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ppt120网初上线试运行,难免会遇到使用问题,请加Q1615251280及时解决,谢谢。

当前位置:首页 > 消化内科 > 保留灌肠法.ppt

保留灌肠法.ppt

本ppt课件为原文件,可正常修改编辑,

文字版

保留灌肠法.ppt

保留灌肠法.ppt

  保留灌肠法

  定义:将少量药物灌入直肠或结肠,通过肠黏膜吸收,达到治疗的目的。

  一、目的

  1.镇静、催眠。用于高热等症。 2.控制肠道感染。如结肠炎、直肠周围脓 肿、肠道易激综合症。

  二、评估

  1.核对医嘱及治疗卡。 2.病人病情,发病部位,灌肠目的。 3.病人大便的性状及肛周皮肤情况。 4.病人心理状况、合作程度。

  三、计划

  1.预期目标 (1)病人体温降低或正常。 (2)病人慢性炎症、肠道感染、氮质血症等临床症关缓解。 2.准备 (1)护士: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 (2)用物:50ml注射器、少量温盐水(38℃)、药液(不超过200ml),小号肛管、尿垫、石蜡棉球、卫生纸,必要时温度计。 (3)病人 缓解紧张情绪;了解病情,排空大小便,必要 时可先作不保留灌肠。 (4)环境:关好门窗,调节室温,围帘遮挡。

  四、实施

  1.核对、解释:备齐用物携至病人床旁,对床号,姓名,做好解释,再次核对治疗卡。 2.体位:根据病情选择适宜体位,双膝曲屈,裤脱至膝部,臀部移至床沿,上腿弯曲,下腿伸直微弯,将尿垫垫于臀下。 3.检测药液温度,戴手套,注射器抽取药液,连接肛管,润滑肛管前端,排气后轻轻插入15~20cm,缓慢注入药液。 4.药液灌毕,夹紧肛管,分离注射器,抽5~10ml温开水从肛管缓缓注入(或直接将温开水10ml倒入灌肠筒内滴入)。

  5.分离注洗器,抬高肛管,反折或捏紧肛管(封闭式灌入法直接关上开关,开放式灌入法则夹紧橡胶管),用卫生纸包住肛管前段,拔出肛管放于弯盘内。 6.用卫生纸轻揉肛门片刻,遗臭万年病人屈膝仰,抬高臀部,待10~15分钟后取出小枕、橡胶单和治疗巾,嘱病人静卧1小时以上。 7.整理床单位,撤去屏风,开窗通风,观察病人反应。 8.清理用物,洗手,记录病签名。

  五、评价

  1.病人卧位符合病情需要,暴露少,衣被无污染。 2.药温适宜,剂量准确,病人无不良反应,症状缓解。 3.护士操作熟练,方法正确,肛管插入深度符全要求。

  六、注意事项

  1、操作前先了解病人的病变部位,掌握灌肠的卧位和肛管插深度,一般视病情而定。如慢性痢疾,病变多在直肠和乙状结肠,宜采取左侧卧位,插入的深度以15~20厘米为宜,溃疡性结肠炎病变多在乙状结肠或降结肠,插入深度应达18~25厘米,阿米巴痢疾病变多在回盲部,应采取右侧卧位。 2、减轻肛门刺激,宜选用小号肛管,压力宜低,药量宜小;为促进药物吸收,插入不能太浅,操作前须嘱排空大便,必要时先作不保留灌肠。 3、一般用量200ml以内,小剂量药液灌肠时应加倍稀释,以增加吸收率。 4、慢性肠道疾患病人应在晚间睡前灌入,灌肠后药液保留时间越长越好,并减少活动。

  5、灌肠液应温度适宜:一般为39℃~40℃。可根据药性、年龄及季节作适当调整。清热解毒药温度宜偏低,以10℃~20℃之间为宜;清热利湿药则稍低于体温,以20℃~30℃为宜;补气温阳,温中散寒之药温度以38℃~40℃之间为宜。老年人药温宜偏高。冬季药温宜偏高,夏季可偏低。 6、肛门、直肠和结肠等手术后或大便失禁病人,不宜保留灌肠。 7、向病人及家属宣讲中药保留灌肠的注意事项及肠道疾病的预防保健知识,以取得病人的配合。 8、灌肠筒、洗器,用后应消毒灭菌。肛管尽量采用一次性用品。用后按《消毒技术规范》要求处理。

保留灌肠法.ppt
  • 标签:
注意:本内容由网友上传,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严禁临床等其它用途,否则后果自负。
邮箱
昵称
密码
确认密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