平围度, 又称胸中围。   (五)测头围   采用布卷尺测量, 使用前必须用钢尺校对。   (六)测上臂围   上臂围是骨骼、 肌肉、 皮肤和皮下组织的综合指标, 可用以反映皮下脂肪厚度及营养状况。   (七)测三头肌皮褶厚度   皮下脂肪含量约占全身脂肪总量的 50%, 通过皮下脂肪含量的测定可推算全身脂肪总量。

  第五节 生长发育的评价

  76张

  第三章 幼儿的营养与膳食卫生

  第一节 幼儿的营养需求

  77张

  一、 营养新观念———合理营养与平衡膳食   幼儿时期是人生的基础时期, 幼儿期营养状况的好坏不仅关系着幼儿的健康发展, 也对其今后几十年的健康有一定的影响。 幼儿各方面的迅速发展需要丰富而科学合理的营养保证。 合理营养是幼儿健康的物质基础, 而平衡膳食是幼儿合理营养的根本途径。   合理营养指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素, 包括蛋白质、 脂肪、 碳水化合物(又称糖类)、 矿物质、 维生素和水等, 不仅数量上符合人体的需要, 而且各种营养素相互之间保持着适合人体需要的合适比例。 也就是说, 食物中供给的营养与人体的营养需要保持平衡。   平衡膳食是合理营养在膳食中的体现, 指膳食中所含的营养素种类齐全、 数量充足、 比例适当, 与机体的需要保持平衡。 任何一种食物都不可能包含所有的营养素, 而任何一种营养素也不可能具备全部营养功能。 日常膳食中需要将各种食物合理搭配, 使不同食物的不同营养在膳食中的比例适当, 保证人体营养需要和膳食供给的平衡, 以保证合理营养。   二、 幼儿对热量的需求

  第一节 幼儿的营养需求

  78张

  热量又称热能或能量, 它是生命的能源。 人每天的生活、 劳动、 工作、 学习以及维持正常体温和各种生理活动都要消耗热量。 就像自行车需要打气、 电视机需要用电一样, 人体的热量来源于每天所吃的食物, 食物中能产生热量的营养素主要有蛋白质、 脂肪、 碳水化合物。 热量不是一种营养素, 而是各种产生热量的营养素在体内氧化时释放出的热能。   (一)幼儿热量的来源   人体的热量主要来源于蛋白质、 脂肪、 碳水化合物三大产热营养素。 幼儿的膳食中, 需要注意使三种产热营养素在总热量的供给中的比例适当; 当然, 还应注意热量供给和消耗的平衡。 热量供给不足可引起幼儿营养不良, 生长发育障碍, 对疾病抵抗力降低, 还可影响幼儿智力和行为的正常发育; 而热量供应过量, 体内脂肪储存过多, 则会引起幼儿肥胖症。   (二)幼儿热量的消耗   一般而言, 幼儿的热量消耗主要体现在基础代谢、 生长发育、 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 活动所需和排泄消耗五个方面。

  第一节 幼儿的营养需求

  79张

  1. 用于基础代谢   2. 用于生长发育   3. 用于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   4. 用于活动所需   5. 用于排泄消耗   三、 幼儿对营养素的需求   营养素是指保证人体生长、 发育、 繁衍和维持健康生活的物质。 目前, 已知 40~50 种人体必需的营养素, 其中人体最主要的营养素有蛋白质、 脂肪、 碳水化合物、 矿物质、 维生素和水六大类。 为了满足幼儿生长发育的需要, 必须通过每日膳食向机体提供一定数量的各种

  第一节 幼儿的营养需求

  80张

  营养素, 这一数量称为每日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 它根据机体对营养素的需要量而定, 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 保持健康所必需的营养素的最低量。   (一)蛋白质   1. 蛋白质的组成和分类   2. 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3. 蛋白质的来源   4. 幼儿蛋白质的需求量

  第一节 幼儿的营养需求

  81张

  (二)脂肪   1. 脂肪的组成和分类   2. 脂肪的生理功能   3. 脂肪的来源   4. 幼儿脂肪的需求量   (三)碳水化合物   1. 碳水化合物的组成和分类   2. 碳水化合物的生理功能   3. 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来源   4. 幼儿碳水化合物的需求量   (四)矿物质   矿物质又称无机盐, 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素, 虽不供给人体热量, 却是构成机体的组成成分, 能调节生理机能。 矿物质对于幼儿的生长发育极为重要, 是构成组织细胞和维持正常生理功能不可缺少的物质。 人体含有的六十多种元素, 除碳、 氢、 氧、 氮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在外, 其余各种元素统称无机矿物质, 包括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   矿物质在食物中分布很广, 幼儿比较容易缺乏的常量元素主要是钙,

  第一节 幼儿的营养需求

  82张

  微量元素主要是铁、 碘、 锌。在全国推广食用加碘盐后, 碘缺乏的情况已有很大的改善。   1. 钙   2. 铁   3. 碘   4. 锌   (五)维生素   1. 维生素的特点和分类

  第一节 幼儿的营养需求

  83张

  2. 脂溶性维生素   3. 水溶性维生素   (六)水   1. 水的生理功能   2. 水的来源   3. 幼儿水的需求量

  第一节 幼儿的营养需求

  84张

  第三章 幼儿的营养与膳食卫生

  第二节 各类食品营养价值参考及膳食选择

  85张

  一、 各类食品营养价值   幼儿每日所需的六大营养素分别为蛋白质、 碳水化合物、 脂肪、 矿物质、 维生素和水。 中国营养学会妇幼分会编写的《中国孕期、 哺乳期妇女和 0~6 岁幼儿膳食指南》(2007)针对学龄前幼儿的平衡膳食宝塔, 就各类食物的摄入量给出了建议范围: 谷类(米饭、 面条等)每日 180~260 克; 蔬菜类每日 200~250克; 水果类每日 150~300 克; 鱼虾类每日 40~50 克; 禽畜肉类每日 30~40 克; 蛋类每日 60 克; 奶类每日 200~300 克; 或相当量的奶制品; 大豆及豆制品每日 25 克; 烹调油每日 25~30 克; 糖果等少量。   不过像大人一样, 每个孩子的食量也会根据生长速度、 每日活动量和体质等不同而有所差别, 最重要的是保证他能吃到多种营养食物。 下面, 我们就分别谈谈幼儿日常最主要的膳食来源。   (一)乳类食品   (二)粮谷类及薯类食物   1. 粮谷类食物   2. 薯类食物   (三)畜禽类及蛋类食物   1. 畜禽类

  第二节 各类食品营养价值参考及膳食选择

  86张

  营养素, 这一数量称为每日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 它根据机体对营养素的需要量而定, 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 保持健康所必需的营养素的最低量。   (一)蛋白质   1. 蛋白质的组成和分类   2. 蛋白质的生理功能   3. 蛋白质的来源   4. 幼儿蛋白质的需求量

  第二节 各类食品营养价值参考及膳食选择

  87张

  2. 蛋类   (四)豆类及豆制品   (五)水果、 蔬菜及其制品   二、 适宜幼儿生长发育的膳食选择、 搭配   民以食为天, 多种多样的食物为幼儿生长发育提供了营养来源与基础。 正如我们所知, 除母乳外,任何一种天然食物都不能提供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 因此, 在日常膳食选择中必须注重营养搭配, 从多种不同类型的食物中吸取充分营养, 以达到营养全面促进健康的目的。   (一)食物多样, 谷类为主   (二)多吃蔬菜、 水果和薯类   (三)常吃奶类、 豆类及豆制品   (四)多吃鱼、 禽、 蛋、 瘦肉, 少吃肥肉和荤油

  第二节 各类食品营养价值参考及膳食选择

  88张

  第三章 幼儿的营养与膳食卫生

  第三节 幼儿园的膳食卫生

  89张

  怎样才能保证幼儿获得全面的营养?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指南》中特别提到了食物多样的原则。 任何一种食物都不可能含有各种的营养素, 如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品, 但母乳含铁少; 鸡蛋营养价值高,但胆固醇丰富; 富强粉(精粉)细腻, 口感好, 但缺乏维生素 B 1 等。 因此, 要想获得全面的营养素, 就必须广泛摄取食物, 做到食物的多样化。   幼儿膳食的配制应该遵循的原则是: 提供多样化、 搭配合理的膳食; 烹制的膳食应适合婴幼儿的消化特点和喜好; 讲究饮食卫生。   一、 幼儿园膳食的原则   (一)膳食平衡

  第三节 幼儿园的膳食卫生

  90张

  (二)合理搭配   (三)易于消化、 增进食欲   (四)有良好的饮食习惯   (五)食品要符合食品卫生, 安全无毒   二、 托幼机构的膳食计划

  第三节 幼儿园的膳食卫生

  91张

  膳食计划包括三方面的工作, 即: 选择每日所需的食物种类; 制订食谱; 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   (一)计划每日所需的食品种类和数量   (二)制订食谱

  第三节 幼儿园的膳食卫生

  92张

  (三)制定合理的膳食制度   三、 幼儿园的膳食卫生   (一)食品的选择   (二)烹调卫生   食物的烹调卫生是非常重要的, 它决定了营养吸收和营养素的保留量。   1. 减少营养素的损失, 保留最高的营养成分   2. 避免有害物质的产生, 去除有毒有害物质   3. 能增进食欲, 促进消化吸收   (三)食物储存卫生   (四)进食卫生   1. 创设良好的物理环境   2. 营造愉快的心理氛围   3. 保证适当的进餐速度   4. 进餐时不谈笑打闹   5. 不强迫幼儿进食   (五)饮水卫生   1. 使幼儿养成喝白开水的习惯   2. 培养幼儿主动饮水的习惯

  第三节 幼儿园的膳食卫生

  93张

  第三章 幼儿的营养与膳食卫生

  第四节 托幼园所膳食要求与管理

  94张

  一、 托幼园所的食品安全管理   托幼园所食品卫生的科学管理是保证幼儿膳食安全的重要保障, 主要表现在食品选购、 贮存、 烹调等各个环节中保证食物的新鲜卫生, 同时还要加强保教人员和炊事人员的卫生监督, 确保幼儿身体健康。   (一)食品选购的卫生要求   托幼园所选购食品, 除了要根据幼儿需要选择营养丰富、 保证热能供给而又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外,还必须确保食物的卫生和新鲜, 不被致病微生物和有毒有害物质污染。 必须禁止选购下列食物。   1. 腐烂或霉变的食物   2. 含亚硝胺和多环芳烃的食品   3. 天然有毒食物   4. 被农药、 化肥等污染的食物   5. 无生产许可证、 无保质期的食物   (二)食物烹调的卫生要求   1. 尽量保存食物中的营养素   2. 要避免有害物质的产生或去除有毒有害物质   3. 要使食品具有良好的感官性状, 增进食欲

