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细胞分析的临床应用教学.ppt
文字版
血液细胞分析的临床应用教学.ppt

血液细胞分析的临床应用
xxx
血细胞分析的临床应用
血液细胞组成及形态 血液细胞功能及变化原因简介 白细胞各亚群形态、结果实现及临床意义 红细胞系各参数实现及临床意义 血小板各参数实现及临床意义
血细胞发育
血细胞的发育
骨 髓
外周血
血液细胞组成及形态
血液细胞组成及形态
血细胞在电子显微镜下的形态
血液细胞组成及形态
(Gp:) 白细胞
(Gp:) 红细胞
(Gp:) 血小板
血细胞在油镜下的形态
血液细胞组成及形态
(Gp:) 血小板(PLT)
(Gp:) 白细胞(WBC)
血常规样本静置分层后各细胞所处的位置
样本放置一段时间后要充分混匀后才能在仪器上检测;否则,检测结果错误
(Gp:) 红细胞(RBC)
血细胞分析的临床应用
血液细胞组成及形态 血液细胞功能及变化原因简介 白细胞各亚群形态、结果实现及临床意义 红细胞系各参数实现及临床意义 血小板各参数实现及临床意义
血液细胞功能
(Gp:) 人体
(Gp:) 血管
(Gp:) 白细胞
(Gp:) 血小板
(Gp:) 红细胞
(Gp:) 维护国家安全人员
(Gp:) 维护公路人员
(Gp:) 广大群众
(Gp:) 国家
(Gp:) 公路
白细胞亚群组成及功能
(Gp:) 白细胞
(Gp:) 中性粒细胞
(Gp:) 淋巴细胞
(Gp:) 嗜碱粒细胞
(Gp:) 单核细胞
(Gp:) 嗜酸粒细胞
(Gp:) 维护国家安全稳定人员
(Gp:) 部队
(Gp:) 公安
(Gp:) 交警
(Gp:) 消防
(Gp:) 武警
(Gp:) 细菌感染
(Gp:) 病毒感染
(Gp:) 感染恢复期
(Gp:) 皮肤病
(Gp:) 慢粒白血病
(Gp:) 大规模侵略者
(Gp:) 小部分犯罪分子
(Gp:) 清除侵略者尸体
粒细胞的动力学
(Gp:) 分裂池
(Gp:) 成熟池
(Gp:) 贮存池
(Gp:) 循环池
(Gp:) 边缘池
(Gp:) 招新兵场点
(Gp:) 训练新兵营
(Gp:) 军区
(Gp:) 公路上
(Gp:) 公路附近驻守营
(Gp:) 贮存池粒细胞数量约为外周血的5-20倍 外周血的粒细胞数量是指循环池和边缘 池粒细胞之和,两个池粒细胞数约各占外周血粒细胞数的一半 白细胞的生理性波动很大,计数结果在30%内波动多无意义
中性粒增多的原因
(Gp:) 中性粒细胞增多
(Gp:) 病理性
(Gp:) 生理性
(Gp:) 年龄
(Gp:) 日间变化
(Gp:) 运动 疼痛
(Gp:) 妊娠 分娩
(Gp:) 异常增生
(Gp:) 反应性增多
(Gp:) 细菌感染
(Gp:) 炎症
(Gp:) 组织坏死
(Gp:) 恶性肿瘤
(Gp:) 各环节 调节失控
(Gp:) 国家发生 各种灾难
(Gp:) 一天间变化 可相差1倍
新生儿较高(15×109/L) 3-4天至4-5岁淋巴细胞高于中性粒细胞;其它年龄中性粒高于淋巴细胞
血小板减少原因及意义
(Gp:) 血小板减少
(Gp:) 生成减少
(Gp:) 破坏过多
(Gp:) 消耗过多
(Gp:) 公路维护人员严重减少,公路破坏不能及时维修, 导致公路不能正常运送物质及人员;严重致使国家运行瘫痪
(Gp:) 招聘人员减少
(Gp:) 辞退人员增多
(Gp:) 公路破坏严重 需要维修人员增多
血细胞分析的临床应用
血液细胞组成及形态 血液细胞功能及变化原因简介 白细胞各亚群形态、结果实现及临床意义 红细胞系各参数实现及临床意义 血小板各参数实现及临床意义
白细胞亚群形态
中性粒细胞(Neu)
淋巴细胞(Lym)
单核细胞(Mon)
嗜酸粒细胞(Eos)
嗜碱粒细胞(Bas)
白细胞亚群结果实现
激光流式细胞术+核酸荧光染色
通过DIFF图实现4分群
白细胞亚群结果实现
通过BASO图得到白细胞计数和嗜碱分群
中性粒细胞(Neu)临床意义
临床意义:
中性粒细胞增加: 急性化脓性感染、粒细胞白血病 、出血、术后、中毒等
中性粒细胞减少: 伤寒、副伤寒、疟疾、X线照射、化疗、再障等
(Gp:) 中性粒细胞(Neu)
淋巴细胞(Lym)临床意义
临床意义:
淋巴细胞增加: 病毒性感染、百日咳、结核、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等
