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凝仪.ppt
文字版
血凝仪.ppt

血凝仪
第二节 血液凝固分析仪教学要求
掌握血凝仪的检测原理和基本结构 熟悉半自动、全自动血凝仪的特点,血凝仪的性能评价以及各种检测方法的优缺点 了解血凝仪的分类、临床应用、仪器的维护和进展
(Gp:) 请记住哦!
第二节 目录
血液凝固分析仪概述 一、血凝仪分型与检测原理 二、血凝仪基本结构与评价 三、血凝仪的维护 四、血凝仪临床应用与进展 ● 思考题
血液凝固分析仪概述
血液凝固分析仪(automated coayulation analyzer,ACA)是采用一定分析技术,对血栓与出血有关成分自动检测的临床常规检验仪器 在血栓/出血实验室中最基本的设备就是血液凝固分析仪(简称血凝仪)
血液凝固分析仪概述
发 展 史 1910年,Kottman发明了最早的血凝仪 1950年,Schnitger和Gross发明了基于电流法的血凝仪 20世纪70年代前为血凝仪的初级阶段
血液凝固分析仪概述
20世纪70年代,较精确的各种自动血凝仪先后问世,其特点是:单通道、终点法的半自动血凝仪,也称第一代产品 20世纪80年代末,多通道、多种分析方法与原理的半自动血凝仪相继诞生,称之为第二代产品
各代血凝仪的特点
血液凝固分析仪概述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多通道、多方法、多功能全自动(即第三代)血凝仪不断涌现
一、血凝仪分型与检测原理
(一)血凝仪分型 按自动化程度 半自动血凝仪 全自动血凝仪 全自动血凝工作站
三者有何区别 ?
一、血凝仪分型与检测原理
(二)血凝仪检测原理 主要检测方法:凝固法、底物显色法、免疫学法、干化学法等。
彼此有何不同?
一、血凝仪分型与检测原理
(Gp:) 血凝仪检测原理
(Gp:) (二)底物显色法 生物化学法
(Gp:) :以底物释放产色基团量的变化测定有关因子
(Gp:) (一)凝固法 生物物理法
(Gp:) 电流法——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导电
(Gp:) 光学法
(Gp:) 散射比浊法——凝固过程中散射光变化
(Gp:) 透射比浊法——凝固过程中吸光度变化
(Gp:) 浊度变化 光度变化
(Gp:) 双磁路磁珠法——钢珠振幅衰减程度判断终点
(Gp:) 光电磁珠法——吸光度衰减程度判断终点
(Gp:) 超声波法——超声波衰减程度判断终点
(Gp:) (三)免疫学法 抗原抗体
(Gp:) 免疫扩散法
(Gp:) 火箭电泳
(Gp:) 双向免疫电泳
(Gp:) 免疫比浊
(Gp:) ELISA法
(Gp:) 直接比浊
(Gp:) 乳胶比浊
(Gp:) 散射比浊
(Gp:) 透射比浊
一、血凝仪分型与检测原理
1.凝固法原理 是通过检测血浆在凝血激活剂作用下发生一系列物理量(光、电、超声、机械运动等)的变化,再由计算机分析所得最终结果,称生物物理法。按测量原理分为电流法、超声分析法、光学法和磁珠法四种。
呵!是血浆凝固的变化
一、血凝仪分型与检测原理
光学法(比浊法):是根据血浆凝固过程中浊度的变化,导致光强度变化来测定相关因子
(Gp:) 12111
(Gp:) 光 学 法 光 路 图
有何不同?谁优
一、血凝仪分型与检测原理
光学法血凝仪工作流程
一、血凝仪分型与检测原理
纤维蛋白的形成与吸光度
啊?为何在50%?
一、血凝仪分型与检测原理
双磁路磁珠法原理:测试杯的两侧各有一组驱动线圈,产生恒定的交替电磁场,使杯内去磁小钢珠保持等幅振荡运动;凝血激活剂加入后,随着纤维蛋白的增多,血浆黏稠度增加,小钢珠运动振幅逐渐减弱,将运动幅度衰减到50?时确定为凝固终点
一、血凝仪分型与检测原理
双磁路磁珠法原理
与光电磁法有何不同?