  第四节 托幼园所膳食要求与管理

  95张

  (三)食物贮存的卫生要求   食物贮存的处理措施主要有: 低温, 去除水分和添加防腐剂等。   目前市场上各类食品的供应都非常充足, 托幼园所的膳食供应所需的粮食、 肉类、 禽蛋、 蔬菜、 水果等, 一般都能随时采购到, 因此, 除了少数交通不便的园所外, 都应选购新鲜卫生的食品, 减少贮存量, 缩短贮存期, 以保证幼儿膳食的质量。   (四)对厨房和炊事人员的卫生要求   1. 厨房卫生   2. 对炊事人员的卫生要求   二、 托幼园所膳食配置   (一)0~6 岁幼儿膳食指南   (二)食谱编制的原则   (三)食谱编制步骤及举例   以 5 岁男童为例。   1. 确定全日能量需要   2. 确定全日三大营养素需要量

  第四节 托幼园所膳食要求与管理

  96张

  3. 根据餐次比计算每餐三大营养素目标   4. 确定主食品种和数量   5. 确定副食的品种和数量   6. 确定蔬菜量   7. 油和盐   8. 设计一日食谱及用料   9. 食谱能量和营养素的分析计算   10. 食谱的检查和调整   三、 托幼园所膳食调查与营养评价   要了解幼儿在托幼园所的营养状况, 了解幼儿通过该膳食所摄取的热能和各种营养素的数量和质量,是否满足和有利于幼儿的生长发育, 就需要在膳食调查的基础上对托幼园所的膳食进行评价计算, 以便及时发现膳食中存在的问题并调整。   (一)膳食调查的方法   常用的膳食调查方法有以下几种。   1. 称量法   2. 记账法

  第四节 托幼园所膳食要求与管理

  97张

  (二)营养计算与评价   食谱质量的好坏可以通过观察食谱、 幼儿对食物的反应作粗略了解, 也可以通过定期测量幼儿身高、体重、 血色素等指标反映膳食情况, 但是最科学、 准确的评价莫过于进行营养计算。 营养计算的主要指标有各营养素的摄入量、 一日总热能、 优质蛋白质占蛋白质总量的比例、 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供热比例、 三餐热量比例。   1. 计算每人每日各种营养素的摄入量   2. 计算一日总热能   3. 计算蛋白质、 脂肪、 碳水化合物的供热比例   4. 计算优质蛋白质占总蛋白质的比例   5. 计算三餐热量比

  第四节 托幼园所膳食要求与管理

  98张

  第三章 幼儿的营养与膳食卫生

  第五节 幼儿园膳食评价及膳食安全

  99张

  一、 幼儿膳食的评价   要了解幼儿的营养状况, 可以对托幼机构做膳食调查, 计算幼儿每日从膳食中所摄取的营养素和热能的量, 然后对照相关的推荐供给量进行评价。   (一)常用的膳食状况的调查方法   1. 称量法   2. 记账法   3. 询问法   (二)营养素和热能的计算   1. 计算每人每日摄入的各种营养素和能量的量   2. 计算蛋白质、 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供能比例   3. 计算优质蛋白质占总蛋白质的比例   二、 幼儿膳食安全   (一)食品卫生   幼儿的饮食应该安全、 卫生, 保证营养, 避免食用不健康的食物。 下列几种食物情况不应给幼儿食用。

  第五节 幼儿园膳食评价及膳食安全

  100张

  1. 腐烂变质的食物   2. 含有致癌因子的食物   3. 天然有毒食物   4. 含有农药、 人工色素等有害物质的食物   5. 无卫生许可证、 无保质期的食物   (二)正确地储存食物   食物储存是为防止食物腐败变质, 延长食物可供食用的期限, 对食物采取的各种加工措施。 食物储存的处理措施主要有降低或增加温度, 去除水分和添加防腐剂等。   (三)严防食物中毒   食物中毒是指摄入了生物性、 化学性有毒、 有害物质的食品或者是把有毒、 有害物质当作食品摄入后出现的非传染性(不属于传染病)的急性、 亚急性疾病。   1. 食物中毒的分类   2. 引起食物中毒的常见原因   3. 食物中毒的发生规律   4. 食物中毒的主要预防措施

  第五节 幼儿园膳食评价及膳食安全

  101张

  5. 幼儿食物中毒的处理措施   6. 几种常见的食物中毒   (1)葡萄球菌食物中毒   (2)沙门氏菌食物中毒   (3)致病大肠杆菌食物中毒   (4)肉毒杆菌食物中毒   (5)亚硝酸盐食物中毒   (6)发芽马铃薯食物中毒   (7)四季豆食物中毒   (8)黄曲霉素食物中毒   (9)霉变甘蔗食物中毒   三、 烹调卫生   (一)安全制作   要牢记食品安全制作的十条黄金规则: ①选择经过安全处理的食品; ②彻底加热食品; ③食品即做即吃; ④妥善储存熟食食品; ⑤彻底再加热食品; ⑥反复洗手; ⑦避免生食与熟食接触; ⑧必须保持厨房所有表面的清洁; ⑨避免昆虫、 鼠类和其他动物接触食品; ⑩使用符合卫生要求的水。

  第五节 幼儿园膳食评价及膳食安全

  102张

  (二)合理烹调   在烹调食品时的总要求是, 最大限度地保存食物中含有的营养素, 并能杀灭细菌, 增加色香味, 刺激幼儿食欲, 有利于消化吸收。 但如果烹调不当, 会破坏食物中的营养素。   四、 厨房卫生   托幼机构的食堂要接受当地卫生主管部门的管理和监督, 申领卫生许可证, 并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五、 炊事人员卫生   厨房炊事人员上岗前必须体检, 体检不合格者不得参与厨房工作, 上岗以后每年必须体检 1~2 次。同时接受卫生知识培训, 凭卫生部门颁发的合格证持证上岗。 凡患肠道感染病、 皮肤病、 肺结核、 肝炎等传染病者应立即调离炊事员岗位, 痊愈后经体检合格才能恢复工作。 炊事人员家属中有人患传染病,该炊事人员也应暂时离开厨房工作, 直到检疫隔离期满才能上岗。

  第五节 幼儿园膳食评价及膳食安全

  103张

  第四章 幼儿常见疾病及其预防

  第一节 幼儿疾病早发现

  104张

  作为幼儿教师, 在工作中需要对幼儿疾病有所了解, 能够分清什么情况下幼儿是健康的、 什么情况下幼儿生病了, 能比较正确地辨别疾病的轻重程度, 并且及时采取措施。因此, 了解幼儿疾病的相关知识, 可早期有效地预防疾病、 发现和治疗疾病, 最大限度地保护幼儿的健康。   一、 幼儿生病的迹象   幼儿年龄较小, 生病时, 往往不能准确清楚地描述疾病的部位和症状的轻重, 只有依靠成人的细心观察, 才能及时发现病情。 幼儿生病了, 情绪、 肤色、 精神、 食欲、 睡眠、 大小便等方面都会有所改变, 家长和教师只要细心观察, 就能早期发现疾病。   (一)一般表现   1. 情绪、 精神方面   2. 肤色   3. 表情   (二)食欲异常   1. 食欲不振   2. 食欲亢进

  第一节 幼儿疾病早发现

  105张

  3. 异嗜癖   (三)睡眠异常   正常小儿上床后可很快入睡, 睡眠平稳、 无鼾声, 可有微汗。   睡眠异常主要包括以下三种:   1. 入睡困难   2. 睡眠不安   3. 嗜睡   (四)大便异常   包括大便次数异常和大便性状异常。   1. 大便次数异常   2. 大便性状异常   (五)小便异常   包括尿色、 尿量和排尿次数异常。   1. 尿色及性状异常   2. 尿量及排尿次数异常   二、 幼儿疾病一般症状的辨别

  第一节 幼儿疾病早发现

  106张

  患病时病人感受到的异常感觉(如腹痛)和体征(如皮疹、 黄疸等客观表现)称为症状。 幼儿患病, 常会表现出若干症状。 因此, 作为幼儿教师, 应掌握常见症状的辨别要点, 能初步判断疾病的轻重缓急,采取正确、 合理的措施, 以免延误病情。   (一)发热   发热即体温异常升高。 幼儿时期正常体温可波动于一定范围, 短暂的体温波动, 全身情况良好, 又无自觉症状, 可不考虑为病态。 正常幼儿腋下体温一般为 36~37. 4℃。

  第一节 幼儿疾病早发现

  107张

  (二)体温不升   体温低于正常范围的低限称为体温不升或低体温。   (三)哭闹   哭闹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一种表现。 凡有相应的机体内源性刺激、 外源性刺激或精神上的冲动, 都可引起婴幼儿哭闹, 尤其是婴儿尚没有语言表达的能力, “哭”就是表达要求或痛苦的一种方式。 产生哭闹的原因, 大致可分为两大类。

  第一节 幼儿疾病早发现

  108张

  1. 生理性哭闹   2. 病理性哭闹   (四)呕吐   呕吐是由于食管、 胃或肠道呈逆蠕动, 迫使食管或胃内容物从口腔、 鼻腔涌出。 因婴幼儿胃为横胃,贲门松弛而幽门紧凑, 容易发生呕吐, 所以呕吐为婴幼儿常见症状之一, 见于不同年龄的各种疾病。 若护理不当, 致使呕吐物吸入, 还可继发呼吸道感染。   呕吐常见的原因因年龄不同而略有不同。   1. 新生儿   2. 婴幼儿   (五)咳嗽   咳嗽是一种防御性反射。 幼儿呼吸道血管丰富, 气管、 支气管黏膜娇嫩, 易发生炎症, 故咳嗽为多见的症状。   (六)流涎   分为生理性流涎和病理性流涎。   1. 生理性流涎   2. 病理性流涎

  第一节 幼儿疾病早发现

  109张

  (七)头痛   头痛在小儿期并不少见。 婴儿期头痛不能自诉, 往往表现为以手打自己的头, 突然尖声哭叫或烦躁不安。 年长儿一般能说明头痛症状。   病因及鉴别诊断具体如下。   1. 全身性疾病   2. 颅脑外局部因素   3. 颅脑内疾病   (八)惊厥   1. 新生儿期   2. 婴幼儿期   (九)腹痛   在幼儿期较常见。 下面列举一些幼儿园常见的急腹症的鉴别。   (十)腹泻   婴幼儿腹泻多见。 婴幼儿腹泻又称婴幼儿消化不良, 是一个消化道综合征。 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腹泻两类。 常见原因如下。

  第一节 幼儿疾病早发现

  110张

  第四章 幼儿常见疾病及其预防

  第二节 新生儿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护理

  111张

  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的病因作用之下发生的损伤与抗损伤的斗争过程。 引起疾病的原因很多, 大致可以分为外部原因与内部原因两个方面。   外部原因有生物因素(细菌、 病毒、 寄生虫等)、 理化因素、 生活条件、 气候季节的变化等。 外因在疾病的发生中有着重要作用, 没有这些因素, 相应的疾病就不会发生。 但是在不少情况下, 尽管有同样的外因作用, 最终疾病的发生与否, 还与机体的内部因素有重要关系。   内部原因包括机体的防御免疫机能、 遗传因素、 个体发育水平、 内分泌机能状态、 营养状况、 精神因素、 个体年龄、 性别等。 这些方面的异常可以作为病因, 直接引发疾病, 例如, 遗传性疾病(色盲、 色弱等色觉功能障碍等)就是这种情况。 也有的内部因素的变化可以促成疾病的发生。   一、 新生儿护理   (一)新生儿的特殊生理现象   新生儿是人生的一个特殊时期, 常会出现一些看似疾病的现象, 但又不需要治疗, 一般会在 2 周内自行消失。 这些现象被称为“新生儿的特殊生理现象”。   1. 生理性体重下降

