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提供医学课件PPT幻灯片素材下载

网站使用问题请加Q1615251280及时解决,谢谢。

当前位置:首页 > 儿科 > 0-6岁儿童GESELL发育诊断法临床实操技术.ppt

0-6岁儿童GESELL发育诊断法临床实操技术.ppt

0-6岁儿童GESELL发育诊断法临床实操技术.ppt
PPT课件名称:0-6岁儿童GESELL发育诊断法临床实操技术.ppt 时 间:2023-11-08 i d:14272 大 小:2.35 MB 贡 献 者:ly84206949 格 式:.rar 点击下载
注意:ppt文件打包为rar压缩包格式,请用解压缩软件(例如WinRAR)打开,若无法正常下载使用请加客服QQ客服1615251280解决。
0-6岁儿童GESELL发育诊断法临床实操技术.ppt

  0-6岁儿童GESELL发育诊断法 临床实操技术

  量表制定

  根据婴幼儿的行为系统的建立是一个顺序发展的过程,它反映了小儿神经系统不断的完善和功能的成熟,所以可以把每个成熟阶段的行为模式作为评价依据,对婴幼儿神经系统发育水平做出评价。

  智力发育早期与生理生长紧紧相连,在新生儿期及婴幼儿早期,身体的生长比智力发展更为突出,随着年龄增加,生理和心理生长的发展区别越来越清楚,所以评定早期儿童发展水平的工具称为心理发展量表。

  应用的目的及意义

  不是测量IQ,不是测量 “智力”。 评价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 识别神经肌肉或感觉系统是否有缺陷,发现存在的可以治疗的发育异常,对高危儿发现他们的行为随后的变化。

  GESELL量表

  五大行为能区

  (Gp:) 适应性

  (Gp:) 个人-社交

  (Gp:) 精细动作

  (Gp:) 大运动

  (Gp:) 语言

  4周、16周、28周、40周、52周、18月、24月、36月 4周:仅能预测巨大的异常以及高危因素 28周(6-7个月):早期发现发育落后的恰当时期,此时根环境因素有一定关系。 40周(9-10个月):评价和研究的最佳时期,特别是营养问题对儿童的影响因素。

  关键年龄

  测查前的病史询问

  一般情况 孕产情况 发育史 疾病史 养育环境(养育人的频繁更换、不同的语言、过多的电子产品的接触) 行为描述 神经异常 动作协调情况 语言理解表达情况 视、听觉问题

  7

  Copyright ? 2012 Andy Guo.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bolg.sina.com.cn/9ippt

  使用中需注意的问题

  测试过程中儿童状态:饥饿、困乏、睡眠时间、注意力、配合情况、操作的姿势等。 注意外界的干扰:医生的示意、父母语言的引导,环境的安静情况,环境装饰均易引起注意力的转移和测试结果的偏移。 观察项目的重要性 对于低体重、早产的孩子不应更正胎龄,以防错过发现异常的最佳时机并及时纠正干预,如无产伤时此类儿童可于1岁8个月左右追赶上正常儿。 行为模式出现的次序异常:高级出现后,低级再次出现也可以视为异常。

  检查程序和方法

  年龄计算 确定主测年龄:根据年龄换成周,向前做都通过向后做都不通过,即为主测年龄。 一般顺序:适应性→精细→语言→个人社交→大运动(如状态好时先做适应性、精细能区,状态不好时先做可以询问的能区,最后做大运动能区) 一种体位的所有项目测试完后,再测试另一个体位项目(坐位→仰卧位→立位→俯卧位) 一种工具的项目测试完毕后,再测另一个工具的项目,做完一个项目后应尽量收走测试玩具

  “+ ” :表示小儿表演的行为模式能在一次或多次场合很好的完成 “—”:在此项目上,小儿不够成熟,对模式不能表现 “±”:碰巧完成的模式或刚出现还不够完善的模式 “++”:更为成熟的模式 (N):暂时模式完全被成熟模式所取代 以下记录在“H”栏: (R):拒绝,不包括因难度大小儿拒绝 (A):异常,指表达模式的方式异常 (D):残疾,如听觉障碍导致语言能力低 (X):遗漏的 (?):记不清楚

