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提供医学课件PPT幻灯片素材下载

网站使用问题请加Q1615251280及时解决,谢谢。

当前位置:首页 > 感染科 > 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的防控知识.ppt

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的防控知识.ppt

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的防控知识.ppt
PPT课件名称: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的防控知识.ppt 时 间:2022-06-11 i d:2895 大 小:3.29 MB 贡 献 者:lichuanqing 格 式:.rar 点击下载
注意:ppt文件打包为rar压缩包格式,请用解压缩软件(例如WinRAR)打开,若无法正常下载使用请加客服QQ客服1615251280解决。
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的防控知识.ppt

  1张

  标题: 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的防控知识

  2张

  标题: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其他占位符: 2019年12月中旬以来,湖北省武汉市短期内出现了以发热、乏力、咳嗽、呼吸不畅等为主要症状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随着疫情的扩散,我国其他地区及境外也相继发现了此类病例。 研究发现,疾病的元凶是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会导致病毒性肺炎。世卫组织将其命名为2019-nCoV。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呼吸道症状以干咳为主,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多数患者为中轻症,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3张

  标题: 新型冠状病毒基本知识

  4张

  标题: 一、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

  其他占位符: 冠状病毒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大类病毒,是一种在动物与人类之间传播的人畜(脊椎动物)共患病毒,在电子显微镜下它们象头戴的“皇冠”,所以将其命名为冠状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其次是接触传播。 已知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有6种,其中4种引起普通感冒,另2种可引起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和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 从武汉市分离出的新型冠状病毒是发现的第7种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所以称之为:新型冠状病毒。 2020年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将此次中国武汉检出的病毒命名为2019-nCoV(2019新型冠状病毒)。 目前为止,发现冠状病毒仅感染脊椎动物,可引起人和动物呼吸道、消化道和神经系统疾病。

  5张

  标题: 二、新型冠状病毒的特性

  新型冠状病毒属于β属的冠状病毒,有胞膜,颗粒呈圆形或椭圆形,常为多形性,直径为60~140nm。 根据溯源调查和检测结果、发病情况以及对新型病毒的认知,目前研究显示,与蝙蝠SARS冠状病毒同源性达85%以上(可能为主要传染源)。另有研究显示穿山甲可能中间宿主。 新型冠状病毒对热敏感,56摄氏度30分钟、75%酒精、500~1000/L含氯消毒剂、乙醚、过氧乙酸、氯仿和紫外线等均可有效杀灭。氯乙啶不能杀灭。

  6张

  标题: 三、新型冠状病毒与当年的非典(SARS)区别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有些特征与当年的非典(SARS)类似,两种病毒均是冠状病毒,算是同门亲戚,目前研究显示新型冠状病毒与蝙蝠SARS样冠状病毒同源性达85%以上。 但是新型冠状病毒不等于SARS病毒,两者的基因特征有明显区别。 根据溯源调查和检测结果、发病情况以及对新型病毒的认知,目前认为2019新型冠状病毒源于野生动物,但具体物种还未确定。

  7张

  标题:

  其他占位符: 病毒(virus)是一种体积微小、结构最简单、必须寄生在活体细胞内的微生物。 1、 体积微小,必须在电子显微镜下放大十几万倍、几十万倍才能观察到,只有60~140nm。 2、结构简单,它没有完整的细胞结构,仅有一种核酸(RNA或DNA)作为其遗传物质。核酸的外围有蛋白衣壳或比较复杂的包膜,因此,可以把它看作是“一包基因”。

  四、新型冠状病毒的活力

  8张

  标题: 四、新型冠状病毒的活力

  其他占位符: 3、病毒必须寄生在活体细胞内才能显示其生命活性。 人、或动物的呼吸道、消化道、生殖道等脱落的、带有病毒的活体细胞可以随着呼吸道的呼吸、咳嗽、喷嚏,或者大便、精液、血液等渠道,将带毒的活细胞排除体外,但它离开生物活体之后,如果没有了营养物质,细胞很快失去活性,体细胞内的病毒同样不能存活。从呼吸道以飞沫形式排除体外后,在自然环境下能存活时间,只有几秒、几分钟、十几分钟;如果是喷嚏、咳嗽,排出体外的上皮细胞成团,其存活时间可以是几小时、或更长时间。如果含有病毒的活体细胞,在排除体外后,立即被另一生物体吸进呼吸道,或被污染的物体表面通过手立即传播到了另一生物体的眼或鼻粘膜,进入新的宿主细胞,就可以利用细胞中的物质和能量,复制出和它一模一样的新一代病毒。

  9张

  标题: 四、新型冠状病毒的活力

  其他占位符: 不同的病毒种类,有不同的感染途径。流感病毒、鼻病毒、麻疹病毒、风疹病毒、腮腺炎病毒、腺病毒、水痘病毒、冠状病毒等,主要通过飞沫、接触,感染呼吸道。脊髓灰质炎病毒、肠病毒(轮状病毒、诺病毒)、甲肝病毒、戊肝病毒等,主要通过污染的水或食品感染消化道。HIV病毒、乙肝病毒、丙肝病毒等,主要通过污染的血及其制品、注射器等传播。HIV病毒疱疹病毒、肠病毒70型、腺病毒等主要通过眼、泌尿道、生殖道感染传播。 新型冠状病毒是病毒中的一种。新型冠状病毒对热敏感,56摄氏度30分钟、75%酒精、含氯消毒剂、乙醚、过氧乙酸、氯仿和紫外线等均可有效杀灭。

  10张

  标题: 五、新型冠状病毒是怎样传播疾病的

  其他占位符: 本次武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通过追踪认为来自动物,是蝙蝠?穿山甲?还没有最终确定。 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主要传播途径为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气溶胶和粪—口等传播途径尚待明确;人群普遍易感。 病人在呼吸、说话、喷嚏、咳嗽时会排出带有病毒的上皮细胞,以飞沫方式传染给周围的人,这称为飞沫传播。值得注意的是经飞沫传播只能累及近距离的密切接触者。直接接触病人分泌物或间接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会造成传播。 人群普遍容易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但是否感染主要取决于接触机会。 同样的接触机会下,老年人、有慢性病的人以及抵抗力差的人感染几率更大。

  11张

  标题: 五、新型冠状病毒是怎样传播疾病的

  目前,在对病例密切接触者观察过程中,发现有一些人没有相关症状,但是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是阳性的,被称为无症状感染者。 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经过2~14天的潜伏期,是否发病、或症状的轻重,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感染病毒的多少与毒力大小,二是被感染者的身体素质和免疫力强弱。所以,有一些病人是无症状感染者,或者只有不明显发热,或者只偶尔干咳或者乏力;有人经过很短的潜伏期就发病,症状较重。 但是,无症状感染者也具有一定病毒传播力,因此同样要进行隔离和医学观察。 一般感染痊愈后,机体会产生抗体,一般在短期内不会再次感染。因此。在第六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中,增加了利用痊愈患者的血浆治疗危重患者。这就是利用痊愈后有了抗体的血浆来治疗危重症患者。