  第二节 新生儿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护理

  112张

  2. 新生儿黄疸   3. 乳房增大和假月经   4. 马牙与螳螂子   (二)预防意外   从出生到 1 个月的婴儿称为新生儿, 这是胎儿脱离母体开始适应新环境的时期。 胎儿寄生在母体子宫内, 周围是羊水, 体温恒定, 安全舒适, 其营养、 排泄都通过胎盘完成。 胎儿一出生, 剪断脐带的咔嚓声中断了其与母体的联系, 来到另外一个天地, 嘈杂的声音、 干燥的空气、 强烈的光线刺激都干扰着新生儿的机体, 幼小的生命既需要及时调节呼吸、 循环、 消化、 体温等功能以适应新的环境, 还需要抵抗病菌的入侵, 这对新生儿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成为新生儿发病率、 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 因此, 应采取适当的保健措施, 以预防意外的发生。   1. 高度警惕新生儿的异常表现   2. 新生儿的保健要点   3. 预防意外   二、 常见新生儿疾病

  第二节 新生儿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护理

  113张

  (一)新生儿常见疾病症状   1. 发烧   2. 体温不升   3. 吃奶异常   4. 呼吸异常   5. 大小便异常   6. 皮肤异常   (二)常见新生儿疾病   1. 脐炎症   2. 鹅口疮   3. 新生儿硬肿症   4. 新生儿脱水热   5. 新生儿肺炎   6. 新生儿败血症   7. 新生儿破伤风

  第二节 新生儿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护理

  114张

  第四章 幼儿常见疾病及其预防

  第三节 幼儿常用护理技术

  115张

  体温、 脉搏、 呼吸的测量都是以测量生命体征, 了解病情, 协助诊断治疗为目的。给药、 冷敷和热敷等都是以预防、 缓解、 治疗疾病为护理目的。 那么我们如何判断幼儿的身体状况? 怎样对患儿进行护理? 在本节中将进行具体的介绍。   一、 测量体温   体温是人体温度的一种客观反映, 是衡量身体状况的指标之一。 正常人一日内最高体温与最低体温的相差幅度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 3 岁以上差值约为 1℃。 一般情况下, 清晨体温较低,傍晚体温较高。   二、 物理降温   物理降温的常用方法有如下几种。   (一)冷敷法   (二)冰袋法   三、 热敷法   热敷法可以减轻疼痛, 可用于疖肿初起时, 有辅助消炎、 消肿的作用。 其作用机理是局部热敷可以扩张血管、 加速血流, 促进渗出物的

  第三节 幼儿常用护理技术

  116张

  吸收和炎症的消散。 热敷可以松弛局部肌肉、 肌腱及韧带, 解除因肌肉痉挛、 强直而引起的疼痛。 另外, 热敷还可以解除因肠胀气引起的疼痛及尿潴留等。   热敷法有干热法和湿热法。   (一)干热法   (二)湿热法   四、 测量脉搏   因脉搏易受体力活动和情绪波动的影响, 故测量时应避免进食、 运动、 哭闹、 发热等因素的干扰,需在安静的状态下进行。   五、 观察呼吸   正常的呼吸次数, 随年龄的不同而不同, 一般年龄越小, 呼吸次数越多。 新生儿每分钟呼吸 35~45次; 6 个月到 1 岁的幼儿每分钟呼吸 30~35 次; 1~3 岁的幼儿每分钟呼吸 25~30 次; 4~7 岁的幼儿每分钟呼吸 20~25 次; 8~14 岁的幼儿接近成人的呼吸次数, 为每分钟 16~20 次。 正常的呼吸均匀、 平稳、 有规律, 通常吸气略长于呼气。 如果呼吸过快或过慢, 深浅不一或快慢不匀, 则有患病的可能。

  第三节 幼儿常用护理技术

  117张

  六、 喂药   喂药是幼儿护理最基本的技能之一, 不同剂型的药物有不同的给药方式。   七、 翻转眼皮   碎屑(铁屑、 谷粒、 灰砂等)等异物进入眼内, 可采用翻转眼皮将碎屑去除。   八、 滴眼药水   滴眼药时应让幼儿仰卧或坐着, 头向后仰稍倾斜, 使患眼位置低于健眼, 以免药液从患眼流入健眼。   九、 滴鼻药水   十、 滴耳药水   十一、 止鼻血   鼻出血在幼儿中较多见, 原因是幼儿的鼻中隔靠前部的两侧各有一个小血管区, 此区在学前期由于黏膜幼嫩, 极容易破溃而出血。 幼儿

  第三节 幼儿常用护理技术

  118张

  鼻出血的原因, 以外伤居多, 主要包括运动中的撞击、 跌碰以及刺伤。 同时, 幼儿鼻黏膜干燥、 挖鼻孔、 鼻内异物以及感冒发高烧等均可引起鼻出血。   十二、 简易通便   简易通便法是简单易行、 经济有效的方法, 可协助幼儿排便以解除便秘。

  第三节 幼儿常用护理技术

  119张

  第四章 幼儿常见疾病及其预防

  第四节 幼儿常见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防治

  120张

  一、 传染病的基础知识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 能在人与人、 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染的疾病。 传染病一旦发展便危害无穷, 如“非典”、 禽流感等, 轻则使患儿致残, 重则夺去生命。 近些年, 我国卫生与保健事业迅速发展, 计划免疫广泛推广, 已经基本消除了天花、 鼠疫等传染病, 而且麻疹、 百日咳、 骨髓灰质炎等传染病的发病率也明显降低。 然而, 我们仍然不能放松对传染病的防治工作。   1. 计划免疫的程序   2. 计划免疫的内容   (一)传染病的特点   1. 有病原体   2. 有传染性   3. 有免疫性   4. 有规律性   (二)传染病流行的要素   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需要以下三个要素。   1. 传染源

  第四节 幼儿常见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防治

  121张

  2. 传播途径   3. 易感者   (三)传染病的种类   为了有效控制传染病, 我国依据传染病的危害程度的不同, 将其分为甲、 乙、 丙三类。   1. 甲类传染病   2. 乙类传染病   3. 丙类传染病   (四)传染病的预防   预防幼儿传染病, 应根据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 围绕有效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以及保护易感者, 采取迅速而科学合理的措施。   1. 控制传染源   2. 切断传播途径   3. 保护易感者   二、 幼儿常见传染病   目前, 我国通过计划免疫对幼儿进行疫苗接种, 很多传染病发病率

  第四节 幼儿常见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防治

  122张

  已经得到控制, 但是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 且由于各地区的具体情况不同, 一些传染病还有可能发生。 因此, 这里对一些幼儿常见传染病的病因、 症状、 预防和护理进行介绍。   (一)麻疹   1. 流行特点   2. 症状   3. 预防   4. 护理   (二)风疹   1. 流行特点   2. 症状   3. 预防   4. 护理   (三)幼儿急疹   1. 流行特点   2. 症状.   3. 预防

  第四节 幼儿常见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防治

  123张

  4. 护理   (四)水痘   1. 流行特点   2. 症状   3. 预防   4. 护理   (五)流行性感冒   1. 流行特点   2. 症状   3. 预防   4. 护理   (六)流行性腮腺炎   1. 流行特点   2. 症状   3. 预防   4. 护理   (七)流行性乙型脑炎

  第四节 幼儿常见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防治

  124张

  1. 流行特点   2. 症状   3. 预防   4. 护理   (八)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由不同的肝炎病毒引起的, 按照其病毒系列的不同, 分为甲、 乙、 丙、 丁、 戊几种类型。 病毒性肝炎能引起肝脏细胞肿胀, 是世界上流传广泛、 危害较大的传染病之一。 我国幼儿发病率较高, 其中以甲型肝炎、 乙型肝炎最为常见。   1. 流行特点   2. 症状   3. 预防   4. 护理   (九)手足口病   1. 流行特点   2. 症状   3. 预防   4. 护理

  第四节 幼儿常见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防治

  125张

  (十)百日咳   1. 流行特点   2. 症状   3. 预防   4. 护理   (十一)猩红热   1. 流行特点   2. 症状   3. 预防   4. 护理   (十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1. 流行特点   2. 症状   3. 预防   4. 护理   (十三)细菌性痢疾   1. 流行特点

  第四节 幼儿常见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防治

  126张

  2. 症状   3. 预防   4. 护理   (十四)结核病   1. 流行特点   2. 症状   3. 预防   4. 护理   (十五)狂犬病   1. 流行特点   2. 症状   3. 预防   4. 护理   (十六)急性结膜炎   1. 流行特点   2. 症状   3. 预防

  第三节 幼儿常用护理技术

  127张

  4. 护理   (十七)沙眼   1. 流行特点   2. 症状   3. 预防   4. 护理   三、 幼儿常见寄生虫病   目前, 我国幼儿常见的寄生虫病主要有蛔虫病、 蛲虫病、 钩虫病、 绦虫病和血吸虫病等。   (一)蛔虫病   蛔虫是人体内最常见的也是最大的线形寄生虫之一, 成虫可长达 20 多厘米, 繁殖快, 雌虫每日可产卵 20 多万个。   1. 流行特点   2. 症状   3. 防治   (二)蛲虫病   蛲虫又称线虫, 虫体细小, 乳白色, 似短线头。

  第三节 幼儿常用护理技术

  128张

  1. 流行特点   2. 症状   3. 防治   (三)钩虫病   钩虫寄生于人体的十二指肠及小肠, 虫卵在温湿度适宜的环境中 24~48 小时即可发育成有感染性的虫卵。   1. 流行特点   2. 症状   3. 防治   (四)绦虫病   1. 流行特点   2. 症状   3. 防治   (五)血吸虫病   血吸虫成虫寄生在人、 牛、 猪或其他哺乳动物的肠系膜静脉和门静脉的血液中, 雌雄异体, 雄虫为乳白色, 雌虫为暗褐色。   1. 流行特点   2. 症状   3. 防治

  第三节 幼儿常用护理技术

  129张

  第五章 幼儿安全教育及意外事故的预防和急救

  第一节 幼儿园开展安全教育

  130张

  一、 加强教师的安全教育, 提高其安全责任意识   (一)教育者要不断吸收新知识, 加强对幼儿教育专业的学习   (二)加强幼儿园园长和教师的责任心   (三)定期开展幼儿教师安全培训, 提高安全责任意识   (四)开展安全疏散演练, 提高幼儿的安全防范能力   二、 适应现实需要, 充实安全教育内容   很多幼儿园缺乏实际的安全教育内容, 大多是关于消防安全的教育、 交通安全的教育、 陌生人的教育。 内容过于单调陈旧, 不能满足现实的需要。 现代家庭中危险是处处存在的, 各种各样的家用电器、各种各样的药品, 还有一些根本无法预知的自然灾害。   三、 建立有效的安全教育评价   幼儿安全教育评价是对幼儿安全教育实施过程以及效果的全面评估, 它有利于了解幼儿安全教育计划是否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 是否明确了幼儿的主要安全教育问题; 它可以检验是否激发了幼儿学习安全知识的积极性, 是否促进了幼儿态度和行为的改变, 达到了预期目的; 它还可以为改进教育设计方案提供依据。

