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源性视网膜脱离.ppt
文字版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ppt

ppt幻灯片课件 - 第1张
标题: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Rhegmatogenous Retinal Detachment, RD
ppt幻灯片课件 - 第2张
正文: 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出现裂孔,液化的玻璃体通过裂孔进入视网膜下, 导致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和色素上皮层的分离称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ppt幻灯片课件 - 第3张
标题: 发 病 机 制
正文: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是玻璃体和视网膜病变共 同作用的结果,两者缺一不可。
ppt幻灯片课件 - 第4张
正文: 1. 玻璃体变性 玻璃体变性表现为液化和凝缩,活动度增大, 并逐渐发生后脱离。液化的玻璃体进入视网膜 下,形成视网膜脱离。另外,玻璃体也可以与 视网膜发生粘连,在后脱离时形成撕裂孔。
ppt幻灯片课件 - 第5张
正文: 2. 视网膜变性 视网膜变性处萎缩变薄,易形成裂孔;另外变性 处玻璃体视网膜粘连紧密,在玻璃体后脱离时变 性区内容易形成撕裂孔。
ppt幻灯片课件 - 第6张
标题: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高危因素
正文: 近视 假晶体眼或无晶体眼 眼球钝挫伤或穿通伤 坏死性视网膜炎 对侧眼曾经发生RD
ppt幻灯片课件 - 第7张
标题: 几种常见的视网膜变性
正文: 1. 格子样变性: 是最常见的周边部玻璃体视网膜退行变性,具有明确 的边界,呈椭圆或岛状,表现为色素紊乱和格子样白 色线条。视网膜内层变薄易形成裂孔。表面玻璃体液 化和牵引。是发生视网膜裂孔和脱离的高危因素。
ppt幻灯片课件 - 第8张
正文: 2. 蜗牛迹样变性: 由密度不均的细小灰白斑点和纤细条纹聚集而 成,呈带状。视网膜内层变薄,可形成萎缩孔, 但无玻璃体牵引。
ppt幻灯片课件 - 第9张
正文: 3. 压迫变白与不压变白: 压迫或不压时视网膜周边呈现清晰的地图状淡色区。 视网膜内层萎缩变薄,表面玻璃体凝缩和粘连牵引, 容易形成裂孔。
ppt幻灯片课件 - 第10张
正文: 4. 铺路石样变性: 边界清楚的圆形,或卵圆形黄白色病灶,周边有增 生的色素上皮围绕而成镶边状。玻璃体与视网膜表 面正常,无发生视网膜裂孔的危险。
ppt幻灯片课件 - 第11张
标题: 周边视网膜退行性变性的预防性治疗
正文: 1. 一眼有视网膜变性 并已发生视网膜脱离,对侧眼的 同类变性灶应做预防性治疗。 2. 变性区内有萎缩性裂孔,有闪光感,或存在不完全 玻璃体后脱离,或白内障手术前后,应做预防性治疗。
ppt幻灯片课件 - 第12张
标题: 周边视网膜退行性变性的预防性治疗
正文: 3. 凡高度近视,不完全玻璃体后脱离,视网膜脱离 家族史,Marfan综合征等,应长期随访。不能随访 者,应做预防性治疗。 4. 拟做准分子激光手术,术前查到视网膜裂孔者, 应做预防性治疗。
ppt幻灯片课件 - 第13张
标题: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表现
正文: 1. 症状: 多突然发病,视力下降,视野缺损,眼前黑影飘动 或闪光感。 2. 体征: 玻璃体混浊,色素颗粒,玻璃体视网膜牵引;视网 膜脱离隆起呈灰白色,裂孔形成。
ppt幻灯片课件 - 第14张
标题: 视网膜裂孔的形态
正文: 圆形裂孔:变性区间的萎缩孔,多呈圆形,可有或无盖膜。 马蹄形裂孔:为玻璃体后脱离时牵拉视网膜而形成,呈半月或箭头形。 锯齿缘截离:视网膜在锯齿缘处发生撕裂,多见于外伤后。
ppt幻灯片课件 - 第15张
标题: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诊断方法
正文: 直接检眼镜、三面镜检查[A] 间接检眼镜、裂隙灯前置镜检查[B] 双目间接检眼镜结合巩膜压迫法,联合裂隙灯三面镜 检查,裂孔发现率可达90%以上。
ppt幻灯片课件 - 第16张
标题: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诊断方法
正文: B超[B]:可以间接显示视网膜脱离和玻璃体混浊状态。 UBM[C]:可以显示玻璃体基底部和周边视网膜状态,有利于评价前部PVR的存在。 OCT[C]:可以显示黄斑裂孔和黄斑部脱离。 ERG[C]:可以评估视网膜功能状态。
ppt幻灯片课件 - 第17张
标题: 鉴 别 诊 断
正文: 1. 视网膜劈裂症: 常双眼发病,为视网膜神经上皮层间的分离,视网 膜隆起呈透明、菲薄样,边界清楚。
