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提供医学课件PPT幻灯片素材下载

网站使用问题请加Q1615251280及时解决,谢谢。

当前位置:首页 > 心血管内科 > 第六章 心电图检查.ppt

第六章 心电图检查.ppt

第六章 心电图检查.ppt
PPT课件名称:第六章 心电图检查.ppt 时 间:2023-12-08 i d:14957 大 小:9.93 MB 贡 献 者:YYLL 格 式:.rar 点击下载
注意:ppt文件打包为rar压缩包格式,请用解压缩软件(例如WinRAR)打开,若无法正常下载使用请加客服QQ客服1615251280解决。
第六章 心电图检查.ppt

  第六章 心电图检查

  主讲:xxx

  ?

  一、心电图产生原理

  *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是利用心电图机从体表记录心脏每一心动周期所产生电活动变化的曲线图形。

  以单个心肌细胞为例

  (Gp:) 除极完毕

  (Gp:) + + + +

  (Gp:) - - - -

  (Gp:) 极化阶段

  (Gp:) - - - -

  (Gp:) + + + +

  除极方向

  (Gp:) 除极

  (Gp:) + + - -

  (Gp:) - - + +

  (Gp:) 复极

  (Gp:) - - + +

  (Gp:) + + - -

  复极方向

  单个心肌细胞电位变化,除极波和复极波相反

  电偶 电源电穴

  电偶 电源电穴

  极化阶段

  除极阶段

  (一)心肌细胞的电位变化

  Na+

  Na+

  Na+

  Ca2+

  K+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K+

  K+

  K+

  K+

  N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心肌细胞的除极与复极

  心电图波形形成的三条基本法则

  1.探查电极面向除极方向,出现向上的正波。 2.探查电极背对除极方向,出现向下的负波。 3.探查电极置于细胞中部,出现双向波。

  一、心电图产生原理

  复极:心外膜向心内膜推进 原因:温度高、压力小

  除极:心内膜向心外膜推进

  复极波与除极波方向一致

  一、心电图产生原理

  (二)心电向量基本概念

  向量:既有一定大小又有一定方向的物理量。

  心电向量

  瞬间综合向量

  合力

  窦房结

  房室结

  希氏束

  左束支

  右束支

  浦肯野纤维

  (Gp:) 结间束

  二、心脏的起搏传导系统

  右心房先除极,先结束 左心房后除极,后结束 左心室较右心室壁厚,除极时间长

  二、心脏的起搏传导系统

  P波

  PR段

  QRS波

  ST段

  T波

  三、心电图各波段的形成和命名

  讨论:记录到的心室复极波方向与除极波的主波方向为什么一致?

  第一个正向波称为R波 R波之前的负向波称为Q波 R波之后第一个负向波称为S波 第二个正向波称为R’波 R波之后第二个负向波称为S’波

  波幅<0.5mv的用小写q、r、s 波幅≥0.5mv的用大写Q、R、S

  只有一个负向波称为QS波

  QRS波群的命名

  Q波

  R波

  S波

  R’波

  S’波

  QS波

  q波

  QS波

  qR波

  R波

  RS波

  Rs波

  rsR’波

  Qr波

  rSr’波

  rS波

  qRs波

  QRS波群的命名

  三、心电图各波段的形成和命名

  *P波:心房肌除极波,代表心房除极的时间、电压变化。

  *P-R段(P-R segment)

  1. PR段: 心房复极,房室结、希氏束、束支的电活动。 2. 测量:P波终点到QRS波群起点间的时距。

  *P-R间期(P-R interval)

  P-R间期: 代表心房开始除极至心室开始除极的时间。 (房室传导总时间)

  *QRS波群(QRS complex)

  *QRS波群:心室除极波,代表心室除极的时间、电压变化。

  S-T段(S-T segment)

  ST段:自QRS波群终点(J点)到T波的起点间的时距。代表心 室缓慢复极过程。

  T波(T wave)

  *T波:代表心室晚期快速复极的时间、电压变化。

  Q-T间期(Q-T interval)

  QT间期:为心室除极与心室复极的总时间。代表心室肌电收 缩的全过程。

  三、心电图的导联体系

  导联(lead)的定义: 在人体不同部位放置电极,并通过导联线与心电图机相连,这种记录心电图的连接方法称为心电图导联。

  常用12导联体系

  在长期临床心电图实践中,形成了一个由Einthoven创设广泛使用的国际通用导联体系(lead system),称为常规12导联体系。(6个肢体导联、6个胸导联)   1.标准导联(双极肢体导联) Ⅰ、Ⅱ、Ⅲ。  2.加压单极肢体导联 avR、avL、avF。  3.胸导联 V1、V2、V3、V4、V5、V6。

