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提供医学全科PPT课件素材下载

网站使用问题请加Q1615251280及时解决,谢谢。

当前位置:首页 > 内分泌科 > 粘多糖贮积症概述及常见临床与X线表现.ppt

粘多糖贮积症概述及常见临床与X线表现.ppt

本ppt课件为原文件,可正常修改编辑,

文字版

粘多糖贮积症概述及常见临床与X线表现.ppt

粘多糖贮积症概述及常见临床与X线表现.ppt

  1

  粘多糖贮积症

  概述及常见临床与X线表现

  2

  疾病的概述

  黏多糖贮积症 又名黏多糖代谢障碍(mucopolysaccharidosis,MPS)。 是一种遗传性粘多糖代谢障碍性疾病,造成骨骼、内脏和智力上广泛的失常。

  3

  发病的原因及机制

  粘多糖贮积症是由于人体细胞的溶酶体内降解粘多糖的水解酶发生突变导致其活性丧失,粘多糖不能被降解代谢,最终贮积在体内而发生的疾病。 除了Ⅱ型为X链隐性遗传外,其他类型的粘多糖贮积症均为常染色体隐形遗传,即父母均是该病致病基因的携带者,没有任何粘多糖病的临床症状,但父母同时将该病有异常的基因传给了孩子,使孩子该病对应基因的2条等位基因都出现异常,从而不能生成降解粘多糖的酶。 由于此种遗传病父母双方均为致病基因携带者,故多见于近亲婚配者的子女。

  4

  疾病的分型

  该病是溶酶体贮积病中非常重要的一类,根据临床表现、尿中粘多糖的类型及遗传特点等,将MPS分为7型,包括:Ⅰ,Ⅱ,Ⅲ,Ⅳ,Ⅵ,Ⅶ,Ⅸ型等7种型(Ⅴ已归为第Ⅰ型亚型,即MPS-Ⅰ-S),其中Ⅲ又分ⅢA,ⅢB,ⅢC,ⅢD四个亚型,Ⅳ型分为ⅣA和ⅣB亚型。 Ⅰ型和Ⅳ型为该病典型表现。 虽然各型致病基因和临床表现有差异,但由于贮积的底物都是粘多糖而被统称为粘多糖贮积症。 中国人Ⅱ型最常见,其次是ⅣA型。Ⅸ型全世界范围内罕见,目前只有2例报道。

  5

  疾病的诊断

  当在临床上遇到面容丑陋、骨骼畸形、肝脾肿大、智力低下的患 儿时需考虑粘多糖病的可能,确诊需要相关的辅助检查: 1.骨骼X线检查:检查部位包括头颅、 脊柱、胸部、四肢等 2.尿液粘多糖检测:包括粘多糖定量 检测方法和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是粘 多糖病的重要筛查方法之一。 3.酶学分析 4.DNA分析

  6

  粘多糖病-Ⅰ型

  本病亦称Hurler综合征。为染色体隐形遗传。患者多在婴儿或儿童期显示病态,一般预后不良,多在10岁内死亡,常死于呼吸道感染或心力衰竭 临床特点:发病常在婴儿期或小儿期,侏儒表现随年龄增大而逐渐显著。患者头大、颈短、肩高、驼背、脊柱侧弯。面容丑陋,鼻梁凹陷,舌大,唇外翻,两眼分离,两耳低下。角膜混浊,耳聋,出齿晚,牙齿不规则,心肌畸形,心力衰竭,肝脾肿大。四肢关节活动受限。智力落后,性功能不良。

  7

  粘多糖病-Ⅰ型

  粘多糖病-Ⅰ型患者典型面容,角膜混浊

  腹胀、肝脾肿大

  8

  粘多糖病-Ⅰ型

  X线表现: 在儿童期即可见骨骼改变。颅骨呈长头型,额骨隆突,蝶鞍浅而长,呈小提琴状; 脊柱改变较为突出,椎体呈椭圆形,高度增大或正常,部分椎体前下缘可呈鸟嘴样突出;相邻的胸腰椎可发生改变,与软骨发育不全相似,但无椎管横径的异常改变。 髂骨翼周围延展,而基底部变尖。髋臼不规则,可向内凹陷。股骨头不规则。常伴有髋外翻,偶有髋内翻。 肋骨增宽,近端变尖,呈“飘带状”