  12张

  标题: 六、新冠肺炎是呼吸道传染病的一种

  呼吸道传染病,是指病原体从人体的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等呼吸道感染侵入而引起的有传染性的疾病。 常见有流感、麻疹、水痘、风疹、流脑、白喉、肺结核等。 非典(SARS)、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以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均是呼吸道传染病。 常见的呼吸道病原体主要有病毒、细菌、支原体和衣原体等。 例如,流感是流感病毒导致的、结核是结核杆菌导致的、沙眼是沙眼衣原体导致的

  13张

  标题: 七、新冠肺炎与普通感冒、流有什么不同

  冬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也是病毒性肺炎的高发时期。普通感冒、 流行性感冒和病毒性肺炎的症状有相似的地方,但在细节上有所差异。 普通感冒多由病毒感染所致,少数由细菌或支原体引起,全年可发。主要 状为喉咙痛、咳嗽、打喷嚏和流鼻涕,儿童和部分成年患者会有发热的情况,总 体来说症状不会很严重,一般经过5-7天病情会慢慢自愈。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甲、乙、丙三型流感病毒分别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 染病。甲型流感病毒常以流行形式出现,引起世界性大流行。乙型流感病毒常常 引起局部暴发。丙型流感病毒主要以散在形式出现,一般不引起流行。人的一生 可能会多次感染相同和(或)不同型别的流感病毒。 流感有明显的季节性,通常局部症状轻而全身症状重。普通感冒一年四季均 会发病,通常局部症状重,全身症状轻

  14张

  标题: 八、与中东呼吸综合征与非典有什么不同

  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也是由一种冠状病毒感染而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该病毒于2012年在沙特阿拉伯首次被确认,有证据显示病毒是从单峰骆驼传至人的。 2019新型冠状病毒与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病毒同属于冠状病 毒家族,但基因结构存在差异。 非典型性肺炎,又称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简称SARS,是感染 SARS相关的冠状病毒导致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极强的传染性与病情快速进展是此病的主要特点。 2019新型冠状病毒与非典(SARS)病毒同属于冠状病毒家族,但基因结构存在差异。

  15张

  标题: 传染病基本知识

  16张

  标题: 一、传染病的三个基本环节

  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传染病的特点是有病原体,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构成了感染的基本条件。 只有这三个环节同时存在并相互联系才能形成传染病的流行过程。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易感人群

  17张

  标题: 什么是病原体 、传染源

  病原体是能引起人或动物疾病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 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衣原体、立克次体、支原体、螺旋体和真菌等,寄生虫有原虫、蠕虫等。 传染源是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 人也会患动物来源的传染病,人类罹患以动物为传染源的疾病称人兽共患病。这类传染病绝大多数能在家畜、家禽或野生动物中自然传播。主要由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引起,有记载的人兽共患病约200种。有些病原体在非脊椎动物身上不发病,但传染到脊椎动物身上就会发病。

  18张

  标题: 什么是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不同病原体有不同的传播途径,同一种病原体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播: ? 经飞沫传播、经空气传播、经气溶胶传播 ? 经水传播 ? 经食物传播 ? 经接触传播 ? 经媒介传播 ? 经土壤传播 ? 医源性传播 ? 母婴垂直传播 易感人群:是指容易被感染的人群。比如儿童、老人、有慢性病、体弱的人等。

  19张

  标题: 关于传播途径

  新冠病毒肺炎主要是通过带有病毒的飞沫传播和直接接触传播。关于气溶胶传播、粪----口传播,目前还没有证据证明。 什么是气溶胶? 一般来说,气溶胶是悬浮在气体(如空气)中所以固体和液体颗粒(直接0.004~100um)的集合。气溶胶传播,是指这些固体和颗粒,可以长时间的悬浮在气体(空气)中,造成大范围、长距离、长时间的传播。 什么情况下可能发生气溶胶传播?如果满足密闭空间、长时间暴露、高浓度三个条件,才存在气溶胶传播的可能性。但在开放环境中,通过气溶胶传播新冠病毒的几率极低。因此,最重要的是注意个人防护,减少与潜在病毒接触的机会,切断病毒传播的路径。 粪口传播,虽然在肛试子采样中发现了活体新冠病毒,但是粪口传播的可能性是极低的。

  20张

  标题: 感染病原体后一定会发病吗

  有些人免疫力较强,可自行将病原体消灭或清除,没有临床表现。 有些人感染病原体后虽然没有临床症状,但体内长期有病原体存活并且还能排出病原体感染他人。 有些病原体潜伏在人体内,既不致病也不排出体外,但人体也不能自行将其消灭。 潜伏期: 病原体侵入机体后到最早出现临床症状的一段时间称为潜伏期。 不同传染病潜伏期长短不一。 目前新冠肺炎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研究结果,潜伏期为 1-14 天,多为 3-7 天。 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期限就是根据潜伏期长度确定的。

  21张

  标题: 二、如何预防和控制传染病

  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22张

  标题: 三、新冠肺炎的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第六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指出: 1、传染源 目前所见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 2、传播途径 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主要传播途径。在相对密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 病人在说话、喷嚏、咳嗽时会排出分泌物和飞沫,病毒会附着在飞沫上传染给周围的人,这称为飞沫传播。值得注意的是经飞沫传播只能累及近距离的密切接触者。 直接接触病人分泌物或间接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会造成传播。 3、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

  23张

  标题: 控制传染源

  一、对疑似或确诊患者及时进行隔离,并按照指定规范路线由专人引导进入隔离区。 二、患者进入病区前更换患者服,个人物品及换下的衣服集中消毒处理后,存放于指定地点由医疗机构统一保管。 三、指导患者正确选择、佩戴口罩,正确实施咳嗽礼仪和手卫生。 四、加强对患者探视或陪护人员的管理。 五、对被隔离的患者,原则上其活动限制在隔离病房内,减少患者的移动和转换病房,若确需离开隔离病房或隔离区域时,应当采取相应措施如佩戴医用外科口罩,防止患者对其他患者和环境造成污染。 六、疑似或确诊患者出院、转院时,应当更换干净衣服后方可离开,按《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对其接触环境进行终末消毒。 七、疑似或确诊患者死亡的,对尸体应当及时进行处理。处理方法为:用3000mg/L 的含氯消毒剂或 0.5%过氧乙酸棉球或纱布填塞患者口、鼻、耳、肛门等所有开放通道;用双层布单包裹尸体,装入双层尸体袋中,由专用车辆直接送至指定地点火化。患者住院期间使用的个人物品经消毒后方可随患者或家属带回家。 划定疫区,封闭疫区、疫点,也属于防止疫源外输,控制传染源的有效手段。