  记 录 符 号

  原则-观察

  任何阶段的动作包括连续的动作过程 视觉搜索物体 接近物体 抓住物体 放开物体

  适应行为

  对刺激物的组织能力、对物体间相互关系的知觉能力(由整分解为组成部分,有部分按有意义的方式在组合) 包括对物和场景的精细感知运动调节能力,手眼协调,解决问题能力及运用工具的能力,对简单问题出现的调节能力 适应行为是未来“智力”的先驱,它能应用过去的经验解决新的问题。

  12

  环铃:面部表情、活动 悬环:注视、跟随、抓握、追逐、传递、拉起 拨浪鼓:注视、跟随、抓握 铃:注意、活动、接触、抓握、传递、敲、抓铃柄、摇、铃舌 毛线球:跟随、追找 方木、方木堆、杯、纸:活动、抓握、比配、敲击、放入杯中、纸中找到、搭塔、搭桥、搭城门、楼梯、比大小 小丸、瓶、盖:注意小丸、放入小丸、倒出小丸、瓶盖分别玩、相碰、盖上 型板:圆木、三块型木 笔、未完成人:自发、模仿、照样、认出、添加缺少部分 颜色板、几何图形、残缺物像、数字、计数、拼图、比较、迷津、排列

  适应性行为

  大运动

  姿势反应、头的稳定、坐、站、爬、走。运动行为的每个方面,都与许多神经病学相牵连

  14

  仰卧:头的位置、姿势 坐:拉坐、扶坐、独坐 观察:头控制情况、背部弯曲情况、稳定程度、控制能力 托腹悬空 俯卧:控制头的能力、手臂支撑情况、翻滚、臀部及腿的姿势、爬行 站:扶站 (手扶、扶栏) 、独站、独脚站 走:扶走、独走 骑三轮车 球:大球、小球 观察:上肢、下肢的动作 跳:双脚、单脚 椅子: 跳绳

  大运动行为

  精细动作

  手的抓握、操纵物体的能力

  16

  仰卧观察:手的动作 悬环、拨浪鼓:接触、留握、抓握 方木:接触、抓握、放下、搭塔、城门 小丸:耙弄、剪式、钳式 绳:接触、抓握、拿起 瓶与盖:分别拿起、相碰、盖上 10粒小丸和瓶:30秒、25秒 书:翻书 球:抛球 剪子:试用、剪一下、三角形、圆形 穿珠: 绘画:拿笔、绘菱形、十字 筷子、小瓶、绳子:夹花生米、打结

  精细动作行为

  语言

  需要感觉、运动和大脑皮质的完整,有一定的顺序

  18

  观察表情:安静时、兴奋时、不高兴时 发音:单纯发音、交往发音 理解:声音、词、表演游戏、听-理解、回答问题、理解东西是什么做的、理解穿衣服 表达:手势、词汇、句子、儿歌、代词、称呼、语调、“和、但是”、动物名称、硬币、 解释词汇 图画书:看书、说出名称 身体部位:指出、说出 球:方向 交往:会用语言表达要求、吃、喝、2-3天的事情 实物:指出物体、说出名称、表示用途、说出用途 图片:指出物体(A、B)、说出物体(A、B)

  语言行为

  19

  词:介词、动词、反义词 认知:颜色、大小、声音强弱、左右 姓名、性别 图中物体:指出用途 图画异同:ⅠⅡ 指出图中错误 看图说话

  语言行为

  个人—社交

  发展决定于内在的生长因素。如控制大小便等,虽然个人社交行为是有社会的目标和个体差异,但差异是有正常的限度的,而且有诊断性的含意。

  21

  仰卧观察:眼睛的移动 微笑: 交往:惹人、要抱、认生、幼儿游戏、寻求帮助、 “再见、谢谢”、给玩具、交谈、询问、表达感受、表现自己、左右 玩耍:手、脚、玩具、交往性游戏 镜子: 自理:喂哺、穿衣、大小便、盥洗、 辨别上下午、背数、四季