  第一节 幼儿园开展安全教育

  131张

  四、 创设自然的安全教育环境   幼儿从早上入园, 一直到晚上离园, 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在幼儿园里度过的, 可以说幼儿园是他们的另一个家。 幼儿园的安全教育应与生活相结合, 教育者应创设温馨的生活环境, 通过直观、 形象而生动的教育, 让孩子在生活中体会什么是安全, 什么是危险。   五、 利用各种社会资源丰富安全教育   社会是一个大家庭, 每个人都离不开它, 因此, 可以利用社会资源加强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的力度。如幼儿园可以邀请消防员给幼儿讲解有关用火的注意事项, 请交通警察演示交通安全规则等。 在利用社会资源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的同时, 还应注意避免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和资讯的影响。   六、 加强幼儿的安全教育, 培养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一)开展安全教育课程, 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   (二)组织相关活动, 使幼儿对安全具有感性认识   由于幼儿年龄小, 对危险和不安全的概念模糊, 特别是在一些重大灾害方面更是如此。

  第一节 幼儿园开展安全教育

  132张

  (三)营造安全教育环境, 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   直观的形象对幼儿起着潜移默化的积极的影响作用。   七、 加强家园协作, 共筑幼儿安全教育网络   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不能离开幼儿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只有幼儿园与家庭同步进行教育, 才能实现安全教育目标。 安全教育是家庭教育的一部分, 家长向幼儿传授相关安全教育知识, 能有效提升幼儿安全防范的意识。 幼儿园可以定期将家长召集在一起, 并与家长进行交流; 听取家长关于教育幼儿的意见, 教师与家长相互沟通, 保持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同步性。 此外, 也可以向家长普及一些安全教育知识, 并采用问卷、 交谈等方法调查家庭中存在的危险因素, 积极寻找解决方案。 教师也应将幼儿在幼儿园当中的情况告诉家长, 如果一些幼儿喜欢将尖锐物品带在身上, 那么就要告诉家长随时注意对幼儿的口袋进行检查; 如果幼儿的鞋底过硬或容易被鞋上饰物所绊倒, 则应提醒家长及时更换鞋子。 如发现幼儿在家中出现危险行为, 家长要及时制止并进行教育。   八、 使安全教育活动的形式变得多样化

  第一节 幼儿园开展安全教育

  133张

  一般而言, 如果教师只是采用说教式对幼儿进行教育, 那么就很难实现教育目标。 对此, 可以将安全教育融入美术、 语言以及音乐等活动当中, 从而使教育形式变得生动化、 形象化以及直观化, 在教育时由浅入深, 使幼儿逐步了解自我保护的一些常用方法。   九、 对幼儿保护自身的能力进行巩固以及发展   在多年的教育实践当中, 有效的安全教育应于日常生活当中有所体现。   教师教会幼儿保护自身, 这就离教育目标的实现更近了一步。 向幼儿传授安全方面的常识, 不可忽视幼儿同伴之间的影响。  安全教育受到行为习惯的影响, 两者相辅相成, 只有让幼儿养成较好的行为方式, 才能使其有效避免伤害。   综上所述, 我们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幼儿得到更多的发展机会, 而不是剥夺幼儿的学习机会, 让他们“无所作为”。

  第一节 幼儿园开展安全教育

  134张

  第五章 幼儿安全教育及意外事故的预防和急救

  第二节 托幼机构的安全

  135张

  正确认识幼儿在托幼机构发生意外的原因, 建立健全托幼机构安全制度和安全措施。积极向幼儿开展安全教育是有效预防意外伤害的重要措施。   一、 发生意外事故的原因   生理、 家庭和社会是幼儿发生意外伤害的主要因素。   (一)保教人员安全意识不强, 安全措施不落实   (二)幼儿缺乏生活经验, 安全观念淡薄   (三)幼儿运动能力差   (四)托幼机构的客观环境因素   二、 托幼机构的安全措施   托幼机构要加强对保健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 提高安全意识, 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具体来说, 应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一)活动场所安全管理   (二)生活用品及玩具安全管理   (三)药物安全管理   (四)食物安全管理   (五)防止幼儿走失

  第二节 托幼机构的安全

  136张

  三、 幼儿安全教育   幼儿不可能生活在没有危险的世界中, 对他们进行安全教育并不是让他们整天提心吊胆, 而是让他们积累生活经验, 懂得危险, 注意安全。 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遵守安全制度   (二)遵守交通规则   (三)懂得水、 火、 电等的危险   (四)其他安全事项

  第二节 托幼机构的安全

  137张

  第五章 幼儿安全教育及意外事故的预防和急救

  第三节 幼儿常见意外事故的急救与处理

  138张

  一、 幼儿意外事故危险程度的判断及急救原则   婴幼儿意外事故的危险程度有轻有重。 学前教育机构的保教人员应在发现意外的最初几分钟内, 对其做出迅速、 准确的判断。 若情况危急, 应进行紧急救护, 该送医院的应迅速送往医院。如果是小外伤, 应对其进行简单的处理。   (一)幼儿意外事故危险程度的判断   1. 根据发生意外的原因判断   2. 根据伤者的情况判断   (1)呼吸状况   (2)脉搏状况   (3)瞳孔反应   (二)幼儿意外事故急救的原则   1. 抢救生命   2. 防止残疾   3. 减轻痛苦   二、 幼儿园常见意外事故的急救与处理

  第三节 幼儿常见意外事故的急救与处理

  139张

  (一)简单性创伤   简单性创伤是幼儿园保健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急症之一。 创伤局限于直接受伤处。 按创伤性质可分为擦伤、 扎伤、 划伤、 割伤、 挤伤等。   1. 擦伤   2. 扎伤   3. 划伤与割伤   4. 挤伤   (二)鼻出血   幼儿鼻出血极为常见, 其原因有鼻外伤(如鼻挫伤、 挖鼻孔、 用力擤鼻)、 鼻内异物等, 有时感冒发烧等也可引起鼻出血。   鼻出血的部位大多位于鼻中隔的外 1/3 处, 因该处鼻黏膜较薄、 血管集中成网, 幼儿挖鼻孔或鼻外伤时, 易造成出血。 通常把该部位称为“易出血区”。   (三)咬伤、 蜇伤   婴幼儿皮肤稚嫩, 很容易被蚊、 蜂叮咬或蜇伤。 尤其在炎热的夏季, 随蚊虫数量的增多, 婴幼儿遭蚊虫叮咬的机会也增多。   被蚊子咬伤时, 可在患儿患处涂用清凉油、 牙膏等, 以减轻痛痒感。

  第三节 幼儿常见意外事故的急救与处理

  140张

  若被蜜蜂蜇伤, 因其毒液呈酸性, 可在伤口处涂弱碱性液体, 如淡碱水、 肥皂水等, 一般不会出现严重的全身症状。 若被黄蜂即马蜂蜇伤, 轻者伤口处红肿疼痛, 重者出现气喘、 呼吸困难。 此时可在伤口处涂弱酸性液体, 如食醋。 有气喘时, 可服用扑尔敏、 苯海拉明等药物, 并及时就医。   (四)异物入体   1. 眼内异物   2. 鼻腔异物   3. 咽部异物   4. 外耳道异物   5. 气管异物   6. 吞咽异物   (五)创伤出血   托幼机构内发生的婴幼儿意外事故, 大部分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出血。 如常见的跌伤, 出血少, 处理方法也很简单; 而大动脉出血, 必须及时正确处理, 否则会危及生命。 保教人员有必要掌握创伤出血的鉴别方法,

  第三节 幼儿常见意外事故的急救与处理

  141张

  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急救措施。   1. 创伤出血的鉴别   2. 止血方法   3. 创伤出血的预防   (六)头面部创伤   引起婴幼儿头面部创伤的常见原因有: 交通事故, 运动时摔伤、 跌伤, 上工艺课时刺伤、 割伤, 打架斗殴击伤, 刀刃等利器直接伤及头部等。   头面部创伤后, 有时出血, 有时不出血。 对此应采取如下急救措施。   1. 伤后出血时   2. 伤后未出血时   (七)烧伤、 烫伤   烧伤、 烫伤是幼儿园常见的急诊之一, 多由髙温(如热水、 蒸汽、 火等)、 电以及化学物质作用于幼儿的皮肤和黏膜而引起某些部位的损伤。 在幼儿烧(烫)伤事故中, 最常见的是开水、 热汤、 热粥引起的烫伤, 火烧伤次之, 偶有化学烧伤及电击伤。

  第三节 幼儿常见意外事故的急救与处理

  142张

  幼儿的皮肤娇嫩, 同样的刺激对幼儿的伤害比成人更严重。 对烧、 烫伤的急救处理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1. 立即清除造成烧伤、 烫伤的根源   2. 根据受伤的程度不同及时处理创面   (八)惊厥   1. 畅通呼吸道   2. 专人守护   3. 想法降温   4. 辅助处理   (九)中暑   中暑是在高热或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中, 或热天在烈日下运动, 受到阳光热辐射的影响, 引起人体体温调节功能障碍所致的急性疾病。   (八)惊厥   惊厥也叫抽风, 常见于 5~6 岁以下的幼儿, 尤其以 2 岁以下婴儿多见。   幼儿惊厥的原因很多, 高烧惊厥较为常见。 如患上呼吸道感染、 流脑、 中毒性痢疾等均会使幼儿高烧, 引起惊厥。 此外, 幼儿缺钙、

  第三节 幼儿常见意外事故的急救与处理

  143张

  癫痫、 低血糖、 中毒等也可引起惊厥。   幼儿惊厥常突然发作, 意识短暂丧失, 头向后仰, 眼神凝视, 呼吸细弱而不规则, 口唇青紫, 四肢和单侧或双侧面部抽动, 持续的时间为一两分钟到十几分钟不等。   当惊厥发生时, 首先应该尽快控制惊厥, 同时寻找病因, 并防止抽搐再次发生。 一般采取以下处理方法。   1. 畅通呼吸道   2. 专人守护   3. 想法降温   4. 辅助处理   (九)中暑   中暑是在高热或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中, 或热天在烈日下运动, 受到阳光热辐射的影响, 引起人体   体温调节功能障碍所致的急性疾病。   1.症状   2.急救处理   (十)冻伤

