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控——艾滋病基本知识.ppt
文字版
疾控——艾滋病基本知识.ppt

ppt幻灯片课件 - 第1张
艾滋病基本知识
ppt幻灯片课件 - 第2张
正文:
艾滋病是什么?
ppt幻灯片课件 - 第3张
标题: 七嘴八舌.......
正文: .....
艾滋病的传染是很可怕的,不能轻易接触艾滋病患者
艾滋病是无法治疗的,得了必死无疑
艾滋病是由于性关系败坏而病发的
感染艾滋病的人都是道德败坏的、行为不端的人
ppt幻灯片课件 - 第4张
标题: 艾滋病的定义
正文: 艾滋病的医学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缩写“AIDS”),音译为“艾滋病” 获得性 病因是后天获得而不是先天具有,是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 免疫缺陷 造成人体免疫系统的损伤而导致免疫系统的防护功能减低、丧失 综合症 由于免疫缺陷导致各种系统的机会性感染、肿瘤而出现的复杂症状群 它是由HIV病毒进行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的一种病死率极高的恶性传染病。
ppt幻灯片课件 - 第5张
标题: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病毒(HIV)
正文: 它是一种感染人类免疫系统细胞的慢病毒(Lentivirus),属反转录病毒的一种。HIV分为两型:HIV-1型和HIV-2型,它们又有各自的亚型, 现有11个亚型,而且这些亚型还在不断变化着。不同地区流行的亚型不同,同一亚型在不同地区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ppt幻灯片课件 - 第6张
标题: 艾滋病病毒(HIV)的主要特性
正文: 1、具有迅速变异能力和高度复制能力。 艾滋病病毒的“外貌”经常发生改变,有许多的亚型。例如,最早引起艾滋病流行的I型病毒(现在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同时其复制能力很强。 2、存在于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之中的病毒量浓度最高; 3、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 艾滋病病毒离开人体后,常温下只可生存数小时至数天,高温、干燥或者通常用的化学清洁剂或消毒剂(如碘酒、酒精或医院中经常使用的一些消毒药品)都可以杀死这种病毒,甚至用自来水冲刷,水中的余氯就会使它失去活性。另外,艾滋病病毒不能在昆虫(如:蚊子、跳蚤等)体内存活。 4、主要攻击人体的辅助T淋巴细胞系统,一旦侵入机体细胞,病毒将会和细胞整合在一起终生难以消除;
ppt幻灯片课件 - 第7张
感染成功
急性感染期
艾滋病期
死亡
- 4-8周-
无症状期
7-10 年
1年 ?
0.5-2年 ?
HIV抗体-
HIV抗体+, 无症状
有症状
HIV抗体+
艾滋病
感染艾滋病病毒后的自然发展过程
ppt幻灯片课件 - 第8张
标题: 急性感染期
正文: 窗口期也在这个时间。 HIV侵袭人体后对机体的刺激所引起。一般人没有任何的 特异性症状,仅有少数人会有发热、恶心、腹泻、咽炎 等类似一过性感冒样症状。急性感染期时,常无症状或 症状较轻微,容易被忽略。 在被感染2—6周后,血清HIV抗体可呈现阳性反应。此 后,临床上出现一个长短不等的、相对健康的、无症状 的潜伏期。
ppt幻灯片课件 - 第9张
标题: 窗口期
正文: 定义:从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到血液中产生足够量的、能用检测试剂查出艾滋病病毒抗体之间的这段时期,称为窗口期。 窗口期一般2周~12周,大多数人在2周~6周能通过血液检测出,绝大多数人在3个月内均能检出。 在窗口期内检测不到艾滋病病毒抗体,但是体内已有艾滋病病毒,可以通过HIV核酸检测查到,因此处于窗口期的感染者同样具有传染性。
ppt幻灯片课件 - 第10张
标题: 无症状期
正文: 也称潜伏期 潜伏期指的是从急性感染期后,到出现艾滋病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时间。 感染者可以没有任何临床症状,潜伏期不是静止期,更不是安全期,病毒在持续繁殖,具有强烈的破坏作用。 艾滋病的平均潜伏期,现在认为是7-10年。这对早期发现病人及预防都造成很大困难。 -不同感染途径潜伏期长短不同 -存在个体差异,与患者本身的免疫功能、机体的状况、病毒的毒力、数量等有关 在成为艾滋病病人以前,没有特异的症状 外表看上去和正常人一样只有通过血液检测才能发现其感染状况。
ppt幻灯片课件 - 第11张
标题: 艾滋病期
正文: 为感染HIV后的最终阶段。分为艾滋病前期和典型艾滋病期。 艾滋病前期 :这个时期,病人已具备了艾滋病的最基本特点,即细胞免疫缺陷,只是症状较轻而已。主要的临床表现有: A.淋巴结肿大 ,主要是浅表淋巴结肿大。 B.全身症状 :病人常有病毒性疾病的全身不适,肌肉疼痛等症状。约50%的病人有疲倦无力及周期性低热,常持续数月。夜间盗汗;约1/3的病人体重减轻10%以上, C、各种感染 :患者经常出现各种特殊性或复发性的非致命性感染。反复感染会加速病情的发展,使疾病进入典型的艾滋病期。口唇单纯疱疹和胸部带状疱疹的发生率也较正常人群明显增加。口腔白色念珠菌也相当常见,毛状白斑的存在是早期诊断艾滋病的重要线索。