  个人-社交行为

  发育年龄(DA)的计算(1)

  ∑(W×N) ∑(M×N) DA= 或DA= ∑n ∑n

  公式

  DA:发育年龄 W:周龄

  M:月龄 n: (+)或(-)的个数

  发育年龄(DA)的计算(2)

  计算原则

  1)确定起点:行为全部是(+)的年龄组 2)一般只计算(+)包(括++和N),( ± )按(—)处理 3)遇到周月交界处,应统一年龄单位 4)计算的几种情况

  换算举例

  52周换算成月 月龄 =(52周×7天)÷ 30天 月龄 =12.13(月) 15月换算成周 月龄 =(15月×30天)÷ 7天 月龄 =64.28(周)

  发育年龄(DA)的计算(3)

  比“起点”大的相邻年龄组的(+)<1/2项目总数: 例:18个月小儿的语言能区

  第一种主要情况

  ( 13M× 3) + (15M×2) 发育年龄 = ——————————————————= 13.8(M) 3 + 2

  发育年龄(DA)的计算(4)

  比“起点”大的相邻年龄组的(+)≥1/2项目总数: 例:48周小儿的适应性能区

  第二种主要情况

  ( 40W × 2) + (44W ×4) + (48W ×2) 发育年龄 = —————————————————————= 44(W) 2+ 4+ 2

  发育年龄(DA)的计算(5)

  比“起点”大的相邻年龄组的(+)≥1/2项目总数,但该年龄组的(-)多于起点年龄组的(+)数: 例:36月小儿的适应性能区

  第一种特殊情况

  ( 21M× 3) + (24M ×4) + (30M ×1) 发育年龄 = —————————————————————= 23.6(W) 3 + 4 + 1

  发育年龄(DA)的计算(6)

  “起点”之后又出现一个全部是(+)的年龄组: 例:1岁26天(60W)小儿的大运动能区

  第二种特殊情况

  20×1 + 24×1 + 28×5 + 32×3 + 36×1 发育年龄 = —————————————————————= 28.7(W) 1+1+5 + 3+ 1

  发育商(DQ)的计算

  DA 发育商(DQ)= ??? X100(取整) CA

  DA:发育年龄 CA:实际年龄

  周换算成月:月龄 =(周龄×7天)÷ 30天 月换算成周:周龄 =(月龄×30天)÷ 7天

  ①边缘状态:76≤DQ≤85 ②轻度智力残疾:55≤DQ≤75; ③中度智力残疾:40≤DQ ≤54; ④重度智力残疾25≤DQ≤39; ⑤极重度智力残疾:DQ<25。

  诊断标准

  诊断建议

  建议边缘和轻度时,诊断语用“发育迟缓”来早期干预指导,约有40%儿童可通过干预后好转。 在评定时用发育年龄告知家长,做康复后再测,可以加强家长的康复信心;而给残联时给予发育商,可帮助其定残。 适应性低下的可诊断为“智力异常”,但此时其它能区都应低下。 1岁以内时,适应性与精细动作有一定关系;1岁以上时,语言、适应性、个人-社交3个能区评分基本一致才提示异常。 语言能区分为表达项目和理解项目,后者比前者跟重要。语言、适应能力都低时考虑智力问题;语言能力低,但适应能力高时,考虑语言发育后滞。

  32

  施测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观察被试的重要性 被试的测试体位及要求 首先测试能区的确定 出示工具的正确性 测试项目通过的判断(尤其家长报告项目) 暂时模式与成熟模式(出示、观察顺序) 测试工具的及时收回

  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BSID)

  一、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BSID)简介

  (一)研制背景 (二)应用价值 1.为小儿神经系统损伤和发育障碍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2.用于围产期高危因素与高危儿的监测 3.用于优生、优育和优教的研究、评估和咨询指导; 4.作为妇幼保健和发育儿科学临床与教学用的工具; 5.用于婴幼儿行为发展的跨文化研究与国际协作交流。