  标准导联

  Ⅰ导联: 左上肢接正极,右上肢接负极; Ⅱ导联: 左下肢接正极,右上肢接负极; Ⅲ导联: 左下肢接正极,左上肢接负极。

  加压单极肢导联

  aVR导联:右上肢接正极 ,左上肢、左下肢接负极。 aVL导联:左上肢接正极 , 右上肢、左下肢接负极。 aVF导联:左下肢接正极 , 右上肢、左上肢接负极。

  胸导联

  连接方法: 负极与中心电端相连,正极放在心前区不同的位置,即胸导联。

  中心电端: 将肢体导联三个电极(右手、左手、 左脚)各串一 5 k? 电阻 , 然后将三者并联起来,构成 “无干电极” 或称中心电端。

  * 胸导联V1~6的安放位置

  导联 探查电极放置位置 V1 胸骨右缘第四肋间 V2 胸骨左缘第四肋间 V3 V2 至 V4 两点连线的中点 V4 左锁骨中线与第五肋间相交处 V5 左腋前线 V4 水平处 V6 左腋中线 V4 水平处

  附加导联

  1.V7、V8、V9导联: 将探查电极分别移至左腋后线、 左肩胛线、左脊旁线与V4同一水平处。 2.右胸导联(V3R~6R) : 将探查电极置于右胸部与V3~V6对应处。

  红 右腕 黄 左腕 绿 左踝 黑 右踝

  导联轴

  正负两极之间的假象连线,负 正

  额面六轴系统

  心前区导联的导联轴系统

  第二节 正常心电图

  一、心电图的测量方法

  1.纵向距离 电压 1mv=10mm

  2.横向距离 时间 25mm/s 1小格=0.04s

  (一)振幅的测量

  1.向上的波自水平 线的上缘到波的顶 端的垂直距离; 负向波自水平线的 下缘到波的底端的 垂直距离。 2.P波振幅测量的 参考水平以P波起 始前的水平线为准。 测量QRS波群、J 点、ST段、T波, 采用QRS起始部水 平线为参考水平。

  (一)振幅的测量

  1.ST段移位 测量点:J点后的0.04s、0.06s、0.08s。 抬高:ST段上缘距基线上缘的垂直距离。 压低:ST段下缘距基线下缘的垂直距离。

  (二)时间的测量

  1.自波的起点内缘到波的终点内缘的时距。

  (三)心率(heart rate)

  心率: 心脏跳动的频率。 2. * 计算: A. 规则心率:60 / P-P 间期 (s) 或R-R 间距 (s)。

  估算心率: 1大格=0.2s 300次/分 2大格=0.4s 150次/分 3大格=0.6s 100次/分 4大格=0.8s 75次/分 5大格=1.0s 60次/分

  B. 不规则心率:30大格(6s) P 或 R 波的数目乘以10,即为心房率或心室率;或测量5个以上P-P 或R-R间距,求平均值, 再用60 /平均值。

  正常心率

  心率=60/0.9=67次/分

  (四)心电轴测量

  正常范围为-30°~+90 °

  (额面)心电轴(electrical axis of heart)

  1.定义: 指心室除极过程中,QRS 波群在额面上的偏移。 2. 正常心电轴

  (四)心电轴测量

  1.计算法

  计算法: 分别测算Ⅰ、Ⅲ导联QRS波群振幅的代数和,垂直线的交点。

  2.目测法

  目测法: 观看QRS波群主波方向,Ⅰ、Ⅲ 导联主波方向。

  Ⅰ、Ⅲ QRS波群主波均向上 正常心电轴

  Ⅰ主波向下、Ⅲ 主波向上 心电轴右偏

  Ⅰ主波向上、Ⅲ 主波向下 心电轴左偏

  (五)钟向转位

  方法: 自心尖朝向心底观察。

  V1、V2代表右室 V3、V4代表过渡区 V5、V6代表左室

  定义: 指心脏沿其长轴旋转。(长轴:从心尖部朝心底部方向观察)

  心脏钟向转位示意图

  二、正常心电图的波形特点与正常值

  *P波(P wave)