ppt幻灯片课件 - 第18张
正文: 2. 渗出性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表面光滑,无玻璃体牵拉,脱离形态随体位 而变化。常有致病原因,如高血压,脉络膜炎,脉 络膜肿瘤,后巩膜炎等。
ppt幻灯片课件 - 第19张
正文: 3. 牵拉性视网膜脱离: 在玻璃体视网膜表面发生增生性病变,增生膜收缩 牵拉而导致视网膜脱离。多见于糖尿病视网膜病 变,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眼外伤等。
ppt幻灯片课件 - 第20张
标题: 治 疗
正文: 手术治疗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唯一治疗方法。
ppt幻灯片课件 - 第21张
标题: 手 术 原 则
正文: 详细的术前检查: 了解全部视网膜裂孔的位置、大小、数目; 了解玻璃体状态,增生情况,以及对视网膜和裂孔的牵拉 封闭所有的裂孔:通过冷凝或光凝方式 视网膜复位: 解除视网膜牵拉,恢复视网膜活动性。通过引流视网膜下液或眼内气体、硅油填充而使视网膜复位 采取最小化手术方式,减少刺激和复发因素
ppt幻灯片课件 - 第22张
正文: 裂孔数目、大小和位置 玻璃体增生状态、对视网膜的牵拉程度 视网膜前膜、下膜增生的严重程度与位置 以往手术次数
标题: 影响手术预后的因素
ppt幻灯片课件 - 第23张
标题: 手 术 方 式
正文: 巩膜外加压、环扎术【B】 视网膜气体固定术【B】 玻璃体切除术【C】
ppt幻灯片课件 - 第24张
正文: 在巩膜表面,利用垫压材料压陷巩膜全层,制得眼内嵴,以顶压视网膜和松解牵引。 适应证:玻璃体混浊较轻;PVR
标题: 巩膜外加压术
ppt幻灯片课件 - 第25张
正文: 在赤道水平的巩膜表面用束带将球壁压陷形成永久的眼内环形嵴,用以顶压周边部多发裂孔或变性区,松解或预防周边部玻璃体对视网膜的牵引。 适应证:未找到确切裂孔; 周边部多发裂孔或格子样变性; 孔瓣不翻转的<180度巨大裂孔; 无晶体眼;假晶体眼; PVR C级;
标题: 巩膜环扎术
ppt幻灯片课件 - 第26张
标题: 视网膜气体固定术
正文: 利用气体的表面张力和浮力作用,顶压视网膜使其复位,并阻断裂孔处玻璃体腔液体与视网膜下腔的交通,利于视网膜下液吸收。但不能造成裂孔的永久性愈合。需要在注气前后应用冷凝或光凝封闭裂孔。 适应证:视网膜裂孔为非撕裂孔,且位于上方; 视网膜脱离范围小,且局限于上方; 无明显玻璃体增生和视网膜牵引。
ppt幻灯片课件 - 第27张
正文: 全玻璃体切除,解除视网膜牵引,内引流视网膜下液,冷凝或光凝封闭裂孔,玻璃体腔填充气体或硅油以顶压视网膜使其复位。 适应证: 复杂视网膜脱离:合并黄斑裂孔、巨大裂孔、脉络膜脱离等; 玻璃体混浊、增生严重; 多发裂孔,经巩膜外手术难以成功者; 无/假晶状体眼,伴前部玻璃体病变者; PVR C级。
标题: 玻璃体手术
ppt幻灯片课件 - 第28张
标题: 巩膜手术围手术期处理
正文: 术前包双眼,减少活动,采取相应体位使裂孔处于低位 术后采取相应体位使裂孔处于高位 口服非甾体类消炎药5~7天 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眼水2~3周 对反应重,玻璃体状态差,PVR可能发生者,口服泼尼松3~4周(排除禁忌),起始剂量1mg/kg,逐渐减量
ppt幻灯片课件 - 第29张
标题: 玻璃体手术后处理
正文: 口服泼尼松3~4周,起始剂量约1mg/kg(排除禁忌),逐渐减量 局部应用糖皮质激素眼水3~4周 根据眼内填充物和裂孔位置,在一定时间内采取相应的体位,以利视网膜复位,并减少填充物并发症
ppt幻灯片课件 - 第30张
标题: 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 PVR
正文: PVR是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发生后的最主要并发症,也是其手术失败的最主要原因。 是由于玻璃体和视网膜表面细胞增生,纤维膜形成并收缩,而导致视网膜皱折和脱离。 血管性疾病导致的牵引性视网膜脱离不属于PVR。
ppt幻灯片课件 - 第31张
标题: PVR国际分级(1991)
正文: A级 玻璃体混浊,色素团块 B级 视网膜僵硬,表面皱褶,裂孔卷边,血管扭曲 C级 位置 CA前部收缩, CP后部收缩 范围 以1~12个钟点数表示 类型 1型 局部收缩 2型 弥漫性收缩 3型 视网膜下增生 4型 环形收缩 5型 前移位
ppt幻灯片课件 - 第32张
正文: 鉴于PVR分级能够确切地描述玻璃体和视网膜状 态,并对手术方式的选择具有指导意义,因此,对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诊断均应附加PVR分级。
ppt幻灯片课件 - 第33张
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