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提供医学课件PPT幻灯片素材下载

网站使用问题请加Q1615251280及时解决,谢谢。

当前位置:首页 > 风湿免疫科 > 免疫耐受Immunological Tolerance.ppt

免疫耐受Immunological Tolerance.ppt

免疫耐受Immunological Tolerance.ppt
PPT课件名称:免疫耐受Immunological Tolerance.ppt 时 间:2023-12-13 i d:15021 大 小:7.18 MB 贡 献 者:周扬类123456 格 式:.rar 点击下载
注意:ppt文件打包为rar压缩包格式,请用解压缩软件(例如WinRAR)打开,若无法正常下载使用请加客服QQ客服1615251280解决。
免疫耐受Immunological Tolerance.ppt

  免疫耐受 Immunological Tolerance

  主要内容

  免疫耐受的分类及特性 诱导免疫耐受的形成和维持 免疫耐受产生的机制 中枢耐受 外周耐受 免疫耐受与临床医学 建立免疫耐受 终止免疫耐受

  概论

  免疫耐受是机体对抗原刺激表现为特异性免疫低应答或不应答状态 耐受原 免疫原 自身耐受可以避免自身免疫病的发生

  耐受原---引起免疫耐受的抗原。 自身组织抗原 ? 天然诱导耐受; 非自身抗原(如细菌、病毒、毒素、异种个体组 织抗原等)? 免疫原 ? 特异性免疫应答 耐受原 ? 无特异性免疫应答 内环境稳定——免疫应答与免疫耐受的平衡 理化性状、剂量、进入途径、机体遗传背景

  免疫耐受相关概念

  免疫耐受的分类及特性

  分类 先天免疫耐受和后天免疫耐受 完全免疫耐受和部分免疫耐受 中枢耐受和外周耐受 特性 抗原特异性、可诱导性、可转移性、 非遗传性

  免疫耐受与免疫抑制的区别

  免疫耐受的形成和耐受

  天然免疫耐受 人工诱导的免疫耐受

  天然免疫耐受

  胚胎期接触抗原形成的免疫耐受 OWEN观察到的 异卵双生牛的RBC 形成嵌合体 (chimeras)

  新生期接触抗原形成的耐受

  Medawar观察到的小鼠皮肤移植

  形成耐受的因素: 机体因素 抗原方面:抗原量不适、抗原类型、抗原免疫途径、抗原表位 T细胞活化方面:缺乏第二信号、生长因子、分化因子 末梢淋巴组织残留免疫耐受状态的自身应答细胞

  诱导免疫耐受的条件

  机体因素

  1.免疫系统发育成熟度低易诱导免疫耐受 2.动物种属与品系 3 .免疫抑制措施的作用:处于抑制状态的免疫系统容易诱导耐受。(抗体、药物、照射)

  抗原因素与免疫耐受

  抗原性状 分子量 化学组成和结构 分子构象 小分子、可溶性、非聚合单体物质——耐受原 大分子、颗粒性、蛋白聚合物——免疫原 抗原表位密度高的抗原易致耐受

  抗原因素与免疫耐受

  抗原剂量 1964年Mitchison观察BSA抗体的产生情况 低带耐受/高带耐受 低带耐受:剂量过低,不足以诱导T、B细胞应答(TD)(T细胞) 高带耐受:剂量过高,引起细胞凋亡或诱导Tr活化,抑制免疫应答(TI、TD)(T、B细胞)

  低带耐受和高带耐受的主要特征 低带耐受 高带耐受 诱生抗原 小剂量TD抗原 大剂量TD或TI抗原 参与细胞 T细胞 T和B细胞 产生速度 快,1天 慢,8~15天 持续时间 长,120~135天 短,40~50天

  抗原免疫途径:口服抗原,形成局部黏膜免疫,却形成全身免疫耐受——耐受分离“split tolerance” 静脉注射> 口服> 腹腔注射> 皮下及肌内注射 抗原表位的数量和结构:鸡卵溶菌酶(HEL)具有耐受原表位,激活Ts 抗原变异:多见于感染性疾病(HIV、HCV、HBV等) 耐受原的持续存在

  一、中枢免疫耐受 概念:中枢免疫器官(胸腺和骨髓)内,发育中尚未 成熟的T、B淋巴细胞,识别自身抗原的细胞克隆被清除而形成的自身耐受。 机制:克隆清除(clonal deletion) 克隆禁忌(clonal forbiden) 克隆流产(clonal abortion) 克隆失能(clonal anergy)

