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性心脏起搏器临床应用的基础知识.ppt
文字版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临床应用的基础知识.ppt

ppt幻灯片课件 - 第1张
标题: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临床应用的基础知识
ppt幻灯片课件 - 第2张
标题: 永久心脏起搏器是一种可植入体内的电子治疗仪,通过发放电脉冲,刺激心脏激动和收缩达到治疗目的。自1958年第一台心脏起搏器植入人体以来,40多年间,起搏器制造技术和工艺快速发展,其功能日趋完善。目前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已成为一种常规治疗技术,为临床广泛应用。
ppt幻灯片课件 - 第3张
标题: 一 . 人工心脏起搏器的发展史
ppt幻灯片课件 - 第4张
标题: 二、起搏器基本概念
ppt幻灯片课件 - 第5张
标题:
正文: 起 搏器系统由脉冲发生器及电极组成。脉冲发生器埋植在胸大肌上方的皮下组织中。脉冲发生器体积小,但其中有电池,还有几万个元件组成的多种高集成电路,分别负责起搏器的各项功能。电极导线的顶部及体部有起搏和感知的金属电极,负责起搏器的起搏和感知功能。电极导线经周围静脉植入,放置在相应的心腔,紧贴心内膜,其尾部与脉冲发生器的连孔相连。起搏电极有单极与双极之分。单极电极导线的顶部电极(—)与脉冲发生器金属壳(+)构成单极起搏和感知,双极电极导线的顶部电极(—)与体部的环状电极(+)构成双极起搏和感知。
1.起搏器系统
ppt幻灯片课件 - 第6张
标题: 起搏器的组成部分与电路
正文: 脉冲发生器: 电路/电池 电极导线 阴极/人体组织 阳极 其它 传感器
脉冲发生器
电极导线
阳极
ppt幻灯片课件 - 第7张
标题: 起搏器的特征
大小:如男式手表 重量:20-80克 外壳:钛金属 寿命:10年左右 控制:程控仪遥控
ppt幻灯片课件 - 第8张
标题: 脉冲发生器
电池: 为给心脏发送电脉冲提供能源 电路: 控制起搏器工作 (微处理器)
ppt幻灯片课件 - 第9张
标题: 电极导线
组成: 导体 连接器杆 绝缘体 电极
作用: 探测(感知)心腔内电信号 将电刺激传到心肌层
ppt幻灯片课件 - 第10张
标题: 频率适应性起搏器
压电 晶体
压电 晶体
体动传感器 用一个压电晶体 检测运动引起的机械信号 晶体将机械信号变成电信号,电信号又接着加快起搏器的频率 加速度计 其它 电 晶体
压电 晶体
ppt幻灯片课件 - 第11张
标题: 2.起搏器功能特点及分代
正文: 自1958年10月在瑞典斯德哥尔摩植入人类第一例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至今已有40余年。40年来起搏器技术发展迅速,功能日趋完善。 根据人工心脏起搏器功能和特点,可将 其分为4代(表1)
ppt幻灯片课件 - 第12张
标题: 表1 人工心脏起搏器的分代及功能
ppt幻灯片课件 - 第13张
第3代起搏器在起搏和感知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很多生理性功能。例如频率适应性起搏功能,这一功能使其起搏功能更加接近人体正常窦房结。窦房结不仅是 人体心脏的最高级频率的起搏点,而且还有良好的变时性。在机体代谢率不同时,窦性心率则有相应变化,睡眠时窦性心率慢,活动时窦性心率快,这种特性称为窦房结的变时性。具有频率适应性起搏功能的生理性起搏器也有这种变时性,通过脉冲发生器内置的感知器可以感知和了解佩带者的活动状态,随之自动调整起搏频率。
ppt幻灯片课件 - 第14张
三、 起搏器功能及类型
ppt幻灯片课件 - 第15张
标题:
