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锁综合症 ( locked-in syndrome ).ppt
文字版
闭锁综合症 ( locked-in syndrome ).ppt

闭锁综合症( locked-in syndrome )
一、闭锁综合症
闭锁综合症( locked-in syndrome ) 是脑桥基底部病变导致双侧皮质脑干束、皮质脊髓束受损,临床出现意识清醒、眼球可上下活动、全身其它随意肌瘫痪的一组综合征
定义
一、闭锁综合症
闭锁综合症( locked-in syndrome ) 又称去传出状态、闭锁症候群、脑延/脊髓中断、假性昏迷、桥脑腹外侧综合征、基督山综合征
别名
一、闭锁综合症
闭锁综合症( locked-in syndrome ) 由Plum和Posner于1965年提出,是对脑桥腹侧面(基底部)病变;最初是以脑梗塞患者所表现的症状加以命名。 典型症状是面部肌肉及四肢肌瘫痪,仅保留清醒状态、垂直方向眼球运动以及瞬目
历史
一、闭锁综合症
避开了脑干网状激活系统 位置:脑干背盖部 上行:传入电冲动(意识) 下行:控制电冲动(肌张力)
解剖结构
→
脑干网状结构:神经细胞和神经纤维交织成网状的结构
一、闭锁综合症
基底动脉桥脑分支(共济失调、核、肌张力、交感) 旁正中动脉 小脑前下动脉(眩晕、耳聋、前庭) 小脑上动脉(脑桥被盖综合征 感觉、交感、共济) 大脑后动脉(尖) 内听动脉(终末动脉 椎基底动脉最先症状 听力、半规管毛细胞) 脑桥短旋动脉(桥臂 肌张力、面神经、听神经) 脑桥长旋动脉(周围性面神经、外展神经、侧视中枢)
→
责任血管
→
一、闭锁综合症
→
责任血管
→
基底动脉严重狭窄、闭塞
一、闭锁综合症
双侧桥脑基底部损害 皮质脑干束 皮质脊髓束 外展神经核及以下运动传导
责任病灶
→
○
桥脑腹侧损害
\
一、闭锁综合症
未损害系统与功能 大脑半球 脑干被盖部网状上行激活系统 动眼神经 滑车神经
保留功能
×
×
\
一、闭锁综合症
去传出状态 四肢瘫痪、去大脑强直状态 双侧面瘫、舌瘫、构音障碍 吞咽困难、饮水不能 不能耸肩、转颈 眼球水平活动障碍
临床表现
保留功能 意识清醒、可理解语言 可睁眼、闭眼 眼球上下活动
保留的运动交流方式
↑
一、闭锁综合症
《基督山伯爵》 大仲马著名小说《基督山伯爵》中,检察官维尔福的父亲诺瓦蒂埃?德?维尔福是闭锁综合征的典型患者
病例故事
又名:基督山综合征
一、闭锁综合症
《ELLE》杂志前主编 法国时尚杂志《ELLE》前主编让?多米尼克?鲍比 写的畅销书《潜水钟与蝴蝶》是其在患此病后通过助手辅助、单靠眨眼的方法排列单词写成,并于2007年被拍成电影
病例故事
“Midnights”原则: M--metablism 代谢性 I --inflammation 炎症(MS) D--degeneration 变性 N--neoplasm 肿瘤 I --infection 感染(脑干炎) G--gland 腺体,内分泌 H--hereditary 遗传 T --toxication,trauma 中毒、外伤 S –stroke 卒中(常见)
一、闭锁综合症
常见病因
1、代谢:由某些疾病引起神经细胞损伤,尤其是髓鞘的破坏 2、炎症:多发性硬化(急)、血管炎 3、变性:肌萎缩侧索硬化 4、脑肿瘤 5、感染:脑干脑炎、脑干脓肿 6、创伤性的脑损伤(颈部外伤、颈部手术) 7、过量服药、中毒:被蛇咬伤(印度金环蛇) 8、脑血管(通常是基底动脉阻塞或者破裂出血 )
一、闭锁综合症
常见病因
一、闭锁综合症
可引起昏迷的疾病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 Wernicke脑病 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 脑静脉窦血栓
鉴别诊断