  24张

  标题: 切断传播途径

  切断传播途径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途径主要是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空气传播、气溶胶传播、粪--口传播有待证实。 人们正常的呼吸、说话时,气体排出的距离一般在1米以内;在咳嗽、打喷嚏时,气体排出的距离可达到3~5米。气体排出后,飞沫立即向下沉降,落到地面、或物体表面上。病毒是寄生在生物体细胞内的,离开生物体后,很快就会失去活力。所以被感染,主要是近距离接触病人,从病人呼吸道排出病毒后,立即被另一人吸入进呼吸道,或者用手触摸被污染的物体,立即揉入眼里、鼻腔里,通过粘膜,溶入体细胞,开始增殖扩散,使人发病。 所以,切断传播的途径的主要措施,就是戴口罩。一是让感染患者戴口罩,防止病毒直接排到空气中,通过口罩遮挡,减低飞沫喷出的距离,有效阻止病毒喷到空气中。二是健康人群出门戴口罩是最有效的防护措施,避免或减少吸入病毒。在公共场所活动时,与别人要保持1.5米以上的距离;戴口罩时也要保持1米以上距离。三是为了避免接触传染勤洗手和手消毒这样能切断接触传播。

  25张

  标题: 保护易感人群

  保护易感人群 新冠肺炎,所有人普遍易感。婴儿出生32天,被检测到核酸阳性,一是提示可能存在母婴传播,二是提示新生儿也易感。从这次确诊病例来看,儿童较少,主要是成年人,特别是患有其他疾病的老年人较多。 这次抗击疫情所采取的延长年假、寒假,封闭公共场所,禁止集聚活动,要求人们居家休息隔离、减少串亲访友等一系列措施,都是从保护易感人群出发的。

  26张

  标题: 防控基本知识

  27张

  标题: 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四早”(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是传染病防控的重要手段。 一、早发现、早报告 为进一步提高早期发现病例的能力,各省(区、市)应当设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监测网络,该监测网络成员单位包括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一)病例监测及报告。 所有门急诊、发热门诊和住院病房等相关诊室均开展病例监测工作。监测对对象是发热(体温大于 37.4℃),伴上呼吸道症状,有可疑接触史或旅行史者。监测时间:截至 2020 年 12 月。病例报告:医疗机构发现病例后立即进行网络直报,疾控机构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调查核实,并于 2 小时内完成三级确认审核。无网络直报条件的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在 2 小时内寄送疾控机构,由疾控机构进行网络直报。 (二)聚集性疫情监测报告。 (三)社区疫情监测。 (四)单位和个人监测。 二、早隔离、早治疗 (一)隔离医学观察及密切接触者管理。 (二)医疗救治。

  28张

  标题: 怎样才叫密切接触者

  密切接触者,指与疑似病例、确诊病例、轻症病例发病后,无症状感染者检测阳性后,有如下接触情形之一,但未采取有效防护者: 1、共同居住、学习、工作,或其他有密切接触的人员,如近距离工作或共用同一教室或在同一所房屋中生活。 2、诊疗、护理、探视病例的医护人员、家属或其他有类似近距离接触的人员,如到密闭环境中探视病人或停留,同病室的其他患者及其陪护人。 3、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人员,包括在交通工具上照料护理人员、同行人员(家人、同事、朋友等)、或经调查评估后发现有可能近距离接触病例(疑似病例、确诊病例)和感染者(轻症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的其他乘客和乘务人员。 4、现场调查人员调查后经评估认为符合其他与密切接触者接触的人员。

  29张

  标题: 为何对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14天

  医学观察期的长短是参考其他冠状病毒所致疾病潜伏期,结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相关信息和当前防控实际情况确定的。 冠肺炎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研究结果,潜伏期为 1-14 天,多为 3-7 天。 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期限就是根据潜伏期长度确定的。 对密切接触者采取较严格的医学观察等预防性公共卫生措施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是十分必要的。

  30张

  标题: 关于预防性用药等问题

  板蓝根适用于治疗风热感冒等热性疾病,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预防性用药是无效的。 食醋所含醋酸浓度很低,熏醋达不到消毒效果。 吸烟不仅无法对病毒感染产生预防作用,还会刺激呼吸道。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损伤肺功能,降低抵抗力,增加受到感染的风险。吸烟时无法戴口罩,手部会触碰口鼻,增加了病毒感染风险。

  31张

  标题: 普通居家人员如何防护

  普通居家人员如何防护? 尽量减少外出活动。 做好个人防护和手卫生。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主动做好个人与家庭成员的健康监测,每天要主动测量体温。如果生活小区有要求的,每天及时向管理人员报告体温。 若出现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乏力、恶心呕吐、腹泻、结膜炎、肌肉酸痛等可疑症状,应根据病情,及时到设有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就诊。

  32张

  标题: 戴口罩预防

  常用口罩有哪些? 常见的口罩主要有:普通棉纱棉布口罩、明星同款网红口罩(聚氨酯纤维材料)、雾霾/粉尘(PM2.5)防护口罩(防尘口罩)、医用普通口罩、医用外科口罩和医用防护口罩等。 最近常被提起的N95口罩其实属于呼吸器。呼吸器是一种呼吸防护设备,在设计上相较于普通口罩来说贴合面部更加紧密,可以非常有效地过滤空气中的颗粒物。 戴口罩能预防吗? 正确佩戴口罩能够有效防止病毒的传播。 需要注意的是,佩戴口罩的同时要坚持经常洗手,可以大大降低被传染的几率。 不管是哪种类型的口罩,防护效果都是有限的,一定要根据情况选择和定期更换。 口罩的功能,就是有效的过滤呼出和吸入得空气中有害物质。防护效果都是有限的,都不是绝对的。

  33张

  标题: 不同口罩的用途及使用建议

  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 :推荐公众使用、医疗机构日常使用。一般每4~6小时更换一次,如遇污染或可疑污染时应随时更换。 医用外科口罩:推荐公众、公共交通司乘人员、出租车司机、环卫工人、公共场所服务人员在岗期间佩戴。疑似病例患者、保护手术中患者创面免受污染;为医务人员提供防止血液和体液飞溅的基本隔离。 医用防护口罩:转移确诊病例、发热门诊、隔离病房医生和护士使用。 颗粒物防护口罩(GB2626或NIOSH 42CFR Part 84):紧急情况下作为医务防护口罩的补充,但对于手术室等有卫生学要求的区域不能使用。颗粒物的阻隔能力与医用防护口罩相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人员等(但无血液透过性测试)雾霾防护工业防尘。 防护面具:防护级别高于医用防护口罩。

  34张

  标题: 如何正确的戴口罩

  选 :选择合适尺码适合自己面部大小的口罩; 洗 :戴口罩之前必须要清洁双手; 确 : 确定口罩的完好性、正反面以及上下方向,一般而言有颜色的一面应向外,有金属条沿的应朝上; 罩 :鼻子、嘴巴、下巴贴紧罩好; 贴 :有金属条沿的应沿鼻梁两侧用手压紧,确保贴紧。 一次性医用口罩和医用外科口罩建议每隔4-6小时更换一次。 普通医用口罩、医用外科口罩为一次性使用;N95口罩限个人使用,在受损、变形、变湿、变脏或被污染时都应丢弃。 特殊情况下可以根据清洁程度来确定是否更换。 在家里不建议佩戴口罩。如果有呼吸道感染的家庭成员,建议避免近距离接触,如果必须接触建议都佩戴口罩。