正文: 随着起搏器工作方式或类型的不断增加,其各种功能日趋复杂。为便于医生、技术人员与病人间的各种交流,1987年国际心电图会议和心脏起搏会议制订了起搏器的代码(表2)。
ppt幻灯片课件 - 第16张
标题: 表2 起搏器代码序号和字母含义
(Gp:)
(Gp:) I
(Gp:) 起搏的心腔
(Gp:) II
(Gp:) 感知心腔
(Gp:) III
(Gp:) 对感知
(Gp:) 的反应
(Gp:) IV
(Gp:) 程控功能 频率适应
(Gp:) V
(Gp:) 抗快速心律 失常功能
(Gp:) V: 心室
(Gp:) V: 心室
(Gp:) T: 触发
(Gp:) P: 频率和/或 输出程控
(Gp:) P: 起搏
(Gp:) A: 心房
(Gp:) A:心房
(Gp:) I: 抑制
(Gp:) M: 频率、输出、 灵敏度、方式 等多项程控
(Gp:) S: 电击 (转复/除颤)
(Gp:) D: 双腔 (A+V)
(Gp:) D: 双腔(A+V)
(Gp:) D: 双重 (T+I)
(Gp:) C: 通讯遥测
(Gp:) D: 双 (P+S)
(Gp:) O:无
(Gp:) O: 无
(Gp:) O: 无
(Gp:) R: 频率调整
(Gp:) O: 无
(Gp:) S: 单腔 (A 或 V)
(Gp:) S: 单腔 (A 或 V)
(Gp:) O: 无
ppt幻灯片课件 - 第17张
了解和记忆起搏器代码的含义十分重要,例如VVI起搏器代表该起搏器起搏是心室,感知的是自身心室信号,自身心室信号被感知后抑制起搏器发放一次脉冲。DDD起搏器起搏的是心房及心室,感知的是自身心房及心室信号,自身心房及心室信号被感知后抑制或触发起搏器发放一次脉冲。AAIR起搏器起搏的是心房,感知的是自身心房信号,自身心房信号被感知后抑制起搏器发放一次脉冲。此外,该起搏器尚有频率适应性起搏功能(第4位R表示)。
ppt幻灯片课件 - 第18张
标题: 1.普通起搏器分类
正文: 可根据电极导线植入部位进行分类: 单腔起搏器。分为VVI起搏器(电极导线放置在右室心尖部)和AAI起搏器(电极导线放置在右心耳)。 双腔起搏器。植入两支电极导线,常分别放在右心耳(心房)和右室心尖部(心室),进行房室顺序起搏。其中自身心房P波被感知,经DDD起搏器传导后引起心室起搏。VAT则是其常见的一种工作模式,即佩带DDD起搏器的患者自身心房率(窦性心律)正常,而房室结传导功能较差时的工作模式。临床目前应用的起搏器99%以上都是单腔或双腔起搏器。
ppt幻灯片课件 - 第19张
正文: 三腔起搏器 左心房+右心房+右心室的三腔起搏(治疗和预防心房颤动) 右心房+右心室+左心室的三腔起搏(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 四腔起搏器 双心房+双心室(治疗心力衰竭伴阵发性心房颤动)
ppt幻灯片课件 - 第20张
四、永久起搏的适应证(参考: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3年第5期 埋置心脏起搏器及抗心律失常器指南)
ppt幻灯片课件 - 第21张
标题: 支持当前的建议的证据可分为A、B、C 三级
正文: 级别 A: 从含有大数量个体的多次随机临床试验得出的数据 级别 B: 从含有较少量病人的有限次试验得出的数据或从设计较好的非随机的研究中分析得出的数据或登记的观察数据 级别 C: 专家的意见一致是建议的主要来源
ppt幻灯片课件 - 第22张
标题: 依据ACC/AHA的标准,将器械治疗的适应证分为三类。
正文: 第 I 类 -- 有证据和/或一致认为需要植入永久性起搏器(一致认为必须做) 第 II 类 -- 经常使用永久性起搏器但对是否有必要植入尚有意见分歧 第 II a 类: 证据/意见的偏向有用/ 有效(应当做) 第 II b 类: 还不能由证据/ 意见明确说明有用/有效 (可以做) 第 III 类 -- 一致认为不需要起搏器(一致认为不能做)
