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ppt120网初上线试运行,难免会遇到使用问题,请加Q1615251280及时解决,谢谢。

当前位置:首页 > 神经(脑)外科 > 腰椎穿刺术的术前术后护理.ppt

腰椎穿刺术的术前术后护理.ppt

本ppt课件为原文件,可正常修改编辑,

文字版

腰椎穿刺术的术前术后护理.ppt

腰椎穿刺术的术前术后护理.ppt

  腰椎穿刺术的术前术后护理 2018-2

  腰椎穿刺是经腰椎管的蛛网膜下隙穿刺,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方法. 是神经科临床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对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简便易行,亦比较安全;但如适应症掌握不当,轻者可加重原有病情,重者甚至危及病员安全。

  定义

  1.诊断性穿刺:可以测定脑脊液压力;进行脑脊 液常规、生化细胞学、免疫和 细菌学等检查;并可向蛛网下 隙注入造影剂,进行空气或造 影等。 2.治疗性穿刺:可以引流血性脑脊液、炎性分泌物 或造影剂等,或向蛛网膜下隙注入 各种药物。某种脑膜炎、正压性脑 积水和脑炎时,也可放取适量脑脊 液以降低颅内压和改善临床症状。

  适应症

  1.颅内占位性病变,特别是有严重颅内压增高者,以及高颈段脊髓肿物或脊髓外伤的急性期,因前者可引起脑疝,后者可加重脊髓的受压。 2.穿刺部位的皮肤、皮下软组织或脊柱有感染时。 3.有出血倾向者。

  禁忌症

  1.穿刺部位:以两侧髂棘连线与后正中线的交会处为穿刺点,一般取第3-4腰椎间隙,有时也可在上一或下一腰椎间隙进行。 2.体位:嘱患者去枕侧卧于硬板床上,背部齐床沿,头向胸前弯曲,两手抱膝,双膝向腹部弯曲,要背尽量向后弓起,使椎间隙增宽,有利穿刺。

  穿刺部位和体位

  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 →棘间韧带 →黄韧带→硬膜外腔(硬膜外麻醉) →硬脊膜→蛛网膜下腔→腰穿

  成人:80-180mmH2O或     8-18cmH2O 小儿:50-100 mmH2O     或5-10 cmH2O

  颅内压的正常值

  左右侧脑室脉路丛经室间孔→第三脑室→ 经中脑导水管→第四脑室→经中孔外侧孔 →蛛网膜下腔→蛛网膜粒→上矢状窦→窦 汇→左右横窦→左右乙状窦→颈内静脉

  脑脊液的循环通路

  脑脊液的产生:在中枢神经系统内,脑脊液产生的速率为0.3ml/min,日分泌量在400-500ml。其中有参加循环的150-180ml/日,?脑脊液的流动具有一定的方向性。两个侧脑室脉络丛最丰富,产生的脑脊液最多。如果脑脊液产生过多,或循环通路受阻,均可导致颅内压升高。

  脑脊液的作用:脑脊液不断产生又不断被吸收回流至静脉,在中枢神经系统起着淋巴液的作用,它供应脑细胞一定的营养,运走脑组织的代谢产物,调节着中枢神经系统的酸碱平衡。并缓冲脑和脊髓的压力,对脑和脊髓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

  常规: 无色透明(正常)、潘氏试验阴性     潘氏试验阳性提示有感染,红细胞、          白细胞少许 生化正常值 脑脊液糖:2.9-3.9mmol/L 脑脊液蛋白:0.15-0.45g/L 脑脊液氯化钾:120-130mmol/L

  脑脊液检查

  1.告知病人腰椎穿刺的目的、方法与注意事项,征得病人及家属同意。 2.备好穿刺包及压力表等用物。 3.指导病人排空大小便,放松情绪,配合检查。

  术前护理

  1. 指导和协助病人保持腰椎穿刺的正确部位。躁动不安患者使用镇静剂。 2. 观察病人呼吸、脉搏及面色变化,询问有无不适感。穿刺时患者如出现呼吸、脉搏、面色异常等症状时,应立即告知医生停止操作,并作相应处理。 出现脑疝先兆(呼吸异常、瞳孔不等大、意识改变),应立即停止放液,并向椎管内注入空气或10-12ml生理盐水,立即静滴20%甘露醇250ml。 3. 协助医生留取所需脑脊液标本。鞘内给药时,应先放出等量脑脊液,然后再等量转换性注入药液。?

  术中护理

  1.嘱患者去枕平卧4—6小时. ?能耐受者去枕平卧4-6小时,对避免术后低颅压性头痛有一定意义。 ?颅内压高者平卧12-24小时告知患者卧床期间不可抬高头部,但可适当转动身体。

  术后护理

  2.密切观察病人神志、瞳孔、生命体征变化.观察病人有无头痛、恶心、腰背痛,有无脑疝及感染等穿刺后并发症。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穿刺后头痛最常见,多发生在穿刺后1—7天,可能为脑脊液量放出较多或持续CSF外漏所致低压性头痛。可通过给予静脉滴注生理盐水,多饮盐水进行改善,并适当延长卧床休息时间。还可以使用垂体后叶素促进脑脊液分泌。)

  3.注意观察伤口有无渗液与渗出液性质、颜色及量,保持局部敷料干燥,24小时内不宜淋浴,以免引起局部或椎管、颅内感染。 4.清醒病人提供便器,做好各项生活护理。

  头痛 脑疝形成 神经根痛 感染

  并发症

  低颅压头痛

  由于硬脊膜和蛛网膜血供较差,穿刺孔不易愈合,穿刺针过粗、穿刺技术不熟练、反复穿刺、术后过早起床,可使术后脑脊液自穿刺孔不断外流,颅内压降低、颅内血管扩张,引起头痛,坐起后加剧,平卧或头低位减轻。? 预防:选用细针穿刺,进针时针尖斜面与身体长轴平行,避免反复多次穿刺,放脑脊液量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10ml,术后至少去枕平卧4-6小时。宜多饮水,可静脉补液、口服镇痛药。

  脑疝形成?

  颅内压增高,放脑脊液过多过快时,可在穿刺当时或术后数小时内发生脑疝,造成意识障碍、呼吸骤停甚至死亡。? 预防:严格掌握腰穿指征,怀疑后颅窝占位者先做影像学检查明确,有颅压增高征兆者可现使用脱水剂后再做腰穿。腰穿时缓慢拔出针芯,如发现脑脊液压力高,应不放或少放脑脊液,并立即给予脱水、利尿治疗降低颅内压。

  神经根痛

  ? 针尖刺伤马尾神经根或脊髓圆锥,较少见。穿刺过程中如果突然出现感觉异常例如下肢麻木或疼痛,应停止穿刺。

  感染、出血

  相对少见,可有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下出血,见于存在凝血障碍或抗凝治疗中的患者,可导致瘫痪。

  谢谢!

  感谢聆听!

  THANK YOU FOR WATCHING!

  放映结束

  欢迎批评指导!!

腰椎穿刺术的术前术后护理.ppt
  • 标签:
注意:本内容由网友上传,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严禁临床等其它用途,否则后果自负。
邮箱
昵称
密码
确认密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