淋巴细胞减少: 传染病急性期、免疫缺陷等
(Gp:) 淋巴细胞(Lym)
单核细胞(Mon)临床意义
临床意义:
单核细胞增加: 结核、伤寒、单核细胞白血病、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
(Gp:) 单核细胞(Mon)
嗜酸粒细胞(Eos)临床意义
临床意义:
(Gp:) 嗜酸细胞增加: 支气管哮喘、过敏反应,寄生虫病,皮肤病,某些白血病和肿瘤等
嗜酸粒细胞(Eos)
嗜碱粒细胞(Bas)临床意义
临床意义:
(Gp:) 嗜碱细胞增加: 重金属中毒,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纤维化症,慢性溶血及脾切除后
嗜碱粒细胞(Bas)
病例1
患者,女,26岁,临床诊断:尿路感染
BC-5300检测结果
病例2
患者,女,3月,临床诊断:肝炎
BC-5300检测结果
病例3
患者,男,20岁,临床诊断:强直性脊柱炎
BC-5300检测结果
病例4
患者,男,78岁;临床诊断:皮炎
BC-5800检测结果
病例5
患者,男,51岁,因“间断性上腹部疼痛1月” 入院。寄生虫检查:广州管圆线虫IgM抗体“弱阳性”
BC-5300检测结果
病例6
BC-6800检测结果
结果说明
该样本WBC结果正常,存在贫血结果并伴有PLT减少,且存在有核红细胞,仪器给出了“原始细胞”、“未成熟粒细胞?”等Message报警提示
病例6
图形分析
仪器DIFF散点图的未成熟粒细胞敏感区域大量散点,BASO散点图出现异常(箭头所指) ,说明可能存在大量幼稚粒细胞。有核红散点图的有核散点分界基本清楚对结果影响小
BC-6800检测图形
患者,女,23岁,于半月前发现双下肢散在瘀斑,伴牙龈出血,有头晕、乏力,近两次月经量偏多,后诊断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临床信息
人工镜检信息
镜下观察: 1 淋巴细胞 2 早幼粒细胞
病例6
1
2
病例7
BC-6800检测结果
结果说明
仪器检测WBC结果偏高,伴有贫血,同时给出了“原始细胞?”、“未成熟粒细胞?”等Message报警提示,并出现了少量的NRBC
病例7
图形分析
仪器DIFF散点图单核细胞区域出现异常并各散点分界不清(箭头所指) ,NRBC散点图上NRBC区域出现有核红细胞散点 (箭头所指)
BC-6800检测图形
患者,女,58岁,因胃部不适,出现干咳就医,后诊断为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临床信息
人工镜检信息
镜下观察: 1 原始细胞 2 幼单核细胞 3 晚幼粒细胞 4 5 中性粒细胞
病例7
1
2
3
4
5
病例8
BC-6800检测结果
结果说明
仪器检测WBC结果显著偏高,LYM和MON结果“****”,PLT检测结果偏低,出现贫血现象,同时给出了“异常淋巴细胞/原始细胞?”、“白细胞散点图异常”等Message报警提示 ,淋巴及单核细胞仪器未给出分类结果
病例8
图形分析
仪器DIFF散点图部分散点群严重分界不清,类似大量原始细胞的散点特征(箭头所指)
BC-6800检测图形
患者,男,35岁,血液内科患者。患者半月余前无明显诱因下发热,体温38.5℃左右就医,后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
临床信息
人工镜检信息
镜下观察: 1 2 3 原始细胞 4 淋巴细胞
病例8
1
2
4
3
白细胞各亚群实现及临床意义
总结 DIFF图和BASO图实现白细胞总数及亚群分类 异物刺激机体产生的反应或白血病表现白细胞升高,不同异物刺激的白细胞亚群不同 中性粒:应激、细菌性感染、粒细胞白血病 淋巴:病毒性感染、淋巴细胞白血病 单核: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单核细胞白血病 嗜酸:过敏反应,寄生虫病,皮肤病,某些白血病 嗜碱:重金属中毒,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机体受损应激能力下降表现白细胞降低 中性粒: X线照射、化疗、再障 淋巴:免疫缺陷