脑电图正常或轻度慢波有助于和真正的意识障碍相区别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p of basilar syndrome, TOBS) 基底动脉尖分出的两对动脉(大脑后动脉和小脑上动脉)发生堵塞导致供血区域包括中脑、丘脑、小脑上部、颞叶内侧和枕叶发生梗死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1.基底动脉尖综合症
二、鉴别诊断
临床特点: 有幕上和幕下、脑干-间脑和大脑后动脉支配半球区的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位的缺血性梗塞 影像学特点: 最大特征是双侧丘脑对称性成蝶形低密度灶,多位于丘脑中心部位,主要局限在中央中核、板内核之间 小脑、枕叶、中脑和颞叶内侧也常见到梗死灶
1.基底动脉尖综合症
二、鉴别诊断
1.基底动脉尖综合症
T2相示:双侧丘脑及枕 叶呈高信号影
T2弥散示:双侧丘脑及枕叶低信号 影,提示细胞毒性水肿
(Gp:) ←
(Gp:) ←
(Gp:) →
(Gp:) ←
(Gp:) ←
(Gp:) →
二、鉴别诊断
病 因:长期酗酒、精致米面等致维生素B1缺乏(B1-TPP-糖代谢a酮酸氧化脱羧反应 急诊) 1881年 临床表现:认知功能下降、共济失调、眼球运动异常典型三联症 影像学特点:双侧丘脑、乳头体、顶盖对称性T2高信号影、T1低 信号影,与脑梗塞相似(第三脑室、中脑导水管周围) 鉴别要点: 为非坏死性病变,影像学不出现脑梗死样的快速演 变规律,病灶与血管分布区不相符; 与变性性疾病鉴别 (三大)
2.Wernicke脑病
二、鉴别诊断
T2相:双侧丘脑核高信号
DWI:双侧丘脑高信号影
T1 Gd增强:无强化
2.Wernicke脑病
52岁 男性 酗酒史20年
←
→
←
→
二、鉴别诊断
2.Wernicke脑病
3.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
定义:是渗透失常导致桥脑基底部对称性脱髓鞘为病理 特征的疾病 病因:低钠血症时过快地补充高渗盐水、使血浆渗透压 迅速升高,引起脑组织脱水,导致髓鞘脱失 受损部位:桥脑、丘脑、基底节 影像学特点:T2高信号、T1低信号,少见强化
二、鉴别诊断
T2相:双侧丘脑及基 底节区高信号影
DWI:桥脑高信号影
T2相:桥脑中央对 称性高信号影
3.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
(Gp:) →
(Gp:) →
(Gp:) →
(Gp:) ←
二、鉴别诊断
十字征 :T2加权像桥脑十字形信号影
↘
3.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
二、鉴别诊断
临床表现: 1、颅内压增高症状:头痛、喷射性呕吐,或可见视乳头水肿 2、卒中症状:多发性脑实质小量出血多见 3、脑病症状:癫痫、精神异常、意识混乱、意识模糊,昏迷等 影像学特点: MRI表现:静脉窦正常流空效应消失,出现异常等信号或高信号影 MRV表现:受累静脉窦呈不规则血流信号或血流信号完全消失
4.脑静脉窦血栓
二、鉴别诊断
4.脑静脉窦血栓
T1 Gd增强:双侧丘脑见 片状强化影
MRI流空效应消失,出现异常高信号影
FLAIR 相:双侧丘脑 高信号影
T1相:丘脑呈低信号影 直窦栓塞高信号
→
→
←
←
二、鉴别诊断
4.脑静脉窦血栓
.MRV示:大脑深静脉信号消失
DWI示:双侧丘脑 高信号影
表观弥散系数图: 丘脑水肿低信号影
→
→
→
←
←
MRV血流信号完全消失
二、鉴别诊断
一、闭锁综合症
治疗困难 没有标准的治疗方法,病因治疗,预后差 对症、康复治疗 计算机眼球活动追踪技术可以用来辅助沟通
治疗
一、闭锁综合症
预后差 患者运动功能显著恢复的情况非常罕见 发病后的前四个月,患者病死率高达90% 少数人可以生存很长一段时间 1995年12月8日发生脑卒中-- 1997年3月《潜水钟与蝴蝶》出版三天后,鲍比死于肺炎
预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