  35张

  标题: 用过的口罩如何处理

  普通人戴过的口罩,按照生活垃圾分类的要求处理即可。 摘口罩时,手尽量不要接触口罩朝外面,应抓住两侧绑带将其取下后放入收集袋内再丢进垃圾桶,且立即洗手或进行消毒。 疑似病例及其医护人员用过的口罩,按照医疗废物分类管理中感染性废物收集和处理。 口罩如已损坏或污染需要及时更换。口罩不可共享。 不可为了节省口罩正面戴完(明显感觉潮湿后)再反过来戴,这样非常危险。 网上流传的自己健康时口罩“正戴”、自己生病时口罩“反戴”这一说法也是错误的。 用后的口罩不可以用开水烫烫或者医用酒精泡泡晾干后再戴。一次性口罩应一次性使用。 普通民众如果不住院、不接触发热病人,暂不需要护目镜和防护服,正确使用口罩即可防护。

  36张

  标题: 经常洗手

  经常洗手保持手部卫生是有效预防和控制病原体传播最基本、最简单且行之有效的手段。 咳嗽打喷嚏后、护理患者后、准备食物前、用餐前、上厕所后、接触动物或处理粪便后均需要洗手。 一是要注意清除容易沾染致病菌的指甲、指尖、指甲缝、指关节等部位,务必将其中的污垢去除。 二是注意随时清洗水龙头开关,因为洗手前开水龙头时,脏手实际上已经污染了水龙头开关。开关处也要用手打上肥皂沫摩擦一会,再用双手捧水冲洗干净,然后再关水龙头。 在没有肥皂和水的情况下,也可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在手和手指的所有表面上擦拭凝胶,用手搓干。 出门在外实在没有办法洗手的话,可以用湿巾纸替代,擦拭手和可能触摸或搁置物品的表面。

  37张

  标题: 洗手步骤

  一、 用流动水将双手淋湿。 二、取适量洗手液(或肥皂)均匀涂抹双手。 三、认真搓手20分钟: 第1步:洗手掌。手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搓揉。 第2步:洗手背。手心对手背,手指交叉,沿指缝相互搓揉双手交换进行。 第3步:洗指缝。手心相对,手指交叉,相互搓揉。 第4步:洗指背。一手弯曲呈空拳,放另一手的手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5步:洗拇指。一手握住另一手的大拇指,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6步:洗指尖。一手五指尖并拢,放在另一只手的手心,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第7步:洗手腕。一手握住另一手的腕部,旋转揉搓。双手交换进行。 四、用流动水冲洗干净双手。 五、捧起一些水冲洗水龙头,再关闭水龙头(如果是感应水龙头无此步骤)。 六、用清洁毛巾或纸巾擦干双手,也可用吹风机吹干。

  38张

  标题: 家人出现可疑症状应采取何种措施 普通家庭如何居家消毒

  做好隔离防护,并根据病情进展及时送其就诊。就诊时应避免使用公共交通工具,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场所。就诊时应主动告诉医生发病后接触的人,配合医生开展相关调查。患者的家庭成员应佩戴口罩,与无症状的其他家庭成员保持距离,避免传染。若家庭中有人被诊断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其他家庭成员如判定为密切接触者,应接受14天医学观察。有症状的家庭成员就诊后,应对其活动空间和全部接触物品进行消毒。 在疾病流行期间,外出回家后及时洗手,或用乙醇类消毒剂消毒。 桌椅等物体表面每天做好清洁,定期消毒;有客人(身体健康状况不明)来访后,及时对室内相关物体表面进行消毒,可选择75%酒精等消毒剂或消毒湿巾擦拭消毒。 室内做好通风换气。

  39张

  标题: 公共场所如何预防

  公共场所工作人员要自行监测,不要带病上班。 若发现新型冠状病毒可疑感染者,工作人员应要求其离开。 公用物品及公共接触物品或部位要定期清洗和消毒。 保持公共场所空气流通和环境清洁卫生。 尽量不去人流集中处,如必须去应戴口罩、勤洗手,不用脏手触摸眼睛、鼻或嘴巴。 如因需要必须进出医院,尽可能避免与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如发热、咳嗽或呼吸困难等)的病人密切接触;离开医院后密切关注自身是否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

  40张

  标题: 去生鲜市场工作、购物时如何预防

  谁是可疑暴露者:指暴露于新型冠状病毒检测阳性的野生动物、物品和环境,且暴露时未釆取有效防护措施的加工、售卖、搬运、配送或管理等人员。 触摸动物和动物产品后用肥皂和清水洗手。 每天至少消毒一次器具和工作区域。 避免用手摸眼睛、鼻和口。 避免接触生病的动物和腐败肉类。 避免接触流浪动物、市场里的垃圾和废水。 工作人员处理动物和动物产品时,应穿防护服、戴手套和脸部防护用具。 下班后,脱掉防护用具,每天清洗,并将它们留在工作区域。 避免让家庭成员接触污染的衣物和鞋子。 尽量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处购物。佩戴口罩,及时清洁手部。避免直接接触动物、市场里的垃圾和废水。触摸动物和动物产品后用肥皂和清水洗手或消毒。避免用手摸眼睛、鼻和口。生食和熟食要分开。

  41张

  标题: 上班途中或乘坐交通工具时如何预防

  上下班途中要正确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 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议步行、骑行或乘坐私家车、单位班车上班。如必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务必全程佩戴口罩。 途中尽量避免用手触摸车上物品。 下班后,洗手后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外出,回到家中摘掉口罩后首先洗手消毒。手机和钥匙等使用消毒湿巾或75%酒精擦拭。居室保持通风和卫生清洁,避免多人聚会。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 公共交通工具的在岗工作人员应佩戴口罩,并每日做好健康监测。 增加公共交通工具清洁与消毒频次,保持良好通风状态。 公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佩戴罩并及时清洁手部。 途中尽量避免用手触摸车上物品。

  42张

  标题: 在办公室工作或参加会议时如何预防

  保持办公区环境清洁,建议每日通风3次,每次20~30分钟,通风时注意保暖。 人与人之间保持1米以上距离。 多人办公时要佩戴口罩,接待外来人员时双方佩戴口罩。 保持勤洗手、多饮水,坚持在进食前、如厕后严格洗手。 参加会议时,建议佩戴口罩,进入会议室前洗手消毒。 开会人员间隔1米以上。 减少集中开会,控制会议时间,会议时间过长时,开窗通风1次。 会议结束后场地、家具须进行消毒。 重复使用的茶具用品应消毒。