  9

  粘多糖病-Ⅰ型

  管状骨短而粗,但皮质不厚,髓腔增宽。干骺端变细窄,特别是桡骨远端尖细,关节面相互倾斜。 肩胛盂不规则,肩胛骨常升高。 掌指骨骨小梁粗糙,掌骨基底部变尖,指骨呈窄而圆的锥形。 腕及跗骨形状不规则。

  10

  颅骨侧位平片,长头型,额部隆起,蝶鞍呈小提琴状。

  11

  粘多糖病-Ⅰ型

  椎体呈椭圆形,腰2椎体较小,椎体前下缘呈鸟嘴样;髂骨体部变尖,左股骨头颈外旋。

  12

  粘多糖病-Ⅰ型

  男,5岁。尺桡骨远侧关节面向尺侧倾斜,2-5掌骨近端及腕骨发育不良。

  男,9岁,2-5掌骨基底部变尖,指骨远端呈锥形,腕骨小而不规则。

  13

  粘多糖病-Ⅳ型

  本病亦称Morquio综合征,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临床特点:患者多于4-5岁时呈现病态。逐渐显示严重的畸形,躯干短,四肢相对较长,呈短躯干型侏儒。典型表现为头大、颈短、头下陷于两肩之间、鸡胸、下胸段后凸、四肢畸形、膝外翻、扁平足。膝肘等关节呈结节样肿大,站立时髋膝弯曲,走路困难。站立时手指可触及膝部。面部表现有鼻梁下陷,两眼分离。角膜混浊和牙齿畸形是常见的表现。此外尚可发生主动脉瓣闭锁不全,耳聋和肝大。但智力正常。

  14

  女,17岁。严重的骨骼畸形,典型的面容,鼻梁下陷,双眼分离,3-4岁前,身体发育正常,之后出现鸡胸,四肢弯曲,关节肿大,肌肉无力,行走费力,智力正常。

  粘多糖病-Ⅳ型

  15

  粘多糖病-Ⅳ型

  X线表现: 颅盖骨及蝶鞍均无异常,突出的改变时牙釉质变薄,齿面上呈现小而锐利的尖头,对早期诊断很有帮助。 脊柱的改变最具特征,椎骨化骨不良,骨密度减低。颈、胸、腰椎椎体普遍变扁,横径和前后径增大,轮廓不规则,椎间隙增宽,胸腰段的几个椎体前方中部变尖向前呈舌状突出。第1、2腰椎椎体较小,且向后以为,引起记住后凸。1-2岁脊柱改变多不明显,难与Ⅰ型鉴别。但枢椎的齿状突于小儿期即可达枕骨大孔后部,形成颅底压迹。

  16

  粘多糖病-Ⅳ型

  骨盆于髋臼的高度变窄,形成长而狭窄的骨盆。 髂骨翼向周围延展。髋臼上缘化骨不良。髋臼不规则畸形。髋外翻,但无内翻。 股骨颈短而宽,股骨头骨骺压缩、碎裂。耻骨联合增宽。

  17

  粘多糖病-Ⅳ型

  18

  粘多糖病-Ⅳ型

  19

  粘多糖病-Ⅳ型

  粘多糖贮积症Ⅳ型X线 a:腰椎侧位,椎体普遍性变扁,椎间隙相对增宽,椎体前部上、下角示缺损,致椎体中部呈舌状前突 b:骨盆正位,髂骨翼呈圆形,基底部变窄。髋臼变浅,髋臼角增大。股骨头骨骺小而分节,股骨颈变粗短 c:双手正位,掌骨近端及指骨远端变尖,腕骨骨化中心出现延迟。尺、桡骨远侧干骺端增大、不规则 d:双膝正位,双侧股骨远侧及胫骨近侧干骺端不规则增宽,骨骺形态不规则

  20

  21

  鉴别诊断: 本病影像学检查主要依靠传统X线平片。 最后确诊需要实验室检查确立发生缺陷的酶。 治疗: 造血干细胞移植 酶替代治疗 对症支持治疗 预后: 一般来说,未治疗的患者轻型者寿命较长,重型预后差,如Ⅰ型重型患者多在10岁以内死亡,Ⅱ型重型的患者寿命也在10余岁左右。

  22

  谢谢大家!

  结束

  • 标签:
注意:本内容由网友上传,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严禁临床等其它用途,否则后果自负。
邮箱
昵称
密码
确认密码
-->