  *P波:心房肌除极波,代表心房除极的时间、电 压变化。 1.位置: QRS波群之前 2.形态: 光滑圆钝形,可有轻度切迹。 Ⅰ 、Ⅱ 、avF 、V4~V6直立, avR 倒置。 3.时限:<0.12s 4.电压:<0.25 mv(肢体导联)、<0.20mv(胸导联)

  Ptfv1:如V1导联P波为正负双向时,其负向波称为V1导联P波终末电势, Ptfv1 =波幅X时间,绝对值≤0.04mm·s

  *P-R间期(P-R interval)

  1.P-R间期: 代表心房开始除极至心室开始除极的时间。*(房室传导总时间) 2.*正常成人心率在60-100次/分时为0.12~0.20s。

  *QRS波群正常值

  1.*形态: 肢体导联:Ⅰ、Ⅱ、avF 主波向上, avR向下。 胸导联:V1~6:R波逐渐增高,S波逐渐变浅。 V1~2: rS 型 r/S < 1 V3~4: RS型 R/S ≈1 V5~6: 以R波为主 R/S >1 (qR、 Rs 、 qRs、 R) 2.时限:正常成人<0.11s,多数在0.06~0.10s 。

  *QRS波群正常值

  3.电压: 肢体导联:A.右室 RavR ≤0.5 mv B.左室 RavL ≤ 1.2 mv, RavF ≤ 2.0 mv, RⅠ ≤ 1.5 mv *胸导联:A.右室 RV1 ≤1.0 mv, RV1 +SV5 ≤1.2 mv B.左室 RV5 ≤2.5 mv, RV5 +SV1 ≤ 4.0 mv (男) 3.5 mv (女)。

  QRS波群正常值

  *低电压: (1)在6个肢体导联中,每个QRS波群正向波与负向波绝对值相加均≤ 0.5mv,称为肢体导联低电压; (2)在6个胸导联中,每个QRS波群正向波与负向波绝对值相加均 ≤0.8mv,称为胸导联低电压;

  广泛低电压

  肢体导联各QRS波群R+S<0.5mv。 胸导联各QRS波群R+S<0.8mv。

  QRS波群正常值

  4.* (室壁激动时间 VAT) 定义: 指QRS 波群起点至R波顶峰(peak of R wave)垂线的时距。 代表激动从内膜传至外膜的时间,反映心室壁的厚度。 (3) 正常值* : 右室(VATV1) ≤0.03s 左室(VATV5) ≤0.05s

  5.*Q波正常值:(avR除外) 时限<0.04s,电压 < 1 / 4 R。

  S-T段(S-T segment)

  ST段:自QRS波群终点(J点)到T波起点的时距,代表心室缓慢复极过程。 1.*与等电线在同一水平位上。在等电线以下,称为压低; 在等电线以上,称为抬高。 正常压低: 每个导联均 ≤ 0.05 mv(除avR 导联); 正常抬高: 肢导联、V4~6 ≤ 0.1 mv, V1~2≤0.3mv, V3≤0.5mv。

  ST段压低

  ST段水平型压低0.30mv

  St段抬高(局部放大)

  T波(T wave)

  1.*T波: 心室复波,代表心室快速复极的时间、电压变化。 2.*形态:T波钝圆,上升支缓慢,下降支迅速; 与QRS 波群主 波方向一致。 3.*电压:在R波为主的导联中,T波不应低于同导联R波的1/10 。

  T波高耸(Ⅰ、Ⅱ、V4~V6 直立,aVR倒置)

  T 波倒置(Ⅰ、Ⅱ、V4~V6 直立,aVR倒置)

  Q-T间期(Q-T interval)

  QT间期: 为心室除极与心室复极的总时间。代表心室肌电收缩 的全过程。 *测量:自QRS波群起点到T波的终点间的时距。(包括QRS波 时限、S-T段、T波时限) *正常值: 成年人心率60~100 次/分时,Q-T间期为 0.32-0.44s。 心率快,Q-T间期短;心率慢,Q-T间期长。

  Q-Tc:(Q-T corrected)

  计算公式:Q-Tc = 实测Q-T间期 / (R-R)1/2 。 QTc * :R-R间期为1s(心率60次/分)时的Q-T间期

  谢谢!

注意:本内容由网友上传,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严禁临床等其它用途,否则后果自负。
邮箱
昵称
密码
确认密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