  43张

  标题: 在单位食堂进餐时如何预防

  一、建议采用分餐进食,使用餐盒分餐,领餐后回自己的宿舍或办公室单独进餐,避免人员聚集。 二、在餐厅就餐: 1、戴口罩进入餐厅,排队取餐保持1米间距,每张餐桌坐一人,同一方向就坐,互相不谈话,进餐时再摘下口罩,吃完立即离开。 如果是非高风险区域,口罩没有污染时可以重复使用,摘下后悬挂于通风处,饭后再戴上。如果是在高风险区域,饭后应更换新口罩。 2、餐厅每日消毒1次,桌椅使用后进行消毒。餐具用品须高温消毒。 3、操作间保持清洁干燥,严禁生食和熟食用品混用,避免肉类生食。 4、建议营养配餐,清淡适口。

  44张

  标题: 旅行时如何预防

  如果有发烧和咳嗽,不要旅行;如在途中出现发烧、咳嗽和呼吸困难,立即就近到医院就诊,并如实告知之前的行程。 旅途中避免近距离接触发烧和咳嗽的人。 经常用以酒精为主的洗手液搓手,或用肥皂和流水洗手。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子和嘴。 不在公共场所吐痰,咳嗽和打喷嚏时用弯曲的手肘或纸巾遮住口鼻,立即洗手。 正确选择和佩戴口罩,取下口罩后应洗手。 旅途中只吃全熟的食物。 避免和生病的动物接触和同行。

  45张

  标题: 校内出现发热情况处理方法

  1.通过校园体温监控平台进行网上记录报告; 2.电话通知辅导员及医务室体温异常(医务室电话:83932583); 3.发热人员不要随意走动,原地等待医务人员,其他人员远离发热人员; 4.医务人员到达后,听从医务人员指挥到发热临时隔离室等待; 5.辅导员通知消杀人员对发热人员经过地段进行消毒 6.医务室接报后,同时通知定点医院派车前来接诊; 7.定点医院接走发热人员后,医务室通知消毒人员对临时隔离室进行消毒; 8.辅导员对所属班级学生进行密切关注,随时掌握其他同学体温动态。

  46张

  标题: 新冠肺炎的诊疗

  47张

  标题: 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怎么办

  河北省卫健委【2020】203号《关于规范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诊所和门诊部诊疗工作的通知》指出: 即日起(2月15日),各级各类门诊部和诊所暂停接诊发热患者,病做好解释工作。待疫情结束后可恢复正常诊疗工作。

  48张

  标题: 何时需要去医院就诊 去医院就诊时有什么注意事项

  很多疾病的临床表现有发热和咳嗽,当出现发热、乏力、干咳等症状时,并不意味着已经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 已有不少医院在互联网开通了咨询门诊服务,可以通过此类途径得到医生的初步指导。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应当到指定医疗机构就诊: 有发热 (腋下体温≥37.3℃)、咳嗽、气促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发病前14天内有相关疫区的旅行史居住史,或接触过可疑症状者或患者。 选择有发热门诊的定点医院,如实讲述患病情况和就医过程,尤其是应告知医生近期的旅行史、接触史等。 避免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尽可能呼叫120救护车转送。 全程应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保持呼吸道卫生和双手清洁,痰液和擦拭用的纸巾不要随意抛弃。 尽可能远离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

  49张

  标题: 什么是疑似病例

  需要结合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综合判断,有流行病学史中的任何一条,且符合临床表现中任意2条;无流行病学史,符合临床表现中任意3条。即可确定为疑似病例。 一、流行病学史: 1、发病前14天内有武汉市及周边地区,或其他有病例报告社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 2、发病前14天内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核酸检测阳性者)接触史; 3、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武汉市及周边地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 4、有聚集性发病。 二、 临床表现: 1、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 2、具有上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影像学特征; 3、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或淋巴细胞计数减少。 三、 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都应转运至定点医院集中隔离救治,应该根据当地要求,由指定的救护车转运,不能使用私家车。医疗机构发现疑似、确诊病例时,需及时向本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由市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急救中心,将病例转运至定点救治医院。转运过程中要做好运送人员的个人防护和车辆消毒工作。

  50张

  标题: 如何确诊、治疗,解除隔离与出院标准

  一、 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具备以下病原学证据之一者: 1、实时荧光法RT-PCR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 2、病毒基因测序,与已知的新型冠状病毒高度同源。 二、新冠肺炎的治疗: 1、治疗场所:疑似单间隔离,确诊多人同室,危重ICU; 2、一般治疗:休息、支持、保热量、水电解质平衡,给氧、抗病毒、抗菌药物; 3、重危症患者:对症、支持(器官、呼吸、循环功能)、治基础病、防并发症、防继发感染; 近期发现,磷酸氯喹、康复者血浆治疗有效。 4、中医治疗。 随着对疾病认识的不断深入和研究进展,治疗的手段将会越来越多。 三、解除隔离和出院标准: 1、体温正常3天以上; 2、呼吸道症状明显好转; 3、肺部影像学检查显示渗出性病变明显改善; 4、连续两次呼吸道病原核酸检测阴性(采样时间至少间隔1天)。

  51张

  标题: 吃抗菌药、维生素、喝酒有预防、治疗效果吗

  吃抗菌药不能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因为抗菌药针对的是细菌,而本次流行肺炎的病原体是病毒。 以预防为目的,错误使用抗菌药不仅无效,还会增加耐药风险。 治疗过程中避免盲目或不恰当使用抗菌药物,尤其是联合使用广谱抗菌药物。 临床上可通过细菌学监测进行判断,当发现继发细菌感染时才使用抗菌药物。 维生素C可以帮助机体维持正常的免疫功能,但不能增强免疫力,也没有抗病毒作用。在治疗过程中补充维生素C通常只是辅助性治疗手段。 75%浓度的医用酒精可以杀灭病毒。但喝酒并不能抗病毒。 盐水漱口有利清洁口腔和咽喉。但无证据表明盐水漱口能杀灭新型冠状病毒。

  52张

  标题: 新冠肺炎的管控

  53张

  标题: 乙类传染病采取甲类防控措施

  国家卫健委发布2020年1号公告,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 控制措施。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暂时看来还没有达到法定甲类传染病(鼠疫和霍乱)的严重水平,但是公共卫生风险较大。 升级为甲类管理后,上报和公布速度会更快。既方便专业医务人员对疾病的防控,也有利于公众了解最新情况、及时有效应对。

  54张

  标题: 什么是法定报告传染病

  中国目前的法定报告传染病分为甲、乙、丙3类。甲类属于强制管理的传染病,包括鼠疫和霍乱。乙类是严格管理传染病,丙类为监测管理传染病。 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根据传染病暴发、流行情况和危害程度,可以决定增加、减少或者调整乙类、丙类传染病病种并予以公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1989年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现行使用2013年修订版)是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的中国国家法律文件,是我国传染病防制的重要法律依据。 该法明确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 执行职务的医疗保健人员、卫生防疫人员为责任疫情报告人。 作为公民,也有义务和责任及时报告传染病疫情。发现传染病患者或疑似者时,应当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尽快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医疗保健机构报告,不得隐瞒、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谎报疫情。