血常规基础知识介绍
血液细胞组成及形态 血液细胞功能及变化原因简介 白细胞各亚群形态、结果实现及临床意义 红细胞系各参数实现及临床意义 血小板各参数实现及临床意义
红细胞的发育
原始红细胞
早幼红细胞
中幼红细胞
晚幼红细胞
网织红细胞
成熟红细胞
(Gp:) 大 小
(Gp:) 细胞体积
(Gp:) 有 无
(Gp:) 细胞核
(Gp:) 核酸物质
(Gp:) 多 少 无
有核红细胞(3d)
成熟红细胞(120d)
网织红细胞(2d)
红细胞的成长调节及影响因素
肾脏产生红细胞生成酶,促使肝脏产生的促红细胞生成素原转变
红细胞过度破坏 失血
造血功能减退: 药物抑制(抗肿瘤药物) 物理因素抑制( X线、核素照射) 造血干细胞和造血微环境的损坏 骨髓被异常细胞或组织所侵润 造血原料不足: 铁代谢障碍 珠蛋白合成障碍 脱氧核苷酸合成障碍
红细胞生成素的免疫性破坏(获得性): 肿瘤 免疫性疾病(类风湿) 内分泌腺功能不全, 感染
红细胞系各参数实现及临床意义
(Gp:) 红细胞(RBC)
通过RBC直方图得到RBC,MCV和RDW结果
阻抗法
红细胞系各参数实现及临床意义
HGB是RBC内主要物质,溶解RBC通过比色测得
蓝色标记的HCT MCH MCHC是计算参数
红细胞系各参数实现及临床意义
红细胞系各参数实现及临床意义
红细胞检测参数和临床意义-- RBC、HGB 、HCT的临床意义 增多 生理性增多:新生儿、高原居住者 病理性增多: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代偿性红细胞增多 (慢性肺 脏疾患、脱水等) 减少 贫血、白血病、术后、大量失血等
红细胞系各参数实现及临床意义
综合各参数检测结果确定贫血类型
红细胞系各参数实现及临床意义
根据MCV MCH及 MCHC确定贫血类型
病例1
患者,男, 31岁,因乏力、皮肤发红入院。查体:皮肤粘膜紫红;眼结膜充血。 临床诊断: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BC-5300检测结果
病例2
患者,男,74岁,因“双下肢水肿十余天”入院 。查体:精神萎靡,贫血貌,口腔粘膜及舌面乳突萎缩。临床诊断:维生素B12缺乏性贫血
BC-5300检测结果
红细胞系各参数实现及临床意义
总结: RBC直方图得到红细胞系各参数 RBC、HGB 、HCT诊断贫血的严重程度 MCV 、MCH 、MCHC 、RDW-CV 、RDW-SD鉴别贫血类型
血常规基础知识介绍
血液细胞组成及形态 血液细胞功能及变化原因简介 白细胞各亚群形态、结果实现及临床意义 红细胞系各参数实现及临床意义 血小板各参数实现及临床意义
血小板各参数实现及临床意义
血小板参数中文名称与缩写对应关系
血小板各参数实现及临床意义
阻抗法
通过PLT直方图得到PLT MPV PDW和P-LCR结果
血小板各参数实现及临床意义
血小板各参数实现及临床意义
PLT的临床意义 减少 产生减少:再障、白血病; 破坏过多: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脾亢; 消耗过多: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增多 急性失血、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脾切除
血小板各参数实现及临床意义
MPV计数的临床意义
作为骨髓造血功能恢复的早期指征: MPV常先于PLT升高
用于鉴别血小板减少原因
血常规基础知识介绍
总结: 血液细胞由WBC、RBC和PLT组成 WBC确定是否有其他物质入侵机体或白血病;各亚群鉴别入侵物质的类型 RBC、HGB 、HCT确定是否贫血;MCV 、MCH 、MCHC 、RDW-CV 、RDW-SD确定贫血类型 PLT确定是否有出血的可能
谢 谢!

- 上一篇:血液细胞分析的临床应用
- 下一篇:2016版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管理国际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