ppt幻灯片课件 - 第23张
1.人获得性房室阻滞的起搏治疗Ⅰ类
ppt幻灯片课件 - 第24张
(1)任何解剖水平的Ⅲ度和高Ⅱ度房室阻滞,伴有任一下列情况者:? 由于房室阻滞所致的有症状的心动过缓(包括心力衰竭)。 (证据级别:C)b 由于心律失常及其它医疗情况需用药物治疗,而这些药物又能导致症状 性心动过缓。(证据级别:C)c 证明心搏停顿≥3s,或清醒时逸搏心率慢于40bpm,无证状者。(证据级别:B,C)d 房室结经导管消融后。(证据级别:B,C)对此没有试验来评价不予起搏的后果,事实上这种情况总是给予起搏的,除非施行的是房室交界区改良术。e 心脏手术后房室阻滞已无恢复希望。(证据级别:C)f 神经肌肉疾患伴有房室阻滞,例如肌紧张性肌萎缩,Kearns-Sayre综合征 ,Erb氏肌萎缩(肢-带),腓骨肌萎缩等,不论有无证状, 因为这些疾病具有不可预测的房室传导疾病的进展。(证据级别:B) (2)Ⅱ度房室阻滞,不论其类型与阻滞位置,有心动过缓的症状。(证据级别:B)
ppt幻灯片课件 - 第25张
1.人获得性房室阻滞的起搏治疗 Ⅱ?类
ppt幻灯片课件 - 第26张
(1)任何解剖水平的Ⅲ度房室阻滞,无证状,便 清醒时平均心室率为40bpm或稍快,特别是 伴有心脏扩大或左心功能障碍。(证据级别: B,C) (2)无证状的Ⅱ度Ⅱ型房室阻滞伴以窄QRS波。 当Ⅱ度Ⅱ型房室阻滞伴以宽QRS波,则成为 起搏的Ⅰ级适应证(请参阅下节关于慢性双分 支和三分支阻滞的起搏)。(证据级别:B)(3)无证状的位于His束内或His束下的Ⅱ度Ⅰ型房 室阻滞,恰好在为其他原因而作的电生理检查 中发现。(证据级别:B)(4)Ⅰ度或Ⅱ度房室阻滞,伴有类似起搏器综合征 的症状,经临时性房室顺序起搏证明可以消除 该证状。(证据级别:B)
ppt幻灯片课件 - 第27张
(1)显著的Ⅰ度房室阻滞(>0.03s)伴有左心功能障碍及充血性心力衰竭证状,缩短AV间期可改善其血液动力学,可能是通过降低其左心房充盈压之故。(证据能别:C) (2)神经肌肉疾患伴有房室阻滞,例如肌紧张性肌萎缩,Kearns-Sayre综合证,Ere氏肌萎缩(肢-带),腓骨肌萎缩等,有任何程度的房室阻滞(包括Ⅰ度房室阻滞),不论有无证状,因为这些疾病具有不可预测的房室传导疾病的进展。(证据级别:B)
1.人获得性房室阻滞的起搏治疗Ⅱb类
ppt幻灯片课件 - 第28张
( 1)?? 无证状的Ⅰ度房室阻滞。(证据级别B) ( 2)?? 无证状的Ⅱ度Ⅰ型房室阻滞,位于 His束以上(房室结)或已知不在His束以 内或以下。(证据级别:B,C) ( 3)?? 房室阻滞可望恢复或不大可能复发(例 如 药物中毒、雷姆“Lyme”氏病、或发 生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低氧时而无证 状)。 (证据级别:B)
1.人获得性房室阻滞的起搏治疗 Ⅲ类
ppt幻灯片课件 - 第29张
(1)间歇性Ⅲ度房室阻滞。 (证据级别:B)(2)Ⅱ度Ⅱ型房室阻滞。 (证据级别:B)(3)交替性束支阻滞。 (证据级别:C)
2.慢性双支和三分支阻滞的起搏治疗Ⅰ类
ppt幻灯片课件 - 第30张
(1)不能证明晕厥系由于房室阻滞, 而其它可能原因,特别是室性心动过 速(简称室速),已被排除。(证据 级 别:B) (2)无症状患者,恰好于电生理检查 中发现HV间期显著延长(≥100ms) (证据级别:B) (3)恰好于电生理检查中发现在调搏 诱发的非生理性His束下阻滞。(证 据级别:B)
2.慢性双支和三分支阻滞的起搏治疗Ⅱ?类
ppt幻灯片课件 - 第31张
神经肌肉疾患伴有任何程度的分支阻滞,例如肌紧张性肌萎缩,Kearns-Sayre综合症,Ere氏肌萎缩(肢-带),腓骨肌萎缩等,不论有无症状,因为这些疾病具有不可预测的房室传导疾病的进展。(证据级别:C)
2.慢性双支和三分支阻滞的起搏治疗Ⅱb类