ppt幻灯片课件 - 第12张
标题: 艾滋病期
正文: 典型的艾滋病期 :有的学者称其为致死性艾滋病,是艾滋病病毒感染的最终阶段。此期具有三个基本特点: 严重的细胞免疫缺陷 发生各种致命性机会性感染;发生各种恶性肿瘤;免疫功能全面崩溃,病人出现各种严重的综合病症,直至死亡。
ppt幻灯片课件 - 第13张
标题: 艾滋病的危害
正文: 对患者自身的危害:目前艾滋病已成为一种可控的慢性病。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因未及时诊治、病毒耐药或药物的副作用等原因,而死亡或致残。同时由于社会对感染者的歧视,也常常给感染者带来沉重的精神压力。 对他人的危害:感染者无保护的性行为、多个性伴、共用针具静脉吸毒及经过母婴途径等可将病毒传染给其他人。 对家庭及社会的危害:虽然我国早已实施对HIV感染者“四免一关怀”的政策,但晚期并发症的治疗仍可能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社会问题。
ppt幻灯片课件 - 第14张
标题: 艾滋病流行现状
ppt幻灯片课件 - 第15张
标题: 全球艾滋病的流行现状
正文: 自1981年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世界首例艾滋病病例以来,艾滋病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逐渐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热点问题。 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统计,目前全世界有4000万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其中2240万生活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亚洲约470万; 全球每年新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270万。全球每年200万人因艾滋病死亡。 毒品消费助长了艾滋病的蔓延,目前全世界的注射吸毒者约有400多万人,在一些国家,40%的注射吸毒者携带艾滋病病毒。
ppt幻灯片课件 - 第16张
标题: 中国艾滋病流行情况
正文: 我国艾滋病流行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5年-1988年)为传入期,这一时期HIV感染报告主要是来华外国人和海外华人,分布在沿海一带城市,仅在浙江省发现4例血友病病人因使用进口凝血第Ⅷ因子而感染HIV的国内感染者。 第二阶段(1989年-1993年)为播散期,特点是中国境内的感染者以共用未消毒注射用具为主的传播途径,感染者是主要集中在我国西南边境的吸毒人群,同时在全国其他地区的性病患者、暗娼、同性恋及归国人员中也发现部分感染者。除云南省有艾滋病流行外,全国其他地区均为散发。1989年10月在云南西南部吸毒人群中发现了146例感染者,标志着此期的开始。 第三阶段(1994年至今)为增长期,HIV感染范围除云南省外,新疆、广西、四川等在吸毒人群中发生局部暴发流行,同时经性传播的感染比例明显增加,已经成为最主要的传播方式,母婴传播开始出现。在其他地区的吸毒者和职业献血员中也发现了一定数量的HIV感染者,全国HIV感染报告数量较快上升。
ppt幻灯片课件 - 第17张
标题: 艾滋病流行过程与流行特征
正文: 传染源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最重要的传染源) 艾滋病病人
ppt幻灯片课件 - 第18张
标题: 艾滋病传播途径
正文: 性途径 血液途径 母婴途径
ppt幻灯片课件 - 第19张
标题: 艾滋病病毒传播的3种途径
性传播
血液传播
母婴传播
ppt幻灯片课件 - 第20张
标题: 性接触传播
正文: 在世界范围内,性接触是艾滋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约占到全球近年来新感染比例的80%以上 艾滋病可通过性交的方式在男性之间、男女之间传播 男性同性性行为肛交传播机率为0.5%-3.0% 异性性行为阴道性交 男性传给女性为0.1%-0.2%; 女性传给男性为0.033%-0.1% 性接触者越多,有性病特别是生殖器溃疡者感染艾滋病的危险越大
ppt幻灯片课件 - 第21张
标题: 血液传播
正文: 共用注射器吸毒是经血液传播艾滋病的重要危险行为 输入或注射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就会感染艾滋病 使用被艾滋病病毒污染而又未经消毒的注射器、针灸针或其它侵入人体的器械会传播艾滋病 输血传播机率为90%-100% 针头刺伤感染机率为0.3%
ppt幻灯片课件 - 第22张
标题: 母婴传播
正文: 即感染了HIV的母亲在产前、分娩过程中及产后不久将HIV传染给了胎儿或婴儿。可通过胎盘,或分娩时通过产道,也可通过哺乳传染。 如果不经过母婴阻断等措施,感染了HIV的母亲将病毒传染给她的孩子的几率是30%~50%
ppt幻灯片课件 - 第23张
标题: 和他人共用注射器吸毒
针具注射吸毒
ppt幻灯片课件 - 第24张
标题: 非法卖血
ppt幻灯片课件 - 第25张
ppt幻灯片课件 - 第26张
标题: 哪些人群是感染艾滋病毒的高危人群?