  第三节 幼儿常见意外事故的急救与处理

  144张

  冻伤是人体受到低温侵袭所引起的全身性或局部性损伤。   健康人体对外界环境温度的改变有一定的适应能力, 但是如果温度改变超过了人体可适应的限度,   即可造成严重的损害。 特别是幼儿, 由于其体温调节中枢的调节能力较差, 更容易造成严重伤害。   1.症状   2.急救处理   (十一)急性中毒   凡是有毒性作用的物质通过不同的途径进入幼儿体内, 在短时间内(几分钟、 几小时或数小时)引起   组织、 器官的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 出现中毒症状甚至危及生命的均属急性中毒。   幼儿急性中毒的原因大多由于自身年幼无知, 对一些物质不能辨别其是否有毒, 而导致误食; 也有   家长或保教人员疏忽、 粗心, 把毒物误作为普通食物, 或对药物保管不严而被幼儿食用; 还有集体用餐   者, 因为食物不洁引起的食物中毒; 偶尔也会由于服药剂量过大等

  第三节 幼儿常见意外事故的急救与处理

  145张

  引起中毒。   过去一向健康的幼儿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腹痛、 恶心、 呕吐, 口唇青紫, 皮肤潮红、 多汗, 狂躁、   昏迷和惊厥等, 尤其是家庭中或幼儿园内数人同时发病, 且症状相似, 此时很可能是发生了急性中毒。   发现幼儿急性中毒时, 应分秒必争地进行抢救。   抢救原则是: 对中毒原因尚未明确者, 先进行一般的急救处理, 包括尽快清除毒物、 促进毒物排泄、   阻滞毒物吸收、 对症处理等; 一旦毒物明确, 立即应用特效解毒剂。   根据毒物的性质及进入体内途径不同, 应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1.毒物由呼吸道吸入时   2.毒物由皮肤侵入时   3.毒物溅入眼内时   4.毒物经消化道侵入时   (十二)骨折   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中断时, 称为骨折。

  第三节 幼儿常见意外事故的急救与处理

  146张

  引起中毒。   过去一向健康的幼儿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腹痛、 恶心、 呕吐, 口唇青紫, 皮肤潮红、 多汗, 狂躁、   昏迷和惊厥等, 尤其是家庭中或幼儿园内数人同时发病, 且症状相似, 此时很可能是发生了急性中毒。   发现幼儿急性中毒时, 应分秒必争地进行抢救。   抢救原则是: 对中毒原因尚未明确者, 先进行一般的急救处理, 包括尽快清除毒物、 促进毒物排泄、   阻滞毒物吸收、 对症处理等; 一旦毒物明确, 立即应用特效解毒剂。   根据毒物的性质及进入体内途径不同, 应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   1.毒物由呼吸道吸入时   2.毒物由皮肤侵入时   3.毒物溅入眼内时   4.毒物经消化道侵入时   (十二)骨折   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中断时, 称为骨折。

  第三节 幼儿常见意外事故的急救与处理

  147张

  根据骨折处是否与外界相通, 可以分为开放性骨折与闭合性骨折。   根据骨折的程度以及形态, 可以分为不完全骨折与完全骨折。   幼儿多发的青枝骨折属于不完全骨折的一种。   1. 症状   2. 急救处理   (十三)触电   触电是由于电流通过人体引起的, 多数是因为直接接触电流, 也有可能是高压电或雷电击伤。 幼儿玩弄电器、 不慎触及断落电线或遭遇雷击等是造成触电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1. 症状   2. 急救   (十四)心肺复苏技术   幼儿遭遇淹溺、 触电、 中毒等可迅速危及生命的意外时, 常会出现呼吸、 心跳很不规则, 快要停止的紧急情况。 此时, 必须在事发现场争分夺秒地做急救处理, 促使病人心跳和呼吸的复苏。 常用的方法是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第三节 幼儿常见意外事故的急救与处理

  148张

  1. 人工呼吸   口对口吹气法是近几年国内外学者一致推荐的人工呼吸法。 尤其是在现场无抢救用具的情况下, 该法最简便、 有效。 其操作要领如下。   (1)畅通呼吸道   (2)口对口吹气   2. 胸外心脏按压   如果患儿发生意外, 心搏骤停, 要立即用人工的方法使其心脏恢复跳动, 维持正常的血液循环。 胸外心脏按压就是使心脏恢复跳动最简便易行的抢救方法。 其操作要领如下。   (1)合理选择急救场地   (2)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3)胸外心脏按压往往与口对口吹气同时进行

  第三节 幼儿常见意外事故的急救与处理

  149张

  第五章 幼儿安全教育及意外事故的预防和急救

  第四节 幼儿的安全教育与托幼园所的安全防护

  150张

  一、 幼儿的安全教育   在造成幼儿发生意外事故的因素中, 既有周围环境及成人的客观原因, 又有幼儿的主观因素。 在开展幼儿安全教育时, 应该针对这些原因, 有的放矢地进行。   (一)为幼儿创设无安全隐患的生活环境   (二)提高幼儿教师和家长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应变能力   (三)教会幼儿必备的安全知识和自救技能   【补充资料】

  第四节 幼儿的安全教育与托幼园所的安全防护

  151张

  教育建议:   1. 创设安全的生活环境, 提供必要的保护措施。   2. 结合生活实际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   (四)加强幼儿体能训练以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在实际生活中可以看到, 平时很少跑动的幼儿相对于那些活泼好动的幼儿来讲容易受伤。 这是由于幼儿身体肌肉长期缺乏应有的活动, 肌肉组织内储氧量降低, 肌肉弹性张力下降, 幼儿动作的平衡能力、灵活性都达不到自我保护的要求。 为此, 托幼园所、 家庭应给幼儿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合理组织有一定强度和密度的体育活动, 提高幼儿的身体发展水平, 避免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   二、 托幼园所的安全制度及安全预案   (一)安全管理制度   安全规章制度将幼儿园的各项安全工作和对各类工作人员的要求进行了条理化和系统化的梳理, 并具体规定为必须遵守的条文, 是幼儿园各项安全活动规范有序开展的保证, 是幼儿园安全管理工作的依据和

  第四节 幼儿的安全教育与托幼园所的安全防护

  152张

  参照。 幼儿园需要规范管理制度, 以保障幼儿的安全。   1. 接送安全制度   2. 班级一日生活安全制度   3. 饮食安全制度   4. 消防安全制度   5. 设施设备检维制度   6. 体格锻炼制度   7. 安全教育制度   8. 安全预警制度   9. 自然灾害安全应急制度   (二)安全预案   1. 房舍建筑的安全预案   2. 设备的安全预案   3. 动物饲养、 植物种植的安全预案   4. 特殊物品的安全管理预案   5. 一日活动各环节的安全预案

  第四节 幼儿的安全教育与托幼园所的安全防护

  153张

  【补充资料】   某幼儿园安全预案举例   一、 室外玩具、 室外活动以及意外摔倒跌伤安全预案   二、 幼儿午睡安全预案   三、 食品卫生安全预案   四、 接送以及门卫安全预案

  第四节 幼儿的安全教育与托幼园所的安全防护

  154张

  第五章 幼儿安全教育及意外事故的预防和急救

  第五节 幼儿园体弱儿的护理

  155张

  体弱儿常见问题主要包括缺铁性贫血、 佝偻病、 营养不良、 生长迟缓、 先天性心脏病、 反复呼吸道感染、 哮喘、 肥胖等。   幼儿体检后, 保教人员可从相关医疗机构得到幼儿身体状况, 并获得本班级体弱儿名单。 班级保教人员根据幼儿状况进行特殊护理。   一、 生活中的护理   (一)做好家园联系及交流   (二)做好在园护理工作   二、 户外活动中的护理   (一)保证户外活动时间   (二)户外活动的护理   (三)根据幼儿状况采取适当的运动形式   三、 饮食中的护理   (一)制订特殊幼儿食谱   (二)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   (三)面对不同幼儿的饮食护理   四、 保教人员应学会写观察记录表   幼儿园一般会建立特殊幼儿健康管理制度, 保教人员应该学会记录和填写相关的个案观察记录表。

  第五节 幼儿园体弱儿的护理

  156张

  第五章 幼儿安全教育及意外事故的预防和急救

  第六节 幼儿自救能力的训练与培养

  157张

  一、 幼儿自救能力概述   幼儿自救能力是指为了有效解决幼儿个体基本生存与发展所遇到的危险问题, 及面对这些问题时幼儿的自立意识、 自我决断、 自我行动的能力。   由此可见, 幼儿自救能力的前提是幼儿的自立。 自立是我国古代就倡导的品质, 最早见于《儒行》,只是自立的内容和现在有所不同。 我国着名的幼儿教育专家陈鹤琴说过: “凡是孩子能够自己做的, 应当让他自己做; 凡是幼儿能够自己想的, 应当让他自己想。”意在让幼儿在独立中积累生活经验, 激发潜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立精神和自我决断能力提高了, 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救能力自然可以提高。   二、 影响幼儿自救能力的因素   由于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影响幼儿意外伤害认知的因素按主到次排列为: 教师、 家长、 电视、自身感受和观察他人。 由此可见, 家长和教师在幼儿对意外伤害及自救能力认知方面起着主导作用, 幼儿对意外伤害的认知直接决定了自救能力的高低。

  第六节 幼儿自救能力的训练与培养

  158张

  (一)家长的认知   (二)幼儿的认知   (三)教师的认知   三、 幼儿自救能力的培养   (一)养成自救意识   (二)危险生活用品的认识   (三)掌握自救常识   自救常识的培养应该贯穿于幼儿生活和学习的始终, 最终形成习惯, 远离意外伤害。   (四)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一、 与家人走散   二、 被人勒索   三、 陌生人与你说话   四、 家中有小偷   五、 被人跟踪   六、 别人给你不明药物   七、 卡在电梯里

  第六节 幼儿自救能力的训练与培养

  159张

  八、 遇到重大事故时   九、 发生地震   十、 失火以后   十一、 交通安全知识   (一)不要把马路当运动场   (二)远离下水井   (三)不要在汽车尾部玩   (四)遵守交通规则   十二、 消防安全知识   (一)千万别玩火   (二)危险的烟花爆竹   十三、 家庭居所安全知识   (一)家里的机器会“咬人”   (二)洗澡时要有大人在家   (三)不要给陌生人开门   十四、 公共场所安全知识

  第六节 幼儿自救能力的训练与培养

  160张

  (一)远离建筑工地   (二)不围观打斗场面   (三)远离精神病人   (四)不摸断了的电线   (五)电焊光不能看   (一)不要模仿影视片中的危险动作   (二)不要单独游泳   (三)外出活动要防止中暑   十六、 饮食卫生安全知识   (一)不要自己乱吃药   (二)不要随便吃小摊上的食品   四、 幼儿自救能力的训练   (一)训练自救技能   (二)设计园本自救课程   (三)社区、 家庭、 早教机构共同合作   (1)学前教育机构与社区、 家庭形成教育合力。   (2)家园双方共同合作。   (3)家庭、 早教机构与当地社区的安全机构联手开办意外伤害处理及预防等活动。