与光电磁法有何不同?
(Gp:) 与光电磁法有何不同?
一、血凝仪分型与检测原理
双磁路磁珠法与光学法原理主要区别 前者是检测血浆凝固过程中磁电信号变化 后者是检测该过程中光信号的变化
一、血凝仪分型与检测原理
2.底物显色法原理: 实质为光电比色原理,是通过测定产色底物的吸光度变化来推测所测物质的含量和活性,也称生物化学法
一、血凝仪分型与检测原理
3.免疫学法原理 以纯化的被检物质为抗原,制备相应的抗体,然后利用抗原抗体反应对被检物进行定性或定量测定。血凝仪使用免疫比浊法
二、血凝仪的基本结构与评价
(一)血凝仪基本结构: 1.半自动血凝仪基本结构 主要由样本预温槽和试剂预温槽、加样器、检测系统(光学、磁场)及微机组成
全自动呢 ?
二、血凝仪的基本结构与评价
2.全自动血凝仪基本结构 包括样本传送及处理装置、试剂冷藏位、样本及试剂分配系统、检测系统、计算机、输出 设备及附件等
就这么简单?
二、血凝仪的基本结构与评价
(二)血凝仪评价 1.一般性评价:①产品质量50%;②价格25%;③厂商评估10%;④担保5%;⑤售后服务5%;⑥可接受性5%。
返回节目录
二、血凝仪的基本结构与评价
2.技术性能评价: 重复性测定、线性范围、准确性、携带污染率、干扰因素、可比性分析等几方面
携便式血凝仪
二、血凝仪的基本结构与评价
(三)血凝仪的特点 1.半自动血凝仪:①手工加样加试剂;②操作简便;③应用检测方法少;④价格便宜;⑤速度慢;⑥测量精度好于手工,但低于全自动
(Gp:) 哦?为什么?
二、血凝仪的基本结构与评价
(三)血凝仪的特点 2.全自动血凝仪:①自动化程度高;②检测方法多;③通道多,速度快;④项目任意组合,随机性;⑤测量精度好,易于质控和标准化;⑥智能化程度高,功能多;⑦价格昂贵;⑧对操作人员的素质要求高。
三、血凝仪的维护
(一)半自动血凝仪的维护 ①保持测试槽清洁,严禁有异物进入;②避免阳光直晒和远离强热物体;③防止受潮和腐蚀;④仪器和加珠器都必须远离强电磁场干扰源;⑤电源电压为220V±10%,最好使用稳压器;⑥使用一次性测试杯及钢珠
三、血液凝固分析仪的维护
(二)全自动血凝仪的维护 ①清洗或更换空气过滤器;②检查及清洁反应槽;③清洗洗针池及通针;④检查冷却剂液面水平;⑤清洁机械运动导杆和转动部分并加润滑油;⑥及时保养定量装置;⑦更换样品及试剂针;⑧数据备份及恢复等
四、血凝仪的临床应用与进展
(一)临床应用 1.凝血系统的检测 2.抗凝系统的检测 3.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检测 4.临床用药的监测
返回本节目录
四、血凝仪的临床应用与进展
(二)进展 主要体现在:①多方法、多功能、快速高效;②智能化程度高,软件开发进一步完善;③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工作站;④床旁分析;⑤在临床中的应用日趋广泛
返回本节目录
思 考 题
1.血凝仪检测原理有哪些? 2.简述光学法血凝仪检测原理。其光路结构有何不同? 3.简述双磁路磁珠法的测定原理。 4.凝固法与免疫学方法中透射比浊、散射比浊的区别? 5.简述全自动血凝仪的主要特点及其维护与保养。 6.血凝仪光学法与双磁路磁珠法的区别及优缺点是什么? 7.简述血凝仪的临床应用。 8.简述血凝仪的性能评价。 9.血凝仪的进展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返回本节目录

- 上一篇:高效毛细管电泳仪
- 下一篇:第三章 自动血凝仪的检测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