正文: 凡与艾滋病病毒感染有关的人群都是高危人群。大致可分为3类 1、有高危性行为史者 其中包括男男性行为者、女性商业性行为者、艾滋病病毒感染 者及性伴侣、异性多性伴者、男同性恋者、性病患者。 2、有不安全血液及制品接触史者 有过有偿供血(浆)史者,与他人共用注射器静脉吸毒者,怀疑接受过不安全的输血及使用不安全的血液制品者,生于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母亲的新生儿,使用未经严格消毒器械拔牙、美容、纹身者,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用牙刷、剃须刀等物品的人员。 3、职业暴露者 被污染的注射器针头或手术器械刺破皮肤、黏膜的医生、护士等,接触艾滋病病毒抗体阳性血液样本的实验室人员,公安、司法部门监管人员接触在押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ppt幻灯片课件 - 第27张
标题: 哪些途径不传播?
ppt幻灯片课件 - 第28张
标题: 那么,蚊虫叮咬是否传播艾滋病呢?
ppt幻灯片课件 - 第29张
标题: 为什么蚊虫叮咬不传染艾滋病呢?
正文: 蚊虫的叮咬可能传播其他疾病(例如:黄热病、疟疾等),但是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 艾滋病病毒在昆虫体内只会生存很短的时间,不会在昆虫体内不断繁殖。昆虫本身也不会得艾滋病。 蚊虫叮咬一个人的时候,它们并不会将自己的食物也就是或者吸取的血液注入他人体内。它们只会将自己的唾液注入,这样可以防止此人的血液发生自然凝固。它们的唾液中并没有艾滋病病毒。 蚊子的口器上仅沾有极少量的血,病毒的数量极少,不足以令下一个被叮者受到感染。
ppt幻灯片课件 - 第30张
标题: 所以说艾滋病是能够预防的
正文: 首先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途径非常明确,通过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 其次,艾滋病病毒在人体外的环境下很脆弱,很容易被杀死,因此艾滋病病毒不能通过空气、食物、水等一般性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另外,艾滋病病毒不能在蚊虫体内生存,不能通过蚊虫叮咬传播 所以艾滋病的传播主要与人类的社会行为有关,完全可以通过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而被阻断,是能够预防的。
ppt幻灯片课件 - 第31张
标题: 作为个人,如何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
正文: 艾滋病虽然是一种极其危险的传染病,但对个人来讲是可防可控的。主要预防措施是: 1、不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 2、不以任何方式吸毒; 3、不轻易接受输血和血制品。(如必须使用,要求医院提供经艾滋病病毒检测合格的血液和血制品); 4、不与他人共用针头、针管、纱布、药棉等用具。 5、不去消毒不严格的医疗机构或其他场所打针、拔牙、穿耳朵眼、纹身、纹眉、针灸或手术; 6、避免在日常救护时沾上受伤者的血液。 7、不与他人共用有可能刺破皮肤的用具,如牙刷、刮脸刀和电动剃须刀;
ppt幻灯片课件 - 第32张
ppt幻灯片课件 - 第33张
标题: 艾滋病可以治疗吗?
