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系统、间脑、垂体的解剖和生理.ppt
文字版
边缘系统、间脑、垂体的解剖和生理.ppt

边缘系统、间脑、垂体的解剖和生理
神内一 xxx
一、边缘系统
边缘系统是指大脑半球内侧面接近脑干和胼胝体的较古老皮质及皮质下结构。 包括边缘叶、杏仁核、隔区、丘脑前核、乳头体核、丘脑下部、中脑的中缝核、脚间核和被盖。 边缘系统与网状结构和大脑皮质有广泛联系,主要参与保持个体和种系生存的防御反应、获食行为和生殖等有关的精神和内脏活动。
边缘系统损害表现
边缘系统损害的临床特征:可见情绪症状,记忆丧失,智能减退,行为异常等精神症状,以及(嗅、味、视、听)幻觉等。两侧海马或邻近的颞叶损害患者记忆障碍非常突出,尤其近事记忆。
二、间脑
间脑位于两侧大脑半球之间,间脑前方以室间孔与视交叉上缘的连线为界,下方与中脑相连,两侧为内囊。 间脑包括丘脑、下丘脑、上丘脑及底丘脑四部分。
间脑
(一)丘脑
丘脑是间脑中最大的卵圆形灰质团块,前后矢径约3cm,横径和纵径各约为1.5cm,对称地分布于第三脑室两侧。
丘脑的解剖位置
丘脑前端凸隆,称为丘脑前结节;后端膨大,为丘脑枕,其下方为内侧膝状体和外侧膝状体。 在两侧丘脑之间,有个互相连接的灰质结构,称为中央质块。在中央质块的前下方有一个从室间孔斜向后下达中脑导水管上口的浅沟,称丘脑下沟,是丘脑和下丘脑的分界线。
丘脑核群
丘脑被薄层Y形白质纤维(内髓板)分隔为若干核群,主要有:前核群、内侧核群、外侧核群。
丘脑示意图
前核群
位于内髓板分叉部丘脑的前上方,是边缘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中继站,与下丘脑、乳头体及扣带回均有联络纤维。 前核群与内脏活动有关。
内侧核群
位于内髓板的内侧,包括背内侧核和腹内侧核。 背内侧核与丘脑其他核团、额叶皮质、海马、纹状体等均有联系。 腹内侧核与海马和海马回有联系。 内侧核群为躯体和内脏感觉的整合中枢,并与记忆功能、情感等有密切关系。
外侧核群
位于内髓板外侧,分为较小的背侧和较大的腹侧两部分。 腹侧核群包括腹后外侧核、腹后内侧核、外侧腹核、腹前核。 腹后外侧核接受内侧丘系和脊髓丘脑束的纤维,由此发出纤维形成丘脑皮质束,终止于大脑中央后回皮质感觉中枢,传导躯体和四肢的感觉。
外侧核群
腹后内侧核接受三叉丘系及味觉纤维,发出纤维组成丘脑中央辐射,终止于中央后回下部,传导面部的感觉和味觉。 外侧腹核接受经结合臂的小脑齿状核及顶核发出的纤维,并与大脑皮质运动前区联系,与运动协调和锥体外系有关。 腹前核接受苍白球的纤维,与纹状体发生联系。
(二)下丘脑
下丘脑包括丘脑下沟下方的第三脑室壁及室底上的一些结构,长约1cm,重约4g。约为全脑重量的3‰,但含有15对以上的神经核团,数以万计的神经内分泌细胞。 下丘脑的核团分为4个区:视前区、视上区、结节区、乳头体区。
下丘脑
视前区
含有视前核,位于第三脑室的两旁,终板的后方。 视前区又分为视前内侧核和视前外侧核,与身体的体温调节有关。
视上区
含有视上核和室旁核。 视上核在视交叉之上循灰结节向前延伸,由此发出视上垂体束,经垂体茎至 脑下垂体后叶,与水的代谢有关。 室旁核在第三脑室两旁前连合的后方,与糖的代谢有关。
结节区
结节区含有下丘脑腹内侧核和背内侧核及漏斗核。 下丘脑腹内侧核是位于乳头体之前视上核之后的卵圆形灰质块,其功能与性机能有关。 下丘脑背内侧核居于腹内侧核之上,第三脑室的两旁及室旁核的腹侧,与脂肪代谢有关。
乳头体区
含有下丘脑后核和乳头体核,下丘脑后核位于第三脑室两旁,与产热保温有关。
下丘脑生理功能
下丘脑是人体较高级的神经内分泌及自主神经系统的整合中枢,是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和控制内分泌功能活动的重要结构。 下丘脑对摄食行为、体温调节、水盐平衡、情绪变化、睡眠、生殖功能、垂体腺功能、内脏活动等诸多方面进行广泛的调节。
(三)上丘脑
上丘脑位于第三脑室顶部周围,两侧丘脑的内侧。 主要结构:松果体、缰连合、后连合。 上丘脑病变常见于松果体肿瘤,可出现压迫中脑四叠体而引起的帕里诺综合征(特征为两眼同向上视不能、两侧瞳孔散大或不等大、光反应、调节反射存在。)
(四)底丘脑
位于中脑被盖和背侧丘脑的过度区域,外邻内囊,前内侧是丘脑下部,红核和黑质的上端也伸入此区。 底丘脑的主要结构是丘脑底核,位于丘脑外侧核群的腹侧,黑质上端的背外侧。此核属于锥体外系的一部分。其损害时可出现对侧肢体的舞蹈运动,尤以上肢为重,表现为对侧上肢做连续的不能控制的投掷运动,称为半身舞蹈病
三、垂体
垂体是身体内最复杂的内分泌腺,所产生的激素不但与身体骨骼和软组织的生长有关,且可影响其它内分泌腺(甲状腺、肾上腺、性腺)的活动。 垂体借漏斗连于下丘脑,呈椭圆形,位于颅中窝、蝶骨体上面的垂体窝内,外包以坚韧的硬脑膜。 根据发生和结构特点分为:腺垂体和神经垂体。
垂体各部名称和关系
远侧部 前叶 腺垂体 结节部 垂体 中间部 后叶 神经部 神经垂体 漏斗部 漏斗 正中隆起
通常所称的垂体前叶,是以远侧部为主,还包括极小的结节部,它所分泌的激素可分为四类: 1、生长激素,主要是促进骨和软组织的生长。 2、催乳素,使已发育而具备泌乳条件的乳腺分泌乳汁。 3、黑色素细胞刺激素,使皮肤黑色素细胞合成黑色素。 4、促激素,即各种促进其它内分泌腺分泌活动的激素,包括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和促性腺激素等。
通常所称的垂体后叶,是以神经部为主,实际上并无分泌作用,其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和催产素是分别由下丘脑的视上核、室旁核分泌产生,并贮存于神经部,需要时再由后叶释放入血液。可使血压上升,尿量减少,并能使子宫平滑肌收缩。
谢谢大家!

- 上一篇:自发性脑出血管理指南
- 下一篇:腰椎穿刺术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