  二、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的实施内容

  (一)测试器械 1.测试箱 6.海绵运动垫一个 2.秒表一只 7.测试桌一个、椅子三张 3.20*28白纸数张 8.标准梯子一套 4.餐巾纸数张 9.标准行走木一付 5.有栏卧床一个

  测试箱内容

  餐巾纸数张、记录表格数套、可折叠的纸数张、未完成的钟表图四张、画笔两只、黄色铅笔两只、红色方木十二块、黄色桩板一套(含六根桩钉)、杯盘两套、塑料小瓶一个、塑料小圆盒一个、桔黄色塑料棍一根、勺子两把、电灯开关一个、牵拉玩具一个、兰色模板(含九个模块)一套、摇铃一把、图画册一本、识图卡两张、黄色小骰子十二枚、摇鼓一个、小糖丸若干、小电筒一个、有吊线的红环一个、镜子一个、小红球一个、玩具钟一个、粉红色模板(含三个模块)一套、皮尺一根、小剪刀一把、玩具椅一把、断头娃娃一个、娃娃一个、小汽车一个、玩具小杯一个、2.5米长的绳子一根、手册一本、兰色盒子与盒盖(无洞及有洞)一套、小兔子

  (二)智力量表和运动量表分组测试工具

  智力量表测试工具 ◆1~5月:方木、红环、勺子、小糖丸、摇铃、镜子、摇鼓、黄铅笔、电筒、电灯开关、小红球、杯子、餐巾纸、画笔。 ◆6~13月:方木、红环、勺子、小糖丸、摇铃、镜子、杯子、画笔、餐巾纸、小兔子、黄色桩板和桩钉、兰色盒子与盒盖、兰色模板与模块、小汽车、娃娃、小塑料瓶、图画册、黄色小骰子、秒表 ◆ 14~30+月:方木、杯子、画笔、小兔子、小红球、黄铅笔、黄色桩板和桩钉、兰色盒子与盒盖、黄色小骰子、兰色模板与模块、塑料小圆盒、粉红色模板与模块、桔黄色塑料棍、玩具钟、剪刀、玩具椅、娃娃(关节可动)、玩具小杯、识图卡、断头娃、盘子、未完成的钟表图卡、可折叠的纸、秒表

  运动量表测试工具 1~11月:红环、勺子(或方木)、小糖丸、摇鼓、小床、运动垫。 12~30+月:小球、粉笔、绳子、皮尺、行走木、梯子

  (三)测试室的布置

  置放测试桌一张,椅子三张; 壁柜一个(存放测试箱及其它玩具等); 2.5米长的直线空间(供儿童行走),墙上贴1-2张图画。窗户装有窗帘; 测试桌面长100cm,宽50cm,其高度应以能容许幼儿(坐在家长腿上时)将肘部平放与桌面为准; 测试桌上可放一、两件非测试玩具,以吸引被试儿童; 测试者忌穿白大衣。

  三、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评定

  (一)评定目的及年龄范围 1.评估2-30个月(2岁半以内)小儿的智力发展水平; 2.结构、内容 *智力量表 *运动量表 三个互补部分 *行为记录

  1.智力量表

  包括:适应性行为、言语和探索活动等,共163条; 表示:智力发展指数(MDI) 作用: ▲评估感知敏锐性、辨别力及对外界的反应 能力; ▲ 早期获得物体恒常性、记忆、学习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 发生、言语交往能力; ▲早期形成的概括和分类能力。

  2.运动量表

  包括:粗大运动(抬头、坐、爬、站、走等) 精细运动(对指、抓握等),共81条; 表示:精神运动发展指数(PDI) 作用:评估 身体控制程度; 大肌肉运动; 手指精细操作技巧的能力。

  3.行为记录(IBR)