  免疫耐受的机制

  A、胸腺内发育中的T细胞 ? 阳性选择和阴性选择 ? 识别自身抗原的未成熟T细胞凋亡。 B、骨髓内发育中的B细胞(表达mIgM的未成熟B细胞) ? 阴性选择 ? 识别自身抗原的未成熟B细胞克 隆消除或处于无反应性(anergy)状态。 受体编辑(receptor editing) 克隆失能(clonal anergy)

  二、外周免疫耐受 在外周免疫器官,成熟的T和B淋巴细胞遇到自身或外源性抗原形成的耐受。 1.免疫忽略(clonal ignorance) 2.克隆失能(clonal anergy) 3.克隆清除(clonal deletion) 4.耐受分离 5.机体抑制性调节机制 调节因子、调节细胞、免疫偏离 6.信号转导障碍 7.免疫隔离及其他

  1、克隆忽略

  低浓度或低免疫原性自身抗原 经APC提呈 不能活化T细胞 自身应答T细胞克隆与相应抗原同时存在 不产生自身免疫病 抗原不能被APC加工 存在“免疫赦免区”

  2、克隆无能 (1)成熟T细胞 ? 活化信号(两种)之一缺乏 ? T细胞 不活化,处于无反应状态。 A. 自身组织(外周)抗原浓度低 ? 刺激信号弱 ? T细 胞不活化; B. APC等表达协同刺激分子(B7、LFA-1及CD40等)异常 ? 提供第二信号不足(iDC); C. 活化T细胞(自身反应性)表达CTLA-4 ? 与B7分 子结合 ? 抑制性信号 ? T细胞不活化。

  T cell anergy

  (2)成熟B细胞 —5%以上mIgM被可溶性单体抗原占据——失能 —单体不能使BCR交联,B细胞不活化 —不能激活T细胞 —存在AICD(activation-induced cell death)

  3、克隆清除

  AICD(activation-induced cell death) 抗原激活CD4+T细胞,高表达Fas和FasL,诱导T细胞凋亡 B细胞高表达Fas

  4、耐受分离

  T、B细胞诱导耐受的阈值不同 T细胞耐受易诱导并持续时间长,B细胞缺乏T细胞辅助而失能

  T、B细胞产生免疫耐受的不同特点

  (2)发挥抑制作用的调节细胞 自然调节T细胞:CD25+CD4+foxp3+ 适应性调节T细胞 : Th3分泌TGF-β Tr1分泌IL-10

  免疫耐受的终止

  免疫耐受的自然终止 改变机体的免疫状态或抗原性状

  免疫耐受的终止的机制 中枢耐受的终止 自身反应性T细胞不能被阴性选择清除 调节性T细胞不能通过阳性选择而存活 阴性选择使机体对某些微生物耐受 外周耐受的终止 隐蔽性自身抗原释放 交叉抗原的作用 细胞因子产生异常 免疫调节功能紊乱 多克隆淋巴细胞激活

  免疫耐受与临床医学

  生理性免疫耐受 打破病理性免疫耐受治疗 HBV等慢性感染 肿瘤 建立免疫耐受 防移植排斥 治疗自身免疫病 治疗超敏反应性疾病

  方法: 改变抗原进入机体的途径 选择适当的动物和抗原性状 进行骨髓或胸腺移植 诱生免疫调节性细胞 应用自身抗原肽拮抗剂 采用其他方法

  建立免疫耐受

  口服免疫原,建立全身的免疫耐受 A、MBP(口服)? 小鼠 ? 治疗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 B、胰岛素 ? 治疗非肥胖性糖尿病(NOD)。 低剂量: 局部CD4+T细胞? TGF-β、IL-4 ?sIgA ?抑制Th1功能?治疗EAE和NOD “免疫偏离” “旁路抑制” 高剂量: 克隆排除、克隆无能

  建立免疫耐受的意义

  器官移植排斥 自身免疫病

  打破免疫耐受

  途径: 改变抗原提呈 增加抗原和免疫细胞的接触 增强免疫细胞的活化 去除抑制性因素 意义: 肿瘤防治 清除病原体感染

  Thank you!

注意:本内容由网友上传,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严禁临床等其它用途,否则后果自负。
邮箱
昵称
密码
确认密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