  55张

  标题: 密切接触者如何管理、如何医学观察

  密切接触者一般采取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无法居家隔离医学观察者,可安排集中隔离观察。 医学观察期限为自最后一次与病例、感染者发生无有效防护的接触后14天。 确诊病例和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在医学观察期间若检测阴性,仍需持续至观察期满。 疑似病例在排除后,其密切接触者可解除医学观察。 一般采取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无法居家隔离医学观察者,可安排集中隔离观察。 实施医学观察时,应当书面或口头告知医学观察的缘由、期限、法律依据、注意事项和疾病相关知识,以及负责医学观察的医疗卫生机构及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 居家或集中医学观察对象应相对独立居住,尽可能减少与共同居住人员的接触,做好医学观察场所的清洁与消毒工作,避免交叉感染。观察期间不得外出,如果必须外出,经医学观察管理人员批准后方可,并要佩戴一次性外科口罩,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

  56张

  标题: 为什么说此次疫情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何时会成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此次疫情符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定义。 2003年国务院发布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我国进入依法治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时代。 根据《国际卫生条例(2005)》,世卫组织判定是否构成国际关注 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遵循三个标准:①不同寻常的事件;②通过疾病的国际传播构成对其它国家的公共卫生危害;③可能需要采取协调一致的国际应对措施。 世卫组织共宣布过的“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包括:甲型H1N1流感(2009)、脊髓灰质炎疫情(2014)、西非埃博拉疫情(2014)、寨卡疫情(2016)和刚果(金)埃博拉疫情(2019)等。

  57张

  标题: 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如何分级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2016)根据事件性质、危害程度、涉及范围,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划分为特别重大(Ⅰ级)、重大(Ⅱ级)、较大(Ⅲ级)和一般(Ⅳ级)四级。 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启动不同级别的应急响应,Ⅰ级响应是指发生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的响应。 Ⅰ级响应针对的是“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以下情形: 1、肺鼠疫、肺炭疽在大、中城市发生并有扩散趋势,或肺鼠疫、肺炭疽疫情波及2个以上的省份,并有进一步扩散趋势。 2、发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例,并有扩散趋势。 3、涉及多个省份的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并有扩散趋势。 4、发生新传染病或我国尚未发现的传染病发生或传入,并有扩散趋势,或发现我国已消灭的传染病重新流行。 5、 发生烈性病菌株、毒株、致病因子等丢失事件。 6、周边以及与我国通航的国家和地区发生特大传染病疫情,并出现输入性病例,严重危及我国公共卫生安全的事件。 7、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特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58张

  标题: 启动应急响应后各部门有什么分工

  各级人民政府: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划定控制区域;疫情控制措施,比如限制集市、集会等人群聚集活动;流动人口管理;实施交通卫生检疫等。 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卫生监督机构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调查与处理;采取应急控制措施;发布信息与通报;普及卫生知识等。 医疗机构:开展病人接诊、收治和转运工作,实行重症和普通病人分开管理,对疑似病人及时排除或确诊;做好医院内现场控制、消毒隔离、个人防护、医疗垃圾和污水处理工作,防止院内交叉感染和污染;做好传染病和中毒病人的报告等。 其他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卫生监督机构、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也会开展相应的应急处理工作,非事件发生地区也有相应的应急反应措施。

  59张

  标题: 启动I级响应后对居民有哪些要求

  启动 I级响应后,对群众日常生活,包括出行、购物、娱乐等都有诸多不便,情况严峻的可能会采取封闭、隔离措施,需要群众自觉配合。 加强来自疫区人员的管理,在车站、机场等交通场所,要积极配合做好体温检测。 严禁哄抢商品、哄抬物价、囤积居奇、制假售假、造谣传谣等违法犯罪和扰乱社会治安的行为。 应急响应级别实行动态更新。 特别重大事件(Ⅰ级),其应急响应的终止需要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组织有关专家进行分析论证,得到可以停止的结论后,报给国务院或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在获得批准后才可终止响应。

  60张

  标题: 社区如何控制疫情

  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社区防控工作的通知》(2020年) ,要求充分发挥社区动员能力,实施网格化、地毯式管理,群防群控,稳防稳控,有效落实综合性防控措施,做到 “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防止疫情输入、蔓延、输出,控制疾病传播。 社区未发现病例:外防输入,1. 组织动员;2. 健康教育;3. 信息告知;4. 疫区返回人员管理;5. 环境卫生治理;6.物资准备。 社区出现病例或爆发疫情:内防扩散、外防输出,上述1-6措施; 7. 密切接触者管理;8. 消毒。 社区传播疫情:内防蔓延、外防输出,上述1-8条措施;9. 疫区封锁 10. 限制人员聚集。

  61张

  标题: 如何做好老年人疫情防控工作

  居家老人:因地制宜,通过媒体、网络以及上门等多种方式,加强疫情防控知识的宣传,指导老年人及其家人科学认识和预防疾病,增强防控意识,提高防护能力。尽量减少外出,如果确需外出,务必做 好个人防护。要全面掌握辖区内独居、空巢、留守、失能及患有多种慢性疾病的老年人信息,关注健康状况,做好健康管理。要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和村医的作用,重点做好留守老年人的疫情防控工作。 社区老人:社区老年活动室、老年日间照料机构、老年护理站、老年食堂、老年大学等场所,以及家政、助餐、助洁等为老年人服务机构,要加强对服务人员疫情防控基本知识的宣传,在做好自我防护的同时,帮助老年人做好防护。尽可能避免老年人聚集和集体活动,认真做好活动场所和服务场所的消毒及空气净化。注意调配针对社区老年人的医护资源和防护物资,满足疫情防控需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现发热老年患者要立即转诊到定点医院。

  62张

  标题: 如何做好老年人疫情防控工作

  入住老年机构的老人: 老年康复、护理等机构应当做好老年人的健康监测和防护工作,一旦发生疑似肺炎患者,立即转诊到定点医院。 制定各类养老机构疫情防控办法,落实合作医疗机构的技术指导、老年人优待和就医绿色通道要求。 传播权威疫情信息,普及科学防控知识,指导做好个人防护,保持良好的卫生和健康习惯,高度重视老年人心理调节。 停止举办聚集性活动,实施严格消毒,保持环境卫生,及时发放日常防护用品。疫情比较严重的地区,配置相应的防护用品,设置隔离观察室,有条件的设置隔离区和消毒室。 必要时对养老机构实施封闭式管理,对因特殊原因外出后返回的老年人进行专门管理。