正文: 在人类共同的努力下,艾滋病已不再是当年人们眼中的世纪绝症、超级癌症。 虽然艾滋病仍然无法彻底根治,但是通过艾滋病高效抗病毒药物治疗后,可以非常有效的控制病情的发展,延长生命,长期存活。 我国对此有“四免一关怀”政策规定
ppt幻灯片课件 - 第34张
标题: 抗病毒治疗
正文: 抗病毒治疗又称鸡尾酒疗法 必须多个药物联合使用 是目前公认的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不能全部杀死病毒 需持续用药 当治疗不规范时,由于病毒的高变异性,易产生耐药问题 费用昂贵 减缓疾病的进程 终极目标:延长生命并提高生活质量
ppt幻灯片课件 - 第35张
标题:
正文: 关爱病人 消除歧视
ppt幻灯片课件 - 第36张
标题: 关爱病人 消除歧视
正文: 如果身边发现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不用害怕,更不能看不起、排斥他们。 对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正确态度是:同情、关心并尽力帮助他们,使他们能够正常生活和工作,不扩散他们的病情。
ppt幻灯片课件 - 第37张
标题: 假如… …
正文: 假设今天你到学校,有人对你说:“我们班的小明听说他爸有艾滋病,说不定他也是呢!” 这时你会怎么做呢? A 平时尽量避免和他有交往 B 在背后诋毁他,直到学校开除他 C 确认事实,仍正常交往 D 关心、帮助他 新浪网对4518人的调查结果:A占47%、B占41%、C占10%、D占3%
ppt幻灯片课件 - 第38张
正文: 要记住我们的敌人是艾滋病,而非艾滋病患者
ppt幻灯片课件 - 第39张
标题: 红丝带
正文: 20世纪80年代末,人们视艾滋病为一种可怕的疾病。美国的艺术家们就用红丝带来默默悼念身边死于艾滋病的同伴。在一次世界艾滋病大会上,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齐声呼吁人们的理解。此时,一条长长的红丝带被抛在会场的上空。支持者将红丝带剪成小段,并用别针将折叠好的红丝带标志别在胸前。含义:红丝带像一条纽带,将世界人民紧紧联系在一起,共同抗击艾滋病,她象征着我们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关心与支持;象征着我们要用“心”来参与预防艾滋病的工作。
ppt幻灯片课件 - 第40张
标题: 世界艾滋病日
正文: 为提高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世界卫生组织于1988年1月将每年的12月1日定为世界艾滋病日,号召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在这一天举办相关活动,宣传和普及预防艾滋病的知识。
ppt幻灯片课件 - 第41张
ppt幻灯片课件 - 第42张
标题: 艾滋病预防形象大使
正文: 你知道有哪些艾滋病防治宣传大使?
ppt幻灯片课件 - 第43张
正文: 濮存昕:是中国第一个“防艾形象大使” ,他以其健康、亲和、阳光、负责的 形象,让许多人战胜了恐惧,消除了 误解,勇敢的伸出双手、或是回归社 会继续与病魔战斗,或是用点点滴滴 的关怀温暖他人
ppt幻灯片课件 - 第44张
正文: 蒋雯丽:第三位“中国艾滋病预防形象 大使”,这几年来一直为艾滋病感染 者/病人这个特殊的人群奔波宣传, 以一个女性的角度关爱着他们
ppt幻灯片课件 - 第45张
正文: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联合国艾滋病规划 署的地区亲善大使,一直致力于抗击艾 滋病的公益事业,对提高儿童权利,特 别是那些饱受武装冲突之苦的儿童们的 权利表示出极大的关注
ppt幻灯片课件 - 第46张
正文: 姚明:拍摄公益广告和宣传短片,号召人们 不要歧视艾滋病感染者/病人,和艾滋病孤儿一起玩,呼吁整个社会重视艾滋病问题。
ppt幻灯片课件 - 第47张
ppt幻灯片课件 - 第48张
图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以及其他国家领导人于2004年11月30日在北京佑安医院同艾滋病患者亲切握手交谈。
ppt幻灯片课件 - 第49张
ppt幻灯片课件 - 第50张
标题: 纲领性文件
正文: 《中国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1998-2010年)》 《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1-2005年)》和《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6-2010年)》 《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 《艾滋病防治条例》
ppt幻灯片课件 - 第51张
标题: “四免一关怀”政策
正文: 对农村居民和城镇未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等医疗保障制度的经济困难人员中的艾滋病病人免费提供抗病毒药物; 在全国范围内为自愿接受艾滋病咨询检测的人员免费提供咨询和初筛检测; 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妇提供免费母婴阻断药物及婴儿检测试剂; 对艾滋病病人的孤儿免收上学费用; 将生活困难的艾滋病病人纳入政府救助范围,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必要的生活救济。积极扶持有生产能力的艾滋病病人开展生产活动,增加收入。加强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避免对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歧视。
ppt幻灯片课件 - 第52张
标题: 突出反歧视,保护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权益,同时也明确了其法律责任
正文: 明确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享有的权利 不得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享有的婚姻、就业、就医、入学等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未经本人或者其监护人同意,不得公开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的有关信息 医疗机构不得推诿或者拒绝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的其他疾病进行治疗 有关医疗卫生机构,应为自愿接受艾滋病咨询、检测的人员免费提供咨询和初筛检测
ppt幻灯片课件 - 第53张
标题: 青少年的责任
正文: 艾滋病虽然可怕,但其传播方式明确。青少年只要洁身自好、纠正不良行为,完全可以预防。而良好的卫生观念和行为必须从青少年时期培养。青少年具有可塑性,通过适宜的教育可以建立健康的观念、形成良好的行为。从而将艾滋病拒之于外。
ppt幻灯片课件 - 第54张
ppt幻灯片课件 - 第55张
正文: 谢谢

- 上一篇:梅毒Syphilis
- 下一篇: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