ppt幻灯片课件 - 第32张
(1)分支阻滞不伴有房室阻滞,也无症状 (证据级别:B)(2)分支阻滞伴有Ⅰ度 房室阻滞, 没有症状(证据级别:B)
2.慢性双支和三分支阻滞的起搏治疗 Ⅲ类
ppt幻灯片课件 - 第33张
3.伴随急性心肌梗死的 房室阻滞的起搏治疗
ppt幻灯片课件 - 第34张
标题: Ⅰ类
正文: (1)急性心肌梗死后,持续性Ⅱ度房室阻滞 呈希-浦系内双侧束支阻滞;或希-浦 系内或下的Ⅲ度房室阻滞。(证据级别 :B)(2)一过性高度(Ⅱ度或Ⅲ度)位于房室结 以下的房室阻滞,并伴有束支阻滞。如 果阻滞位置不能肯定,可能需行电生 理检查。(证据级别:B)(3)持续存在和有证状的Ⅱ度或Ⅲ度房室阻 滞。(证据级别C)
ppt幻灯片课件 - 第35张
标题: Ⅱb
正文: 持续性Ⅱ度或Ⅲ度房室阻滞位于房室结水平。(证据级别:B)
ppt幻灯片课件 - 第36张
标题: Ⅲ类
正文: (1)一过性房室阻滞而无心室内传导障 碍。(证据级别:B)(2)一过性房室阻滞伴有单纯性左前分 支阻滞。(证据级别:B)(3)获得性左前分支阻滞而无房室阻滞。 (证据级别:B)(4)持续性Ⅰ度房室阻滞伴有束支阻滞, 此束支阻滞是陈旧的或者不知它已存 在多久。(证据级别:B)
ppt幻灯片课件 - 第37张
3.窦房结功能障碍的起搏治疗
ppt幻灯片课件 - 第38张
标题: Ⅰ类
正文: (1)窦房结功能障碍导致有证状的心 动过缓,包括频繁的有症状的窦 性停搏;必须使用某种类型和剂 量的药物进行治疗,这些药物引 起或加重心动过缓并产生症状者。 (证据级别:C) (2)窦房结变时功能不佳而引起证 状 者。(证据级别:C)
ppt幻灯片课件 - 第39张
标题: Ⅱa类
正文: (1)自发或药物诱发的窦房结功能低下 心率<40bpm,虽有心动过缓的证 状,但未证实症状与心动过缓有关 (2)无法解释原因的晕厥,存在窦房 结功能导常或电生理检查诱发者。 (证据级别:C)
ppt幻灯片课件 - 第40张
标题: Ⅲ类
正文: (1)无症状的患者,包括长期应用药物 所致的窦性心动过缓(心率< 40bpm(2)虽有类似心动过缓的症状,但证 实该症状并非窦性心动过缓引起。(3)非必须应用的药物引起的有症状 的心动过缓。
ppt幻灯片课件 - 第41张
4.快速性心律失常的 起搏终止和预防
ppt幻灯片课件 - 第42张
标题: 4.1自动检测和起搏终止心动过速永久性起搏的建议
正文: Ⅰ类无 Ⅱa类 有症状的反复发作的室上速,导管 消融和/或药物不能控制发作或产生不能 耐受的不良反应,起搏可重复终止者。 (证据级别C)
ppt幻灯片课件 - 第43张
Ⅱb类 起搏刺激可重复终止的反复发作的室上速或房扑,起搏治疗可作为药物或导管消融的替代方法。(证据级别C) Ⅲ类(1)起搏使心动过速的频率加 快或转为颤动者。(2)存在具有快速前传功能的 房室 旁道,无论房室旁道是 否参与心动过速。
ppt幻灯片课件 - 第44张
标题: 4.2起搏预防心动过速发作的建议
正文: Ⅰ类 伴或不伴长QT间期的间歇依赖型持续性室速患者,业已证实起搏治疗有效。(证据级别C) Ⅱa类 先天性长QT综合征的高危病人。(证据级别C)
ppt幻灯片课件 - 第45张
Ⅱb类(1)房室折返或房室结折返性室上速, 药物或射频消融治疗无效。(证 据级别C)(2)药物治疗无效的反复发作的有症 状的房颤,伴有窦房结功能减低。 (证据级别B) Ⅲ类(1)频发或复杂室性异位激动,不伴持 续性室速,无长QT综合征。(2)可逆转的尖端扭转性室速。
ppt幻灯片课件 - 第46张
5.动脉窦超敏和神经心源性 晕厥的起搏治疗
ppt幻灯片课件 - 第47张
Ⅰ类 颈动脉窦刺激引起的反复晕厥;在未使用任何抑制窦房结或房室传导药物的情况下,轻微压迫颈动脉窦可导致室性停搏超过3s。(证据级别:C) Ⅱa类(1)反复晕厥,无明确刺激因素,有心脏过度抑制反应。(证据级别:C)(2)有明显症状和反复神经心源性晕厥,与自发性或倾斜试验中心动过缓有关。(证据级别:B)