  第五节 幼儿园体弱儿的护理

  161张

  第六章 幼儿的心理健康

  第一节 幼儿心理卫生概述

  162张

  一、 什么是心理卫生   心理卫生又称精神卫生, 是指根据心理活动的规律, 采取各种措施, 保护和增强心理健康, 提髙对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 预防心理疾病发生的科学。 心理卫生也是维护个体正常的心理状态、 减少行为问题和心理疾病的措施以及活动的总称。   幼儿心理卫生的目标有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预防幼儿行为问题和心理疾病的发生; 第二个层次是促进幼儿心理健康, 培养幼儿良好的情绪、 健全的人格、 正常的智能, 发挥幼儿的心理效能, 使他们生活得更幸福、 更快乐、 更成功。   二、 幼儿心理卫生的标志   (一)智力发育正常   正常的智力水平是孩子与周围环境取得平衡和协调的基本心理条件。 一般把智力看作是以思维力为核心, 包括观察力、 注意力、 记忆力、 思维力和想象力等各种认识能力的总和。 它以先天素质为物质基础, 在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得以发展。   (二)情绪稳定, 情绪反应适度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内心体验, 它既是一种心理过程, 又是

  第一节 幼儿心理卫生概述

  163张

  心理活动赖以进行的背景。 良好的情绪状态反映了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协调性, 表示人的身心处于积极的平衡状态。 心理健康的孩子对待环境中的各种刺激能表现出与其年龄相符的适度反应, 并能合理地疏泄消极的情绪。   (三)善于与人交往, 人际关系融洽   虽然幼儿的人际关系比较简单, 人际交往的技能也比较差, 但心理健康的孩子乐于与人交往, 也希望通过交往而获得别人的了解、 信任和尊重。   (四)统一和协调   随着年龄的增长, 孩子的思维逐渐变得有条理, 主动注意时间逐渐增加, 情绪情感的表达方式日趋合理和成熟。   (五)性格特征良好   性格是个性最核心、 最本质的表现, 它反映在对客观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之中。   三、 幼儿心理卫生的意义   (一)能够使幼儿有一个快乐幸福的童年   (二)有利于幼儿生长发育和生理健康

  第一节 幼儿心理卫生概述

  164张

  (三)有利于幼儿全面发展   四、 幼儿心理卫生工作的内容   幼儿心理卫生工作的内容相当广泛, 凡是能维护和增进幼儿心理健康的措施和方法, 都属于幼儿心理卫生工作的范畴。 概括地说, 一般包括下述几个方面。   (一)为幼儿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教育环境   (二)加强各种心理保健措施, 对幼儿进行心理卫生教育   (三)幼儿心理问题的早发现、 早干预和早治疗

  第一节 幼儿心理卫生概述

  165张

  第六章 幼儿的心理健康

  第二节 幼儿常见的心理问题及保育要点

  166张

  一、 幼儿常见的心理问题   幼儿成长的过程中, 由于受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 使得不少幼儿在心理发育方面, 偏离了该年龄阶段的正常心理发育轨迹, 与同年龄的正常幼儿相比, 在性格、 情绪、 行为、 注意力等方面有一项或几项异常。 这些心理异常阻碍了幼儿正常的心理发育, 影响了其今后的学习和生活, 同时还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 若不及时干预, 往往会导致成年时期的各种心理问题甚至精神疾病。   常见的幼儿心理问题有: 不良习惯、 言语障碍、 情绪障碍、 抽动障碍、 遗尿症、 睡眠障碍、 幼儿孤独症、 幼儿多动症等。   (一)不良习惯   由于不适当的环境或不良的教育, 部分幼儿会产生多种不良习惯。 这些不良习惯是一些比较固定的、完全自动化动作的倾向, 若不及时纠正, 会成为幼儿心理发展的障碍。 幼儿常见的不良习惯主要是吮手指、 咬指甲、 习惯性阴部摩擦等。   1. 吮手指、 咬指甲   2. 习惯性阴部摩擦   (二)言语障碍

  第二节 幼儿常见的心理问题及保育要点

  167张

  1. 口吃   口吃并非生理上的缺陷或发音器官的疾病, 而是与心理状态有着密切关系的言语障碍。   2. 缄默症   幼儿的语言器官未发生器质性病变, 智力正常, 只是由于精神因素引起缄默不语。   (三)情绪障碍   情绪障碍是发生在幼儿时期, 以焦虑、 恐怖、 抑郁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 家庭中不注意情感的自由交流与表达, 对幼儿情绪情感过分压抑, 有失偏颇的教育方式和教养态度, 不负责任的离异,托幼机构中人际关系的简单化, 教师情绪表现得随意化等现象容易导致幼儿情感发展的偏常与落后, 引起情绪障碍的产生。 常见的情绪障碍有焦虑、 恐惧、 暴怒发作、 屏气发作等。   1. 症状   2. 矫治   (四)抽动障碍   抽动障碍是一种无目的、 不自主的突发、 快速、 非节律性、 刻板的

  第二节 幼儿常见的心理问题及保育要点

  168张

  重复性肌肉运动和片刻性发声的精神障碍。 抽动障碍大多起病于 4~7 岁, 但也可以小至 2 岁至 18 岁前起病。 可分为短暂性抽动障碍(抽动症)、 慢性运动或发声抽动障碍和发声与多种运动联合抽动障碍。 主要表现是运动抽动和发声抽动。   1. 表现   2. 诱因   3. 矫治   (五)遗尿症   遗尿症是一种不自觉排尿的非器质性功能性障碍。 3 岁以前幼儿遗尿属正常生理现象, 5 岁以后幼儿因已能控制大小便, 如仍遗尿, 则属于功能性障碍。   1. 表现   2. 诱因   3. 矫治   (六)睡眠障碍   1. 梦魇与夜惊   2. 梦游症

  第二节 幼儿常见的心理问题及保育要点

  169张

  (七)幼儿孤独症(自闭症)   孤独症也称自闭症, 是一种在社会交往、 言语交流、 兴趣和行为动作等方面都存在严重障碍的广泛性发育障碍。   1. 表现   幼儿孤独症发病于 3 岁以内。 男孩明显多于女孩, 国外文献报道男女患病比例为 26~57 ∶ 1。 幼儿孤独症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内向性孤独、 言语交流障碍和动作刻板重复。   2. 诱因   3. 矫治   (八)幼儿多动症   注意缺陷障碍与多动障碍简称幼儿多动症, 又名“轻微脑功能失调(MBD)”或“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 是一种以注意障碍为最突出表现, 以多动为主要特征的幼儿行为问题。   1. 表现   2. 诱因   3. 矫治

  第二节 幼儿常见的心理问题及保育要点

  170张

  二、 幼儿心理健康的保育要点   (一)帮助幼儿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   (二)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引导幼儿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   (四)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第二节 幼儿常见的心理问题及保育要点

  171张

  第六章 幼儿的心理健康

  第三节 幼儿心理健康的维护与促进

  172张

  一、 促进幼儿情绪的健康发展   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 我们可能经常会看到这种现象。 有的幼儿为了某事不开心就哭; 有的幼儿遇到开心的事情则开怀大笑; 有的内向的幼儿, 选择“沉默是金”, 有的幼儿则是抿嘴乐笑。 然而, 班级是一个大家庭, 由于班里人数多或其他各种原因, 教师有时不能及时发现某名幼儿的情绪变化。 于是, 我们不乐意看到的事就发生了: 不开心的幼儿可能这时就选择用打人、 骂人等手段来发泄自己的不良情绪,来引起他人的注意。 在日常生活中, 可以从以下方面促进幼儿情绪的健康发展。   (一)为幼儿提供一个情绪表白、 发泄、 交流的平台   (二)通过组织各种游戏, 帮助幼儿表达、 发泄自己的情绪   (三)帮助幼儿逐步学会调节自我情绪   (四)引导和培养幼儿的积极情绪   二、 促进幼儿个性的健康发展   个性是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体现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 良好的个性是一个人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 更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 “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

  第三节 幼儿心理健康的维护与促进

  173张

  人格和权利, 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然而, 目前我国独生子女的个性品质出现了令人担忧的情况。 有的幼儿自尊水平低下, 自信心极差; 有的幼儿胆子小, 怕做事, 缺乏独立性; 还有的幼儿破坏性行为和攻击性行为极强……这些都使幼儿教育面临“棘手”的问题。 为了培养幼儿健康向上、 活泼开朗的良好性格, 形成在困难面前不怕吃苦、 坚持到底、 不服输的良好品德, 做一个身体健康、 心理健康的人, 应当高度重视幼儿良好个性的培养。   (一)在良好的生活环境中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   (二)在游戏中促使幼儿良好个性的形成   (三)把爱、 尊重融入幼儿良好个性的培养中   (四)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 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三、 幼儿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及矫治   (一)行为矫正法   (二)游戏矫治法   (三)家庭治疗法   (四)团体训练法

  第三节 幼儿心理健康的维护与促进

  174张

  (五)动物辅助疗法   【实践操作】   幼儿健康检查及测量方法   一、 幼儿健康检查   (一)健康检查的目的   对健康的幼儿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的体格检查, 称为健康检查。 通过系统的检查, 可以了解幼儿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况, 早期发现疾病或身体缺点, 以便及早釆取矫治措施。 健康检查是保护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方法之一。   (二)健康检查的时间   (三)健康检查的种类   二、 幼儿形态指标的测量   (一)身高测量   (二)体重测量   (三)头围测量   (四)胸围测量   (五)坐高测量

  第三节 幼儿心理健康的维护与促进

  175张

  三、 心率、 脉搏的测量   小儿年龄越小, 心率越快, 且易加速。 哭闹、 紧张和身体运动时, 心率明显增加。 故给小儿测心率最好选在睡眠或安静时进行, 釆用听诊器在心尖部听诊, 一般听心律、 杂音等情况。   由于脉搏的个体差异较大, 易受体力活动和情绪的影响, 应在安静时测量, 连测三个 10 秒的脉搏,其中两次相同并与另一次相差不超过一次脉跳时为安静状态, 然后以一分钟的脉搏数做记录。 测时, 一般触摸桡动脉, 通常用食指、 中指和无名指的指腹(互相靠拢), 平放与桡动脉近手腕处触摸脉搏。   四、 视力检查   视力在眼的检查中占重要地位。 对 3 岁以下小儿的视力可用客观观察的方法粗略得知(见表 6-1)。 3岁以上小儿能配合做一定的视力检查, 可用辨认形象的幼儿视力表来测查。 一般可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或对数视力表、 幼儿图形视力表等测查视力。   国际标准视力表分两种: 远视力检查表及近视力检查表。 一般先测远视力, 对远视力低下的眼应做近视力检查。 检查前要向幼儿讲解识别视标的方法, 要求幼儿不眯着眼看视标, 不要用被罩的眼偷看,在遮盖眼睛时不可加压, 如视力一时模糊, 可休息 1~2 分钟再查。