  在智力量表和运动量表测验结束后,由测试者直接在婴幼儿所表现的行为项目下面划圈,然后对照IBR表,了解该项行为发展的快慢。 行为记录是一份定性观察和评估行为的表格; 记录被测查儿童的全部行为,并作出总的评价。

  (三)量表特点

  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用于评价 ◎婴幼儿感知觉的敏锐性、辨别力及对外界的反应能力; ◎早期获得物体的恒常性,视—运动协调与操作能力; ◎学习、记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发音、言语交往能力; ◎早期形成概括、分类等抽象思维能力的基础。 每次测试平均需45分钟,少数需90分钟才能完成。

  (四)评定方法

  1. 将各量表通过的条目数累加,分别得出智力量表粗分及精神运动量表粗分,查表得总量表分。 2.年龄的计算 用测试的日期减去出生的日期;将所有的月份都平均看成30天;早产儿应该用计算出生的年龄减去早产的天数。 被测试儿童的年龄:测试日期 2000年 5月 12月 出生日期 1999年 6月 23日 该儿童的年龄为10个月19天 0年 10月 19日 如早产11天,那么减去11,该儿童的年龄实际是10个月零8天。 ◆各组月龄的计算,以生日前后15天为界。例如24个月包括23个月16天至24个月15天的儿童(查表换算粗分时应注意)。

  3.测试和评定中的几个关键问题

  (1)情景编码 是将智力量表和运动量表中的许多条目组成不同的序列 然后将每一序列以不同的字母(A、B、C、 D、E……)进行情景编码

  ( 2 )基础水平与最高水平的变化范围及量表计分

  基础水平:指开始失败之前的那个条目。在智力量表中,用连续成功10次的最高条目代表基础水平;而在运动量表中,只用连续成功6次的最高条目代表基础水平。 最高水平:代表了最困难的成功。在智力量表中,将连续失败10次之前的那个成功条目代表最高水平;而在运动量表中,将连续失败6次之前的那个成功条目代表最高水平。 变化范围:儿童在测试时,表现出由成功到失败的能力变化范围(这可能会有几个月的年龄跨度)。变化范围包括从基础水平到最高水平之间的全部条目。 例如在智力量表中 √ √ √ √ √ √ √ √ √ √ √ √ (56) √ (57)× √ √ (基础水平为56) √ √ × √ (89) × × × × × × × × × × (最高水平89) 变化范围是从56到89之间的全部条目

  (五)测试者应注意的有关事项

  熟悉指导手册和计分要求,确保信度,避免偏差; 测试者与被试儿童要建立融洽的关系非常重要; 利用变换测试顺序的技巧,引出小儿最自然的反应; 注意儿童处在适当位置时的行为,观察到可随机计分; 测试时可有一个总的测试顺序,但有时也可以颠倒; 掌握与不同发展水平婴幼儿的交往技巧,以便使他能在短暂的时间内,对测试刺激产生相关反应; 应用熟练的技巧,灵活掌握和控制测试进程,可催促自己,但不要催促孩子。

  四、测试报告

  1.一般资料:包括姓名、出生日期、出生体重、是否早产、测试日期、测试地点及测试目的等。 2.测试名称: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 3.观察情况:儿童的外表特征与姿态、精神状态、陪人情况、儿童的注意力及对测试工具的反应,儿童动作的成熟程度以及与测试者配合的情况,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等。 4.测试结果:记录基础水平和最高水平,记录MDI和PDI。 5.小结:综述以上各项,评定受试儿童的发展类型,提出治疗意见,预约复试时间。 6.测试者签名。

  丹佛发育筛查测验(DDST): 用于2月-6岁,属于筛查量表,包括个人-社会、精细动作-适应性、语言、大运动4个能区共104项,筛查结果为正常、可疑、异常 0-6岁发育筛查测试(DST):我国设计,采用运动、社会适应及智力三个能区的模式共120项,结果以智力指数(MI)与发育商(DQ)表示

  THANKS

注意:本内容由网友上传,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严禁临床等其它用途,否则后果自负。
邮箱
昵称
密码
确认密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