ppt幻灯片课件 - 第48张
Ⅲ类 对于颈动脉窦刺激的过度强烈的心脏抑制反应(证据级别:C)(1)反复晕厥、眩晕或头晕,而不伴随过度心脏抑制反应(证据级别:C)(2)条件性血管迷走性晕厥,消除条件通常有效。(证据级别:C)
ppt幻灯片课件 - 第49张
6.特殊情况下起搏
ppt幻灯片课件 - 第50张
标题: 6.1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正文: Ⅰ类 与窦房结功能障碍及房室阻滞的Ⅰ类指征相同。(证据级别:C) Ⅱb类 药物难以控制的症状性肥厚型心肌病,静息或激动时均伴有显著流出道梗阻。(证据级别:A) Ⅲ类(1)无症状或药物治疗可以控制。(2)虽有症状,但无流出道梗阻的证据
ppt幻灯片课件 - 第51张
标题: 6.2特发性扩张性心肌病
正文: Ⅰ类 与窦房结功能障碍或房室阻滞的Ⅰ类指征相同。(证据级别:C) Ⅱa类 NYHA心功能Ⅲ或Ⅳ级、QRS波时限延长(≥130ms)、左室舒张末直径≥55mm、EF≤0.35、伴有症状的、药物难以控制的扩张性心肌病或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可考虑双室起搏治疗。(证据级别:A) Ⅲ类(1)无症状的扩张性心肌病。(2)伴有症状的扩张性心肌病患者药物可以控制。(3)有症状的缺血性心肌病,但可行介入治疗者。
ppt幻灯片课件 - 第52张
7.心脏移殖 Ⅰ类 症状性缓慢性心律失常/变时功能不良,预期不可能恢复以及其他永久性起搏的Ⅰ类适应证。(证据级别:C) Ⅱb 症状性缓慢性心律失常/变时功能不良,尽管是暂时的,但可能持续数月并需要干预。(证据级别:C) Ⅲ类 心脏移植后缓慢性心律失常不伴有症状。
ppt幻灯片课件 - 第53张
标题: 心脏起搏的适应症主要是:症状性心动过缓
正文: 所谓症状性心动过缓是指由于心率过于缓慢,导致心排出量不足及重要器官和组织灌注不足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特别是脑供血不足引起的症状,如晕厥发作、 黑朦等 以及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疲乏、 活动耐量下降等。
ppt幻灯片课件 - 第54张
标题: 起搏器适应症的进展
正文: 1 、从治疗心电衰竭发展到 纠正心电紊乱 从SSS、 三度房室阻滞到预防阵发性房颤、 治疗长QT综合征预防室颤发生。 2、从治疗心电疾病发展到治疗非心电疾病 (1)血管迷走性晕厥的预防和治疗 (2)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治疗 (3)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的治疗
ppt幻灯片课件 - 第55张
五、起搏器的选择
ppt幻灯片课件 - 第56张
标题: 病人对模式的优先选择
DDIR 13%
任何双腔模式 9%
无首选 9%
VVIR 5%
DDD 5%
DDDR 59%
ppt幻灯片课件 - 第57张
在确定适应证之后,为获得良好的血液动力学效果及疗效,选择最佳的起搏方式至关重要,在选择最佳起搏方式时应考虑以下几方面: 1.心房功能状态 接受永久性心脏起搏的患者可能伴有持续性心房颤动,心房高度扩大或心房静止,这组患者不能应用以心房为基础的起搏方式(AAI、VDD、DDD等)。对发作较少的心房颤动及心房扑动根据具体情况(如心房颤动发作的病史长短,发作的频度,持续时间长短等)在考虑全面情况的基础上,不排除应用以心房为基础的起搏方式,起搏器最好具有工作方式自动转换功能(autom atic mode swich)。
ppt幻灯片课件 - 第58张