  第三节 幼儿心理健康的维护与促进

  176张

  第七章 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制度

  177张

  第一节 托幼园所卫生保健工作的意义和任务 一、 托幼园所卫生保健工作的意义   卫生保健工作是托幼园所中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是实现托幼园所教养目标和管理目标的重要条件, 是促进婴幼儿身心和谐、 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二、 托幼园所卫生保健工作的任务   托幼园所卫生保健工作的根本任务是: 在集居的条件下, 教师、 保育员、 医务人员、 保健人员等共同配合, 保障和促进婴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 使幼儿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方面和谐与协调, 而且做到保育工作与教育工作相结合, 实现保教统一。   三、 保健医室的职责   为了保证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工作效果, 保教机构要有专门的保健人员或保健医生,设置幼儿保健室, 负责组织本机构的卫生保健工作。   第二节 膳食制度

  第七章 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制度

  178张

  托幼机构的膳食制度的基本要求是合理安排就餐时间以及合理分配食物数量。   一、 膳食制度的主要内容   二、 进餐护理工作   第三节 卫生消毒制度   幼儿园要严格执行卫生消毒制度, 做好室内外环境及个人卫生, 严格执行消毒制度, 做好日常消毒和防病隔离工作。   一、 环境卫生   首先要保持室内外环境卫生, 做到定点定人负责打扫、 检查, 并做好检查记录, 定期评比。 幼儿活动室、 寝室、 盥洗、 卫生间及室前走廊、 门窗由保育员负责。   二、 个人卫生   全体工作人员要保持个人仪表整洁, 坚持卫生操作, 注意个人卫生。   三、 消毒隔离制度   幼儿使用的碗筷、 杯巾每日要洗净消毒; 幼儿被褥每学期洗、 晒 3~4 次; 桌面玩具每周五用过氧乙酸浸泡消毒; 活动室、 寝室及不能

  第七章 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制度

  179张

  洗晒的玩具、 用具每半月用紫外线照射消毒一次; 卫生间每天消毒一次; 发现幼儿及工作人员患传染病, 立即报告、 隔离。 待隔离期满, 经医生证明病愈后方可入园; 传染病患者所在的班级或活动的场所要彻底消毒, 与患者接触过的幼儿要进行检疫。 观察、 检疫期间幼儿不混班, 工作人员不串班。   第四节 隔离制度   (1)严格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 做好经常性的疾病预防工作, 积极采取措施降低发病率。   (2)有计划地进行卫生宣教, 并根据季节和疫情及时进行预防接种。   (3)托幼机构内要设立保健医室, 要根据本托幼机构条件建立隔离室或观察床, 隔离室用品必须做到专用。   (4)对传染病做到早预防、 早发现、 早诊断、 早隔离、 早治疗, 对患传染病的幼儿所在班和传染病患者接触过的幼儿要按规定的检疫期进行检疫。   (5)传染病检疫期间不混班、 不串班(检疫班要有标志), 不收托新幼儿, 不转出幼儿, 检疫期满后无症状者方可解除隔离。   (6)幼儿及工作人员患传染病应立即隔离治疗, 所在班要彻底

  第七章 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制度

  180张

  消毒。 患者待隔离期满痊愈后, 经医生证明方可回托幼机构。   (7)对患儿要专人护理, 仔细观察, 按时服药或喂饭。   (8)幼儿离托幼机构一个月以上或外出返回时, 应向家长询问有无传染病接触史。 并要经过医务人员重新检查, 未接触传染病的要观察两周, 有传染病接触史的待检疫期满后方可回班。   (9)工作人员家中及幼儿家中发现传染病人应及时报告托幼机构领导, 采取必要措施。   (10)在传染病流行期间, 不要带幼儿到公共场所, 并让其加强体格锻炼, 增强体质, 提高其对疾病的抵抗力。   第五节 幼儿一日生活主要环节的卫生要求   幼儿在幼儿园一日生活活动主要环节包括: 晨检(午检、 晚检)、 进餐、 睡眠、 盥洗、 如厕、 教育活动、 游戏和户外活动等。 保教人员必须严格地执行生活作息制度, 组织好各个环节, 并对幼儿明确地提出具体的卫生要求, 充分体现“一日生活即课程”的教育理念, 培养幼儿各种能力, 最终达到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一、 进餐

  第七章 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制度

  181张

  1 岁半以后幼儿每天应安排三餐两点(早、 中、 晚各一餐, 再加两次点心)。 正餐间隔的时间为 3.5~4小时。   (一)做好餐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二)进餐时教师要细心观察, 指导幼儿正确用餐   (三)做好就餐的结束工作   二、 睡眠   充足的睡眠可以使孩子全身的器官得到很好的休息, 特别是对大脑最好的保护, 脑垂体在睡眠的情况下分泌的生长激素也最多, 所以必须要保证幼儿充足的睡眠, 从小培养幼儿按时睡眠的好习惯。 《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中明确指出 3~6 岁幼儿的午睡时间可根据季节以 2~2.5 小时每天为宜。   (一)做好睡眠前的准备工作   (二)睡眠过程中教师要巡回观察, 避免意外的发生   (三)做好起床后的整理工作   三、 盥洗   幼儿盥洗是为了保持手脸及全身皮肤和毛发的清洁, 增强皮肤抵抗力, 养成爱清洁、 讲卫生的好习惯。 盥洗环节也是幼儿每天必不可少的

  第七章 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制度

  182张

  重复多次又毫不起眼的一个环节, 包括洗手、 漱口等环节。 在这看似简单而平凡的一环中却蕴含着许许多多的学问, 养成良好的盥洗习惯, 是保障幼儿身体健康的第一道防线。   (一)为幼儿创设盥洗的环境, 做好盥洗前的准备工作   (二)在幼儿盥洗的过程中, 教师要做一个观察者、 指导者   (三)盥洗结束后, 做好整理工作   四、 如厕   如厕环节能反映一个人最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卫生习惯。 从小培养幼儿的如厕能力, 让幼儿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预防泌尿系统疾病, 保证幼儿身心健康。   (一)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如厕环境, 做好如厕前的准备工作   (二)在幼儿如厕的过程中, 教师要做一个观察者、 指导者   (三)如厕结束后, 做好整理工作   第六节 健康检查制度   托幼园所应建立和健全健康检查制度。 健康检查的对象应包括新入园的幼儿、 在园的幼儿以及托幼园所中的全体工作人员。   一、 幼儿的健康检查

  第七章 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制度

  183张

  对幼儿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健康检查, 可以了解到每个幼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和健康状况, 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更好地促进幼儿健康地成长, 同时, 对疾病可以做到早发现、 早隔离和早治疗。   (一)入园前的健康检查   即将进入托幼园所生活的幼儿, 在入园前必须进行全面的健康检查, 以鉴定该幼儿能否过集体生活,预防将某些传染病带入到托幼园所中。 入园前的健康检查还能为托幼园所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每名幼儿生长发育的特点以及健康状况提供重要的资料。   (二)入园后的定期健康检查   幼儿入园后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三)每日的健康观察   幼儿每日入园以后, 医务保健人员和保教人员应该对其进行每日的健康检查和观察, 发现疾病及早进行隔离和治疗, 防止疾病的加重或在园内传播。 幼儿每日的健康观察主要包括入园晨检和全日观察。   1.入园晨检   2.全日观察

  第七章 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制度

  184张

  二、 工作人员的健康检查   为了保证幼儿的健康, 托幼园所的工作人员在进入托幼园所工作以前, 都必须进行严格的健康检查,健康检查合格者方能进入到托幼园所中从事工作。 在托幼园所中工作的全体人员, 每年还必须进行一次全面的健康检查。   第七节 体格锻炼制度   体格锻炼是增强幼儿体质的重要措施。 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 但因年龄小、 体质弱, 特别需要加强身体锻炼。 体育锻炼不仅能促进肌肉、 骨骼的发育, 而且能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 幼儿园要认真制定与幼儿生理特点相适应的体格锻炼计划, 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开展游戏及体育活动, 保证幼儿每天参加适宜的体格锻炼。 充分利用阳光、 空气、 水等自然因素让幼儿参加活动和锻炼, 提高他们对外界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 增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第八节 预防疾病制度   幼儿园是幼儿集体生活的场所, 因此各种常见病、 传染病的预防尤为重要。 重点是建立预防接种和预防传染病的常规制度。 《托儿所

  第七章 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制度

  185张

  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第十六条规定: “幼儿园应当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指导下, 做好传染病预防和控制管理工作。 幼儿园发现传染病患儿应当及时按照法律、 法规和卫生部的规定进行报告, 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 对环境进行严格消毒处理。 在传染病流行期间, 幼儿园应当加强预防控制措施。”   第九节 卫生保健统计、 登记制度   《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规定, 幼儿园要做好各项卫生保健工作信息的收集、 汇总和报告工作, 因此幼儿园应做好以下工作:首先, 制定常规卫生保健工作登记表、 记录表、 统计表。   其次, 工作人员要按时填写有关表格, 及时整理, 分类存放, 以备检查、 分析、 研究之用。 每月或每学期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   第十节 保健室的设置与管理   《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第十条规定: “托幼机构应当根据规模、 接收幼儿数量等设立相应的卫生室或者保健室, 具体负责卫生保健工作。 卫生室应当符合医疗机构基本标准, 取得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保健室不得开展诊疗活动, 其配置应当符合保健室设置基本要求。”

  第七章 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制度

  186张

  一、 保健室的设备   幼儿园应设立卫生室或保健室, 并且要有专职或兼职的卫生保健人员负责管理。 一般情况下, 保健室的设备包括一般设备、 体重设备、 消毒设备、 常规医疗用品、 常用药品等。 如观察床、 桌椅、 资料柜、药柜、 升高测量器、 体重秤、 对数视力灯、 消毒灯、 消毒液、 消毒柜、 体温表、 听诊器、 血压计、 敷料缸、 各种常用药品等。 上述各种医疗器械要按期进行常规消毒, 药品要妥善保管。   二、 药品的管理   (一)药品的种类   幼儿园需配备的常用药品包括内服药和外用药, 一般不备保健药。 内服药和外用药要分开摆放, 由专人管理。   内服药品有: 感冒药、 止痛退热药、 镇咳化痰药、 平喘药、 消化道感染用药、 消化不良用药、 胃痛药、 抗过敏药、 食欲不佳伴恶心用药、 咽炎、 口腔溃疡用药、 发热惊厥用药、 便秘用药等。 还应根据季节变化配备常用药品, 如夏令季节药: 十滴水、 人丹等。

  第七章 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制度

  187张

  外用药品有: 酒精、 碘酊、 创可贴、 烫伤药、 湿疹用药、 急救包扎用品(纱布、 药棉、 绷带、 胶布、止血海绵)、 眼科用药、 五官科用药、 预防性药品(晨检喷漱液、 中药板蓝根冲剂等)。 抗菌消炎药可不必配备, 幼儿若患感染性疾病, 可由家长带到医院就诊取药。   (二)药品的管理   药品的管理应规范化、 制度化、 细致化, 杜绝滥服药、 服错药现象, 更好地保障幼儿的身体健康。   药品管理制度主要应包括以下方面:首先, 药品的选择和采购要严格把关, 严禁不合格药物进入幼儿园。 药品入园后要认真登记, 做好标记, 妥善保管, 教师及幼儿领药服药均要登记。   其次, 药品应放置在安全的地方, 注意防潮、 防霉变、 防过期。 过期的药物要及时清理, 不能给幼儿服用。   防虫药品、 剧毒药品和具有腐蚀性的药品, 严格与食用药品分开, 必须由专人保管, 严禁放在班上。   再次, 对于带药入园的情况, 要认真登记和询问。 幼儿患病或未痊愈, 但可以参加幼儿园正常活动时, 家长可以为幼儿携带符合国家药品