  63张

  标题: 面对疫情,开展心理援助、心里干预

  面对疫情,焦虑和恐惧。 被隔离的时候,突如其来的人身自由被限制以及环境的隔绝,会让被隔离人产生麻木、否认、愤怒、恐惧、焦虑、抑郁、失望、抱怨、失眠或攻击等情绪与行为。 一旦被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时,很多患者会出现恐慌、不安、孤独、无助、压抑、抑郁、悲观、愤怒、紧张,还会因为被他人疏远而出现躲避、委屈、羞耻感或不重视疾病等。 此时,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士要提供帮助,如: 协助患者获得并理解真实、可靠的信息与知识。 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隔离措施,保持健康饮食和规律作息,多进行读书、听音乐、利用现代通讯手段沟通及其他日常活动。 对于患者个人而言,要学会接纳隔离处境,了解自己的反应,寻找逆境中的积极意义。 ? 寻求应对压力的社会支持,利用现代通讯手段联络亲朋好友、同事等,倾诉感受,保持与社会的沟通,获得支持与鼓励。 鼓励使用心理援助热线或在线心理干预等。

  64张

  标题: 寒假后返校学生预防指南

  中国疾控中心制定的学生预防指南

  65张

  标题: 大专院校新冠肺炎防控技术方案

  一、大专院校开学前 1.学校每日掌握教职员工及学生健康情况,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并向主管部门报告。 2.学校对全体教职员工开展防控制度、个人防护与消毒等知识和技能培训。 3.开学前对学校进行彻底清洁,对物体表面进行预防性消毒处理,教室开窗通风。 4.所有外出的教职员工和学生,返回居住地后应当居家隔离14天,健康者方可返校。 5.做好洗手液、手消毒剂、口罩、手套、消毒剂等防控物资的储备。 6.设立(临时)隔离室,位置相对独立,以备人员出现发热等症状时立即进行暂时隔离。 7.制定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制度明确,责任到人,并进行培训、演练,校长是本单位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 二、大专院校开学后 8.每日掌握教职员工及学生健康情况,加强对学生及教职员工的晨、午检工作,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并向主管部门报告。

  66张

  标题: 大专院校新冠肺炎防控技术方案

  9.加强物体表面清洁消毒。应当保持教室、宿舍、图书馆、学生实验室、体育活动场所、餐厅等场所环境卫生整洁,每日定期消毒并记录。对门把手、课桌椅、讲台、电脑键盘、鼠标、水龙头、楼梯扶手、宿舍床围栏、室内健身器材、电梯间按钮等高频接触表面,可用有效氯250~5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喷洒或擦拭,也可采用消毒湿巾进行擦拭。 10.加强重点场所地面清洁消毒。应当加强学校食堂、浴室及宿舍地面的清洁,定期消毒并记录。可使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 11.各类生活、学习、工作场所(如教室、宿舍、图书馆、学生实验室、体育活动场所、餐厅、教师办公室、洗手间等)加强通风换气。每日通风不少于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课间尽量开窗通风,也可采用机械排风。如使用空调,应当保证空调系统供风安全,保证充足的新风输入,所有排风直接排到室外。 12.加强餐(饮)具的清洁消毒,餐(饮)具应当一人一具一用一消毒,建议学生自带餐具。餐(饮)具去残渣、清洗后,煮沸或流通蒸汽消毒15分钟;或采用热力消毒柜等消毒方式;或采用有效氯25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消毒后应当将残留消毒剂冲净。 13.宿舍要定期清洁,做好个人卫生。被褥及个人衣物要定期晾晒、定期洗涤。如需消毒处理,可煮沸消毒30分钟,或先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再常规清洗。 14.加强垃圾分类管理,及时收集清运,并做好垃圾盛装容器的清洁,可用有效氯500mg/L的含氯消毒剂定期对其进行消毒处理。 15.加强个人防护。校门值守人员、清洁人员及食堂工作人员等应当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食堂工作人员还应穿工作服,并保持工作服清洁,工作服应当定期洗涤、消毒。可煮沸消毒30分钟,或先用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然后常规清洗。清洁消毒人员在配制和使用化学消毒剂时,还应做好个人防护。

  67张

  标题: 大专院校新冠肺炎防控技术方案

  16.严格落实教职员工及学生手卫生措施。餐前、便前便后、接触垃圾、外出归来、使用体育器材、学校电脑等公用物品后、接触动物后、触摸眼睛等“易感”部位之前,接触污染物品之后,均要洗手。洗手时应当采用洗手液或肥皂,在流动水下按照正确洗手法彻底洗净双手,也可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 17.加强因病缺勤管理。做好缺勤、早退、请假记录,对因病缺勤的教职员工和学生及时追访和上报。 18.不应组织大型集体活动。 19.设立健康宣教课堂,由专人定期对学校内的教职员工和学生进行个人防护与消毒等防控知识宣传和指导。指导教职员工和学生在疫情防控期间避免到人群聚集尤其是空气流动性差的场所,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如果外出,应当做好个人防护和手卫生,去人口较为密集的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厢式电梯等必须正确佩戴医用口罩。 三、出现疑似感染症状应急处置 20.教职员工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泻等症状,应当立即上报学校负责人,并及时按规定去定点医院就医。尽量避免乘坐公交、地铁等公共交通工具,前往医院路上和医院内应当全程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其他更高级别的口罩)。 21.如学生出现发热、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泻等症状,及时向学校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22.教职员工或学生中如出现新冠肺炎疑似病例,应当立即向辖区疾病预防控制部门报告,并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密切接触者的管理。 23.对共同生活、学习的一般接触者进行风险告知,如出现发热、干咳等呼吸道症状以及腹泻、结膜充血等症状时要及时就医。 24.专人负责与接受隔离的教职员工或学生的家长进行联系,掌握其健康状况。

  68张

  标题: 健康风险人员管理技术方案

  一、健康风险判定标准 根据居民近期旅行史或居住史、目前健康状况、病例密切接触史等判断其传播疾病风险,将居民划分为三类: (一)高风险人员。来自疫情防控重点地区和高风险地区的人员;确诊病人;疑似病人;正在实施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无症状感染者;正在实施集中或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其他需要纳入高风险人员管理的人员。 (二)中风险人员。来自疫情中风险地区的人员;有发热、干咳、气促、呼吸道症状的人员;实施居家观察未满 14 天的治愈出院确诊病人;解除医学隔离未满 14 天的无症状感染者;其他需要纳入中风险人员管理的人员。 (三)低风险人员。来自疫情低风险地区的人员;高风险、中风险人员以外的人员。 二、管理措施 (一)高风险人员。来自疫情特别严重的湖北省的人员应当自到达目的地开始实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14 天。来自其他高风险地区的人员应当自到达目的地开始实行集中或居家隔离医学观察 14 天。确诊病人、疑似病人应当在具备有效隔离条件和防护条件的定点医疗机构隔离治疗至符合出院标准。无症状感染者应当实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14 天,原则上连续两次标本核酸检测阴性(采样时间至少间隔 1 天)后可解除隔离。密切接触者应当实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不具备条件的地区可采取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医学观察期为与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末次接触后 14 天。 相关机构和社区负责对高风险人员进行严格管控