2 房室结状态 房室结的功能是决定选用起搏方式的重要因素,如对窦房结功能障碍者,若在植入起搏器时不存在房室结的病变,可应用心房起搏,而日后发生完全性房室阻滞者为数极少。 3 运动时心率反应 窦房结对运动的反应称为变时性反应(chronotropic response),也是选择起搏方式的一个重要因素。变时性反应不良者可选用具有频率适应性起搏(rate-adaptive pacing),如VVIR AAIR DDDR等。
ppt幻灯片课件 - 第59张
4 左心功能状态 房室同步功能对左心的收缩及舒张功能至关重要,当心功能不会,心肌病、老龄患者尽量选用生理性心脏起搏方式,以便保持心房的作用及房室顺序的功能,并可预防起搏器综合征的发生。
ppt幻灯片课件 - 第60张
标题: 根据上述原则对不同类型的症状性心动过缓建议选用如下的最佳起搏方式:
正文: ① 窦房功能正常的完全性或高度房室阻滞者:VDD DDD;变时性反应不良者:DDDR VDDR。 ② 房室传导功能正常的,表现为单纯的窦性心动过缓者:AAI;变时性反应不良者:AAIR。 ③ 表现在频发的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室上性心动过速并发窦性停搏或明显窦缓者(慢-快综合征):VVI VVIR。 ④ 双结病变者:DDD DDDR。 ⑤ 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患者:DDD、DDDR;对伴有阵发性心房颤动、心房扑动的患者亦可选用双腔起搏器治疗,而存在持续性或慢性心房颤动患者,则选用VVI、VVIR。
ppt幻灯片课件 - 第61张
标题: 六、手术过程
ppt幻灯片课件 - 第62张
标题: 手术过程只需1小时!
局部麻醉 静脉入路置放电极导线 从头静脉/锁骨下静脉穿刺插入导管 将电极送入心腔 被动或主动固定电极 测试电极性能 皮下植入起搏器 制作起搏器囊袋 接上起搏器 缝合
ppt幻灯片课件 - 第63张
标题: 七、装入起搏器后的生活
ppt幻灯片课件 - 第64张
1. 旅行 埋植起搏器的患者,可以外出旅行、乘飞机、火车均可。患者应随身携带起搏器卡,以便在遇到意外情况时,进行迅速而有效的处理。起搏器卡还可以免除乘飞机前的安全检查。
ppt幻灯片课件 - 第65张
2. 工作 起搏器患者术后可以恢复正常工作,除非合并器质性心脏病需要休息治疗。对起搏器依赖患者应避免在强电磁场的环境下工作。
ppt幻灯片课件 - 第66张
3. 运动 起搏器患者可从事一般性运动,不必太限制。但不要进行一些躯体接触的剧烈运动,以免直接性损伤引起电极导线断裂或起搏器损害。活动时注意不要过分使用肩臂部位。
ppt幻灯片课件 - 第67张
4.电器用品 家里或办公室很少有电磁干扰 一般的家用电器如电视,电烤箱,微波炉等不会对起搏器有影响 手机:离开起搏器15厘米以上可安全使用 不要将磁铁靠近起搏器
ppt幻灯片课件 - 第68张
八、起搏器随访
ppt幻灯片课件 - 第69张
起搏器埋置后,对患者随访的重要目的是了解起搏器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及时对起搏器的参数和/功能作必要的调整,保证安全起搏并提高起搏器的治疗效果。 1. 随访内容: 患者起搏器治疗效果的评价、起搏阈值、感知功能、电池状态(起搏器使用寿命的估计)等。其中包括:体格检查,心电图检查,体外程控起搏器参数。必要时还需做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及胸片。 2.随访时间:一般术后1月、3月和6月各一次,而后每12个月随访一次,至起搏器预计寿命前一年改为每3月一次。
ppt幻灯片课件 - 第70张
Thank you!

- 上一篇:心脏外科解剖
- 下一篇:主动脉夹层的分型、影像诊断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