  第七章 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制度

  188张

  监督部门认定的口服药品来园, 但不能携带保健药和滋补药。 带药入园须认真填写登记表, 包括填写幼儿姓名、 所带药品名称、 服用时间、 服用剂量、 服药方法及注意事项, 签署家长姓名并向当班老师交代清楚(见表 7-2)。

  第七章 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制度

  189张

  (一)远离建筑工地   (二)不围观打斗场面   (三)远离精神病人   (四)不摸断了的电线   (五)电焊光不能看   (一)不要模仿影视片中的危险动作   (二)不要单独游泳

  第七章 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制度

  190张

  第十一节 卫生保健人员的配备与管理   幼儿园卫生保健人员的配备与管理应遵照《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执行。 《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第十一条规定: “托幼机构当聘用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保健人员。 卫生保健人员包括医师、 护士和保健员。 在卫生室工作的医师应当取得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医师执业证书》, 护士应当取得《护士执业证书》。 在保健室工作的保健员应当具有高中以上学历, 经过卫生保健专业知识培训, 具有幼儿园卫生保健基础知识, 掌握卫生消毒、 传染病管理和营养膳食管理等技能。”   《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第十二条、 十三条规定: 托幼机构聘用卫生保健人员应当按照收托 150 名幼儿至少设 1 名专职卫生保健人员的比例配备卫生保健人员。 收托 150 名以下幼儿的, 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卫生保健人员。 幼儿园卫生保健人员应当定期接受当地妇幼保健机构组织的卫生保健专业知识培训。 幼儿园卫生保健人员应当对机构内的工作人员进行卫生知识宣传教育、 疾病预防、 卫生消毒、膳食营养、 食品卫生、 饮用水卫生等方面的具体指导。

  第七章 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制度

  191张

  第八章 幼儿园的环境卫生

  192张

  第一节 托幼机构房舍的卫生   托幼机构的房舍应能够保证幼儿生活和卫生制度的顺利进行, 满足幼儿的睡眠、 进餐、 学习、 游戏等活动的进行, 便于控制传染病的流行。   一、 房舍的配置   一般来说, 托幼机构的房舍包括基本房舍和辅助房舍两类。   (一)基本房舍的配置   (二)辅助房舍的配置   二、 房舍卫生要求   (一)基本房舍的卫生要求   1.活动室卫生要求   2.卧室的卫生要求   3.盥洗室和卫生间的卫生要求   (二)辅助房舍的卫生要求   1.保健医室的卫生要求   2.隔离室的卫生要求   3.厨房的卫生要   三、 通风与采暖要求

  第八章 幼儿园的环境卫生

  193张

  由于季节和天气的变化影响着室内空气的温度和湿度, 而幼儿的身体调节机能不够完善, 需要在室内得到必要的新鲜空气, 因此, 托幼机构的房舍内必须有科学的通风和采暖设备。   (一)通风要求   通风的目的是通过空气流动排出室内的污浊空气, 输入室外的新鲜空气, 调剂室内空气的温度和湿度。   1.通风的重要性   2.通风的形式   (二)采暖   寒冷地区的托幼机构既要保持室内温度适宜, 又要保证室内空气新鲜, 必须在加强室内通风的同时,   保证合理的采暖。   1.托幼机构的室内温度要求   2.托幼机构的采暖方式   (一)自然采光   (二)人工照明   五、 安全保护设施要求

  第八章 幼儿园的环境卫生

  194张

  托幼机构建筑的设计应处处考虑幼儿的安全, 不宜太高, 以免造成幼儿疲劳, 且一旦发生意外, 难以转移。   第二节 幼儿园物质环境卫生.   为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 符合卫生要求的物质环境, 是保证幼儿正常生长发育和健康发展的基础, 也是做好幼儿园保教工作的重要前提。 幼儿园物质环境的创设以及卫生要求, 应参照执行我国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与国家教育委员会于 1987 年 9 月 3 日共同颁布的《托儿所、 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 同时还应执行《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以及国家和专业部门颁布的有关设计标准、 规范和规定。   一、 幼儿园的建筑卫生   幼儿园的建筑环境对幼儿的成长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 幼儿园建筑设计不应只是为幼儿提供一个保护用的容器, 而是要组织不同的物质空间, 创造为幼儿所需的人工环境。 幼儿是幼儿园的使用者, 设计师应从幼儿的立场出发, 运用教育学、 心理学原理“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幼儿园建筑,用“童心”去设计幼儿园建筑。   (一)幼儿园的规划及园址选择   幼儿园作为社会公共设施之一, 其规划设计应纳入城市或农村的

  第八章 幼儿园的环境卫生

  195张

  总体规划, 既有利于幼儿健康成长,又能更好地服务家长。   1.幼儿园的规模   2.幼儿园的园址选择   (二)幼儿园园内布局及各室配置   幼儿园应对建筑物、 室外游戏场地、 绿化用地及杂物院等进行总体布置, 做到功能分区合理, 避免相互干扰, 方便使用管理, 有利于交通疏散, 朝向适宜, 游戏场地日照充足, 创设符合幼儿生理、 心理特点的环境空间。   1.园内布局的卫生要求   幼儿园的建筑物(房舍)应设有生活用房、 服务用房及供应用房, 另有足够的室外游戏活动场地和绿化用地。   (1)建筑物(房舍)   (2)户外游戏场地   (3)绿化带   2.各室配置的卫生要求   幼儿园各房舍的配置, 应能保证幼儿的生活和卫生制度的顺利执行, 便于控制传染病的流行。   (1)幼儿园各室配置的卫生原则

  第八章 幼儿园的环境卫生

  196张

  (2)幼儿园各室的卫生要求   (三)室内的采光和照明   一般来说, 幼儿园活动室要充分利用自然采光, 并配备一定的人工照明设备。   1.自然采光   自然采光是指以太阳光为光源室内所得到的光线。 活动室内自然采光的卫生要求是使桌面和黑板面有足够的照度, 自然光分布均匀, 避免眩光, 形成柔和、 舒适的生活与学习环境。   除了太阳光的强弱与室内自然采光有关以外, 还有以下因素会影响自然采光。   (1)玻地面积比   (2)室深系数   (3)室外遮挡物   (4)窗玻璃的清洁度   (5)墙壁、 家具及天花板的色调   (6)活动室朝向   2.人工照明

  第八章 幼儿园的环境卫生

  197张

  (1)工作面照度的大小对幼儿的视觉功能以及作业效率有直接影响   (2)为形成良好的视觉环境, 室内照度应均匀   (3)减少或消除室内眩光   (四)室内的通风和采暖   1.通风   通风的形式主要有自然通风和人工通风两种。 自然通风是利用自然风力、 气流的通风形式。 幼儿园生活用房应有良好的自然通风。 为了加强自然通风, 可采取以下措施。   (1)平时尽可能打开门窗   (2)活动室及寝室气窗, 其总面积不应低于地面面积的 1/60   2.采暖   严寒季节既要保证室内空气新鲜, 又要维持室内一定的气温, 因此, 幼儿园在注意通风换气的同时,还必须考虑合理的采暖方式。   采暖方式一般有集中式采暖和局部采暖两种。   (1)集中式采暖   (2)局部式采暖   二、 幼儿园的设备卫生

  第八章 幼儿园的环境卫生

  198张

  幼儿园的设备是组织幼儿开展生活和教育活动的物质前提, 各项设备要适合幼儿身心发育的特点,符合一定的卫生要求。   (一)幼儿园家具的卫生要求   幼儿园的家具在材料性质、 款式、 大小等方面都应适合幼儿的生理特点, 以便幼儿使用时感觉舒适,杜绝导致外伤的各种安全隐患。 房间的家具以满足幼儿日常的生活和活动的需要为宜, 并便于移动变换室内空间布置和及时清理。   1.桌椅   2.床具   3.橱柜   4.饮食用具   5.挂衣架、 毛巾架和镜子   6.盥洗用具   (二)幼儿园玩教具的卫生要求   1.玩具   2.书籍   3.教具和文具卫生

  第八章 幼儿园的环境卫生

  199张

  (三)幼儿园体育设备的卫生要求   第三节 幼儿园精神环境的创设.   幼儿教育从本质上讲就是一种环境的创造。 幼儿更需要在相互信任、 相互平等、 相互尊重的环境中生活, 这样的环境会使他们感到安全、 温暖、 宽松和愉快, 也只有这样, 幼儿才能积极主动地活动与学习、 探索与创造, 从而获得最佳的发展。 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 创设符合幼儿发展和教育要求的精神环境, 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一、 树立现代幼儿观和教育观, 建立良好的教师与幼儿交往关系   幼儿观是对幼儿总的认识, 即各种对待幼儿观点的总和: 教育观是在一定的幼儿观指导下, 对幼儿的态度和所施行的教育思想, 它是在幼儿观的基础上产生的。   二、 培养幼儿群体, 建立良好的幼儿与幼儿交往关系   随着年龄的增长, 幼儿的社会意识也随之增强, 他们不会仅仅满足于与双亲、 老师之间的情感交流。幼儿园中伙伴之间的情感交流, 就是幼儿渴求的精神环境, 它会使幼儿产生安全感, 而这种心理感受又是幼儿喜爱幼儿园并接受良好教育的心理基础。 因此, 在幼儿园的精神环境

  第八章 幼儿园的环境卫生

  200张

  创设中, 要力求为幼儿提供一个平等和谐团结友爱的班集体, 并充分利用集体的教育力量。   三、 以身示范, 建立良好的教师与教师交往关系.   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人际交往对幼儿的社会性培养具有多重的影响。 首先, 教师间的交往是幼儿同伴交往的重要榜样。 教师教育幼儿要互相关心、 帮助、 抚慰、 合作, 如果教师自己做到了, 那幼儿就很容易产生这种行为方式并且长期稳定下来; 其次, 教师间的交往涉及班级、 幼儿园是否具有良好的气氛。教师间如果相互关心、 相互帮助, 就会给班、 园带来一种温情的气氛, 幼儿耳濡目染, 容易激发出积极的社会性行为。   四、 沟通交流, 建立良好的教师与家长交往关系.   幼儿园的各项教育离不开家长的配合, 要建立良好的精神环境同样也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帮助, 教师要经常和家长交流, 互相学习、 取长补短, 共同教育好幼儿, 教师和家长的关系直接影响到教师和幼儿的关系。   除此之外, 还应形成良好的幼儿园风气, 幼儿园的日常规则、 一般行为标准也是幼儿园精神环境创设的重要部分。

  第八章 幼儿园的环境卫生

  • 标签:
注意:本内容由网友上传,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严禁临床等其它用途,否则后果自负。
邮箱
昵称
密码
确认密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