  69张

  标题: 健康风险人员管理技术方案

  (二)中风险人员。来自疫情中风险地区的人员应当自到达目的地开始居家隔离医学观察 14 天。治愈出院的确诊病人、解除集中隔离的无症状感染者应当居家隔离医学观察 14 天。中风险人员应当严格落实居家隔离医学观察要求,自觉接受社区管理。 (三)低风险人员。体温检测正常可出行和复工。 三、健康认证申领 居民可通过申领个人健康码、健康通行卡等健康认证满足出行和复工需要。 (一)个人健康码申领。已建立个人健康码管理平台的地区,居民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个人健康码申领,系统自动按照健康风险高低审核生成红、黄、绿等三色“健康码”。孤寡老人、远郊农村人员等没有条件通过网络平台申领的人员,可由社区人员负责代为申领并生成纸质“健康码”(有效期 14 天)。 (二)健康通行卡申领。不具备条件建立个人信息码管理平台的地区,居民自行填写个人健康申报表(各地根据实际自行设计申报表样式),符合低风险人员条件的,经社区(村)审核通过,发放加盖社区(村)公章的健康通行卡(有效期 14 天)

  70张

  标题: 高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引(试行) (冀卫防〔2020〕235号)

  高校是人群高度聚集场所,为指导高校科学有序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特制定本指引。 一、工作要求 (一)作为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落实主体责任,成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完善疫情防控工作制度和相关工作方案,明确各部门任务,责任到人。 (二)制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知识宣传培训计划。 (三)做好环境卫生整治、物资储备等工作。 (四)发现疑似患者,及时报告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卫生健康部门,并配合做好疫情处置工作。 二、防控措施 (一)开学前 1.严格执行规定的开学时间,教职工和学生不得提前返校。 2.了解教职工及学生健康情况。为每一名教职工和学生建档立卡、一人一表。 3.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清除卫生死角,对教室、办公室、图书馆等重点场所或重点区域进行彻底清洁消毒。对全体教职工进行工作制度、防控知识和技能培训。 4.做好防控物资储备,包括体温计、防护用品和消毒用品等。 5.为师生提供多种形式的网络学习内容,督促学生合理开展网络学习。

  71张

  标题: 高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引(试行)

  (二)返校途中 1.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师生应全程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与他人保持一定距离。 2.注意自身健康情况,自感发热时立即报告司乘人员,测量体温,并积极配合采取相关措施。 3.保持手卫生。尽量不用手直按接触交通工具的公共用品和部位,接触公共物品、咳嗽打喷嚏手捂、饭前便后等行为后用肥皂或洗手液流动水洗手,或者使用免洗洗手液或手消毒剂:避免用手直接接触口、眼、鼻;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如无纸巾,可用手肘衣服遮挡。 4.乘车师生要妥善保存乘车票据信息,以配合可能的相关密切接触者调查。 (三)开学后 1.根据当地相关规定要求落实相应防控措施。 2.加强每日体温监测及症状筛查,对因病缺勤师生进行电话随访,及时了解健康状况,并做好登记。告知师生如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就近到发热门诊就诊。 3.师生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做好个人防护;勤洗手,使用洗手液或肥皂等洗手用品,流动水冲洗干净。 4.加强对住宿学生规范化管理,没有特殊情况学生不得外出,必需离校的要报告管理人员并做好登记。

  72张

  标题: 高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引(试行)

  5.走读学生应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减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进入学校时检测体温,体温正常方可入校。 6.合理安排教学,减少聚集性活动,集体性活动应安排在室外进行。 7.加强教室、实验室、图书馆、食堂、宿舍、卫生间、礼堂、浴室等重点场所通风换气。使用集中空调系统的,应按照《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办公场所和公共场所空调通风系统运行管理指南》(肺炎机制综发【2020】 50号)合理使用并保证安全。 8.注意食品安全,鼓励学生自带餐具回宿合就餐,避免聚集。 9.已使用过的口罩应放置在有明显标志的加盖垃圾箱中,集中收集并做好消毒处理。 (四)出现病例时 1.发现发热、咳嗽等症状者,按规定要求向当地卫生健康部门报告,及时安全引导患者就近到发热门诊诊治。 2.配合疾控机构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做好疑似或确诊患者工作和生活场所以及使用物品终末消毒等工作。 3.做好全体师生的心理疏导。 三、预防性消毒 加强开窗通风换气为主,必要时对重点部位物体表面和物吊开展预防性消毒。 (一)地面、墙壁。配制浓度为500mg/L含氯消毒液(配制方法:有效氯含量为5% 6%的含氯消毒液,配制时取1份消毒液,加入99份水)。作用时间30分钟。

  73张

  标题: 高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引(试行)

  (二)桌面、门把手、水龙头等物体表面。配制浓度为250mg/L含氯消毒液(配制方法:有效氯含量为5%的含氯消毒液。配制时取1份消毒液,加入199份水)。作用30分钟,然后用清水擦拭干净。 (三)餐饮用具。煮沸或流通蒸汽消毒15-30分钟,也可用有效氯为500mg/L含氯消毒液(例如;有效氯含量为5%的含氯消毒液,配制时取1份消毒液,加入99份水)浸泡。作用30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 (四)毛巾、衣物、被褥等纺织物。配制浓度为250mg/L的含氯消毒液(配制方法:有效氟含量为5%的含氯消毒液,配制时取1份消毒液,加入199份水)。浸泡15-30分钟,然后清洗。也可用流通蒸汽或煮沸消毒20分钟。 (五)消毒注意事项:以清洁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避免过度消毒。针对不同消毒对象,按照使用浓度、作用时间和消毒方法进行消毒,以保证消毒效果。配制和使用时应注意个人防护,佩戴防护眼镜、口罩和手套等。消毒剂具有一定的腐蚀性,消毒后用清水擦拭。消毒剂应在有效期内使用。

  74张

  75张

  标题: 主要措施

  其他占位符: 为做好全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工作,加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相关机构的组织协调,完善疫情信息监测报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控制疫情传播,降低病死率,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 主要措施: (一) 健全防控机制,加强组织领导。 (二)病例与突发事件的发现与报告。执行《新冠肺炎病例监测方案(第四版)》。 (三)流行病学调查。按照《新冠肺炎病例流行病学调查方案(第四版)》。 (四)标本采集与检测。执行《实验室检测技术指南》。 (五)病例救治及院内感染预防控制。 (六)密切接触者的追踪和管理。 (七)宣传教育与风险沟通。 (八)加强医疗卫生机构专业人员培训。 (九)加强实验室检测能力及生物安全防护意识。 (十)及时做好特定场所的消毒。 (十一)加强重点场所、机构、人群的防控工作。 (十二)科学分类实施社区防控策略。

  76张

  标题: 六、石家庄市设有发热门诊的医疗机构名单

  77张

  其他占位符: 希望广大师生能从自我做起,熟悉防疫知识,了解病毒特性,做好自我防护,保护自身身体健康。 谢谢观看

注意:本内容由网友上传,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严禁临床等其它用途,否则后果自负。
邮箱
昵称
密码
确认密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